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男团,我改行魔术大师 第177章

作者:李思危 标签: 甜文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谁还管魔术高不高贵,是否富有艺术性,在神乎其神的表演之下,没有凡人可以拒绝。

  尘埃落定时,旧年早已翻新篇。

  这一年,童然的人生跌宕又精彩——他拿到了“年度魔术师”大奖,进入了魔术领域的历史殿堂;他找到了相爱的人,也正式对前一半人生做了道别。

  可当他细细回想,每一个日夜似乎又都很平凡。

  而在这个平平无奇的夜里,被网友们期待了大半个月的陆思闲终于出现了,但他回应的并不是感情问题,只是在一名位滑雪大V预测他将于冬奥会上摘取一枚奖牌的微博下,留下了一个阴阳怪气的“微笑”表情。

  再单纯的网友也不会误会表情的含义,无非就是气焰极其嚣张地一句——

  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一分钟后,童然上线点了个赞。

第152章

  随着春节临近, 国内的冬奥氛围越来越浓。

  相关新闻几乎是爆炸式输出,强迫性输入,即便对冬奥会完全不敢兴趣的人, 也知道中国筹备了八年之久的国际体育盛事即将来临。

  除夕的钟声敲响, 十四亿中国人在鞭炮礼花声中迎来虎年。

  陆思闲和童然都没有回家,前者在奥运村里跟队友们共度春节, 后者在鸟巢各国媒体的见证下,完成了开幕式前最后一次彩排。

  二月四日,初四。

  鸟巢里座无虚席, 来自世界各地的八万名观众占满看台, 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场地中央。

  尽管晚上气温很低, 场内却丝毫感觉不到寒意,不少观众都脱了外套,个别体质好的人甚至只穿了件短袖。

  “今年开幕式幸好在冬天,上回差点儿没把我热中暑!”

  “废话!冬奥当然在冬天,话说你知道开幕式有哪些节目吗?”

  “不知道啊, 一点风声都没有,估计吸取了上回被韩媒偷拍的教训,听说媒体场彩排管控非常严格。”

  “夏奥我还在上小学, 只能在电视上看, 这次终于如愿了。我要求不高, 只要有夏奥那个水平就满足了。”

  “呵呵, 你标准确实不高。”

  看台上每一声议论都怀抱着对开幕表演的期许,面对这样的氛围,再有资历的导演或演员也很难不紧张。

  后台, 辛雪端着纸杯, “可可, 要喝水吗?”

  童然一言难尽,“姐,三分钟你问我五次了。”

  辛雪干笑,她完全不记得,脑子都快转不动了。

  这时,一队演艺人员匆匆往这边来,有人不小心撞了她一下,辛雪第一反应就是侧身避开童然,杯中滚烫的热水溅在了她手上,疼得她“嘶”了一声。

  “姐,烫到了吗?”童然急忙握住她的手腕,见手背已经红了一片。

  辛雪忍着疼,“没事,我找凉水冲一下。”

  童然陪着去了,等辛雪冲完水,他又变出一管烫伤药。

  辛雪“扑哧”一笑,“你现在可真成哆啦A梦了,什么都带着。”

  童然扯了扯嘴角,耳朵倏地一动,“姐,你听!”

  是倒计时的声音!

  十五年前的倒计时成为了夏奥历史上永恒的经典,阿拉伯和中文数字的组合让无数人记忆犹新,当观众们齐声吼出最后一个数字,漫天礼花盛放于鸟巢的夜空,一瞬间梦回2008!

  但与2008的古典壮阔之美不同,2022的开幕式除了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创新,也更注重于运用高新技术手段。

  如果2008概括了历史,那么2022则展示了未来。

  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国歌唱响了祖国960万平方公里——不论是鸟巢、广场、公园社区,还是餐厅、酒吧,乃至千家万户,人们万众一心,共唱同一首歌!

  弦月下,国旗高高飘扬,一支群舞过后,国内最知名的钢琴家开始了他的独奏。

  从喧嚣到宁静,只用了一首曲子,而在这支特意为冬奥会创作的琴曲即将结束时,鸟巢的灯光暗了下来,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但曲声一直未停,圆融地切换到了《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两个世纪前,耳疾严重的贝多芬在极度痛苦之下创作了第一乐章,后来被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评价为“琉森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

  六百多天前,童然在A大礼堂弹过这一曲,自此开启了属于他的奇迹征程。

  当星星的光点汇聚在舞台上,身着黑色燕尾服的童然坐在一架三角钢琴前,闭合的琴盖上铺着一块黑色绸布,中间摆了一支玻璃瓶,瓶中插一株还未绽放的水仙花。

  “我没认错吧?是可可吗?”

  “居然还有童然?不过也正常,可可求球民度那么高,熊导怎么舍得不用。”

  “哈哈哈哈,人家男朋友还是冬奥种子选手呢,不能更合适了!”

  “嘘,快别讲话了!”

  观众们短暂的惊讶后,就见童然停下了弹琴的双手,随即取出一面带手柄的古典镜。他对镜自照,镜中人透过特写,传递出眼中的欣赏和爱慕,仿佛面对着深爱的人,连脸颊都微微泛起一丝红晕。

  指尖抚过眉尾,童然微微勾起嘴角,他将镜子扣在了琴盖上,继续弹琴。

  如月光一般的忧郁和寂寥糅合进舒缓的旋律中,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童然却不像先前那么专注,眼睛不断瞟向那面镜子,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忽然,他皱了下眉,起身抽出绸布罩住了琴盖,也挡住了那面时时诱惑他的镜子。

  琴声又响了起来,细致而沉静。

  观众们觉得自己看懂了,又好像没懂。

  茫然间,那块绸布渐渐浮现出凸起的轮廓,像有什么东西钻出了琴盖。

  随着轮廓越来越明显,童然也察觉到了,他走到钢琴侧面,徐徐拉下了绸布。

  丝滑的绸布似夜河流泻,所过之处没有了镜子,只有一名娇小的女生抱膝坐在琴盖上。她穿着一件绣有碎钻和亮片的白纱裙,曲起的双腿线条优美又富有力量。

  女生缓缓扬起脸,看台上响起一片低呼——对方竟长得和童然颇为相似,却并不男性化,更像是当年大田魔术节上惊艳了所有人的Coco。

  瓶中水仙盛开的刹那,不少观众终于透彻理解了魔术传递的故事——少年爱上了镜中的自己,或者说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而他对爱人全部的幻想,都化作了眼前的具象。

  这也确实是童然想表达的,他从姚蔚然身上得到了灵感,起初是想邀请一名男性合作,可思来想去,还是女性更适合一些。

  女生是姚蔚然介绍的,据说是花滑国家队的明日之星,因为下个月才满14岁,遗憾错失了本次冬奥会参赛资格。

  对方和他长得并不像,全靠化妆才与他拥有了相似的特征。

  童然扶着女生站起来,两人十指相扣,含情对视。

  在音乐声中,少女微微倾身,她的右腿掀起蹭蹬薄纱,倒踢抬高,脚上的冰鞋没有冰刃,只有一排滑轮。

  冰鞋支撑着她在特制的琴盖上旋转,熟悉花滑的观众一定能认出来,少女所表演的正是花滑经典动作之一——贝尔曼旋转。

  她的背部躬起,头部后仰,双手握住后抬高过头顶的右足,身形柔韧又具有张力,犹如一张拉满的弯弓。

  几乎每一位观众都联想到了八音盒上跳舞的公主,他们看着童然将少女抱下琴盖,慢慢与对方贴近,却又被少女轻轻推开。

  少女松开了童然的手,舒展双臂在舞台上滑行,仿佛冰场上纵情飞舞的蝴蝶。

  童然一次次地追随,却一次次被远离。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女生滑到了他身后,轻扯绸布披在肩头,双臂环抱住童然,将他的身体一块儿笼在了绸布中。

  童然惊喜地回头,目光深邃又明亮,他们一点点靠近,双唇即将相触时,绸布落了下来,舞台上只剩童然一人。

  梦醒了,他的手中唯握着一面镜子,镜中照出一张落寞的面庞。

  “我还以为会亲到呢!”鸟巢外,列队等候的运动员们也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观看了开幕式的文艺演出,赖小阳听着场内传出的欢呼声,惋惜中又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陆哥,你有没有吃醋啊?”

  陆思闲嚼着口香糖,漫不经心地笑了声。

  赖小阳鼓了鼓腮帮子,眼珠一转,又问:“陆哥,童然哥不是你男朋友吗?为什么选了花滑,不推广我们项目?”

  陆思闲干脆戴上了耳机,摆出了拒绝交流的姿态。但他下意识地回头,在人群中找到了姚蔚然,对方正眉飞色舞地和队友聊天,察觉到了他的打量后,便冲他得意地挑了挑眉。

  呵。

  陆思闲心中冷笑,重新将注意力投向了赖小阳的手机。

  屏幕上的童然已经来到了一架画框前,画上用十二张风景照贴成了一个圆形,布局很像是表盘上的时间格。

  “你们以为镜子里的女生消失了吗?不,她只是去了别的地方。”童然不复之前的忧郁,轻快地展颜,“接下来,我们会共同完成一个很酷的表演。

  “以往,我总是在现场挑选观众。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怀疑过我是不是和他们提前串通过,尽管我反复否认,依然有人不相信。”

  他似乎有些苦恼,但转瞬又笑了,“所以,我现在要挑选一位特别的观众来破除你们的怀疑……”

  特殊的观众?谁啊?

  不少观众下意识将目光集中在了坐席最前排的几位领导身上,觉得……不可能吧?

  正惊疑不定间,他们又听童然开口了——

  “我要挑的观众,是你。”

  “没错,”童然抬起一只手,指向了镜头,“就是你。正在看我表演的每一个‘你’。”

第153章

  童然第一个魔术本质来讲就是大变活人, 只是被他赋予了情节和艺术性;第二个魔术也不鲜见,无非是魔术师利用技巧,面向集体与个体进行一对一互动。

  他要求每位观众必须遵照他的指示, 如果有电视机前的朋友也想参与,就只能派出一位代表。

  “我们先来看画。上面贴了十二张照片, 每一张照片代表一个目的地, ”童然指向正上方一张星空图上, 顺着逆时针方向念道, “星空、云层、月亮、富士山、自由女神像、凯旋门、长城、金字塔、格陵兰岛、悉尼歌剧院、伦敦眼、彩虹。(注:详图见微博)

  “你可以去任何地方旅行, 而我会在这里找到你。”

  童然又将两枚箭头和一个红点贴在了星空旁,食指压在了红点上, “现在,请将你们的手指跟我一样,放在出发点上,并在心里想象移动密码, 密码只能从5-15之间挑一个数字。”

  9, 场外的陆思闲在心里默默想着。

  此时他早已摘下了耳机, 依照童然所说, 选中了自己的移动密码。

  “假设你想的密码是9,那么你就需要移动9次, 像这样……”童然仿佛隔着屏幕感应到了他的思维,将食指向左移了一格, 点中第一枚箭头,“箭头象征路标,这是1。”

  他再移了一格, 指向第二枚箭头, “这是2。”

  继续一格, 来到了星空之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