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重生后我走向人生巅峰 第156章

作者:小妖墨 标签: 穿越重生 甜文 爽文 校园 穿越重生

  江行止跟谢云书挨着肩膀坐在沙发上,因为进门前被谢云书耳提面命过,他表现得很乖,安安静静地坐着,双手放在膝盖上,也不多话,只有眉眼里漾着笑,是那种少年人情感充沛而外放的、藏都藏不住的热烈的笑。

  佣人端过来茶水,一一放在主客面前。

  乔冰示意谢云书喝点茶水,笑着说:“行止自从转学到海中,每天都在我跟前提你,说你对他很好,一直照顾他。”

  谢云书端着茶盏,面朝乔冰诚恳道:“小江和我是同桌,我比他还要大一点,大家同窗情谊守望互助,小江对我的帮助比我对他的照顾要多得多。”

  他把云起借了江行止的面子才拿到乔园电梯租赁合约和祝君兰公司遇到困难也是江行止帮忙解围的事,如实说给乔乐山和乔冰。

  这些事情乔家父女当然早就知道,对于他们来说,江行止动用的这些资源就跟谢祖望给谢云书发零用钱一样不算个事,不过谢云书这样郑重其事对长辈提出来,就说明人是个念恩的孩子,他的语气不卑不亢,态度从容不迫,没有丝毫巴结谄媚。

  一个少年人,十几岁的年纪就能白手起家,还干得如此有声有色,他没有因为江行止的给予就觉得伤到了敏感的自尊而盲目拒绝,也没有贪得无厌索求更多的好处而对江行止倍加奉承利用,是难得的通透,难得的智慧,难得的气度。

  乔冰笑看着谢云书,乔乐山几度颔首,心中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一些。

  午饭做得很丰盛,很多菜式都是谢云书爱吃的。

  桌上有两道菜是乔冰亲自下厨做的,她手艺一般,下厨是表达一种心意,乔冰用公筷给谢云书夹菜:“听说你妈妈做饭特别好,我们行止天天跑你家蹭饭,改天我一定要登门向你妈妈讨教讨教。”

  谢云书忙说:“阿姨您做的也好吃!”

  乔冰斜睨了江行止一眼:“要是我做的好吃,这臭小子也不会天天不着家专往外面跑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乔冰的话只是当妈的都常有的一种说辞,完全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但谢云书心里头有鬼啊。

  他很无中生有的从乔冰带着淡淡玩笑的一句话里解读出种种不满、抱怨、吃醋的情绪,他甚至已经看到他跟江行止出柜后,两个妈妈隔空对线的激|烈场景:

  “亏我天天给你儿子做饭,喂出来个勾|引我儿子的小狐狸精!”

  “我们乔家供不起饭吗要你喂?明明是你儿子勾|引我儿子!”

  ……

  乔老爷子饭后喜欢来几盘棋,他问谢云书会不会。

  谢云书谦虚道:“会一点。”

  一老一少对弈半小时后,乔乐山颇有些惊奇:“你这棋路,怎么跟臭小子从前的风格如出一辙?倒像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

  谢云书心说我俩不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我是他教出来的。

  江行止坐在一边笑嘻嘻:“外公,我跟云书是心有灵犀!”

  “灵什么灵犀?”老爷子手指点着江行止,话却朝着谢云书说,“跟这小子下是越来越没劲了,他从前下棋还有三分气度,现在不知跟谁学了,棋风霸道得很!”

  说是这么说,谢云书却能看到老人家神色里的欣慰和满意。

  棋风如人风,一个人是柔肠百结还是杀伐果断,在棋路里最是藏不住。

  谢云书许久没下棋,难免生疏,江行止坐在一旁不时出声指点。

  老人家被杀掉一条大龙之后不乐意了:“观棋不语。”

  江行止理直气壮:“他统共也没学多久,我不语,您就太欺负他了!”

  老人家气瞪眼。

  谢云书胳膊肘向后捣江行止:“你别说了,我自己下。”

  江行止只得闭嘴。

  乔老分别看了他俩一眼,笑对谢云书说:“我家这猢狲,倒是听你的话。”

  谢云书额上汗都滴下来了,生怕乔老看出什么,他屁股往旁边挪了挪,稍微跟江行止拉出点距离。

  谁知江行止又挨了过来,把那点距离又填上了。

  还好老人家精力有限,下了两盘就去午睡。

  四周终于无人,谢云书几乎是软着骨头往沙发上一瘫:

  “说什么姑爷进门小鸡断魂,今天我这个毛脚女婿上门,才活活断了半条命呢!”

  ……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07 23:56:02~2021-11-08 23:55: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林信 6个;菱悦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3章 这支歌,应该诞生在2010年。

  这个春节就在温馨又欢快的团圆氛围里, 热热闹闹得过去了。

  正月初八企业开工,初十中小学开学,正月十五后大学生返校、农民工返城大潮又再次涌动,春运带来的巨大人员流通, 给非典提供了疯狂扩散的温床。

  三月, 京都接报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 疫情从粤东省蔓延到了首都,同一时间全国大半城市都出现了零星患者, 申城也不例外。

  习武初七就去了申城, 这天他给谢云书打电话汇报完业务情况后也提了一嘴申城的疫情:“那个从京都过来确诊的, 就在我们公司正对面的写字楼上班, 现在那整栋楼的人全隔离了, 暂时还没听说有谁又被传上了, 但确诊的那个听说情况特别不好,已经病危了!”

  谢云书对习武那头并不担心, 前世申城1700万人口,最后确诊非典的只有7个,每个确诊者都有源可溯,申城的疫情管控措施是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

  长三角地区在这方面的管理似乎一直做得很不错, 多年后的新冠爆发时也是如此,不过谢云书还是不忘叮嘱习武:“你们也要多小心,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不能有一点松懈, 所有员工每天进入公司之前都必须要测量体温。”

  习武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我们出去跑业务见客户都戴着口罩, 全是一次性的, 用完就丢, 就是现在很多公司都关门了,只有网络公司才舍得投入广告,咱们单间广告的价格被压低了不少。”

  谢云书说:“嗯,这个情况很正常,总之我们按部就班,现在的大环境,是危机,也是契机。”

  习武兴奋地说:“我知道,听你的准错不了!”

  春节后到现在又过去了两个月,习武带着团队把偌大的申城跑了个遍,又拿下了大批电梯资源,云起分布在其它城市的市场人员也都收获颇丰,有投资公司估算过,云起传媒手上已经拥有了整个长三角地区20%的商业电梯空间使用权。

  凭借这些合约,云起向申城某商业银行贷的款也很顺利地批下来了,整整二百万,款子打到对公账户的那天,习武抱着存折一遍遍数上面的0,最后还把存折揣被窝里睡了一夜。

  圈地跑马,兵贵神速。

  谢云书给习武下达的任务是在五月中旬之前,拿下整个长三甲30%的电梯,市中心的高档电梯签不下来,就去开拓下沉市场。

  等到五月过后非典疫情初步控制,那时资本还会再观望一段时间,他再用最快的速度把触角伸进另外两大经济圈,南下的珠三角,北上的京津唐,哪怕进去撒泡尿圈个地盘,都要先到先占抢个先机。

  因为市场是认先后顺序的,尤其是在全新领域内,先到先得是铁律,好的会越来越好,差的会越来越差。

  跟习家兄弟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对谢云书言听计从且执行力惊人,尤其习武,指哪打哪,浑身干劲,他甚至说非典算个卵,他现在就愿意去粤东和京都开拓市场,怕死当不了暴发户。

  谢云书笑道:“不用急,时机会来的,暴发会有的。”

  ……

  正是开春时节,阳光清浅如碎金,铺洒在城市宽敞洁净的石砖路上,路边的高大植株抽出了绿油油的新枝,灌木花丛修剪得整整齐齐,球状花瓣上还未汽化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方清和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骑进春江小区里。

  这里跟他居住的地方只隔了两条街,都属于比较老式的小区,没人管理,自然也没保安,所以他畅通无阻地进来了。

  方清和今天是来面试的,尽管他自己早已预判了面试结果。

  方清和毕业于宁城大学计算机系,他读大学的时候正值互联网如日中天,丁磊张朝阳陈天桥的神话一夜之间广为人知,方清和大四那年跟自己的几个室友一起搞了个软件,也找到了投资人,那时候他们踌躇满志,都期待着自己能够在这个行业里一飞冲天。

  谁知好景不长,互联网泡沫来了,无数互联网企业出师未捷身先死,一片哀鸿遍野,方清和的投资人也半道撂了摊子,伙伴们分道扬镳,方清和卷着铺盖回到老家海滨市。

  创业不成难免有点心灰意冷,方清和在家里休息了差不多一年,每天打打游戏睡睡觉,爹妈看不下去了,好容易养出来个高学历的儿子不能就这么废在家里啊,催他赶紧出去找工作,方清和昨天中午随便在招聘网上发了个简历,两小时后就收到了面试通知。

  方清和其实并没有要一蹶不振,他心里是有打算的。

  学计算机的都要往大城市发展,哪怕创业不成也得去大的科技公司,只不过现在非典肆虐,IT行业最发达的粤东和京都偏偏闹得最凶,把他的计划耽搁了。

  方清和往云起传媒投简历时,就是闭眼敷衍他爹妈的。

  接到电话时方清和一听面试地址,当时就想拒绝了,三元里这片他太熟悉了,这里哪有什么正规写字楼啊?

  谁知他妈在边上织着毛衣竖着耳朵,居然听清了那家公司名字,一拍大腿:“云起传媒,哎呀这是个大公司啊!”

  老妈拍板:“儿子你快去!这公司可有名了!”

  方清和还以为自己宅在家里太久以至于孤陋顾问,回头一查,才发现这是个注册还不满一年,连官网都没有的小公司。

  他再把公司的招聘启事仔细看了下,才晓得公司就是招他去做官网,并且当网管维护的。

  方清和嫌弃不已,他好歹是根正苗红的IT科技人士,就算是低谷期过渡一下也不能去给个小皮包公司当网管啊。

  不过他既然已经答应人家,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溜达来看看,于是一大早便如约来了春江小区。

  方清和熟门熟路找到12栋楼,把自行车锁在楼下靠墙的停车点,拿起车篓里装着简历和证书的透明文件袋,一步三晃走进了楼道。

  大厅里暗幽幽的,没办法,整个三元里都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老房子的产权几经易手,最后都归了街道,街道办经费不足,小区里的卫生啊治安啊哪样不要钱,街道办让住户们出,住户一个个把头摇成拨浪鼓,宁可凑活着过。

  能在这里边租房的公司,都是小破穷的代名词。

  所以方清和对这次面试的态度,完全是走个过场罢了。

  “叮!”

  电梯门滑开,方清和走进去,眼前豁然开朗。

  他没什么意外地看到一间与外边风格截然不同、比他卧室还要干净的电梯间,三面墙壁上都贴着淡雅的壁纸,每面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相框,相框里装着广告画——如今海滨市的大半电梯间里都是眼前这个格局。

  正对方清和的电梯门上是个公益广告,写着几行简单的字:“云起传媒提醒您,非典期间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分餐制……”等等非典预防守则。

  方清和家的小区电梯里也有这个公益广告,他妈每天出门买菜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消毒,因为在电梯间里刚刚看到广告,就跟才被人叮嘱过一样印象深刻,不知不觉就会潜移默化。

  他妈同时还记住了“云起传媒”这个读起来还蛮好听的公司名字,一听云起传媒让方清和去面试,他妈才会拍起大腿,说这是个“大公司”!

  老人家就是这样,广告听得多了,就以为是个好东西,脑白金啊、鸿茅药酒啊都是这么火的,如果云起传媒的老板是有意为之,那他无疑是一位营销高手,难怪能想出承包电梯做广告的主意。

  电梯在六楼停下,方清和一出来,抬头就看到了云起的门牌。

  门外有个立式置物架,上面摆着几个置物盒,里面装了干洗洗手液、小瓶的喷式消毒液、一次性口罩等物品,旁边的墙上还贴了张条子:“进门请洗手消毒,出门请戴上口罩。”

  细节之处最是见本质。

  云起的公益广告和放在户外任人领取的物品往小了说可以看出公司领导人在营销与管理上颇有水平,往大了说,体现的是一家企业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

  这让方清和不禁对眼前的小公司产生了一丝好感,他拿了支干洗洗手液,把自己的双手洗了一遍。

  坐在里面的前台看到有人登门立刻站了起来。

  方清和走进去摘下口罩,还没开口说明来意,前台小姐笑容可掬地问他能不能先帮他测□□温,方清和当然没拒绝,量体温的同时他说自己是来面试的。

  前台问:“您面试的是什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