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又回来啦 第138章

作者:长乐思央 标签: 近代现代

“你是个守诺的人,是个负责人的人,是个仁慈的君主,心怀大义……。”

燕秦等了一会,就只得了这么一两句话,又接着追问说:“没有别的了吗?”

燕于歌神色略带为难。

燕秦又添了一句:“我也不是要你说江山这方面,这些优点,对王叔来说,怕都不算是什么优点吧,你说说看我的缺点吧,我不生你的气,方才你也说了,我是个守诺的人。”

对方都这么说了,燕于歌还是有点不敢说,他垂下眼睫,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小皇帝的脸色,小心试探说:“那我真说了,你说过不同我置气的。”

“不同你置气。”

“不能冷落我,不能不和我说话,也不能让我睡别处去。”

燕秦觉得十分冤枉:“我什么时候冷落过你了?”

“明明就有,就是陛下刚恢复记忆那会,同我置气了好长一段时间。”

摄政王这么会翻旧账,燕秦也跟着翻:“要说冷落,最开始的时候,我倒是觉着,是孤一直才贴王叔的冷屁股。”

“本王那处是冷是热,陛下还不知道吗?”

燕秦:……这话他完全接不住啊。

正儿八经地翻着旧账呢,摄政王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句,燕秦还能怎么样,拿这样恬不知耻的摄政王,完全就没有办法再气起来。

旧账肯定是没法继续翻了,他紧接着把话题拽回来:“行了,时间这么宝贵,就不要浪费在这些乱七八糟的话上面。你接着说对孤……不,对我的评价吧。”

这可是燕秦自己要让他说的,在一起也有不短的一段时间,燕于歌心中当然还是有这么点想法的,当然了,控诉的时候,他尽量也委婉一些:“我觉得陛下太被动了些,臣这心呢,也是肉做的,特别是大冬天的,总要让人捂一捂,才会暖和。”

燕秦冷静地指出来:“现在已经是夏日了,大热天的,捂着孤还觉得躁得慌,凉一点,正好。”

“就是这样,陛下就是不爱说些甜言蜜语的话,叫我心里听着凉,夏日你凉一凉,也就算了,那总不能一年四季这样吧。再说了,我又不怕热,便是陛下把我捂在小火炉里也省得。”甜言蜜语谁都爱听,燕秦平常不说也没什么,偶尔就不能说几句,好歹也是情趣嘛。

燕秦心想,夏日里就数摄政王最怕热,这简直是当着他的面瞎扯淡。不过他也没有戳穿对方,就想听听看,燕于歌到底还能掰扯些什么话来。

燕于歌见燕秦没说话,脸上也没有什么难看的表情,就接着往下说:“陛下还不够信任我,而且习惯性地把事情往糟糕的方面想。”

这话燕秦就不爱听了:“孤什么时候爱把事情往糟糕的方面想了?”

他承认,第一世的时候,他确实后面相当的消极,但是第二世的时候,他得幸重来一次,已经非常努力地把自己从那种负面的情绪中挣脱出来,而且总是安慰自己,苦中作乐。

“王叔你说这话,当真是站着说话不要疼,你若是处在孤这个位置,怕是扛不住两年,便抑郁而终了。”

说傲气,天底下最傲气的怕就是摄政王了,他觉得,摄政王这种人吧,若是落在敌人手上,肯定死的很快。因为摄政王不怕死,但是受不了屈辱。

燕秦不高兴地说:“王叔甜言蜜语说的多,但这么看来,你并不了解孤,这甜言蜜语怕不也是流于表面吧。”

甜言蜜语,谁不会说,上一世,还有上上一世,那些宫妃说的甜言蜜语还少了么。都是些口蜜腹剑的之人,嘴上说的甜,背地里捅你一刀。比起这些流于表面的东西,他看重的是做的那一些。

燕于歌又说:“可陛下做的也不多啊。”

燕秦紧盯着摄政王,确定对方这话不是在开玩笑之后,他又说:“王叔既然觉着付出良多,孤配不上你的话,这大婚的事情,也不要再议了。”

两个不合适的人,成什么婚。

明明是小皇帝自己说不气的,结果还不是生了气,燕于歌也不是没有脾气,燕秦的话实在不好听,他也冷下一张脸来:“陛下说什么热脸贴冷屁股,我看我才是那个腆着脸去贴人家的人,大婚的事情,陛下三思吧。”

说完这话,他便离了这皇宫里唯一养着鸽子的塔楼,走时带起的风,还惊飞了蹲在地上的几只鸽子。

看着摄政王离开自己的视线,燕秦在原地站了好一会,等着飞出去的鸽子又重新飞回来,停在他的肩膀上,用小嘴轻轻地啄了下他的右脸颊,他的眼睫才动了动。

“你说,是孤说错了么。”

鸽子睁着圆溜溜的绿豆眼瞧着他,一脸傻乎乎的样子。

算了,他和鸽子说个什么劲,鸽子又听不懂。燕秦叹了口气,也出了高塔。

第112章

摄政王和小皇帝闹了别扭, 感情不和。这一点,大臣们只花两日便看出来了。

兴许是因为保密工作做的好,也兴许是因为摄政王积威甚重, 谁都不会轻易地往摄政王和小皇帝有不一般的关系那方面想, 但他们隐约能够感觉出来,这近两年来, 小皇帝和摄政王之间的感情似乎还不错。

这一点小皇帝还没有开始亲政的时候, 数次发作朝臣, 而摄政王一声不吭, 隐隐为小皇帝撑腰就可以看出来了。而且如果他们摄政王, 这把权力攥在手里的事情都做了,肯定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地把权力握在手里,这辈子都不要想着把权柄送出去。

可摄政王却出乎他们的意料, 不仅让小皇帝亲政,还真的正儿八经地做起了这朝堂的维护者。就连最近的山溪都郡之事,摄政王也在其中出了不少的力,听户部和工部两位尚书说, 他们被小皇帝召见的时候,摄政王早就到了, 等他们走了, 摄政王还继续在和小皇帝商讨。

臣子和皇帝动不动就秉烛夜谈一晚上, 整日待在一块, 这能说明什么, 说明君臣两个感情好。

但这几日呢,小皇帝和摄政王之间显然出现了裂痕,两个人坐在高位上,就给人一种压力非常大的感觉。

而且朝臣们汇报一些情况,难免会有需要抬头看龙椅上天子的时候。汇报了几次,他们就发现,两个人之间距离坐得很远,一个坐在椅子的最左边,一个坐在最右边,虽然都是和往日一样正襟危坐,但硬生生地把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人为地拉到了最开。

除了这个之外,摄政王每日还会教授小皇帝课程,一些地位低的官员,没有那个能耐探听君王行踪而不引起别人注意的,但是爬到高位的一品二品大员,对小皇帝每日的行程安排还是相当的清楚。

本来每日下了早朝,摄政王便会同小皇帝一起去御书房批阅奏章,但是这两日,摄政王根本就没有去御书房,奏章也是拿回原处批阅的。

虽说目前来看,摄政王的举动并没有要把权力拿回来的迹象,也没有听说摄政王后悔还政之类的话。但这些行为都可以表明,摄政王同小皇帝闹掰了。

不仅折子分开批了,摄政王连课也不上了。这两日的练武场上,还是其他人指导的小皇帝。这样完全割裂开的行为,完全让人有理由怀疑,若不是耽搁了早朝不好,这两人其中的一个,怕是连早朝都不想上,为的就是避开对方。

和小皇帝不算朝夕相处的朝臣们都发现了两者间相处的不同寻常,跟在两人身边伺候的宫人就更加了。

常笑原本觉得小皇帝和摄政王纠缠在一起不好,可是真当摄政王和燕秦闹了别扭,他一颗心又提了起来。趁着这日燕秦批阅完了奏章,准备练书法的时候,他就压低了声音,凑到小皇帝跟前询问:“陛下这些时日可有什么烦心事?”

燕秦执笔的手略作停顿,又接着在画作上泼墨挥毫起来:“孤能有什么烦心事,最大的烦心事就是山溪都郡的事情,你要是真的有那个心思,就从孤赏赐给你的那些东西里捐出一部分来,诚心地为那些灾民们祈祈福。”

燕秦带头捐了六万六千两银子,常笑也跟着捐了,他略委屈地说:“在陛下带头的时候,奴才便也跟着捐了,足足捐了六百六十两呢,把奴才的家底都掏空了。”

上一篇:真心莫镀金

下一篇:镇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