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小夫郎 第120章

作者:四夕夕 标签: 种田 甜文 近代现代

  真是叫她们万万没想到,事情的真相居然是这样的?人心怎么能这么坏呢,隔壁卖面的明明天天乐呵呵地同他们打招唿。

  惊讶过后她们才顾得上生气,觉得中午那样处理便宜了卖面的,黎成志赶紧又把自己的想法和当时的状况分析了一通,费了不少口舌总算把两个气唿唿的女人给安抚住了,让她们等着看卖面的下场。

  所以等他们回到家,两边的情绪都已经平稳了下来。

  到家之后,黎成志先帮着白秀荷把明天要用的汤底熬上,其他的事没那么着急做,他赶紧拉着媳妇找上三弟妹姜芷芸,说起他今天在事发后冒出来的新想法。

  黎成志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同姜芷芸不谋而合,他想要在县城租一个铺子,稳定地把米线的生意做下去。

  他想过了,因为人手的原因,他们没法推三辆手推车,所以到了冬天就只能卖两种口味的米线,手推车少,能够带的高汤和米线数量自然也有限,每天基本买过午时就该收摊。

  如果在县城有一个稳定的铺子,他们不仅能够多准备一种高汤,还能想泡多少米线就泡多少米线,从早一直卖到晚,肯定比现在这样摆摊挣的钱多,人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累,不需要起大早推手推车走这么远。

  姜芷芸看着因为大哥的话瞪大了眼,看上去对这个提议并不知情的大嫂,轻轻咳嗽了一声,把她的想法提了出来:“与其花钱租铺子,我倒觉得不如买一间。”

  在早上听了黎明瑾说他的梦境之后,姜芷芸就在想怎么才能说服大哥和大嫂买一间铺子,他们是要长期做生意的,租铺子成本高、不划算,相当于是在替别人挣钱,买一间铺子现在自家可以用,如果以后不做生意了还可以租或者卖出去,不会亏本。

  心里有腹稿,姜芷芸就同黎成志和白秀荷算了一笔账。

  首先是他们米线摊位的收入,按照平时的生意来算,几种口味的米线加在一起能够卖出去差不多两百五十碗,一碗米线平均下来能够挣到三文钱,一个月就能挣二十二两半的银子,扣除县城摆摊交给公家的钱、打水给水井主人的钱以及黎草叶的工钱,到手差不多是二十两银子。

  县里的铺子根据地段好坏、面积大小,一个月租金从三两到几十两不等,做吃食的想要生意好,位置就一定要选个好的,最好是靠近之前摆摊的南门,不过因为他们只卖米线不需要面积很大的铺子,所以他们可以选择一个小的,租金顾忌应该在六两到八两之间。

  如果租了铺子后生意没有什么大变化,那就是说到手的二十两银子中要扣出去七两左右作为铺面的租金,辛辛苦苦一个月就只能挣到十二、三两银子,比以前几乎要少一半,就算因为有了铺子可以多卖米线多挣钱,那也是因为要从早忙到晚挣的辛苦钱。

  算完了租铺子的账,姜芷芸就问黎成志他们,这样的落差他们能不能接受。

  之前黎成志是没有功夫细想租铺子是怎么样,他只单纯想到吃米线的客人多,如果有了个铺子生意不会差,经过姜芷芸这样一分析,他也发现了问题。

  在跟着丈夫出门做生意之前,姜芷芸说出这么一连串数字绝对能够把白秀荷给绕晕,出去锻炼了这么久,白秀荷对数字敏感了不少,她跟上了姜芷芸的思路,一听租铺子要少挣不少钱,顿时头摇得比拨浪鼓还快。

  对于那些没钱买铺面的人来说,租铺子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在一些不那么好的地段,租一个小铺面的租金不算贵,在说还有不少人会直接住在铺子里,省下来了租房的钱,算下来其实也不太贵。

  既然租铺子不靠谱,那自然就只剩下了买铺子,如果是在两年前,姜芷芸想都不会想什么买铺子,他们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

  买一间铺子少则四五十两,多的几百上千两,掏空了黎家的家底也就能够买一个又小又差的铺子,几乎不可能用来做吃食生意。

  仔细盘算了一番后,姜芷芸的想法是他们两家人凑一凑,买一个三百两左右的铺子应该差不多能行。

  在村里吃喝大多靠地里出产不用买,花钱的地方不多,家里平时的开销她一个人做的绣品卖出去就已经够够的了,还能有些剩余,不仅可以给家里人添置一些东西,还能用做逢年过节时孝敬老人、走亲访友。

  所以,这两年黎成石发的月钱姜芷芸全都存了起来没有动,月钱从三两银子涨到五两银子,攒到现在刚好有一百二十两。

  另外,姜芷芸手上还有每个月分到手的米线摊位的两成分红,从刚开始收到的到现在,攒下来了四十多两。

  不算分家时分给他们三房的钱,姜芷芸手上就有一百六十多两现银,如果要买一间三百两左右的铺子已经够一半了,只需要黎成志他们再凑另一半就行。

  姜芷芸把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手上能拿出来的银钱数量都说了出来,黎成志和白秀荷两人沉默了,他们觉得听弟妹这样一说,买铺子好像是一件听靠谱的事。

  钱捏在手上不变的话永远只有这么多,还会因为各种开销慢慢减少,购买了铺子不一样,铺子在那里不会变。而且铺子本身是有价值的,会随着时间慢慢增加,这种变化虽然很小但是一直存在。

  准确来说不止是铺子,房子和田地也是同样的,黎成志就记得自己小时候这边的水田是九两银子一亩,现在已经涨到了十两,这类资产只要没有遇到灾荒年头,都在慢慢升值,比银子更趁手。

  现在的问题就是他们大房手上有没有这么多银子,分家之后大房跟着两老一起,白秀荷就把分家时分得的银钱和田契、地契什么的都又还给了黎老太。

  黎老太没有客气地把那些都给收了起来,但是米线摊位挣的钱她不要,让黎成志和白秀荷自己放着,以后给孩子们用。

  去年遇到旱灾时为了买粮食,白秀荷拿了些钱拿出来给黎老太买粮食,等到眼看着旱灾已经结束,黎老太趁机高价卖掉了一部分多的粮食,她自己赚了一笔不说还把钱多多地还给了两个儿媳。

  因为做生意起得早睡得晚,黎成志和白秀荷两人至今都没有清点过他们手上的银钱,但是他们知道数量肯定不少,至少能有个一百二、三十两。

  如果真决定了要买铺子,可以是他们夫妻两和三弟夫妻两一家出一半,他们这边银钱不够的部分先找爹娘借一下,只要遇到合适的铺子就赶紧买下来。

  黎成志越想越是兴奋,他恨不得立马就回去清点一下他们手上有多少钱,于是他拉了拉白秀荷:“三弟妹,我们两回去看一下能够拿出来多少钱,咱们等会儿再说。”

  因为没时间算,黎成志他们每个月分了账之后都是把本月的银子单独藏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这会儿要把银子全都找出来,只好满屋子翻了个遍,最后翻出来十四个装着银子的布包,原本应该有十七个的,其中三包银子被他们拿出来用了,只剩下十四个。

  将剩下布包一一解开,不同分量的堆在一起,两夫妻算了好一会儿,最后加起来居然一共有一百四十二两多,比预计的更多。

  这还没有算上他们手上留着的钱,他们手上的钱是每个月买米线、猪骨头、鲜鱼、鸭、蔬菜那些的本钱。

  “够了够了!”白秀荷压低了声音,看着床上白花花的银子兴奋得不行。

  他们两家人的钱凑在一起够买一间还不错的铺子了,以后在县城有了铺子,他们是不是就能成为城里人?只是这样想着白秀荷就一阵阵激动。

  黎成志想的更多一些,买铺子是最大最大的开销,买下来铺子之后还要重新装一番,砌一个适合他们卖米线用的灶台,多烧两口砂锅,找木匠重新做桌椅板凳,之前用的碗筷倒是不用换,就是数量可能要再往上增加一些才行……

  盘算了一通后,黎成志估摸着他们两兄弟手上的钱就只够买铺子,想要做其他的还得找爹娘借。

  将钱全部再度藏到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黎成志拉上白秀荷再去左厢找姜芷芸:“三弟妹,咱们可以买铺子,我们能够拿出来一百四十两,等到有了要买的铺子再具体看要花多少钱,如果一百四十两不够我再找爹娘借一些,总归咱们两家一家出一半的钱。”

  姜芷芸高兴地点头:“这样正好,那大哥你记得忙空了同娘说一说,买铺子得找县城的伢行,要是遇到合适的铺子你们可以晚点同石哥一起去看看。”

  伢行的伢人惯会看菜下碟,见你是乡下泥腿子懂的少故意乱说行情、抬高价格,他好多吃回扣,把黎成石这个县衙的差役带上,伢人自然不会再把他们当冤大头,介绍铺子的时候更认真,不敢乱来。

  黎成志听明白了姜芷芸的暗示,点点头拉着不太明白的白秀荷离开,买铺子的事今天急不来,他们现在得先把明天出摊要用的东西收拾出来。

  左厢堂屋只剩下姜芷芸一个人,她回到房间去看看黎明康有没有醒,看着儿子睡得香甜的侧脸,她有些恍神,分家之后这两年来发生的事走马观花一般在她脑子里划过。

  在刚分家的时候,黎成石曾经提过他们一家人去县城,在县城租一个院子,一家人不用分开,当时因为手上钱不够,这个想法被搁置。

  但是他们夫妻两人是有本事的,黎成石的月钱涨了,姜芷芸不用帮着一大家子人做衣裳后绣出来的绣品越来越好,价钱越来越高,加上他们这一房人口少没什么地方花钱,又都不是败家的性子,搬到县城需要的银子早就狗了。

  但是随着手上的银子变多,姜芷芸也有了更大的野心,她不想租房子住,她打算攒够钱直接在县城买了房子再搬去,正好康儿大一些了可以送他去县城更好的私塾开蒙,瑾哥儿到时相看亲家也可以有更多选择。

  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两年攒下来的银子要先用来买铺子了。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13章 全家通过

  姜芷芸轻唿一口气,如今打算买铺子,那就要重新开始攒钱了,自己绣花的钱用来平时开销,相公的月钱是五两银子,米线摊位那边的分红差不多是四两银子一个月,这样算下来一年大概能攒一百两。

  他们这一房人口少,没有必要买太大的房子,一个一进的小院子正好给一家人住,至于说以后康儿娶妻生子了屋子够不够住,姜芷芸没有考虑那么多,一个是时间太久远,还有就是那时候康儿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想要住更大的房子可以自己挣。

  在县城,位置稍微好一点的一进小院差不多要二百两,差不多两年就能攒够钱,到时瑾哥儿差不多十三岁,康儿差不多五岁,正好赶上他们两人一个相看亲事,一个去私塾开蒙,时间合适。

  这些念头在姜芷芸的脑子里一一晃过,想过什么她全都记下来,具体到时候怎么办还要等相公回来了同他商量商量再说。

  姜芷芸在黎明康的小床前站了一会儿,见时间差不多了就轻轻地晃动他的小床,把他给叫起来,中午不能睡得太多,不然到了晚上孩子就会不想睡觉。

  搓热了手给儿子穿衣服,然后姜芷芸把他给抱起来放他在地上自己玩会儿,她就继续绣那一幅花鸟图。

  这边姜芷芸已经静下心来像往常一样做事,那边黎成志和白秀荷却非常兴奋,洗碗烫碗的时候白秀荷差点把一小摞碗给打碎了。

  黎成志看她难手忙脚乱的样子,没忍住笑了笑,高兴的。

  白秀荷不好意思地眨了眨眼,定定神不敢再胡思乱想,碗的价格可不便宜,打碎了就得买新的,都是钱。

  终于把碗筷给烫完了用干净的布擦拭后放在一旁,他们又开始烧了热水洗刷桌椅和手推车这些,做吃食的总要保证他们家的东西看起来干净才会让客人更有食欲,不会担心吃了闹肚子。

  等到把该洗刷的洗干净,就剩下切明天要用到的菜和配料了,这些活琐碎不累人,平时黎成志心疼媳妇都会帮着白秀荷一起做。

  但是今天白秀荷惦记着买铺子的事,她把黎成志推出灶房,让他赶紧去把买铺子的事同爹娘商量,灶房的活她一个人做就行,如果等会儿他们正事谈完了她这边还没有忙完,他再过来帮忙不迟。

  黎成志的想法也差不多,他恨不得立马就有个合适的铺子,然后他们就能拿着钱去把铺子给买了卖米线,他没有同自个儿媳妇客气,擦了擦手就去找爹娘。

  在黎家,小事通常黎老太一个人就能决定下来,而大事就要黎老头和黎老太商量着来,买一个铺子动辄几百两,对现在的黎家而言基本可以算是天大的事了,当然要两老一起。

  这时黎老太正拉着黎老头在后院,两人一起改造家里的鸡棚和猪圈打发时间。

  养猪费时费力,以前白秀荷在家的时候年年都会养个两三头,到了年底卖猪肉能够给家里挣一笔钱,现如今白秀荷同黎成志出去摆摊,家里只剩下黎老太一个人操持,儿子们就不让她养猪了,只让养几只鸡,不怎么费事还可以捡蛋补身子。

  既然没有猪要养,还留着猪圈就有些浪费地了,所以黎老太打算拆了猪圈将鸡棚移过去,然后鸡棚那一小块地她自己扛着锄头慢慢松土,等明年开春了种上一些蔬菜自家吃,这样家里的旱地就都能用来种玉米那些粮食,没必要费一亩地专程种菜。

  因为改造猪圈鸡棚这事不着急,他们老两口有事没事动一下就行,所以黎老太没有让两个长期在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帮忙。

  知道爹娘在做什么,黎成志走到后院喊住老两口:“爹娘,你们先别忙活了,儿子有事找你们二老商量。”

  “啥事?”黎老太正帮着黎老头将绑好了的竹篱笆插进猪圈外围的土里,鸡有翅膀可以飞起来一点,如果不用篱笆将它们给拦住,一窝鸡会满屋子乱窜,弄得到处都是脏兮兮的鸡屎。

  “很重要的事。”黎成志上前替下来黎老太,他力气大没两下就把篱笆给弄好了,拉住老两口往一旁走去,“和咱们家的米线摊位有关系。”

  一说和这个有关,黎老头就赶紧停下手上的事,疑惑米线摊位怎么了,今天中午那事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黎老太看着儿子那一脸压抑又兴奋的样子,想起了上午姜芷芸同她说过的买铺子,她琢磨老大过来莫不是想要同他们说这件事。

  其实在姜芷芸提了买铺子后,黎老太仔细地想了一下,大概算了一遍家里人的收入,突然发现两个儿子的钱加一起好像有不老少,足够在县城买一个铺子。

  黎老太的猜想没有错,黎成志接着就说道:“爹娘,我和秀荷同三弟妹商量了,打算在县城买一间铺子做米线生意。”

  黎成志的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被别人听去了,买铺子一口气要用到几百两银子,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他们家有这么多钱,怕是会被惦记上。

  有心里准备的黎老太不是很惊讶,但是完全没想到的黎老头差点跳起来,不过在他张嘴出声之前黎成志拉了他一把,导致他到了嗓子眼的话咽了下去没有喊出来。

  缓了缓神黎老头才问:“老大,你们两兄弟要买铺子?哪来这么多钱?”

  心里已经有主意的黎老太拉了拉黎老头:“老头子,钱的事咱们先别问,孩子们既然提了出来自然是有成算的,我想知道老大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黎成志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打好了腹稿,他把姜芷芸算的账和自己算的账,以及米线摊位的现状都说了一通,然后才简单提了一嘴自家能够拿出来的钱和三弟妹他们能够拿出来的钱。

  黎老头听完脑子有些发晕,他是个地道的老农民,没怎么管过家里的钱财,经他手最大数目的银子就是当初老三参军回来,给了他二十两让家里盖新房子,陡然听说现在两个儿子的财产加起来居然有三百两,他有点不敢相信。

  黎老太赶紧扯了老头子一下让他不至于在儿子跟前失态,然后她觉得儿子的话没说完,便继续问他:“你们的钱差不多够了,还有其他的打算没?”

  黎成志嘿嘿一笑,对着自个儿爹娘没有客气,直说道:“我们商量的是买一间三百两左右的铺子,到时一家出一半银子,不过铺子回来还得装一遍,添置一些做米线的家什,三弟他们手上的现钱比我和秀荷手上的多,如果到时候我和秀荷手上的钱不够,爹娘你们能不能借我们一些?”

  黎老头皱着眉头没有说话,说实在的他现在还没从震惊中走出来,想不明白儿子们怎么会突然有这么多钱,尤其老三他们家,老三是不是借着县衙差役的身份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黎老太看出来了自家老头子还煳里煳涂的,她没有一口气答应下来,对黎成志使了个眼色:“老大,这事我和你爹商量一下,你先回去做事,咱们晚点再说。”

  等黎成志走了后,黎老头担忧地看向黎老太:“老婆子,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老三他们手上哪来这么多钱,老三他不会是……”

  黎老太翻了个白眼:“你这老头子越活越煳涂,老三是什么人咱们还不知道吗,你好好想一想他的月钱是多少。”

  对于没有门路、没有本事的乡下泥腿子而言,想要挣钱自然是困难得很,顶多出去打零工,或者费力气、费心思多种细粮卖,这样靠卖力气一年到头是挣不了几个钱的。

  他们家这两房挣钱可都是和卖力气没什么关系,黎老太把两个儿子的情况细细说给黎老头听,让他知道儿子和儿媳们的本事。

  黎老太越说越是觉得姜芷芸提议的买铺子好,手上的钱多了做其他的不踏实,买铺子正好,省得被人知道了之后不消停,反正老大他们要做生意,不会亏本。

  黎老头很快被黎老太说服,他的想法其实没那么复杂,只要儿子们的钱来路是正的,他的田产好好的没有人动,儿子们要凑钱买铺子还是做其他的他都不管。

  晚饭后,黎老太让黎明德带着黎明瑾和黎明月去院子里玩,让儿子和儿媳们全都留在堂屋,对他们说出她和黎老头的决定:“你们手上的钱都是分家之后你们自己挣来的,我和你们爹管不了那么多,不管是挣更多钱还是亏钱总归都是你们自己承担,我们老了,只要保住了自己的棺材本就行,其他的随你们折腾。”

  “娘,你和爹还年轻着呢,以后我和秀荷多挣钱让你们过上好日子。”黎成志听着他娘的话赶紧表示不赞同。

  黎成志确实觉得自个儿爹娘还年轻,两老没病没痛的,只要保养得好再活个二三十年不是问题,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姜芷芸和白秀荷也跟着说了几句,把黎老头和黎老太都说得挺高兴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除了不在场的黎成石,其余的人全都同意了买铺子一事,黎老太还让黎成志明天卖了米线就赶紧找伢行问问铺面。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