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第72章

作者:弥小仙人 标签: 宫廷侯爵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茂林高的餐桌礼仪很好,又是分餐制度,看起来两人都吃的十分安稳,但安临琛却非常肯定他一定食不知味。

  因为茂林高整个人都处在一种‘麻了’的状态下。

  除却所有重臣都赴宴的宫宴,这还是茂林高第一次单独和皇帝吃饭。

  陛下明明很年轻,接近了也不难相处的模样,但越是靠近,他就越是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总觉得自己由内而外的被看光了。

  这就是君威莫测吧。

  一顿饭吃饭,安临琛要的水泥已经出了一点样品,正在降温。

  众人看着眼前的粉末面面相觑。

  这‘水泥’还真像茂尚书所说,是粉末状物品,他们的身上、手上、脸上甚至发丝上,都沾着些许灰色粉末。操作事项上有提示最好拿着棉布掩住口鼻,有人嫌麻烦没戴,现在更是呛得满口满腔都是。

  这东西到底成没成啊?

  最后还是洪青林拍板,去请人了。

  皇帝没到跟前的时候,怨皇帝不关注工部,现在皇帝到了,却又胆小不敢上前,是个什么道理。

  这也惧那也怕,官位也就到头了。

  安临琛到的时候,飞扬的灰尘早已降了下来,场地看着还算干净。

  不过众人却大多灰头土脸。

  不少人自觉不雅,却在洪侍郎的坚持下没有去换衣服。

  洪青林的想法很简单,一个他觉得现今是个不拘小节之人;二个,带点痕迹,也能让上峰看到他们的辛苦。

  安临琛果然没关注众人的衣服,反而兴致勃勃的拿手抓起了一捧水泥细细摩挲。

  他没有从事过需要用到水泥砂浆的职业,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没见过猪跑还是吃过猪肉的。

  这手感应该没错了。

  安临琛很是开心:“甚好,诸位爱卿辛苦了。接下来就尔等试一试这水泥的风干速度吧。”

  在他的要求下,不多的水泥飞快分为几份,一份单独加水,搅拌后塑形做器具和单独铺平;剩下几份分别加水加沙、加水加碎石,而后就等着这些加了不同材料的水泥浆体风干了。

  安临琛更是在水泥拌好后龙心大悦,拉着茂林高做了几个奇怪东西。当然,他出嘴,茂爱卿出力。

  看着自家下官认认真真用石头和水泥盖小房子的模样,安临琛摸了摸鼻子,决定等这个水泥小房子干了以后就送给茂爱卿。

第50章

  安临琛牵挂着工部的水泥,但倒也不急着看成品,毕竟水泥风干需要时间,大臣们收集数据也需要时间。

  直到水泥浇筑的第三天,他才在早朝之后赶了过去。

  工部,皇帝再次的亲临,让不少人心里高兴起来。

  陛下如此看重,岂不是说明,他们现在做得是大有前途的东西哇!

  工部后殿广场,试验水泥的场地。

  放眼望去,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水泥制品铺满了不大的广场。从瓦片石墩到水泥浇筑墙体的小房子,从各种实用器具到雕塑;多数东西做的小巧,只为试验所需,但也有占地宽广、下了大料的东西。

  其中用料最多的是一段为了试验铺的路,也不长,长约三米,宽不到一米,厚度却达到了将近20厘米。

  这是皇帝指名、亲自关注的项目,工部上上下下都很紧张,从上到下排了值班表,时刻守着这些东西,深怕有什么变化被他们错过了。

  安临琛到达的时候,这些水泥制品已经风干了将近三天。

  茂林高老实将一份实验记录递了过去,自己则站在试验品面前老实做汇报。

  “陛下请看,这种简单灰浆加了水的,初凝在半个时辰另二刻,终凝约两个时辰左右。从搅拌到施工上去再过半个时辰,灰浆表面的水分便看不见了,但棍棒还能戳进去,里面还是软的没有凝固。”

  皇帝的目光跟着他的介绍一一移动。

  “最终测试得出,要达到这种有一定强度、表面不怕水洒不怕日晒的,至少要一整天的时间。它的强度足够,臣等用了不少方法,都没让它裂开一点缝隙。当然,这只是第一天的数据。”

  “后面又试了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及握裹强度等各种试验,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其中什么时候会收缩、干湿是否变形及什么温度下会变形、什么情况下内部才易产生微细裂缝等等,都一一有所记录。”

  “不过陛下,臣等用上一些办法,也能将这水泥破坏到一定程度。臣觉得只要是物品就有耐久性,是以要考虑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各种破坏因素,比如它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的完整性,及使用年长等。”

  “就目前看来,此物大有可为!”

  安临琛越听越满意,他细看手中的汇报,上面记载了完整的数据和试验流程,清晰明了。短短三天,能做到这么详实,不可谓不用心。

  虽然他对自己抄录出来的那份资料挺有信心,但没见到实物终究是虚的。

  现在,安临琛心中大定,止不住的高兴——他铺路的事儿有着落了。

  安临琛大力拍了拍茂林高的肩膀,赞叹道:“朕就知道这事儿交给茂爱卿不会有错,爱卿不愧是朕之能臣,大锦之脊梁。”

  皇帝这一声笃定的赞叹让茂林高鼻头一酸。

  有多少年了,他没听过如此直白的夸奖和认可了。他面上还算沉稳,头顶的心声却早就将他出卖了。

  安临琛看得好笑,古人有时候含蓄的很可爱,又想要被夸夸,又不好意思,连个大点的表情都没敢露出来。

  夸,往死命里夸。

  夸到晕头转向、死心塌地了更好忽悠。

  咳,不是,是更容易成为肱股之臣。

  “辛苦茂爱卿了,既然水泥此物得用,之后便有许多事情要忙了。这东西必须全境推广,需要你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出流程,天下百姓苦泥水路久矣。”

  “不冒进不贪功很好,不过倒也不必太过谨慎,半步不敢多步,这本就是一件需要长久做下去的事情。”

  “据朕所知,水泥铺路,至少潮湿养护七到十四天,才能开放行人通车,尤其是初凝后的七天内,要不断喷水养护,保持水分,二十八天后才能达到使用标准的强度。那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就守着这些,其他都不干了?”

  茂林高头皮一紧,道:“自是不该,请陛下指示。”

  安临琛:“不是什么大事,继续盖房子吧,这事你熟。”

  “就从选址建一座水泥作坊开始吧。”

  茂林高应声:“遵旨!”

  他又要盖房子了。

  连着将近半个月,皇帝都耗在了工部。工部众人倒还好,随着经常面圣总算不再一惊一乍的了,其他部门可就开始酸溜溜了。

  尤其户部。

  陈达最近郁闷不少。

  皇上不知道咋的,除了上朝,已经很久没召他了。但若是说忽略他吧,倒也没有,户部递上去的折子通常都批得飞快,而且大额金钱的调度只要合理、账目清晰就没有批不下来的。

  这让他即开心又心痛,他就是个属貔貅的,皇帝能把守国库的事情交给他,这还不叫信任吗!

  但是,皇上本人为什么不愿意见他了?

  大锦开朝时,帝大赦天下的恩典里有一条是免税三年,供黎民百姓修生养息。

  实际上这三年时间也有给朝廷规划新政的意味。

  在太和元年八月时,皇帝就连发过两条教民榜文说新政,当时以前者废除贱籍为主、重新为天下百姓编纂户籍,只顺带开放了恒产登记,并告知了以后收税是户税。

  但毕竟还没到交税的时候,人们能听进去多少犹未可知。

  翻了年就是太和三年了,就要到大锦正式征税的第一年了。

  这等大事自然不可能到了当年才开始准备,尤其皇帝的蓝图上可写着土地国有、摊丁入亩呢。这意味着要开始清丈土地了,之前没登记的田产通通要收归国有了。

  现在全面清算要开始了,牛鬼蛇神怕是少不了。

  陛下怎么半点不着急的样子,还不找他……

  哎,他想和陛下深入交流啊。

  安临琛倒没有不愿意见陈达,只是陈达这人吧,一方面自带‘教导主任’的气质,尤其他还给安临琛讲过几次课。见到他,说头皮发麻有些夸张,但确实没那么欢喜。

  二来吧,一旦谈到关乎钱的事情,这人就会不自觉的垮下脸,更是把【啊怎么又要钱了】、【臣没钱】、【大锦没钱】、【国库好穷】这一串字放大加粗顶在头上。

  偏他是户部尚书,有见到他的政务,能不聊到钱吗?

  是以每每见到他,就像见到一个行走的哭穷钱包,搞得安临琛理不直气不壮的,莫名心虚。尤其现在他做的事情,不管是火药神兵,还是玻璃下放,都是在前期哐哐哐砸钱的阶段,还没见到金钱回流呢。

  尤其是现在他准备大修路政,简直是在户部的心脏上蹦跶。

  实在不想见到这位的晚娘脸。

  又一天,下朝后皇帝又准备朝工部跑,陈达实在忍不住了,求了觐见。

  他有些脸红,但想到自己这事儿也算是正经重要事,到底把自己那股子‘陛下是不是不待见我了’的酸气给压了下去。

  陈达是重臣,安临琛想了想停了脚步,将人放了进来。

  陈达进殿行礼:“参加陛下。臣有些要事,需当面阐明。”

  安临琛:“奏。”

  陈达:“如今金桂飘香,马上又是一年乡试时候了。据臣所知,基本上所有的外派官员都到位了?想来这后备生源也很足。”

  安临琛也不意外他说的这些,不说普通折子互通,六部高层之间消息自然也是互通的。

  再说了,新官上任,首件要事就是清查人口整理户籍的,能绕过户部去?

  “是如此,陈卿所为何事?”

  安临琛盯着人,等着陈达继续开口。

  陈达:“既然官员到位了,那如今关于赋税政策、田地改革之事是否……以上,陛下以为何?”

  陈达言辞委婉地说了一大通,核心是推广新土地政策一事。

  这件事筹备很久了,却还没准备下放。

  从开朝初戚宣提出相关议题,最终由安临琛定下大基调以后,相关政令就一直在讨论调整。当然,能参与进讨论的都是重臣,陈达也听过不少回。这事儿又与他们户部息息相关,所以那这个当由头很合适。

  这等大事,自然在安临琛的规划之内。但这是动根基之事,急不得。哪怕朝廷嘴上说破天,百姓也不一定立马就高高兴兴的接受。

  普通百姓靠天吃饭,最是害怕有大变动,官府硬压之下可能会心不甘情不愿的做,恐慌之下,真得了好处也不见得感激,但恐慌的根子一旦埋下,消除不易。

  更重要的是手握大量田地的那小部分人——那些酷爱隐田逃税的大家族,人家世世代代藏在手里的良田,你说一句不是他们的人家就会认了?收为国有?这是在挖他们的跟啊!

  一言以蔽之,新朝成立时间太短,百姓对朝廷的信任还不足,朝廷对全境的震慑力还不够。

  发展时间太短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