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腓只想当咸鱼 第122章

作者:娉袅 标签: 天之骄子 清穿 穿越重生

  “阿玛带你看看钱塘江涨潮的盛景。”康熙目光远眺,朝钱塘江方向看去。

  “涨潮?”长安歪着脑袋,对这个没有见过的景象还是十分的好奇的。

  “有古文曾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如今总算能一见。”熟读史书的胤祉也看向钱塘江,心里还有些小激动。①

  胤禛、胤祐、胤禩三人没有说话,眼中却是一样的好奇,也想要看看什么样的景象能称之为「伟观」。

  胤祺的汉学十分糟糕,完全听不懂胤祉那句话的意思,只能默默地望向钱塘江。

  “这钱塘江涨潮可是被苏东坡称之为「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确实值得一观。”胤禔康熙二十八年随着康熙南巡的时候已经见过一番钱塘江景象了,那样蓬勃迸发的景象直至现在仍是觉得回味无穷。②

  虽然听不懂哥哥们在说什么,长安却能感受到哥哥们火热的内心,不免对钱塘江涨潮的景象心生好奇。

  作者有话说:

  注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出自宋朝周密的《观潮》(文言文)

  注②:“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出自苏轼的《观潮》(古诗)

第132章

  康熙等人到达钱塘江的时候已经是午时了, 没等多久,平静无波的江面上忽然泛起阵阵涟漪。

  薄雾笼罩在江面上,远处的小山也被遮得若隐若现, 就在此时,随后远处忽然传来惊天动地的响声。

  伴随着响声,江面的平静忽然被打破,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忽然出现了一条白线, 白线越来越近, 也越来越高,甚至有种遮天蔽日的气势。

  长安瞪大了双眼看着此时江面上的动静, 看着潮水越来越近, 忽然有种下一刻就会被潮水淹没的感觉,赶紧搂紧康熙。

  白浪翻滚间,像极了一往无前冲锋的军队, 气势磅礴,在呐喊、嘶吼中狠狠地撞在了堤坝之上,溅起了数丈高。

  江水涨潮来地又快又急,在长安还想要细看的时候却已经悄无声息的结束, 只留下了肉眼可见高了两丈有余的江水。

  “这钱塘江涨潮当真是气势磅礴。”胤禛感慨道。

  “这潮水涌上来的时候让我有种要被淹没的感觉。”胤禟拍拍胸口, 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此次涨潮比起上回可是不输分毫。”胤禔也是叹道。

  康熙虽也震撼于涨潮的气势, 但他更满意的地方在于堤坝的稳固, 看来这浙江河道总督做得还是不错的。

  再看两岸前来观潮的百姓以及繁盛的街道,康熙的心情便更好了。

  “长安喜欢这钱塘江吗?”康熙满脸笑意地问道。

  “喜欢!”长安果断地点头。

  这样的盛景怎能让人不喜欢, 只可惜这涨潮来得迅猛又去得快,都没能让他好好观赏一番。

  康熙看出了长安的遗憾, 轻笑着说道:“这杭州的美景可不只有这钱塘江, 朕再带你去看看别处的风景。”

  今日可是长安的生辰, 他在到达杭州之前便下令安排好了一切,务必抱着行程不出意外。

  “世人有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今我们也是托了长安的福,能将这杭州好好的参观一遍。”胤祉笑着调侃道。

  “有长安这么个招人喜爱的弟弟本就是我们的福气。”胤禔走在康熙身后,朝着长安挤眉弄眼,惹得长安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再一听哥哥们的话,长安更是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激动得不停晃动脚丫子。

  “别乱动。”长安越长越大,这重量也是直线上升,这么一动更是增加了康熙的负担,惹得康熙轻拍他的屁股呵斥道。

  长安只能给胤禔回了个鬼脸,便乖乖地跟着康熙上了马车。

  杭州美景举世闻名,西湖、雷峰塔、三潭印月都被康熙带着走了一遭。

  在西湖的时候他们还得见了一番民间的龙舟比赛,更有舞狮、杂技等众多有趣又极具观赏性的活动。

  不过康熙对上回的事情仍心有余悸,不愿意让长安自己随意乱走,全程不是他抱着便是让皇子们抱着长安,周身更是有侍卫在一旁保护着。

  因为上一回郎卫中存在前朝余孽的卧底,康熙生怕其他人也是深藏的卧底,便将他们全部押回了京城,打算回京城再审问,于是康熙身边的侍卫便只剩下了御前侍卫以及一部分被康熙摆在明面上的暗卫。

  长安也不在意自己能不能下地跑来跑去这件事情,被康熙抱在怀里,这视线反而更加的开阔。

  在宫外四处游玩这样与前两年都不一样的生辰庆祝方式惹得长安一路上都笑得跟朵盛开的花似的,心情美妙得不行。

  宫里头主持端午晚宴的胤礽心情就很一般了。

  没有康熙在,后宫的妃嫔们也像蔫了的花一样,强打着笑容。

  胤礽更是全程淡漠着进行一天的仪式,险些让底下的奴才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情。

  没有长安在一旁逗趣,也没有胤禔和他斗嘴,胤礽不免觉得空虚,心里头一回对太子这个身份感到不喜。

  如果他不是太子,兴许就能和汗阿玛一同出巡,就能陪在长安身边了。

  不过胤礽念着的长安却已经玩嗨了,便是回到行宫也是开心的,小嘴叽叽喳喳地在康熙耳边念叨。

  康熙也很宠溺地听着长安说话,偶尔嗯一声便是对长安最大的鼓励。

  翌日要离开杭州的时候长安还十分的不舍。

  乘坐御舟过江之后便来到了浙江绍兴,康熙已经做好了祭祀大禹陵的准备,此次祭祀,康熙却不敢再带着长安出门,留下胤禟和胤俄陪着长安,再将暗卫留在行宫保护长安,康熙便带着其余皇子一同前往大禹陵。

  大禹设立九鼎,建立夏朝,确定中原统治地位,故此大禹的地位十分特殊,前来祭拜大禹陵也是希望能让汉族人真正的承认满洲政权。

  此次祭祀仪式的规模比起上次祭拜明孝陵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行宫内,有胤禟和胤俄这两个爱玩又会玩的在,除却最开始不能和康熙一同出门的郁闷,长安的心情好得不得了,与胤禟和胤俄几乎都要玩疯了。

  以至于最后等康熙从大禹陵赶回来的时候,长安还有些依依不舍。

  康熙为了祭拜大禹陵在浙江绍兴停留了一日,之后便开始返程。

  中途在路过江宁的时候,康熙又回到了江宁织造府住了一日,见过曹老夫人,接上太后,第二日继续返程。

  相比于去南巡的时候慢悠悠的状态,发成行进的速度也更加的快。

  这也导致了长安已经消失许久的晕船症再次出现,晕乎乎地抱着薄荷丸子躺在床上,嘴里还不忘啃着薄荷叶。

  康熙在一旁好笑地看着他半眯着眼嚼叶子。

  他之前还奇怪长安怎么偏偏喜欢啃薄荷,现在他有些懂了,因为这可是一只嘴馋的腓腓。

  这么想着,康熙下意识地伸出手,在长安的下巴轻轻撸了两下。

  长安舒服地抬起下巴,任由康熙动作。

  “万岁爷,九阿哥和十阿哥来了。”

  康熙皱眉:“他们怎么过来了。”

  梁九功也不知道他们在此时怎么突然过来了,便没有回话。

  “儿臣参见汗阿玛。”胤禟和胤禔向康熙行礼。

  康熙便重新问了一回:“你们过来所为何事?”

  “儿臣听闻长安晕船得厉害,便过来看看。”胤禟一边回话,一边眼睛不住地往内室瞟。

  “长安无事,这会差不多睡了。”康熙说完便让他们去瞧长安。

  两人也很有分寸,没有弄出大动静来,小心翼翼地走到床边看长安。

  长安感受到两个哥哥的气息,赶紧睁开了眼睛,小声地喊道:“九哥,十哥。”

  胤俄低下身子,歪着头和躺在床上的长安对视,学着长安的语气压低声音:“长安怎么说话这么小声?”

  长安眨了眨眼睛,咬了口薄荷,回道:“长安要睡觉,不能大声,会吵醒。”

  胤禟听了这话差点没笑出声来。

  长安这亮晶晶的眼睛怎么看都不像是要睡觉的状态,尤其是吃着醒神的薄荷。

  不过还是很配合地坐到床边,推开胤俄的脑袋,弯下腰,轻轻拍着长安的后背:“九哥给长安讲故事,哄长安睡好不好。”

  “好。”长安继续小声地回道。

  很快便伴随着胤禟的声音闭上眼睛。

  胤禟一时之间也没想到什么好故事,脑筋一动,便说道:“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胤禟继续道,“小和尚在讲从前有座山...小和尚在讲故事...”①

  如此循环了十来便,胤禟见长安呼吸均匀,还以为他已经睡熟了,便停止在了「讲什么故事」上。

  起身正要和胤俄离开,身后忽然传来奶声奶气的声音:“讲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

  胤禟脸上的笑一僵,回头一看,长安正睁着他葡萄大的眼睛望着胤禟。

  “长安你不是睡了吗?”胤俄上前拍了拍长安的后背,想要重新把人哄睡。

  “长安要继续听故事呀——”长安觉得刚才侧躺的姿势压得手臂有些不舒服,便换成了平躺的姿势。

  “讲什么故事?”胤俄回头望了一眼胤禟。

  “讲小和尚的故事。”长安这是听上瘾了。

  于是胤禟只能继续做到长安的身边,将这个循环的故事一直念下去。

  到了晚上,康熙带着长安睡觉的时候,长安忽然趴在康熙身上:“阿玛,长安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康熙挑眉:“你哥哥又给你讲什么故事了?”

  他一直都知道皇子们很喜欢给长安讲故事,尤其是胤祉和胤禛两人,尤其喜欢将典故化作故事讲给长安听,他倒是乐见其成,因为长安也在这当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讲小和尚的故事。”

  之后长安便开始在康熙耳边不停地循环从前有座山,直到后来困了这才喃喃着「小和尚」入睡。

  结果就是康熙成功被长安洗脑了,就连做梦梦到的都是小和尚,再仔细一看,在庙里敲木鱼的小和尚是长安。

  场景再一变幻,长安小和尚就变成了一只秃头的腓腓,一下又一下地敲着木鱼,嘴里念着的经文也变成了「从前有座山」。

  康熙直接惊醒,猛地看向长安。

  想到那只秃头的腓腓,康熙下意识地摸摸长安毛茸茸的脑袋,不由得松了口气,还好,头发还在,长安还是个毛茸茸的长安。

  有一瞬间康熙开始犹豫等长安到了入学的年纪要不要给他剃头。

  只不过这个想法只出现了一瞬便被他否决了。

  不管长安的头秃还是不秃,都是他最心爱的小儿子,而且长安不也是说了吗,之后都不会变成腓腓了,虽然秃头腓腓不是那么可爱,但是秃头的长安还是那么的机灵可爱。

  剃头这可是祖宗家法,不能轻易就破了。

  作者有话说:

上一篇:乘风登玉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