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第92章

作者:弥小仙人 标签: 宫廷侯爵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发到他们手中的舆图,详细到省内各个府城,描绘的甚是详细;县与县之间的轮廓同样清晰,但到了县城范围内,就是一片空白,等着他们把自己所管理的县城内容填上去。

  据说这些地图会上交汇合,共同绘制成全新的大锦;以后的官道、民道的铺设,都会依据这份舆图。

  光想一想,就令人热血沸腾。

  这事情太过重要,他是半点也不敢懈怠,更不敢出错。

  嵇春生到任后,除了当好本地的一方父母官以外,最多的事情就是带着属下们用脚丈量这怀翼县了。

  知道他们要画舆图,不少百姓自发帮忙,很多地方他根本不知道还有人家还有路,都是当地人帮他介绍带他过去的。

  思绪转了一圈回到眼前的图上,嵇春生由衷佩服皇帝;这些舆图那么精细,怕是已经准备好多时了。

  陛下当真是,走一步算百步。

  感喟完,他将备份好的舆图与备份的新黄册、鱼鳞册一起收好,火速投递给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靠着这些陆陆续续从各地汇集过来的数据,太和三年末,安临琛算是完成了大锦第一次的‘人口普查’。

  各处一派顺畅的情况下,大锦进入欣欣向荣的高速发展期,一路高歌猛进。

  因着朝廷新官派到哪、新路就铺到哪的架势,各地的人们总算脱离报纸、亲眼见识到水泥这种混凝材料的实用性与速干性。

  说句神物不为过!

  崭新的水泥路瞬间引爆了人们对水泥的热情,使得水泥成为一款人尽皆知的粘合剂、建筑材料。

  实用当前,它的使用范围被迅速推广扩大——从铺路到房屋建设,从塑形到填充石墩桥梁。被朴实又聪明的百姓开发出了无穷的用法。

  不少水泥工坊一跃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太和四年正月,年节假期一过,安临琛就召了几部重臣齐聚,开起了不算小的小会。

  三年已过,他的人才培养计划总算能搬上日程了。

  “铺设学院?”

  “专业化?”

  “从上至下?”

  皇帝的话让不少人陷入沉思。

  大锦在教育这一块的后劲相当不足。

  不说前朝战乱多年,民不聊生下自然读书人减少;只说在前朝还算平和的时期,上层的高位者们对知识的把控也相当严密。

  彼时不管是当政者还是其他高位者都对知识开放报以最严苛的态度,愚民政策从上至下贯穿彻底。

  百姓都被教化成无知无觉的傻子,他们才稍感安心。

  但其实再往前数不是这样的。

  比如宋代,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更是达到了十五、六万人,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除了官办学校以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出名的书院相当之多。

  再反观如今的大锦,多少地方连县学都凋零了,更别说往下的镇村了。

  如今世道太平各处安稳,百姓对朝廷的信任稳步升高,现在还不办学什么时候办?

  眼见下面的人都陷入思考者模式,安临琛微咳一声,将人们的注意力拉回来。

  安临琛:“是的,朕欲大肆复辟学院建设,开放学校教育模式。”

  “除却国子监、太学、府学县学等的官学,朕还需要开设些专业性很强的单独科目:如武学、律学、算学、绣花、木工、书画琴棋、医学、……等等”

  “可以是专精一则的学院,也可以是组合性综合性学院。”

  安临琛想要的,就是现代各类综合大学的雏形。

  “诸子百家齐鸣的时代或已过去,但知识永不凋零,世界永远需要人才。”

  皇帝的一番话让下面的大臣们再度陷入沉思,但更多的人则是考虑起来接下来自己需要做什么。

  因为帝王的语气,一听就是‘此事朕意已决’的模样,他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推进事情的完成。

  安临琛并不想收获很多沉默和‘陛下三思’,直接摇身一变成为专横的甲方。

  他的要求只多不少。

  “如今水泥全面开放,水泥产量也是节节攀升,在这其中分出一些建点学校而已。朕想,并不是什么难事。”

  “京城自不必多说,必须作出榜样;各地从省府开始牵头,这是长期的工程,但朕要看到最大的诚意。”

  “将夫子位开放为可入朝廷编制位,有本事无案底之人皆可考,考上者享朝廷供给,实际考核和规章制度……这些你们加紧讨论,给朕拿出套初步可行方案。当然,世事变化无常,这些方案先试行,后期需在实践中跟进改进。”

  “开设的学科数目另做讨论,各种科目都不限报考性别;另男女同校,对夫子的人品需重点关注,记得考核时候加入这点考虑……以及各种基础措施要跟上。”

  “另外,可考虑抽调人手成立一个教育部了,专项司职考试相关的事情。以后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

  “教学求生手艺的的,和求学考官的可以分开,但不必轻贱任何一方。格物致知、下学上达。”

  “给百姓能活下去的手艺,吃饱饭了,再谈理想。”

  “大道如青天①,尔等身处高位,就需看得更长远,给这世间一个相对的公平。”

  这场会议每个部门参加的人都至少有三人,除了各部尚书司以外,还有左右侍郎、内阁侍读等等。

  他们听着顶头上司与皇帝讨论得火热,自己却在疯狂记笔记;不少人内心升起巨大的面条泪,已经能预想出未来的自己忙成陀螺的模样。

  明明已经多了不少同僚,他们反而更忙了?

  最后,皇帝一锤定音:

  “各种方案慢慢想,但各地学校的选址与建设,现在就可以着手开始了!”

  注释:①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出自李白《行路难其二》

  白话译文如下:

  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

  这里只取前半段‘出路宽广’的意思。

第66章

  会议开完,群臣退去,安临琛则收获了一个深沉的小正太。

  正是福宝。

  从小太子被注意到开始,安临琛就一直带着他听政;这几年大大小小的事,只要涉及到前朝,小家伙就没有一次是逃得过的。

  今日安临琛开会,小太子自然也得旁听。

  现在,看着他用一张婴儿肥未消的脸装满深沉,安临琛就想笑。

  小小年纪,个头不大,心思到不少。

  “福宝,怎么了?在想什么?”

  福宝皱眉,一脸严肃道:“父皇!我已经长大了,再叫福宝不合适了!”

  安临琛挺宠他,笑着回道:“行行行,那我们北宸怎么了?”

  福宝大名安北宸,非常古早言情文的名字。

  但这名字取的其实很符合他的身份。

  北为尊位,北极星所在;宸,帝王之意。

  几乎是把身份刻在名字里了。

  可惜原文从头到尾都没提过先帝名讳;若是那先帝的名字和安临琛一样,这小子妥妥得改名。宸撞音了琛,礼部那里就过不去。

  只能说工具人没人权。

  听着父皇略带宠溺地回话,安北宸有些羞涩,又很快整理好情绪,将自己的问题抛了出来:“……父皇,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让女子也入学呢?”

  “为什么,一定要给女子争取利益呢?若是所有女子都在操持后方,朝廷不是会更安稳吗?”

  耳边传来的声音瞬间拉回安临琛跑偏的想法,他回过神来:“啊,什么为什么?”

  安北宸幽幽道:“您又走神了。”

  为什么父皇和他讲话,总是爱走神。

  安临琛笑了笑,摸了摸小太子的头,道:“那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些问题?”

  安北宸小声道:“这……这与我最近听到的、看到的一些中心思想不太一样。”

  安临琛挑眉:“嗯?不错,还会总结中心思想了。”

  “父皇!”

  惹得小家伙稍稍跳脚,安临琛这才继续道:“最近都看了些什么?程朱道学?男天女地?”

  “女子必须该怎样才是好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安北宸点头:“看得差不多是这些。”

  “父皇,不是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那为什么,这明明是百姓中的主流思想,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呢?”

  既然天底下许多人都说女子不该读书、不该抢夺男子的主导权,父皇为何还这么做?

  安临琛垂眸,遮下眼中的冷意。

  一些阴沟里的老鼠,尽做些见不得人的下作勾当。

  只能说幸好小太子是恋爱脑预备役,又被他养得亲近,不然这些话怕不会如此容易自然的问出口。

  安临琛将小太子拉过来,按在他旁边坐好,平视他的眼睛笑着说道:“那朕也问你几个问题。”

  “说个贴近实际的,你马术学得很好,想要去大草原上奔驰,但因为你是太子,一群人高呼危险,说着‘大局为重’、‘国祚为先’,哪里都不许你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安北宸皱眉:“孤是太子,凭什么听他们的?我若想去草原玩,那这些人应该去给我排除潜在危险,而不是阻拦我出去。”

  安临琛笑道:“不错,正是如此。”

  “再问你一个问题。”

  “你与另一个人,每天每人都能得到一颗糖。原本你一日只能吃一颗糖,后来,你发现只要写一篇文章,说那人不该吃糖,糖就都成你的了。”

  “只要你写了,你就能多得到一颗糖,甚至后面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糖。你愿不愿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