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集摊位穿成庶子后 第150章

作者:Mod 标签: 美食 系统 朝堂之上 基建 穿越重生

  “这事不急。”时柯琢磨着说,“现在海船最远能开去哪里?”

  他刚才想到大燕的冶炼方式不太合适,是缺少必要的人才,国内的人才不太好找,那么国外的呢?要知道另一条世界线上引领工业革命的人也不在国内,所以他是不是可以把眼光放到国外去?

  “最远可抵达六波庭。”赵毅看时柯满脸茫然,对这一名字没有印象,以水代笔在桌上简单画了几笔地图。

  六波庭位于西南亚地区,再过两个海峡就能抵达曾经的海上马车夫所在。而东海县正在学习大燕语言的几人正是来自那片土地。

  等日后海船火力配置再强一些,可以出远洋贸易,顺便拐带部分人才回大燕。

  不过这将会是未来五年计划中的规划目标了,时柯现在的边关三年计划还未完成。

  困扰他的一直是边关气候,冬日太长,夏季太短,春秋两季活像是两天,这种气候下,再高产的作物也有些撑不住。

  反倒是药材很有市场,可采药是个辛苦活,一不小心会闹出人命。

  时柯想不出好方法解决,好在这两年作物能撑住,倒是解了部分焦虑。直到某天底下人寻他,想问商队如何安置时,时柯猛然想到一件事。

  商队出发前肯定要在边关多等几日,核对物资、商队出关资格、排队等候等等,这几日吃喝都是大花费,而凭借一城难以长时间提供吃喝需要,所以建造作坊收购粮食卖给出关商队怎么样?

  时柯沉吟半晌,道,“驻军方面与唐子溪再行商议,商队进驻后限制在部分城区内,待过检查后可放出。”

  随后写信让人捎给唐子溪,把商队安置在衙门附近,产生冲突后直接送入衙门先暂时拘押几日,不得让人放肆。

  随后寻人去请俞峰城外几个村子德高望重的宗族老人来,他有一事相问。

  待人入座后,时柯开门见山提出目的,“陛下有意开通西行商队路线,临出关前,诸多商队必然会在边关接受检查。等待期内,商队也必然会收购补充干粮。本官今日请诸位来,想问一句,各位是否有意修建一家作坊,专门做耐存放的干粮?”

  “关于此事,有两种法子。一是由官府出面修建官营作坊,村中可遣人做工,工钱每一旬一结。二是由村中出面,几家宗族共同建造私营作坊,因算是宗族产业,不计入商人籍。”

  时柯也不诓骗他们,将好处坏处一一道来,“官营作坊的好处是有固定工钱可拿,但卖出去的利润和雇工无关。一旦卖不出去,也是官服掏钱补上亏缺。私营作坊好处是利润全拿,可一旦亏损也是个人负责。”

  他说完,借口更衣躲了出去,等待商议结果。

  作者有话说:

  卡文……来晚了

第134章 一纸调令

  考虑良久, 终究是依托官府做事,时柯将此事交给下面人处理,他只把控大关键。

  此种模式已经在南岭府传开, 有参考还办不好,时柯就要来一次考试摸排,不合格的打发下去提拔能干的。

  嘱咐过后,又在孙恒源的护送下前往嘉和城坐镇。前几日, 赵毅赶去地宫宝藏。最近挖掘到了几个朝代之前的东西,拿不准如何安排,请赵毅定夺。如此才有孙恒源跟在时柯左右, 关键时刻能调动嘉和城锦衣卫。

  时柯抵达后, 第一时间召人共商计策, 在保证边防安全的同时征调人手重新整改街区,主要目的是防潮防火防盗。

  出关商队定下八支,人多眼杂, 又有押镖队伍,手持武器,一旦发生冲突,很容易造成伤亡, 时柯要防治此等事情发生。

  嘉和城知县听闻此言, 拍着胸脯保证,“时大人,您请放心,秦贤必定着人看紧此地, 禁止武力冲突。”

  时柯点头不再言语, 他的身体无法支持长时间耗心耗力。锦衣卫内部风声, 明年开始通商后便让他返京进户部。

  趁人尚在边关, 时柯要为以后通商确立适合目前发展情况的准则。

  经过几番更改,九月时,商业贸易区得见雏形。

  时柯也松了一口气,就等商队到来,再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即可。

  今年西域部族远走,驻军都能出关去草原上跑马。为了几块草场,唐子溪已经被无数密信压垮。

  他在与时柯来往的信中直言,那哪里是看中草场,分明是冲着草原马王去的!

  时间在修整商贸区、看唐子溪笑话中度过,直到进了腊月,时柯不再出门,专心在家中修养时,朝中来了调令。

  孙恒源给送信人扔了个红封,连忙将信交给时柯,“陛下亲自下的调令。”

  北镇抚司中留守的同僚早已通过气,任期过后,陛下定会调离时柯,只是不知时柯将会调任到哪个职位。

  据锦衣卫消息,六部对时柯调任有很大的想法。

  户部意愿最为强烈,大燕国库的银子能有今天,和时柯脱不了干系。尚书直言,“得时岁寒相助,何愁国无粮!”

  兵部有话要说,之前不清楚时柯的能力,但太子殿下一战成名,连带时柯也进入兵部眼中,能支撑几十万大军的后勤,这人得攥手里,嚷嚷着把人调进来。

  工部觉得时柯拿出来的器具说明时柯也有一颗擅长做工的心。问就是时大人擅长画图,钻研农具,还在武器上颇有研究,这种人不进他们工部那是多大的损失?

  剩下三部琢磨了琢磨,时柯身上怕是有点财运在身上的,不用干活,就是来他们部做个吉祥物也好。

  顿时也不干了,抢人!

  论年纪和政绩,时柯应当是平调,能和布政使这一职位差不多的,燕文帝最为属意的,估计侍郎之位跑不掉。

  尚书再带几年,去其他部轮值一番,一轮下来,时柯的年纪够入内阁了!

  几个老狐狸看得分明,拦不住时柯晋升,唯一能阻碍时柯入阁的,恐怕只有身体欠佳一事。

  若是能活到入阁的年纪,时柯身体不好反倒是加分项。

  燕文帝是个强权皇帝,未来太子登基,从燕文帝手中接过执掌大燕的权利,估计也是一位很有主意的帝王,所以对方并不需要一个同样很有主意的阁老。

  时柯身体不好,一旦入阁,权利估计会分给其余阁老,但未来帝王若不同意,很有可能将此权利收回自己手中,内阁将会是摆设!

  当然,一切猜想都立于时柯身体不好这一前提下。

  此时此刻,时柯正对着陛下的调令发愁。

  他愁得是回京之后述职要早起,天不亮就要起来上朝,就他现在的品级无缘无故不上朝必然会被御史台一人参一本。

  等回京后,面临的问题不仅有起早贪黑上朝会,还有各路人马来访,烦不胜烦。

  时柯问了句,“你家大人可是一路北上?”

  赵毅现今不带兵,来的自然不是兵部调令,应该是燕文帝圣旨口谕一类,时柯打听多了有窥视宫廷之说,因此他只问赵毅此行要北上吗。

  孙恒源沉吟不语,见他如此,时柯心底有数,点点头让他退下,自己忖度思量这回去哪个部当值。

  京中也在考虑此事,许青崖下值后邀好友在家看雪赏梅煮酒,待人走后,唯彭文泽一人留宿。

  夜间二人在书房探讨许久,时柯回京述职后究竟平调哪里。

  “依陛下之意,必然会先调任六部。你我同科,岁寒是恩师弟子,陛下忌讳结党营私,我等天然是同门师兄弟,岁寒此次调任怕是略有波澜。”

  燕文帝亲下调令,虽过吏部,经许青崖之手。可这一纸调令只道令时柯回京述职,并无任何详细描述。

  彭文泽与他看法不同,“陛下升任岁寒做布政使,当时朝中诸多大人反对,仍不改旨意。由此可见,岁寒在陛下心中分量。”

  许青崖点头,“倒也不错。大退西域部族后,再无人提布政使一职不合规矩,如今六部更是争着抢着让他来,更有人私下传言他是有财运在身上的。”

  说到这里,两人失笑摇头。

  如果真有财运在身上,当年也不会接到时柯书童求助。能走到今日,时柯凭得何止是运气,更是他的实力!

  然而细细思索之后,彭文泽“啧”了一声,小声道,“咱这师弟可能还真有财运在身上。”

  许青崖端着茶的手一顿,思量一番,竟是真的同意彭文泽这论点。

  远的不说,就说此次太子殿下远征。

  彭文泽小声道,“小国送来的赔偿,大多进了户部,尚书一天三遍对着账本笑得瘆人,昨日有人对错账,尚书居然没罚人去抄写账簿,可见心情大好!”

  许青崖回想时柯自从赴任以来做的事,地方上发生的改变,轻声叹道,“岁寒是挂心民生的人。”

  只可惜身体不好,他二人久居京中,只能从信中窥得一二。

  时柯本人报喜不报忧,即便是忧事也被他说得活像是小事一桩。若非是唐子溪写信来,他二人还被蒙在鼓中,当即回信说教一番。

  许青崖还托人寻了一支炮制好的百年老参捎带过去。他家势大,家中可谓是世家大族,同样有传世的东西,像是这种老参也仅有两只。

  如他二人这种关注时柯的人尚有许多,特别是时柯目前治下的人,尤以嘉和城知县秦霄为最。

  时柯这上司走了,再来一个万一改了安排,导致陛下怪罪,他找谁顶锅、不是,他找谁给陛下一个说法啊!

  时柯:“……”

  作者有话说:

  心脏撑不住了,先休息了,诸位晚安~

第135章 述职

  时柯无言, 临走前又给秦霄和负责此事的官员上了一课,因这事,出发的日子一推再推。路上耽搁许久, 竟在开春后才抵达京城。

  先是带人在城外驿站暂做休整,未料待他沐浴更衣后竟有人来见。

  他瞥一眼天色和桌上烛火,心下思量。

  暮色时分前来拜访一位刚从边关返回京城的布政使,显然不是个好主意, 不管对他亦是对来访者而言。

  眼下摆在他面前的还有另一个问题,来访者何人?

  “大人?”

  时柯搁置纸笔,随口问道, “可问了是哪个回京的大人?”

  驿卒忙笑答, “这位大人是骑马打北边来的, 身边跟了两个小大人,说您一听就知道是谁来了。”

  他神色未动,不是回京的说明并非是外放回来述职的, 这会儿打北边来的无非是从京城出来的。天色已晚,城门早已落钥,若非身负重命,怎会冒着生命危险于此刻出城?所以人是宫里出来的。

  宫中熟悉的人, 除了张总管就只有张成, 前者身居高位不宜出宫,后者在这几年中已然成了内定的内务府总管,有太多视线注意,同样不易出城。

  一时之间, 竟不知来人是谁。

  时柯起身, 弹了弹身上的灰尘, 对驿卒道, “既是熟人相邀,自当赴会。”

  来人果真是张成,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见了时柯未语先笑,“张成见过时布政使。”

  时柯顿时有数,张成提及的事儿应当不好说,算私事儿也算公事,所以才有这番做派。

  面上无奈,哪儿能真让人行礼,抬手止住,“张大人多礼,还请入内一叙。”

  等人入内,留两个小太监在门口候着。门一关上,张成顿时换了一副脸面。

  “时大人,您可是回来了。”张成半是惊喜半是抱怨道,“京中一叙过了多年,山高水远的,竟然要这会儿才见着。”

  时柯面色安然,端起茶盏等人抱怨完才问为何如此匆忙,可是有要事寻他?

  张成边抱怨边琢磨时柯脸色,三年外放,位高权重,果然养人,曾经情绪外放的时大人也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他竟是瞧不出时柯如何看法。

  话音一转,随即凑到时柯跟前低声道,“陛下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