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搞基建 第156章

作者:998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穿越重生

  宋玉竹看着下面的大臣,甭管他们是真心也好,装得也罢,自己这番话就是让他们明白,只要好好干,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反之朝廷也不会用无为的官员。

  演讲完便是封赏,因为要赏赐的人比较多,今日只能赏赐一部分,明日再赏其他人,礼部员外郎站在上面唱名。

  第一个受封的人就是蜀州清河县县令郝良山。

  蜀州地动,清河县受灾严重。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他亲自组织当地百姓自救,没有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在倒塌的房屋下救出了许多人。

  这种有勇有谋,以人为本的好县令,自然值得嘉奖!

  郝良山因为官职低位站在最后面,听到高台上突然叫到自己的名字以为听错了。

  旁边的人道:“良山,快上去领赏啊!”

  郝良山这才反应过来,同手同脚在一众官员的目光中走到高台上。

  “微臣叩见陛下!”郝良山跪在地上。

  “爱卿请起。”

  宋玉竹道:“朕听闻你在地动时带领百姓自救,还不忘补种粮食,保证百姓秋天不饿肚子。”

  “这是下官该做的。”

  “是啊,但许多官员都做不到这些,你当得起朕的赏赐!”

  旁边有内侍端着赏银和牌匾走过来,郝良山接过双手颤抖的接过银子和牌匾,激动的说不出话。

  “去吧,好好干!”

  “微臣遵命!”在一众大臣的羡慕的目光中,郝良山走下高台。得了皇上的青眼,这位他前途不可估量,只要不犯错很快就能升迁了。

  第二位被赏赐的人是在西州治蝗有功的肖清池。

  去年他去西州治理蝗灾,为了将蝗灾根除留在西州大半年,直到今年六月份才回来。

  冬季他带领着当地百姓,刨出地底下的蝗虫子晾晒冻死,又煮了草木灰水浇在上面,今年西州的蝗虫果然少了许多,没有再酿成灾害。

  肖清池上了高台,声音清亮的道:“微臣拜见陛下!”

  宋玉竹上下打量着他道:“快起,清池啊你晒黑了。”

  西州的风大,将原本白皙俊朗的书生吹成了黑漆漆的老汉。

  肖清池挠挠头,露出一口白牙,回来这两个月,逢人第一面都是这句话。

  “黑了好,看着更有精气神了,回来好好干!”

  “遵命!”肖清池谢完赏,脚步轻快的下了楼台。

  要说前两个官员被封赏是天经地义,毕竟赵清池治蝗和郝良山救人都被大家看在眼里。

  礼部员外郎喊出第三位县令的名字时,大家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鲁州金源县县令张望民。”

  这是哪位知县?大家听都没听过,他有何作为?

  张望民自己都蒙了,过了半晌上面又喊了一声,他才颤颤巍巍的朝楼台上走去。

  他今年已经五十九岁,头发花白,身体不再挺拔,每登一步台阶都要停下休息片刻。

  内侍想要催促他快一些,被宋玉竹拦住:“不着急,让老大人慢慢走。”

  终于等到高台,张望民伏地叩拜:“微臣张望民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他不是进士出身,前朝举人补缺到鲁州金源县,在那里做了二十六年的县丞,后来才升到了县令。

  这辈子还从没见过皇上的天颜,今天是第一次面圣,激动的浑身颤抖。

  宋玉竹双手扶着他站起来:“爱卿请起。”

  张望民站起身,抬头看了一眼皇上,只觉得眼前皇帝丰神俊逸,仿佛画中的仙人一般,让人不敢直视。

  他还不知道自己为何受封赏,倒是旁边礼部的员外郎解了他的惑。

  “张县令在任职期间,勤政爱民,劝学有功,特此封赏!”

  没错,张望民受封的原因就是一件事——劝学。

  自从宋玉竹在全国推广免费学府后,除了上京周边,能真正落实下去的地区并不多见,金源县是个特例。

  张望民年幼时家贫,深知穷人想要出人头地改换门庭,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

  以前老百姓根本读不起书,如今朝廷鼓励孩子们读书识字,竟然还出资建立了免费的学府,有这么好的条件自然不能浪费了!

  张望民为了能让孩子都去读书,挨家挨户登门劝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金源县的学子多达一千八百人!

  这些孩子有的参加考试来到上京大学,有的在当地从事教育行业,还有的在国家工厂任职,不久的将来肯定还有人入朝为官。

  如果说是学习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命运,那张望民就是那个契机,没有他孜孜不倦的劝学,这些孩子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他们可能会像父辈那般忙碌在田间地头,早出晚归,最后生儿育女为了下一代继续劳作。

  底下的官员听完礼部员外郎的解说后,纷纷陷入沉思。皇上如此重视读书,有远见的官员已经在心里计划,回去将学府好好办一办。

  张望民接过赏赐老泪纵横,没想到自己做的事陛下都知道,他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内侍扶着他下了高台,在一众注目的目光中回到原位,原本佝偻的身体,这一刻显得格外挺拔。

  下一个受封的人跟张望民差不多,同样是劝学。

  不同的是他不光劝男子学子,也劝女子入学,还是第一个启用女子做主簿的县令,此人就是徽州横城县令贺宁。

  贺宁是长治三年的进士,今年才二十六岁,长得风流倜傥一表人才。

  被喊到名子时,他愣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笑容急步朝高台上走去。

  刚刚他还在想,自己劝学了这么久,能不能受封赏,没想到下一刻就叫到了自己的名字。

  横城是一个小县,当地百姓对读书并不重视,而且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大多数人只许男孩读书,把女孩拘在家中干活。

  贺宁被被任命知县后,便开始由说当地百姓,告诉他们女子读书的好处,还在县里专门设立了许多女子可以做的工作。

  一开始百姓碍于官府的面子,把家里适龄的孩子送到学府念几日书应付应付。这期间确实也有不愿读书的孩子。

  不过也同样有热爱读书的女孩,其中一个叫惠娘的小姑娘就特别爱读书,而且脑子灵活一点就通,比班级里的男孩学的都好,就连夫子都夸赞她有读书的天赋。

  *

  陈惠娘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中,家里一共四个孩子,她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农家孩子早当家,像她这么大的姑娘几乎包揽了家中全部的杂活。

  惠娘为了能读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喂鸡做饭,下午早早回家,洗衣收拾菜地。

  就这样勤劳的惠娘在学府念了两年书,可惜好景不长,当地女子大多十四岁就会成亲,过了年惠娘就十四岁了。

  家里给她相好了人家,是同村的富户,对方等着抱孙子,娘亲便把她拘在家中,不准她再去念书了。

  惠娘哪肯啊,她见识过书上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又岂能窝在寸土之间生儿育女?

  可她一个弱女子根本没能力反抗家里的管束,离开家她连饭都吃不起,更别提去读书了。

  她苦苦哀求父母,想要去读书,可惜父母都不同意,就在她万念俱灰时,贺知县来了。

  他每月都会去学府走访,得知学府里那个最聪明的小姑娘许多日子没来上学,便急匆匆的找到她家中。

  惠娘的母亲道:“县令大人我知道您是为了惠娘好,可我们惠娘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万一耽搁久了人家退了婚,谁还娶她?”

  惠娘跑出来道:“娘,我不想成亲!没人要我便自己立门户!”

  “你这丫头,胡说八道什么呢!”

  贺宁道:“大嫂,您别骂她,你们家惠娘还真有自立门户的本事呢!”

  贺宁给她们说了惠娘在学府的成绩:“以她现在的能力,考上上京大学应该不成问题。皇上准许女子入学,将来肯定准许女子入仕,惠娘没准还能当女官呢!”

  惠娘父母一听心里也纠结起来,以前以为女子读书无用,如今时代变了,女子竟然也能当官了

  贺宁见他们面上露出犹豫的神色道:“二位可有难言之隐?”

  惠娘父亲道:“大人不瞒您说,我们收了人家十贯的聘礼,如今钱都快花完了,她不嫁也不行啊。”

  这钱倒也没往别处花,都给惠娘置办嫁妆了,当爹娘的没有一个不盼着儿女能过好日子的,不成亲就得退钱,这么多钱从哪借啊?

  贺宁一听笑道:“我还当什么大事,你们缺多少,我帮她补上,以后等惠娘有出息了再还我。”

  惠娘鼻子一酸,瞬间红了眼眶,她哽咽道:“大人放心,学生定会努力学习,早日把钱还给您!”

  后来惠娘不负众望,成功考中上京师范大学,报名那日还碰上了皇帝。

  贺宁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皇上是怎么知道的,心里十分好奇。

  年轻人性子比较跳脱,在接受完颁奖后忍不住问出口。

  “陛下,微臣有个问题,不知当不当讲?”

  “但问无妨。”

  “您是如何知道下官这些年在县里劝学的?”徽州离着上京几千里远,连当地的知府都不知晓这些事。

  宋玉竹微笑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朕自不会辜负了你们的一腔热血。”

  贺宁心头一震,俯首磕头道:“下官明白了!”

第153章 福州知府

  封赏安排到巳时就结束了,剩下的明日再继续。因为有不少年纪略大的官员,让他们一直顶着太阳站在下面怕身体吃不消。

  时间差不多,宋玉竹率先离开,下面的官员们也纷纷离去,有相熟的三五成群聚在起,去附近的酒楼里吃午饭。

  有人借此机会多结交几个朋友,这么好的机会可不常有,万一能攀上高枝兴许以后的仕途就一帆风顺了。

  韩松站在最后面,听到上面说今日会议结束后便转身打算离开。

  刚抬脚就被身边的县令叫:“哎呀韩大人,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这几日怎么没见到你们呀?”

  说话的人叫刘舟亭是平北县县令,平南与平北中虽然只有一字只差,但两地的生活却截然不同。

  平北县没有沙丘,土地更肥沃一些,所以当地的百姓也比平南县富裕许多。

  然而两县积怨颇深,县令之间也相互看不对眼,起初是因为一片耕地。

  两县交界处有一块肥沃的田地,那块田地虽然离着平北县更近,但自古都是平南县百姓在耕种。前些年突然被平北县的富绅霸占了去,当地百姓然不愿意,便跟对方起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