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第177章

作者:媚骨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我们现在是要怎么过去?”李问看着前面那么多的难民,很是头疼的问道。

  “等里面的人打开城门,派人出来接我们进去。”赵向毅从后边拿起一把弓箭 ,把纸条绑在箭羽上,对准了上边的城墙射了过去。李问看到男人射的一箭,要不 是这会儿地方不对,都要夸他一句了。

  城墙上的守卫看到箭羽,摘了下去,给了他们的将领。

  守城的将领展开纸条一看,忙的往知府大人的府上跑了过去,“大人,大人, 朝廷派人送粮食来了。”

  “快,快带人去迎接他们进城。”襄州城的知府吕兴邦一听说朝廷赈灾的队伍 来了,脸上一喜,忙的让人去迎接人进城。

  早在城外的难民越来越多,他就让人把城门关了起来了,城外的人无法进来, 城中的人也无法出去。但是城门一直关闭着,等城中的粮食耗尽了,他们这些人也 只能饿死在这里面。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朝廷赈灾的银粮到了!

  城门从里面打开,一队握着大刀的士兵从城里面出来,把守在城门意图进去的 百姓往外面推,领队的将领喊道,“都让开,谁敢撞上来,被怪老子的刀剑不长眼 了!”

  “后边,后边,大家快来,这里拉的都是粮食。”

  “大家快来……”

  一听到有人喊,前面的难民都往后边涌了过来。

  “该死的! ”李问咒骂了一句,还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高喊道,“大家都走

  开,都走开……”

  赵向毅带着人把少年护在了中间,两千多名将士把银粮护在了中间,这些饿的 眼睛都绿了的难民们知道这里面护的都是粮食后,都不要命似的往后边涌了过来…

第七十章 进城

  “大家都退后,都退后,不要上前来……”

  “让开,大家都让开……”只可惜这会儿李问就是喊破了喉咙都没有人听他的

  指令。

  这个时候饿极了的难民们已经失去了理性,不断涌来的难民,意图去抢赈灾的 粮食,往护卫们的刀口上撞过来。这些训练有素的护卫们在难民扑过来的同一时间 就做出了反应,大家把粮食围在中间,若非逼不得已,他们也不会对这些难民们拔 刀相向。

  “我让人先护送你进城。”赵向毅担心少年在这里会遇到危险,这里的人太多 了,他担心这些流民会伤到少年。李问抓着男人的手,坚决的摇了摇头,说道,“ 我要和你们一起进去。”

  他是钦差大使,是这个队伍里面的灵魂,若是一遇到事就让他一个人先走,那 他还怎么把下面的工作进行下去,以后没有人会服从他的命令,他必须要与这个队 伍共进退。

  “你跟好了我,不要脱离队伍。”赵向毅无法,只好带着人护好少年,控制着 他座下的马不要被人惊扰到了。不止是因为他奉皇命保护李六元,更是因为这个是 他喜爱的少年,是他这一生要保护的人,他不敢想象若是少年被这些人伤到了他会 如何。

  两方发生了冲突,发生伤亡是在所难免。

  涌来的难民把他们座下的马惊到了,马嘶叫,抬起了前蹄踢人,有人被马蹄踩 踏了,倒在了地上。

  不断的有人倒在地上,被后面汹涌而来的难民踩踏而死,失去理性的难民冲上 来,撞到了护卫的刀口下,护卫手中的刀沾上了鲜红的血。见到死了人,前面的这 些难民们总算是知道怕了,不敢再上前来。

  “杀人啦……杀人啦……”

  “官兵杀人啦……”

  骑在马背上的赵向毅顺着声音的来源处,一眼就看到在怂恿起事的男人,就是 刚才喊的最大声的人。赵向毅的眼睛一眯起,从马背上抽出一条箭羽,搭在弓箭上 ,手上用力拉开弓,一射,就射中了那个男人的喉咙,男人当场就倒下了。

  人群里发出了尖叫声。

  “不想死的就给我让开! ”赵向毅扬声喊道。

  显然这一箭震慑到了这些难民们,两侧的难民们纷纷后退,不敢再上前来抢粮 食。

  “大老爷,求求给一口吃的吧……”

  “大老爷,求求你……”

  妇人抱着小儿跪在地上哭喊,她怀里的小儿面黄肌瘦,也不知道多久没有吃过 东西了。随着妇人的这一声哀求,后面的难民们都纷纷的跪下来,求着给一口吃的

  看到这些跪在地上的百姓们,李问的眼眶微热,心里很是难受。

  “我们先进去,不要在这里逗留。”赵向毅拉了一把李问,把李问的理智拉了 回来,知道不能急在这一时,等进了城,了解了具体的情况后再做安排,总比他们 停留在这里的好。

  这个时候李问不能谴责他们这些护卫们不顾百姓的死活,这些难民们已经没了 理性,若是他们不拿起手中的刀自卫的话,最后受伤的会是他们自己。谁人没有爹 娘了,家中是等待他们回去的爹娘亲人,李问自然也不希望看到自己这边的人出了 什么事。

  这短短不到三百米的一条路,因为有不断涌来的流民,走的万分艰辛。

  从城里出来的将领带着士兵开出了一条路,两方的人马一相遇,前面开出了一 条路,他们顺路进了城。

  轰隆--

  城门再一次关闭了,把城外的难民们阻隔在了外边。

  李问在赵向毅的护送下,顺利的进了城,他们到了襄州城的官府衙门,见到了 等在这里的一众官员们。

  比起外面衣裳褴褛的难民们,襄州城中的这些官员们似乎是一点都不受这一场 灾难的影响,一个个表明光鲜的很,李问的心里就有了计较。这一次的事可以说事 天灾,但是也不是没有人为的因素在这里面了。

  李六元被众人簇拥在中间,就让人一眼就看出他身份的不同。

  “襄州知府吕兴邦见过钦差大人0 ”襄州知府吕兴邦正带着襄州大大小小一众 的官员在等着钦差大人的到来,后面的官员们纷纷的跟着行礼,嘴里喊着“下官见 过钦差大人。”

  襄州的官员们都没想到这一次来赈灾的钦差还只是一个少年,众人远在襄州也 知道京城的事,自然是知道今年的今科状元不过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郎,皇帝身边 的红人,正是面前这一位钦差大人。

  只不过一些官员见到来的是一个半大的少年,心里多少都有点不把对方看在眼 里的意思。

  就不知道等李六元把他们贪污受贿、鱼肉百姓的证据拍他们脸上的时候,这些 官员们的心里还会不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了。

  “吕大人不必多礼,大家都起身吧,不必多礼。”李问让后边的官员们都平身 ,对众人说道,“初次见面,我是皇上派来负责此次赈灾事务的钦差大臣,我姓李 。我身边这一位是赵指挥,这一位是姚郎中,以及这一位是藩主事。”

  地方知府是正四品的官员,他的官职是比吕兴邦的官职低,只不过他是皇上钦 点的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遗到地方办事的官员,也有代为天子出巡之意,因而就是 吕知府见了他都要客气三分,更别提这些地方上的小官员了。

  只不过他们初到襄州,还不知道这边是一个什么情况,官员们如何,他们都还 不清楚。第一次与吕兴邦打交道,给他的感觉这个人就是一个深藏不漏的老狐狸。 在进城之前,李问已经让人去查这个襄州知府了,就不知道查的结果如何,稍晚一 些就知道了。

  现在他们双方算是正式见了面。

  “钦差大人路上辛苦了,本官为钦差大人和几位大人安排了住处,让下人去备 好了酒菜,不如钦差大人和几位大人先到下榻处洗个舒服澡和换身衣服?随后本官 让人去领大人过来用膳。”吕兴邦知道朝廷派了钦差大臣下来,早就让人在他的府 上为钦差大人一行人安排了住处。

  “感谢吕大人的安排。只是我们此行的人多,就不好麻烦吕大人了,我已经让 人到城中去包下了一家客栈,我们住到客栈去就行了。”他们一进城,李问就让人 去找客栈了,想必这会儿已经是找到客栈了,因而他并不打算住到吕兴邦这里来。

  要住到吕兴邦这里来,等于是把自己放在对方的眼皮底下,并不利于他们行事

  而他用的这个借口,对方也无法反驳。

  “用膳的事咱们先不急,稍后再一起用膳也不迟。”李问说道,“我们这一次 奉皇上的旨意到襄州来处理赈灾一事,这后边的这些是我们此次押运来用于赈灾的 银粮。我们初到襄州,还不知道这里是一个什么情况,不如吕大人以及众多位大人 们先与我说说这边的一些情况,我心里也好有个底。大家商议一下,好安排后边赈 灾的相关事宜。”

  其实这一路过来的所见所闻,他的心里对襄州这边的情况也了解到一些。

  以及刚才他们在城外,见到那么多的流民被阻挡在城门之外,襄州的官员们对 此并不作为,任由百姓们在城外饿死病死,这就是一个大罪了。但是现在在没有掌 握到明确的证据之前,李问也不好一到地方就开始追责,最好还是以安排好灾民们 为先,追责的事稍后再做处理。

  以往从上面分拨下去用于赈灾的银粮还不到地方早就被瓜分个七七八八了,到 地方能有五成就不错了,而到了地方后,地方的官员们再分一分,到百姓的手中就 所剩无几了。而这一次,他们手中押运的这些东西,除了途中留给其余地方上的一 些,剩下的全部都在这里了。

  李问就不信了,还能有人动得了他们千辛万苦押运来的这些银两了!

  襄州的这些官员们见到外边这么多的箱子,他们知道箱子里面装的都是赈灾的 银两,还有运来的这些粮食,也是不少。

  吕兴邦自然也看到了外边运送来的物资,见李问拒绝他的邀请,他也并不气恼 ,反而是理解的说道,“是是是,是本官考虑的不够周到。”

  “不如咱们先到里边去,坐下来喝杯茶,好大家商议商议这一次赈灾的事宜该 如何处理^ ”

  “好,本官正有此意。”李问笑着说道。

  “钦差大人请。”

  “吕大人请

  一行人进了屋里坐下来,就有丫鬟送上了茶水点心。

  李问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茶是好茶,南岳云雾,地方进贡给皇帝的贡茶, 外边卖的价格也不便宜,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喝的起的茶叶。不过想吕兴邦是襄州知 府,一口云雾应该也是喝的起的,他问道,“你们谁能来说说下面地方上的一些情 况如何?”

  “下官见过钦差大人。”有一个官员站了出来,说起了下边一些村子的情况, 今年大旱,襄州这一代旱的特别严重,老天爷不下雨,地面都裂开了,庄稼一大片 一大片的死去,农民没了收成,这日子没法过下去。

  下面一些村子如今已经是十去九空,都已经没了人,还发生了好几起流民暴乱 的事件等等。

  “吕大人,不知襄州城中现今的一个情况如何,城中如今的余粮有多少? ”李 问心里有一个始终都想不明白的问题,据他所知,地方上有一个官府的粮仓,里面 存放的是备用的粮食,也就是以备天灾用来救济百姓的粮食,那么粮仓里面是有多 少的粮食,还是一点粮食都没有了。若是仓库里面没有粮食,那么粮食都到哪里去 了。

  这些事情他都要一一的弄清楚了,但是现在他也不好一开口就问地方粮仓的事

  其实从今年三月,这个旱灾已经开始有苗头了,只是一直到六月才开始爆发出 来,等到朝廷接到了地方下面的折子,都已经是两个月后了。李问问道,“还有事 到如今,有多少百姓是死于饥荒中,流民的数量有多少,你们有没有做过了解?”

  “这……”这个问题连吕兴邦都回答不上来,他哪里知道城中有多少余粮,知 道外边有多少流民,还死了多少人了。不止是吕知府回答不上来,下面的官员们也 都回答不上来这些问题。

  好吧!

  李问了解的点点头,看来这些襄州的地方官员们也没比他这个京官知道的多多 少。看来还是等过两日找个时间,他们亲自到下边的县城村子去走一走,看一看, 才能具体下边的一个具体的情况如何。

  “现在咱们来说一说,外边的流民们要如何安置的问题。”外面的流民们的安 置才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也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死的人他们也没法救活了,不如想办法让活的人如何继续活下去,总要想出一 个法子来。

  “我的意思是,我们这边要先安置好流民,开仓放粮,先给百姓们一口吃的, 到时候再雇佣流民来干活,给与流民们吃食和少许的酬劳。不知吕大人,以及在座 的各位大人们对此有没有别的看法?或者是你们有更好的意见,都可以说一说。” 李问提出的这个办法其实就是以工代赈,这也防止了一部分好吃懒做的人,每天就 等着朝廷给他们发放粮食,什么都不用干就有的吃了,想的倒是美!

  “理应如此,本官赞同钦差大人的话,不知在座的各位意下如何? ”吕兴邦附

  和道。

  “好好,这个办法好。”

  “自然是好的。”

  有吕知府第一个同意,后边的官员们都纷纷的赞同,谁敢有异议了,更也没有 人有更好的办法。若是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也不会关了城门躲在这里面了。

  还有一些如何施粥等等的事宜,他们都一一的商定下来。

  至于他们带来用于赈灾的银粮,李问派了护卫留下来与吕知府安排来的官兵们 一起看守,两队人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看守,他并不信任#1州这一众的官员,保不 准有人监守自盗了,到时候粮食没了,他到哪儿哭去!

  第七十—章 放粮

  一行人到了城门,李问登上了城墙,手里拿着一个自己简单弄的喇叭,用来扩 音,不然他站在这上面喊破喉咙,下边的人都听不到他在说什么,“大家好,下边 我开始说话,请你们认真听清楚了。“

  每一句话他都重复了一遍,以便让下边的人能听清楚。

  城外的流民们听到了上头的喊话,纷纷的停下了手上的事情,认真的听了起来

  “我是皇上派来负责此次赈灾事务的人,我姓李。朝廷没有放弃大家,皇上没 有忘记襄州的百姓们,皇上的心中始终都记挂着你们大家,委派我们、不远万里而 来,把赈灾的物质运到了襄州来,希望能帮助大家渡过难关。”李问还不忘记安利 百姓们一遍皇帝的好,他知道他们此行中必有皇上的人,他在外边做的事、说的话 ,必然有人会一五一十的报告给皇帝知。

  在皇帝的面前拍皇帝的马匹算什么,有本事到外边去说皇帝的好话,等回头有 人把这些话转述给皇帝知,想必皇帝应该会更高兴?

  等到说完了皇帝的一番好话之后,李问说到了施粥的事情上面来,“下面,过 一会城门会打开,给大家发吃食。请男的、站到城门的左边,妇女、老人以及孩子 ,站到城门的右边,大家一一排好队。”

  “都站好了,都站好了,排好队,城门才会打开。”

  “不要推搡,不要着急,慢慢来……”

  “从明日开始,每日发放两次吃食,早晚各一次,早上辰时、下午酉时,这两 个时间段发吃食。但是除了老人以及孩子能无偿得到粮食之外,其余的人并不是能 无偿得到粮食,需要你们用劳动来换取。

  我这里宣布一则招工信息,招大置手脚健全、能干活的男人,以及妇人做事, 做工的人,每日除了米粥,还能得到一个馒头。以后每人每日有三文钱的补贴,日 结,做的好的,另外会有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