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第62章

作者:媚骨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其他的管理人都一一的说了他们管理的那一片地的情况,外面的雨每天在下, 他们都会带着人到地里去巡视,哪里出了什么问题他们也能及时处理。他们把每块 田地都挖了沟排水,把两边挖开口,让水排出去,因而地里的积水并没有把庄稼都 淹没了。

  “辛苦大家了,大家后面还是要多加注意一些。地里的庄稼要是能收的,要及 时收起来,等今年的粮食起来,大家下一年也能吃饱肚子。”从大家的只言片语里 面,李问是听的出来这些庄稼汉的辛苦,他小时候也跟着爹娘下过地干过活。

  种田本身就是一个辛苦的活计,一整年的辛苦和希望都在地里,一场天灾就毀 于一旦。大家这么辛苦,为的无非是下一年一家人能吃饱肚子,把日子过下去。

  现在地里的粮食产量増加了,李问并没有增加收成,以往怎么收现在就怎么收 ,不过他在这个基础上把收成的事情算的更规范一些,这样对双方都更加公平。

  “是是,小公子放心。”几位管事的心里都明白。

  好在棉地那里的棉树还没开花,要不这个雨一打,什么花都没有了。

  花了小半日的时间,李问在庄子这边巡视了一番,看到什么事情李问会顺便的 提几点建议,让手下的人去弄。要论种地李问肯定没有这些人专业,但是他的脑子 里有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里面的一些经验和见解,这些是可以当成建议性给大家的 一些东西。

  整体来说庄子这边也有一点小损失,损失并不大。

  这么多雨水都没有地方收集起来就太浪费了,等回头他得带人找个地方挖个池 塘出来才行,可以养殖鱼虾,还可以在池塘里养鸭鹅,水也可以灌溉农田。这么一 想,李问是觉得有必要多挖几个水塘来储水。

  自从他接手了庄子之后,这里的农奴们的日子过的比从前稍微好了一些,不会 动不动就被恶仆毒打责罚。庄子这边的管事都是新换的,底下作恶多端的几个下人 都被赶走了,没有人再敢向从前那般行事,现在既然是他接管了这边,就得按照他 的规矩办事。

  庄子这边和附近的佃农们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和谐了,李问带着人到悃农们的家 中去走了走。

  “今日事多,我就不进去里面坐了。”

  大家见到他过去都会邀请他进去屋里喝水,李问谢过别人的好意,只是在外面 询问了几句话,并未到里头去。今日他还赶着时间回去,匆匆过来这边查看了一番 ,见到这边一切都还算是安好,李问就带着人走了。

  

  那一天从南阳返回的李山谷顺利地回到了清平镇,他坐着马车回到村里,前脚 才踏入家中的门,外面天就刮起了大风,跟着雷鸣电闪下起了大雨,跟着外面下起 了雹子,人连门都不敢出去。

  这让李山谷有点心惊,好在他走快了一天,要晚一天,他这条命可能都要交代 在河里了。

  这种天气河里肯定是有船只会被打沉的,这不知要死多少的人。

  “还好你这回来了,不然我在家中都还不知道要怎么担心你。”每次家中的汉 子出门,孙怡这心总是不住的担心,夜里都是睡不着觉的。见到家中的汉子回来后 ,她提着的心才是放下来。

  “我这不是回来了,有什么好担心的,你就整日胡思乱想。”李山谷从南阳府 回来,带回了不少的东西,还有儿子写给妻子的信。

  回来的路上李山谷并没有先打开来看,是等到回到家中,把信给了媳妇,“这 是三宝给你写的信,你打开瞧瞧。”

  孙怡拿到儿子写回的信,当着一家人的面展开来看,一字一字的念给家中的老 母和丈夫小儿们一起听。

  和以往孩儿写回来家中的信一样,开头都是问候家中的人是否安好,然后是说 到了他自己在南阳一切都好,让家中的人放心。在信中还告知了家中的人他准备参 加今年的乡试,后面是让家中的人等待他的好消息。

  “阿奶的乖孙哟,祖宗保佑,乖孙这一次一定会考上的。”李王氏听着孙儿的 回信,眼角都湿润了,老太太抹着眼角的眼泪,说道。

  “是啊,阿母,三宝这一次一定会考上的。”孙怡的心中也甚是想念在外读书 的儿子,为娘的不能亲自陪伴在儿子的身边。小儿抱着阿娘的脚,说他想哥哥了, 看着亲爹的眼神带着指责,都是爹不肯带上他一起去。

  要不是看在这是他亲儿子的份上,这个汉子都很想把抱着妻子大腿的小儿子揪 起来,扔出去外面。

  清平镇这边也在下雨,这雨是下了足足一个月,地里不少庄稼都被水淹了大半

  他们李家村这一边倒是还好,村中的人大多都在作坊这里做活,家家户户除了 种地还有额外的收入,也不是全指望着地里的那点东西过活。到时候就算是地里粮 食不多,他们还能拿出银两去交賦税和徭役。

  不过其他村子里的人可能就没这么好了。

  只是从下雨后,南来北往的船只也少了,一时间没什么商人到他们这里来拿货 ,平时门口都有不少的人等着。眼见着货物堆积的越来越多,李山谷就下令减少了

  生产,让作坊里的一部分先回家去了。

  尽管是有人的心里嘀咕的,但是看到没有人来买货,他们的货物堆积的越来越 多,大家的心里都明白。想来等到这个天一好,有船只和商人往来,他们作坊的买 卖又会恢复到从前一样好了。

  这几年下来,村子里不少的人家手中都赚了一点钱,只要不是大手大脚的人家 ,家中有点存粮,一家人是饿不着肚子。

第十二章 皇帝老儿也没钱

  从五月到六月,大半个大成的许多地区都在下雨。

  最严重的要数南边的地区,南边好几个省都在大范围降雨,持续的大暴雨,雨 量骤增导致河水上涨,大河决堤,冲上来的大水一夜之间淹没了无数房屋和良田无 数,许多人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就这么的丧命于这场水患当中。

  天灾人祸,谁也无法与老天爷抗衡,受苦的到底还是老百姓。

  京城

  “ pp ”

  一匹快马跑在京城的街道上,道路两侧的百姓都纷纷的让开路。快马行过,马 蹄落下,溅起了地上的水,骑在马上的士兵把折子送到了京中。

  折子经过一层层的上递,上传到了御书房的案桌上。

  坐在御书房中的皇帝打开了折子,一目十行快速的览过,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南边发生了水患,淹没了三个省十几个地区,数万倾的良田和无数的村庄,死了许 多的百姓。

  下面的官员见灾情无法控制,才上了折子送进京城。

  皇帝连夜召几位朝中大臣入宫商议如何赈灾之事,把折子送到几位大臣们的面 前,皇帝问道,“你们都说说,这事是要怎么办?”

  每到这个时候,一个个大臣们都低着头,站在那里不说话了。

  南边水灾,自是要开仓赈灾啊!

  但是没有敢开口说这个话,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知道朝廷没有钱,国库空虚, 朝廷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和银两来赈灾。这些大臣们的肚子里的肠子都是拐好几个 弯的,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着其中的一些曲曲道道。

  此时是说多错多,万一皇上把此等差事交给他们去办,是推脱还是去做?这种 吃力不讨好的苦差这些大臣们是不会抢着去做的,能舒舒服服的留在京中当大官, 谁还想跑到南边去赈灾啊。

  还不如等着别人开口,看看别人怎么说,他们再开口也不迟。

  “怎么,都哑巴了?朕一问你们什么话,你们就一个个无话可说,朕要不问你 们,你们一个个都抢着站出来说个没完没了。”皇帝看着一个个不说话的大臣,这 就是他的大臣,一到关键时候,一个个都闷不吭声了。

  “臣等罪该万死!” 一见皇上生气,几个大臣都一直的跪下来请罪。

  皇帝的面色不太好,看着跪在面前的几个臣子,说道,“起来吧。朕是让你们 来商议如何赈灾一事,不是让你们来罚跪的。”

  “是,臣等谢过皇上。”

  但是到底御书房里的皇帝和几位大臣们都商议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位大臣硬着头皮建议道,“皇上,臣看此事,不如明日早朝议,聚众人之智 ,兴许能有更好的办法。”

  这一天皇帝在御书房里发了好大的火,几位大臣出宫的时候一个个都是愁眉苦 脸的。

  这天夜里,宫外的皇帝和其余的大臣们很快的就知道了皇帝急匆匆的召几位大 臣入宫所谓何事,几位皇子都找到大臣们到府上去商议此事。

  身在东宫的太子杨绍慕只是让下面的人去找了他的伴读过来,书房里还有几位 他府里养的幕僚。比起大皇子杨邵勇和三皇子杨绍康的府上的许多官员们进进出出 ,东宫这里可以说是冷清。

  杨绍慕知道大皇子和三皇子他们府里的热闹,只是在心里哼笑了一声,倒也不 在意。

  

  “我看你倒是沉的住气。”赵向毅和太子自小就认识,年幼他还当过太子好几 年的伴读,两个人从小的感情就好。只是他十五岁那年就跑到了边关去当兵,这一 去就是整整五年之久。

  若非他到了这个年纪还未成亲,家中母亲不是写信去催促他回来。这一次更是 用了生病为借口让他回来,赵向毅明知这是一个借口,但是他也不得不回来京城。 赵向毅自己也知道,他这一回来,想要走一时间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

  五年前家中倒是给他说过一门亲事,只是两家的婚事刚定下来,那一位小姐没 多久就因病去世了,有一段时间京中还流传着赵将军府中的大公子命中带煞克妻一 说,再加上赵向毅这几年不在京中,也无人和将军府攀这一门亲事。

  不过即便是他的人回来了,赵向毅对自己的婚事也并不关心。

  “我要是沉不住气,今日就不是我坐在太子这个位置了。”杨绍慕在他这个伴读的面前从来都是自称“我”,而不是本宫,可见两个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皇子召集朝中大臣都府上,往好听一点可以说是商议国家大事,往不好听一点 就是结党营私了。大皇子和三皇子这些年是做的越来越出格了,用尽了各种手段笼 络朝中大臣,因而朝中也分成了好几派,有支持太子的、有支持大皇子三皇子,还 有支持董贵妃所出的七皇子的。

  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底下的皇子们一个个的心思就多了,大皇子和三皇子 那里的小动作也越来越频繁。

  不过不见得他父皇就会乐意见到他们这些皇子们和朝中大臣们走的太近,杨绍 慕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

  南边三省发生水灾,杨绍慕这个太子心中是真的牵挂百姓,不然也不会连夜找 几个幕僚来商议这件事了, “本宫看父皇明日早朝一定会提及这件事。不知几位先 生对此事有何高见?”

  有一位先生说道,“殿下,咱们不如先派人快马加鞭到那边去了解清楚是一个 什么情况。”

  “嗯,这事是要。”

  几位幕僚都纷纷的说了他们的意见,只是一来他们不清楚南边的情况,二来朝 中没钱也是一个事实,所以这个赈灾没有银两要如何赈,后者才是一个要考虑的问 题。

  还有那边水灾死了那么多的人,是一个什么情况,以及灾后的一个情况要如何 处理。灾后最可怕的就是一个瘟疫,一旦发生瘟疫,那是十城九空,几乎都没有活 命的机会。

  这个瘟疫要如何避免和处置,这些都是他们要商议的问题。

  一直到了将近亥时末,看时间已经很晚了,杨绍慕就让几位幕僚先回去休息了 。书房里只剩下太子和赵向毅两人,杨绍慕看向坐在这里一个晚上都没有几句话的 伴读,嘴角勾起了笑,说道,“阿毅,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我以为你心中已经有了章程,怎么还要问我?”他就一介武夫,能有什么看 法?赵向毅这个太子伴读当的一点都不合格,两手一摊,把问题扔回去给了太子殿 下。

  杨绍慕伸手扶额,不由的笑出声了,说道,“阿毅啊,你和从前还是一点都没 变〇 ”

  “阿毅,今晚留在我这儿过夜?”

  “不了,我还是回去吧。”赵向毅起了身,没有在东宫留宿。

  只不过除了太子身边的近侍,并没有人知道赵大少爷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东宫, 从哪里走的。

  此时的赵向毅他的人已经回到了将军府,躺在他自己屋里的床上睡下了。

  而杨绍慕在他的伴读走后,还在书房里坐了好长时间,才回屋里躺下没一会儿 ,寅时就要起床穿衣、梳洗后进宫中去上早朝了。

  本本本

  到第二日的早朝上,皇帝把奏折让太监送下去给臣子们看,问臣子们这事要如 何处理。

  金銮大殿上的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父皇,微臣认为,此事应当让各地的知府先开仓赈灾,安抚难民。”大皇子 杨邵勇一开口就是开仓赈灾,再让朝廷分拨银两和派人下去处理灾情的事。

  这一位不知民间疾苦的大皇子是不知道他老子手中没钱,还是假不知道?要是 皇帝的手上有钱,皇帝还要苦恼成这样?早就大手一挥,让人带着粮食和银两去赈 灾了。

  太子杨绍慕低着头不说话,心里哼笑了一声。

  开仓赈灾和分拨银两下去赈灾的道理谁都懂,但是这个钱和粮从哪里来?这才 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朝廷拿不出银两来,让他们下面这些人要怎么办?

  显然皇帝对大皇子的这一番话不是很满意,开口继续闻到,“还有人有什么话 要说的。”

  “户部尚书,你站出来说说你的见解。”皇帝点了户部尚书的名。

  ”皇上,微臣有罪。“站在队伍里的户部尚书站了出来,一站出来就是跪在地 上请罪,哭着说户部没有钱,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和银两来,户部没钱,就是皇上 砍了他这户部尚书的的脑袋都拿不出这么多的银两来。

  看着跪在大殿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臣,皇帝的面色沉的都要滴出墨来, ”起来吧^’

  “臣谢过皇上。”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狼狈的爬了起来,站回去队伍里还在用 衣袖擦了一把眼泪,显然是真的哭了。

  南边三省发生了这么严重的水患,淹没了这么多良田和死了这多百姓,朝廷肯 定是不能扔着不管的。

  每年各地的各种水患雪灾以及旱灾,地方上发生了各种灾难都是上报朝廷,伸 手问朝廷拿钱,殊不知皇帝的手上也没钱,哪里来那么多钱到处去赈灾。

  一个早朝下来,都商置不出个章程出来,皇帝又是发了好一顿脾气0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