[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第232章

作者:洛娜215 标签: 无限流 BL同人

  辣酱油……

  这是什么玩意?

  在没有辣椒之前,华夏人也有了追逐辛的爱好,他们寻找出的替代品一个是花椒,一个说萝卜泥,一个是茱萸,但是除了这些还有芥末。

  这里所说的芥末并不是日料里面的绿色芥末,而是使用芥菜的种子磨成泥发酵制成的一种黄色芥末,日本的绿色芥末则是使用山葵粉末制成,相比之下黄芥末更容易保存,但是辛味中带有一丝和茱萸一样去不掉的苦味,这些是因为这些植物多半是拥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为了避免被食草动物啃食,方才不得不分泌出古怪的味道。

  这味道在夏安然那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杂味,但是对于宋人们来说也属于一种新鲜的尝试。

  这里所做的辣酱油和现代的辣酱油不同,现代华夏流行的上海辣酱油其实是一种舶来品,正确的称呼应该是英国黑醋或伍斯特沙司,看名字就知道,这其实也是醋的一类。

  而这个辣酱油就是完完全全的酱油+辣啦,是夏安然拿萝卜泥和芥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拿老抽冲调的,为了有去腥的效果,料汁在熬制的时候加了点橘子皮,味道清新自然。

  他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各种复合调味料推广猪肉。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三种料汁倒是难倒了金华人士。

  按照金华人的惯有口味,他们初时有志一同得选择了梅醋,酸甜可口,但也有少部分人选择的米醋,更有爱好猎奇之人则试了辣酱油。

  热腾腾的椒盐排条一份的分量可供一家三口垫肚子,因为是公开以小吃名义贩售,所以椒盐排条都是称重的,一人食用可以购买大块的,家里人多则可以要求小块肉,重量一样也谈不上谁吃亏,这也是香酥鸡的成熟贩卖模式。

  但是问题是,酱汁,只有撒一次的份。

  而且液体流动不可控,哪怕将之分成三块撒料最后也会混合到一起去,味道便变了,如果撒料太多还会使得底层的排条在还没有吃到的时候先被泡软,以至于蘸料过多,满口酸涩,夺了排条的肉香,此为本末倒置。

  故而唯一的办法看起来只有——买三份。

  金华人们顿时就被难倒了,固然也有一些交好的家庭买了不同的味道换着吃,但也有独自前来的呀,一人买三份又着实太过浪费,无奈之下,便有人在购买之时便说好大家各买一份,互相拼着吃,倒也无形间促进了金华人们之间的关系。

  夏安然本人没看着摊子,他正愉快得在各个小吃摊间买当地的小零食吃,还请面人师傅捏了个多多鹦的模样捏在手里,乍一眼看过去就和无忧无虑的公子哥似的。

  但是实际上他一直伸着耳朵在听众人对于椒盐排条的观感。

  要普及一种肉,你和他们说这肉多有营养,只要经过某某方法就能做好是没有用的,只有利用一道菜或者若干道菜让民众起了仿照之心,将其变成了各自的拿手菜乃至于待客菜,才会促进这一食材的普及。

  椒盐排条好吃吗?自然是好吃的。

  难做吗?不,制作方法只要能够把握住火候,任何一个会使用灶炉之人都能做出。

  那……一份椒盐排条,是否值半吊钱呢?

  半吊钱就是五十枚铜钱,而在北宋,寻常家庭一天的开支也就是一百文左右,若非今日是节日,加上大家是来蹭白家的烟花看,照顾一下白家的生意也算是还人情,想来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会愿意试上一试这排条的滋味。

  毕竟它用的是猪肉。

  在逢年过节时候,金华城的人们多半会选择鸡鸭鱼肉为一道大菜,这倒不是当地人不吃猪肉,而是整鸡整鸭看起来气派有面子,鱼又是定要上的菜,猪肉便放在了购物清单的最末了。

  但是但凡过节时候家长都是拗不过嘴馋的孩子们的,孩子们被油炸的香味吸引,又见排队颇长,买完了吃的人一边吹气一边吃,看起来喷香。

  家长们便想着忙活了一年,今天心情又好,哪怕明知这材料不过是廉价的彘肉,但想想便也罢了,尤其是家中孩子多的家庭,比起一人一根糖葫芦或是糖人,这一份排条反而要便宜些许呢。

  那尝过味道觉得不错之后是不是会有——这东西做起来很简单啊,我自己也可以做呢的想法呢?

  椒盐排条的成本几乎都在椒盐和油上头,对于金华人来说这二者都不是问题,等家里小崽子嘴馋了,切上些猪肉自己偶尔小奢侈得炸一下,岂不是省下了这五十文钱?

  正是利用这种贪图便宜的心思,夏安然就能将——“猪肉是可以吃的,只要做得对味道也是不错的”,这个想法植入人们的心中。

  等到过些日子天气回暖了,再将阉猪的技术传出去……然后找几个当地的名士代言,应该就能带起品尝猪肉的风尚吧。

  为什么要推广猪肉?

  初时夏安然的想法很简单,就和他在三国时候推广食用豆制品和鱼干一样,为了补充蛋白质。

  宋朝人们普遍富裕,再这里的人并没有像东汉末年那样蛋白质缺乏的问题,但是宋人崇佛,这种风尚自上而下,但凡名士大家都会和佛教牵扯上些关系,固然这是因为先帝崇道,执政期间道家不可避免得张扬引起了民众对于道教的逆反心理,也是因为佛教便于政府管理民众而做的有意推广。

  至于高官名士信佛就更简单了,宋朝当官的压力大啊,这时候又没有心理医生,有些话也不能对着旁人说,官员也需要发泄口,会打禅机嘴巴又牢的高僧自然也就成了一个优秀的发泄口。

  但是佛教盛行也带来了民众以食素为上的习惯,就后世来说这的确是个好习惯,但是宋朝民众可不像后世的办公族,他们中也有不少从事重体力劳作。

  在坐船北上汴京的时候夏安然便发现一种古怪情况,上至船员,下至搬运工,这些从事重体力劳作之人食用的也是以素为主,佐以鱼汤和咸鱼、米饭,很少吃肉,问了之后才知道。

  因为这些人往来汴京和他区之间,自然紧跟汴京时尚。汴京以食用羊肉为荣,故而这些人便将吃猪、鸡鸭肉的钱省下来去市羊肉。而有趣的是,大宋国家中心的汴京城的百姓其实并不忌讳吃用猪肉,在汴京城留下的记载中,街坊之间猪肉的消耗量仅次于羊肉同鱼肉,和鸡鸭肉几乎持平。

  不要觉得这种行为非常愚蠢,想想现代有多少学生、打工族省吃俭用宁可去买个肾机,也不愿意购买较为廉价、实用的平价手机吧。而作为对比的是,中高层阶级对于购买手机却较为随意,基本是哪种好用购买哪种,并不追求品牌。

  这些船工便是如此,虽然过程可能困难,但是只要想到屯上三五个月就能买一点羊肉归家,羊肉烹煮的味道可以让四邻都能嗅到,这是多大的虚荣,这些船工便能够忍住。

  从事重体力劳动,却没有有效的补充蛋白质的方法,带来的结果就是引发蛋白质缺乏症。

  成年人容易引发肌肉衰减,而众所周知,肌肉便是人体骨骼的保护伞,没有了肌肉,关节、骨骼的脆弱度上升,更会引发骨质疏松、关节炎等毛病。

  再试想一下,这些船夫省吃俭用就为了买一次羊肉烹煮,作为壮劳力的他们尚且如此,其家人呢?其孩童呢?

  为什么当年华夏政府大力推广一人一杯牛奶,为什么必须让孩子在学校内吃午饭,为什么幼童会多一顿校内的间食?

  不是学校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方便管理,而是初时中国儿童营养缺乏、蛋白质缺乏问题非常的严重。

  而对于孩子来说,蛋白质缺乏所引发的生长迟滞、智力发育障碍、低蛋白血症等等疾病,将会伴随他们终生。

  正是因为如此,当时华夏政府在微薄的财政收入中硬是挤出了这一笔开支贴补学校,直至今日,学校里面的食堂费用都比市场价要便宜两到三成。

  固然政策到了今日也因此引发了种种问题,但是我国的70后至今的学子都确实从中得益,也是即使到了今日,学生们基本都能负担得起食宿开支的情况下食堂菜依然存在的理由。

  这是国家能够给与穷苦出生孩子最大的温柔——一个平等的,不会被人鄙夷的吃饭环境,以及一顿可能不美味,但是能够提供你足够能量,让你继续与命运搏斗的一顿餐饭。

  羊肉好吃,营养也高,但是试问一个月乃至两三个月食用一次的羊肉所能提供给人体的蛋白质含量,如何能够比得上一两周一次的猪肉呢?

  但是这种事,是民众的人生自由,出文劝告他们不要如此只会无形得起到宣传作用,只是好在如今这种情况应当尚未铺展开来,希望仅是个别现象。

  而且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因素——羊群占用了大宋为数不多的养马土地。

  和并不需要放牧空间,甚至于在狭小空间能够养得更壮的猪不同,羊是一种需要空间也需要大量牧草的存在。

  大宋在失去广袤的西凉牧场、北部辽阔燕云之地之后,其本身可供养马的空间便已经少得可怜,虽然宋中期在王安石的宣传和变法中逐渐开始民间养马,官府给补贴的模式,但是需要一提的是——这些马最后被证实无法参与作战,仅仅能够驼运重物。

  道理十分简单,你将雄鹰当做鸡来养,怎么还能够指望它能够勇击长空?

  而对比马这种所有家畜中最为娇贵的动物,如果仅仅是用来骑乘和运物,还不如使用脾气更好,更容易养活,而且本身也可充作军粮的驴呢。

  任何东西靠着情怀和官方强压都远不如市场需求才能铺展开。而养马就是一件付出和需求极其不对等的生意,若将其下方到民间饲养,对于民众来说即便有政府补贴,养马依然是亏本的。

  故而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北宋的马匹数量便也跟着急剧减少,

  当然王安石在如今还只是一个小屁孩,这一政策也尚未实行,但是想想一下数十年后都已经使出让民众养马的昏招了当时的北宋是有多缺马。

  缺马的原因和北宋喜好食用羊肉分割不开,因为商人……乃至于宋朝的官僚机构都发现,养羊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且羊本身就比马更容易照顾,加上当时的大宋对于马匹并没有硬性需求,毕竟此时宋辽正在蜜月期,没有战事。

  没有需求自然也没有产业,除却硬性规定的马匹数量外,宋朝仅有的一些草场都用来养羊了,这些羊还因为极其美味进入了皇宫的灶间。

  如果白锦羲想要拿回燕云十六州,那就要和辽国发起战争,如果要开战,如今的马匹数量势必不够,而想要增加马匹数量,就需要将优良的牧草和可以恣意奔跑的土地从羊的手中夺回来。

  而做成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推广一个廉价的、美味的、并不需要牧场饲养,也可以小规模家庭饲养的肉类。并且将之做大,做强,做到人们逐渐发现这东西的确不错。

  猪肉的前景为何?只需要看到现代猪肉成为华夏销量第一的肉类便可知晓。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戏剧化,甚至让人有你是不是在开玩笑的感觉,但是夏安然却很清楚,很多事情的改变,就是在于不经意之间。

  改变一个积弱的民族,可能就只是需要一个鸡蛋,既如此,焉知改变一个强国弱军的朝代,不能从推广猪肉为先?

  更何况,羊是一种啃根的畜类,所过之处的林地第二年可谓寸草不生,若一片草原长久养羊,不用多久这块林地就会退化,这也是游牧民族永远无法停下脚步的原因,养羊,是以这片土地数十年的未来岁月作为代价的。

  故而在现代的养羊场大部分都是圈养,并不会给予羊群充分的活动时间,然后以螺旋的方式在料槽内投入草料,以此在增加活动量的同时避免草地被羊群毁坏。

  有一些城市还会根据当地情况禁止饲养羊类,就是怕羊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要改变这一点绝不容易,因为羊肉的量少故而珍惜,加上宋朝王室的亲力代言,使得羊肉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但无论如何,任何国家消耗量最大的永远还是民间。

  夏安然垂眸沉思,忽而听到举着玩具风车跑过的小童一声高喊“要炸花花啦!”他一愣,抬头看去。

  小童年幼,只怕是还读不来花炮二字,便直接说是花花,童言童语让人心悦,夏安然跟着人群的方向走到了岸边,他发现身边的多多少少都拿了一袋排条,边走边有人插着吃。

  幸而江边风大,夜风裹挟而过,将排条的油烟气以及旁的食物的味道吹散,这才没让他的鼻端全被这些食物的味道占领。

  他于人群中护着夏多多往后方一些的位置走去,那是来之前白玉堂告诉他的最佳观景点。

  当然,这个位置曾经只是江边的寻常位置,但是现在白家人准备在这儿囤坐,放的又是自家的烟花,只需要仆役们多走几步去燃放烟花,这儿自然就成了最佳的观景点。

  夏安然到的时候,白玉堂早就到了,如他意料中的并未看到白锦羲,白家二少自然不会出现在人前,故而此处仅有白玉堂一人,见着夏安然拿着个面人过来,白玉堂看过来一眼,有些好奇他让人做了什么。

  见到他手上的鹦鹉面人,白玉堂忍不住眨眨眼,他看看面人,又看看夏安然肩膀上的鹦鹉,嘴唇动了动,没忍住,还是语气古怪得问“先生,您眼中的鹦鹉……长这样?”

  夏安然手上拿的鹦鹉栩栩如生,二足踩在竹签上做振翅欲飞姿态,只是……

  它有着巨大一片的红色尾羽。

  白玉堂没注意到夏安然疯狂眨眼的表情,他嘴角微扬,扯出了一抹随意的桀骜来,此时他两位兄长都不在,他便没能把持住,泄露出了几分真实情绪。

  白玉般的食指随意得指了指夏多多的鸟头“它的尾巴……都没有泥人的三分之一长呢。”

  “嘎嗷!!!!”

  被嘲笑了的愤怒多多鹦足下一蹬,像一颗小炮弹一样从夏安然的肩膀上直直冲向了白玉堂。

  用他的切身行动表现了——公鸟的彩色尾羽,神圣不容侵犯!

  作者有话要说:  搓搓手,看你们猜的那么开心,作者君赶紧把真相(部分)提上来,婢女生的是正史!!本文是《狸猫换太子》+部分正史(因为作者努力不黑刘后)所以赵祯的确是太子,李妃生的。

  我看到好多人都在为刘后抱屈……肿么说捏。

  其实她对别人都挺好,就是对仁宗超级差!

  仁宗超可怜的呀!

  真是的,她为了给称帝做准备,其实好多次都踩着赵祯的自尊做事,看历史的时候我就觉得赵祯超可怜,而且他当年为了抵抗刘后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在宋朝有御史(喷子)职责的一个是御史台,还有一个是谏官。

  台谏是之前的朝代都有,但是前朝御史针对百官,谏官针对皇帝,但是宋代将台谏的职责合二为一,也就是既能喷皇帝,也能喷大臣,其实这也还好,但是偏偏仁宗当年为了针对夺权最疯狂的刘太后,1032年的时候把谏院独立出来了。

  试想一下,同一个职权有两个部门,这会是怎样的混乱。结果就是他面对的是两群互相抢业绩的喷子,从前朝还算理智的喷,变成了为了喷而喷。但是到了后期,台谏成了皇帝减轻压力的工具,这是帝王制衡之后的结果,在仁宗时候……还是喷喷喷。

  顺带一提,宋朝有一个规定:官员被言官弹劾了不管是否属实,都要先停职等候调查。尤其是对宰相。但是在后来,宰相也利用了台谏作为工具,于后期党争之间攻讦他人。

  宋朝的职能划分是历朝历代最混乱的,其冗长的官员列表和相对狭小的管辖地带致使他只能拿出重复的职能,否则安排不出工作。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做的好事。

  搓搓手,你们,你们吃过上海辣酱油咩?配油炸猪排、蘸饺子可好吃!

  怎么说,这个味道有点类似于一丢丢辣椒+有一点甜的醋,喜欢这一类的可以试试,一开始可能吃不惯,但是很快就会觉得,比蘸醋好吃。

  对了作者君小时候的香酥鸡其实是淋料汁的,不是粘粉的。

  一般是一种调味过的醋(每家配方不一样)或者番茄酱,最后的酱汁会在下头的油皮纸里面汇聚,一开始吃的时候是酥脆的香酥鸡,吃到最后几根就是皮已经泡软但是味道全浸进去的那种,可以一路在嘴巴里面留味道留到到家。

  后来我试过买这一家生的鸡条回家炸,但是不行,没有这个料味道就不对。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过了一年之后香酥鸡就全变成撒粉的,我觉得我可能遇到了一个创新的老板娘,哎,这个老板娘给作者君留下了擦不干净的记忆啊!至今无论吃过多少次香酥鸡记得的也是那时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