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的职业素养 第234章

作者:童柯 标签: 近代现代

看着邵华池那一脸无可奈何又不得不接受的样子,晋成帝稍微平复了之前的暴怒,近来的邵华池已经很少那么乖张跋扈了,令晋成帝极为怀念以前那个不省心整日闹的儿子,这会儿又恢复到以前单纯的样子却显得难得极了,虽然更欣赏儿子稳重的一面,但偶尔看到这真性情让帝王难免宽慰,他们不但是君臣还是父子,这是儿子与自己亲近的表现啊,也是唯一一个真正把他当父亲般仰慕的。

心情好了点后,晋成帝才叹了一口气,“太后的阿芙蓉戒断就交给你了,朕允许你在特殊时刻,可以用特殊手段,哪怕……哪怕是没了……太后!”

这是宫廷丑闻,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邵华池是最适合的人选。

“太后乃一国之母,是儿臣的长辈,儿臣做不到!这是不孝!”邵华池断然拒绝。

“做不到也要做!你必须做!”晋成帝冷硬地命令,他这七子什么都好,就是外冷内热,看着冷酷实则最心软。

邵华池见晋成帝疲惫冰冷的模样,才缓缓跪了下来,恭敬道:“儿臣、领命。”

“好孩子,是朕欠了你太多,你辛苦了。”晋成帝喟叹一声。

“这是儿臣该做的。”

邵华池低下头隐藏住嘴角泄露出的一丝笑意。

那个表面雍容华贵,背地里认为我是野种生出来的小野种,将母亲形容成祸国妖妃的太后娘娘,在您生命的最后,作为孙儿我定然会为您好好过的,

您看好的那位皇储,恐怕是没机会再为您送终了。

自此,皇宫最大的三位掌控者,其中一位,已在逐渐走向消亡。

第97章

待皇帝离开后, 延寿宫就采取了外松内严的防卫,对外宣称太后重病, 就算是皇后也轻易见不得。

显然比起太后的命, 对晋成帝来说自然是皇家颜面更重要。再说如今的太后娘娘是嫡母,两人的关系也只是比陌生人好上一点,若不是为了孝道和天下悠悠众口恐怕他早就放弃了太后。

邵华池派人尽心尽力照顾太后, 当然这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除了强行戒断外属于太后的份例一样不少, 当菩萨似的供着。无论太后怎么疯狂渴求和哭闹都只派人看着,那凄厉的喊声令人胆寒, 还是晋成帝派人堵上了嘴才安静下来,太后虽然神智常常陷入癫狂状态,但是清醒的时候却能分辨的出来是要谁要作死自己, 内心更是恨毒了晋成帝了,这是完全忘了当初皇位是谁帮他坐上去的, 先帝的孩子可不少, 如若不是她全力支持, 晋成帝那时候想那么安安稳稳坐上皇位?

太后犹如一个市井泼妇, 口中咒骂不断,问候了晋成帝的十八代祖宗, 把以前还是阿旗靶部落公主的气焰完全爆发出来。

让人盯了几次, 也未尝没有考验皇七子品性的缘故。回来报告都是七子尽心尽力地照顾太后的结果,暗叹了声邵华池手腕太软,这个七子什么都好, 全身上下除了从娘胎里带出的毒素,就剩外刚内柔这个缺点了。多次喊来自家儿子耳提面命,太过心慈心软让他如何能放心,但每每邵华池表面答应的好好的,等到了延寿宫还是照样供奉着太后,并向太后诉说前因后果,为自家父皇做了不少解释。

晋成帝虽然随着年岁的增长,儿女越来越多,但人心总是偏的,他喜欢的就那么几个,越是和七子相处越是赞叹不已,各方面都相当不错,他不像老大有母家、妻族的支持,哪怕是妻族那也是朕硬塞给他的,也不像老九在文人间的威望,脚踏实地地办事,但朕是怎么对他的?

“小七,你恨朕吗?”在御书房,将差事吩咐下去后,晋成帝问道。

啊?

见儿子错愕又迷茫地望着自己,显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邵华池选择了最稳妥的回话。

“您是孩儿的父皇,哪怕在民间的父子,父亲对儿子严格要求,儿子也没有怨怼的道理,因为儿子知道父亲是永远不会害自己的孩子的。父对子如何,儿子都是情愿的。”不知道晋成帝是什么意思,邵华池却依旧真心实意地说道。

“朕知道。”只有你是真的把朕当父皇,当你的父亲,从未想过利用朕的宠信来争夺什么。

待邵华池退下后,晋成帝的目光前所未有的清明,这不是“仙丹”带来的效果,无论未来他是否能飞升,都该提前下定决定了,“安忠海。”

“奴才在。”安忠海一直站在桌案边等待差遣,可以说伺候两代帝王已经让他习惯了时时刻刻在御前不动声色的关注皇帝,以便随时准备好帝王所需。

“准备诏书,两份。”晋成帝顿了顿,才附道:“要……誉黄和应劭的。”

誉黄的!?安忠海一惊,狠狠低下了头,连身体都在微微颤抖,缓缓退出御书房,去准备诏书所需之物,包括玉玺等六方。誉黄诏书,是袭自邯朝的制度,用来禅位的专用诏书。晋成帝孩子诸多,但除了年长的几位,一开始孩子的成活率并不高,所以普遍年龄偏小,即便如此,几个年长的依旧争红了眼,他不是看不到,只是维持着平衡,希望他们保持着兄友弟恭,不要连皇家最后一丝亲情都失去。直到这几年朝内外稳定了后,孩子才渐渐多了起来了,但整整十五年了,晋成帝都没有决定皇储人选,现在,皇上终于下了决定。

显然,这杜绝了晋成帝日后突然仙逝,诸多皇子争夺帝位的情况,只是晋成帝却忘了这世上有人,就有争夺,帝位更是其中之最,从古至今父子兄弟为此厮杀并不鲜见。

全部准备好了后,安忠海就退了下去,直到晋成帝喊了他,才能再进来。

除了皇帝本人,无人能知道在这一刻的御书房晋成帝下了怎样的决定。

晋成帝握着笔,却迟迟没有下笔,脑中划过一个个儿子从小到大的事迹,再从各方面来衡量,最后停格在皇贵妃宽和雍容的面容上,又想到了三子前些日子寄回来的信,品性、年龄、才智、威望、师承、母族、能力、出生高贵、身体无残缺、朝堂间口碑甚好,这么多儿子下来唯有三子最无可挑剔,不结党营私,母子皆是大气的性子,定然不会为难其他兄弟,或者得了皇位赶尽杀绝,其他几个可就难说了,至于那下一任国师的传言,不过是保护的手段罢了,晋成帝忖度良久,终于下了笔。

最后几行字,明确写到禅于皇三子邵安麟,望能用心理政,爱戴百姓,成千秋之势,今广布天下,以时施行,钦此。

诏书是没有传错的可能性的,但凡在这样正式的文书中,必然会写上皇子的排位和大名,就算想添加删改也是不可能。

写完了誉黄诏书,看了数遍,才打开一旁装着玉玺的盒子,在诏书上重重按了下去,全部做完晋成帝才吐了一口气,将誉黄诏书仔细卷起。缓了一刻钟,开始提笔写应劭诏书,此诏书与誉黄是一体的,是为了让禅位诏书的附加版,一般里面会提出对新帝的要求和束缚,以便更好地传位于人,里面会提出一些要求,而继承皇位的下一任皇帝必须做到,若是做不到就会由保管应劭诏书的人将之公诸天下,取消其帝位,所以大部分继位者都非常重视应劭诏书。

而晋成帝的应劭诏书,写的却是,善待皇七子,保证其寿终正寝,瑞亲王府繁荣不衰。

第98章

傅辰在离开前, 嘱咐梁成文在给祺贵嫔叶惠莉换脸后,就马上出发回宫, 七皇子不能少了他的助力。

“你始终是殿下的人, 离开太久未免多生其他意外。”

“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终究放心不下泰常山的人。”泰常山是傅辰让梁成文租下了这个山头后,改的名字, 所有他们救下的难民都居住在山上。

“你选择几个可信的人,另外我到时候会去山上一趟的, 叶惠莉的脸成功几率大吗?”

“那敢情好,山上的人都想见见他们真正的恩人。叶惠莉的情况根据你说的办法, 在天气转凉后才动的刀子,处理的及时也没感染,成功的概率很大, 你打算什么时候要用到她?”

“至少一年后,她需要出现在京城。”傅辰说道, 看向外面, “我必须走了。”

“等等, 辰子, 你若是有需要定要想到我,无论是我还是老刘太监, 我们把你当自己的孩子看, 在不背叛殿下的前提下我会力所能及帮你。虽然我必须听从殿下,但在宫里还有两个徒弟,他们的天赋很好。”

傅辰顿了顿, “我明白,不会让你难做。”他需要属于自己的部署。

梁成文能说这话,又看到他一系列的安排,多半也认为他有自己的打算,梁成文看惯了宫里的事,也许他出现在卢锡县的时候,就多少猜出来了吧。

“你需要我帮忙让你离开那只商队吗?”说的是李變天的队伍,在梁成文看来傅辰几乎是完全被这群人监视着的。

“现在还没到离开的时候。”他还有很多事没做。

……

傅辰跟着李變天等人,甚至没来得及收敛老夫妇的遗体,因为阿一等人发现被人跟踪的气息,他们必须马上离开了,这里依旧是晋国的地盘,哪怕是李變天是龙,恐怕也只能盘着。

上一篇:他的精神体是鹅

下一篇:泰山香烛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