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 第87章

作者:白马骄驰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娱乐圈 穿越重生

  “好的,凌放准备好了,镜头现在给到的是凌放的实赛教练叶飞流,跳雪比赛中教练负责……”苏靖娴熟地把话题引到画面中。

  奥运大跳台决赛,凌放的第一轮是排在第27位出场。

  比起标准台时的压轴,这次观众席中的姥姥姥爷、妈妈、韩墨京,都能早些看见他。

  的确,观众席中的沈擒舟早在两位选手之前就握着身边她妈妈的手,开始念叨:“哇小放要跳下来了!大跳台我都是第一次看他现场,之前出国看他比赛是90米台呢,这个好高啊感觉都穿云了,哦妈妈你别紧张……”

  她自己明明最紧张。

  凌放的姥爷起初还是一副“国家办比赛肯定不会出问题”的架势,结果也被沈擒舟念叨得,下意识地双拳握紧放在膝上,脊背挺直。

  反倒是凌放姥姥,这位两鬓银白的哈萨克斯坦族老妇人,一边伸手去帮边上的韩墨京紧了紧围巾——老人家们总是觉得孩子会冷——一边嫌弃自己即将开始无意识抖腿的影后女儿:“别念咯别念咯,比我还唠叨咯。”

  “我看比赛就比较沉浸嘛……”沈擒舟嘟囔。

  这座大跳台实际落差136.2米,近40层楼房的高度!

  虽然很相信科学、相信专业人士,也一直支持凌放的事业,但是从凌放从事跳雪的那天起,沈擒舟就不由自主、不可避免地会对建筑物、山体的高度信息敏感些——好比说她还记得去年底在北京参加一个慈善活动时听了一耳朵的新规:超过120米的建筑物须接受强震检测。

  这是超大城市中超高建筑的最新标准。

  她的孩子却要用肉身挑战这个落差。

  沈擒舟还没现场看过凌放的大跳台比赛,工作忙是一方面,也难说不是下意识回避。

  甚至还有更刺激的。

  凌放正式踏入滑道,做第一跳准备时,现场观众席发生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人们交头接耳说着什么,有的茫然仰头望着天上,有的则直接伸手去接——

  洁白的、轻灵地,散散点点落下,落在指尖凉丝丝。

  ——下雪了?!!

  “是雪啊!”

  “怎么回事,居然下雪了!”“嗐,我看了天气预报就说上午可能有雪,这还真下起来了……”现场观众议论起来。

  起初还是撒盐般细微的雪粒,许多在线观赛的观众第一时间看不出是雪,但迅速地,雪粒在变大,眨两下眼的时间就成了片片鸭绒似的雪花。

  飞扬、飘洒,纷纷漫漫。

  场地风并不算大,但痕迹被雪勾勒出来,就显得愈发自由狷狂。

  沈擒舟忍不住担忧:“真的下雪了,而且没想到这么大……”

  她等了等,发现现场观众能看到的赛况、分数信息屏上没有任何异常,有些不安,“怎么这样还要继续跳下来的?”

  “您别担心。跳台滑雪怕风不怕雪。”

  隔着漫天风雪,韩墨京的瞳孔印出凌放远在高耸的出发点上,看起来小小的身影。

  作为跳雪运动的多年——从认识凌放以来——资深爱好者,再加上亲自参与了跳雪中心建设部分工作,韩墨京对跳雪这个项目的了解远超普通观众。

  他的结论很正确,这也是今天比赛照常开展的前提。

  其实大前天,张家口场馆群周边就下了一场挺大的雪。两场有中国队两位夺金热门女选手参加的赛事: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资格赛、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预赛,都因强降雪取消,当天都未能开赛,改期到次日才举行。

  但与此同时,在两座海拔和落差都远超自由式滑雪场地的跳台滑雪跳台上,各国选手,包括凌放在内,都在照常训练。

  跳台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项目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降雪对选手发挥有些微影响,但只要赛道及时清理、高空能见度在一定范围,就不会终止比赛。

  影响这项赛事进行的九成因素都是风。

  相关情况他给沈擒舟科普过,但现场

  这场雪其实在凌放的意料之中,运动员和运动员们在今早都接到了场地降雪概率70%的正式预报,通知是强度预计不大,很可能不影响比赛,到时候将按现场情况判定,看裁判指令就好。

  呀,怎么还越下越大了……在现场、在电视前、在线上,无数观众在议论。

  现在那些雪花在空中飘落的时候,都能看出回旋儿。

  ——这都能跳?!

  是的,能跳。

  裁判台指令一切正常,风场安全信号灯长绿。

  站在出发点,凌放等待着叶飞流的出发信号,落在他肩膀上的点点雪花在缓缓融化,整个人沐玉漱银般,愈发清冷。

  他的目光沉静地透过风镜、掠过飞雪,投向白雪皑皑的目标地。

  教练台上,从收到裁判台指令可以通行那一刻起,叶飞流双目湛然,盯紧屏幕上的风场图表,丝毫不再关注这场雪。

  他必须从这个较不利的风向条件里,发掘出稍纵即逝的最佳战机。

  实时风场图中最关键的一段,海拔1550-1600米,五秒预测风向红线陡然回转的那一刻——

  叶飞流高高举起了手中信号旗,一旁,方唐随着他的动作,按在教练台指示灯上的食指立刻绷紧!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5章

  矗立在冀北莽莽山间的“雪如意”上空, 漫天雪花正在飘落。

  而凌放在向上跃。

  这一跃的势头还相当不错。

  他赶在风向转为左侧方之前,抵达了起跳曲线最高点。

  身形也刚刚好完全地舒展开来,肩背腰胯腿完全在一条笔直的线上, 再开始前移重心, 把高曲线起跳技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凌放重心前倾, 开始滑翔。

  重力加速度和冰滑道出发起跳的初速度结合,他的最高行进时速已经突破110km/h, 远高于翱翔的鹰隼——自然界猛禽俯冲的速度都很难与这一阶段的运动员媲美。

  他把一切都甩在身后。

  前方只有风和雪, 即便此刻风向不算逆风,但仍远远赶不上人体的行进速度。

  空气, 就如同天地间一匹匹庞大无垠、透明顺滑的绸缎, 被他在这样一往无前的高速翱翔中狠狠击碎撕裂,于是便发出裂帛似的响声。

  换做平时,这一幕可以想象、可以听到, 但视觉上没有什么实感。不过, 此刻的高空中风雪交加, 无数雪花原本在轻灵诡谲地飘摇而下, 但只要经过凌放飞跃而下的轨迹身前,就会忽而被气流拍浪推潮般拂开。

  只是看着, 都能让人一边心如擂鼓, 一边憧憬这种一往无前的自由感官——

  跳雪本就是与极限高度的搏击, 这一幕又多了种搏风斗雪的气魄, 蔚为壮美。

  “肯定超前头的了!”“一样跳起来, 凌放跳怎么这么好看……”“哇他这一跳远……”离落地还早,观众中已经有人发出惊叹。

  凌放去年的提升堪称神速, 由于参赛场次和夏季系列大奖赛调整状态的原因, 在大跳台项目的总积分只位于中游, 但出场顺序和他实际锚定的顶级对手之间隔着十几人。

  他和本轮排在他前头跳过的选手们一比,水平明显突出,还没开始前倾动作呢,就看得出不一样。

  大家跳的都是抛物线,但凌放这条抛物线显著地要凸起些,比之前的选手们的顶点都要高一大截。

  再比如,英国那个瞎哔哔说中国跳台如何如何的琼斯,这轮是在凌放前两位出场,对方在到达最高点、转换完俯冲姿势时,就已经飞下了接近一半的落差,最终成绩134米,据说已经算是他在大跳台不错的成绩。

  跟英国人比起来,凌放的动作看起来明明更舒展些,并没让人觉着多么急切,可再一看:他轻盈地做完俯冲滑翔姿势时,身位却并没下落多少!

  大家都是奥运级别的运动员,琼斯也并没有什么明显失误,但是两相对比,两人滑翔均未过半,就已经出现了让普通观众肉眼可见的差距。

  在上百公里的时速之下,造成这种差距用时不会超过零点几秒,非专业人员看定格的身形姿势也分辨不出太大区别。

  但跳雪这项运动,水平高低也就在这分秒毫厘之间。

  狂肆的气流从雪板打开的V字形缺口直扑而上,冲击着凌放的身体。

  高清镜头特写下可以清晰地看出,凌放的身体稳定得惊人。

  截至目前,飞跃本场最远距离的是俄罗斯选手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状态不佳,由于几个月前在俄超足球赛事中不慎扭伤韧带,错过了几场关键赛事,但他毕竟在俄罗斯国内是跳雪强手,依然艰难地争取到了奥运资格。

  本场比赛到这里,两次短暂的间歇期广告后都回放过那名身高马大的俄罗斯运动员的一跃,因而很多观众还有印象,那名看起来力量感很足的选手,在腾空转为俯冲之初,左侧小腿轻微地颤动,幅度很微小,很快就靠力量控制住了。

  落地143米,看那俄罗斯人的表情,还挺高兴。

  是呀,解说科普来着:跳雪很看心态,而且奥运赛事影响力大,裁判为了安全,给环境条件出发指示的判定也更为谨慎,也就是说风力不会太强、更不可能超标。按过往情况,往往九成选手发挥不如世界杯,距离分到140米以上的就有冲击奖牌的潜质。

  140米级的跳跃大家如今见过了,而再看凌放——他现在则是全身上下每一处都坚若磐石,甚至无厘头些形容,简直可以现在把他抠图出来,后面换个静止背景说是JPG也不违和。

  “……他比世锦赛的时候又有进步了啊!”解说间里,苏靖感慨着。

  这是十年基础力量的积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给一位天赋卓绝的上升期运动员带来的成长。

  眼看着距离着陆面还有三分之二航程,每个盯着他运动轨迹的人都可以判断出——凌放可以毫无悬念地超出本轮场地上留下的绿色最远距离线。

  而他的飞行第一阶段,这才刚要结束呢。

  高空中,凌放的身姿就在这个节点再次变化,他加大下倾。

  高速飞行中,他持续保证着精准微妙的极致平衡,与此同时,两脚翻腕,带动雪板相对上翘,减小雪板和小腿的倾角,V字雪板开角几不可见地外扩。

  一切顺利。

  凌放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滑翔后半程的空气张力,在飞行第二阶段全力延长滞空时间。

  飞行后程风向也给力,虽然不算强,但总算有阵小逆风,加持了凌放这完美发挥的一跳。

  近乎完美地落地。

  凌放着陆弓步、展臂减速、在现场观众狂热欢呼中缓缓停住。

  难得这一次,他松开雪板出场,没有直接回休息室,而是站在场边就回头去看现场大屏显示的实时距离——在这座跳台第一次飞这么远,他想确认一下。

  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个距离——“啊,出来了!206 .5米!”

  “我天,凌放在奥运赛场上破了200米!这是2004年以来第三位在奥运赛场上突破200米的选手,他距离奥运最远距离记录只差2米!”

  解说间里,苏靖快跳起来了,攥着拳头语速起飞:“这也是他的个人职业生涯截至目前的最远距离!我之前说过他早晚会突破200米的,没想到会是在冬奥会!超水平发挥啊!这个成绩凌放下一轮稳住的话很可能拿下了!”

  苏靖一激动就话多,边上他搭档女主持稳重些往回圆:“是呀我们给凌放加油,当然,他后面还有不少选手第一轮都没出场,而且也要看第二轮发挥……”苏靖这种话在体育赛事、尤其冰雪赛事中,是得收着点讲。

  该说不说的,很容易变成flag(。)

  苏靖也附和:“哦对的对的,最强的几位对手还没登场咳咳咳咳……”然而说着还是嘴角咧到耳根,咳嗽两声才收住表情。

  ——参赛所有人员中突破过200米的只有阿伊苏、克努特这两位,最近的也时隔两年,而且还是在奥运决赛场,加上凌放的稳定性一直都不错,苏靖心里还是暗自在想:这稳了吧?这应该稳了啊!

  他只是想想,不好说出口,央视解说间嘛,面子上要矜持些,对这种偶然几率极大的项目不能随意断言。

  这道理观众们也懂,但并不妨碍大家从此紧盯着凌放后面出场的选手:观看这么危险的运动,盼着对方运动员失误就太缺德,但盼对手不要发挥出彩总归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