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携手夫郎渡天灾 第28章

作者:南山小院 标签: 穿越重生

  “秦封!你和你夫郎来拜年?这也太早了吧?”文二舅的声音先传进来,接着大门打开,他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二舅母。

  “二舅,二舅母”

  “这就是你的夫郎吧?哎哟可真俏”

  二舅母一进来就和大舅母凑到了一起,拉着谢栗,几人叽叽咕咕的在一旁说起话。

  “大舅,二舅,这次来我是专门有事跟你们说”秦封清清嗓子,正了正神色。

  “我成亲后没两天就去了府城,从老师那里打听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你一个人去府城?什么消息?”文大舅有种不妙的感觉。

  他这个外甥他知道,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行事老成,有主见,也聪明,成亲那天他看秦封对夫郎也很满意,是什么迫使他成亲几天就出了远门?

  “大舅二舅,北方大旱,我老师说,蜀郡今年恐怕……”秦封把他对着秦大伯等人的说辞又拿出来讲了一遍,他讲完之后,整个堂屋都鸦雀无声。

  在他讲述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和他夫郎说话的大舅母二舅母等人也都没了声音。

  “封儿……这……消息可属实?”文大舅张了张嘴,嗓子眼像是被糊住似的吐出这么一句话。

  随后他苦笑一声“想来要是这个消息不可靠的话,你和你夫郎也不会这么早来通知我们”

  “没错大舅,从我老师那里得知了消息过后,从府城一路回彩云县的路上,流民已经不太控制得住了”

  “只是咱们彩云县没有放流民进入,好多人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不过除了流民之外,我更担心的是我们今年会不会有旱灾”

  “唉,你所说的,也是我正担心的。”文大舅皱眉,脑子得快的运转起来。

  “要我说也别管,真不真假不假了,有没有旱,等再过两月,看下不下雨就知道了”文二舅开口,却惹到了外公的训斥。

  “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凡事多动动脑子”文外公一拍桌子,对这个二儿子彻底无语了。

第43章 红包

  “爹,你骂我干啥?难道不是吗”文二舅就被骂的摸不着头脑,他还不服气地嚷嚷。

  “你就气我吧”文外公叹了口气,看二儿子确实不明白他为什么骂他,到底还是解释了一番。

  “如今一有流民,二怕是有旱灾,再等两个月,你就是知道有旱灾了又能怎么办?到时候你还能买到粮食?还能买到东西?你怎么就不动动脑子”

  “确实,外公,大舅二舅,虽然现在彩云县没放流民进县,但是除了官道,还有山林小路,一样有办法可以进,在南方找不到出路的流民,迟早会四处逃窜,到时候县城又能防多久呢”

  “我老师得知消息,给我说除了流民,旱灾一来,我们这边可能也不好过,以后什么样子也说不清楚,恐怕不是那么安稳,让我多买粮食屯着,我昨日跟大伯他们说了,他们今天全家出动去镇上买粮”

  “我们一早出发,恐怕这会儿他们已经到了镇上了,我和栗哥儿过来,一是提前给你们拜年,二也是最主要的,是告诉你们这个消息,望你们早做打算”

  “事态严峻啊”外公感叹一声,又想起什么似得说“我就就说一直没下雨,恐怕有问题”

  “那我们也得做准备”文大舅听秦大伯他们都去买粮了,事已至此,他也不得不信,扭过头和家里人商量起来。

  “那岂不是兔子和鱼都别卖了?留着吃?”这是文二舅的提议。

  却遭到了反对“鱼和兔子留着又能吃多久?没有粮还能天天吃肉?依我看留下一些熏干,别的都卖了买粮”文二舅母有不同意见。

  “确实,相比起来,粮价还便宜些”文大舅母也一样的看法。

  何况不卖这些,哪来的银子买粮?养鱼、兔虽然比寻常农户挣钱,可花销也大。

  一年到头就指着这几天卖呢。

  众人你来我往的讨论起来,激烈时还得怼上两句,不过时间耽误不得,还是讨论出了办法。

  文大舅和文二舅家打算带着银子去镇上,先把今天的鱼、兔卖了,就去买粮拖回家中。

  文大舅家和文二舅家人多,每年消耗的粮食也不少,得多备点。

  他们的主意是每天上午卖肉,下午买粮,有板车遮掩,别人也不知道他们买的什么。

  天天去镇上,也可以得到最新的消息,何况他们养的鱼兔不是一天能卖完的,

  秦封觉得可行,据他估计,流民到他们这边,大约得年后,现在知道消息的人很少,现在大家都在忙着准备过年。

  等年后流民流窜过来,北方大旱的消息传开,再结合当地下雨情况,估计有不少人都得抢粮了,那时候买粮才是最难的,年前买粮应该不必太过担心。

  商量好后,大舅出去帮忙装鱼,二舅也去给他帮忙,这时外公外婆手里拿着红包出来,塞给他们一人一个,说是压岁钱。

  除此之外,谢栗还有单独的一个,外婆说这是他们这儿的习俗,新媳妇或者是新夫郎第一次上门,长辈得拿红包。

  谢栗不知道是否有这个习俗,捏着红包,偷偷看向秦封。

  秦封点头示意他收下,他们这儿确实有这个习俗,除了外公外婆,大舅母和二舅母也分别给了谢栗红包。

  天已经蒙蒙亮,池塘边大舅家的儿子们已经把鱼都装上了车,一辆牛车,一辆驴车,身后的板车上装着特制的大木桶,鲜活的鱼在里面蹦来蹦去。

  另一辆板车上装着文二舅家的兔子,全都被捆好装在背篓里,一个个膘肥体壮的。

  想来今天都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三辆车都收拾好,文大舅和文二舅检查后,就吆喝着出发,卖东西的人赶集,得比买东西的人去的早。

  不然去晚了,买东西的都回家了,他们卖给谁去?

  听到吆喝声的秦封拉着谢栗同外公外婆他们告别。

  “封儿,有空多带着栗哥儿过来玩,有事就找你舅舅,别跟他们客气”文外婆面露不舍,这才多一会儿啊。

  “外婆,你放心吧,有空我一定带着夫郎多来,到时候你别嫌弃我烦就行”看着老人期盼的目光,秦封心中烦闷愧疚,天灾之下,他又怎敢应承什么常来。

  “外公外婆,大舅母,二舅母,我们走了”

  秦封两人的身影随着三辆牛车消失在山道上。

  这边文大舅母安慰着公婆“爹娘,你们也别担心,没了妹妹,封儿也是我们的外甥,再过两天,让远山多送点鱼过去,两家离得近,时长走动,有什么事情也知道”

  “对啊爹娘,我看封儿是个有成算的,自己跑去府城打听到了消息,还来告知了我们,如今也成家了,两个人日子和和美美的,你们呀,别操心那么多”

  “我知道你们两个都是好的,可你们妹妹妹夫一走,之前封儿又出了那档子事,我怎能不担心”文外婆叹了口气,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愁容。

  “娘,我看封儿如今有了当家做主的模样了,你担心太多伤身”文二舅母宽慰道。

  “这是封儿和他夫郎带过来东西,这包是你们的,这是我们的,这是弟妹家的”文大舅母拎着秦封他们带过来的东西,转移了话题。

  “呦,这么大一包?他们两个怎么扛过来的,还不轻呢,都是啥啊?”文二舅母接过属于她家的那一袋,边说边打开了。

  “这……”文二舅母惊讶的声音得到了其他人的注视。

  “啥啊,你这么吃惊?”文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过去看,看到包袱里的东西时她吸了口气。

  不过这是外甥孝敬舅舅舅母的,文外婆没说什么,只说他们两夫夫有心了。

  两个舅舅家的包袱里的东西是一样的,外公外婆东西是单独另外装的。

  爹娘去世后,秦封作为儿子,自然得承担起那份孝敬的责任。

  接外公外婆养老是不现实的,不过年节的节礼孝敬,他都是比着父母在时送的,还添了一些。

  他打算等春日后再来送些粮,也让两位老人不必为此担心,不管年景如何,也得好好活下去。

第44章 买粮

  “这是外甥和外甥夫郎孝敬你们的,都收下吧,我和你爹这里有”

  见两个儿媳妇要拿秦封送来的糕点给她,文外婆忙拒绝,还怕她们不信,又打开给她们看。

  见东西确实多,糕点也有,大舅母和二舅母才放下心来,看见其中一大块肉,二舅母迟疑“这是牛肉?”

  文大舅母拎起来一看“就是牛肉”

  “那可有口福了哈哈哈”二舅母咧嘴笑得开心,她性子比较直爽。

  转头又道“爹娘,晚上过来吃饭,炖牛肉吃”

  “就你有牛肉啊我这里也有,干脆一起吃?也热闹”大舅母也拎起块牛肉,看着条理分明的牛肉,她也馋了,提议道。

  “行啊,我再逮只兔子,正好过个小年”

  “行啊,那我就等你的兔子了”

  两妯娌相视一笑,多年的相处,不但没让她们生出隔阂,反而感情像姐妹一般。

  两人说笑完,又清点起了包袱里的其他东西,两个舅舅家,秦封装的是一包茶叶,一包果脯,一斤糖,干贝鱼干这些一大包,海带一捆,两个舅舅爱酒,装了两罐从府城买的好酒,牛肉一家五斤,糕点各一盒,另就是棉布一匹。

  外公外婆那里,略微有些不一样,布料没装,是按照两位老人的身形买的厚棉布成衣各一套,适合老人的糕点各两盒,果脯两斤,糖果两斤,白米二十斤,各种补身体的药材几包,牛肉五斤,干货等各一盒。

  外公和两个舅舅一样,嗜酒,又装了四罐子酒。

  虽说老年人喝酒不太好吧,但是外公喝酒这么多年了,身体硬朗,让他不喝是不行的,用他的话说就是“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加上他这把年纪了,该吃吃该喝喝,到老了也没有遗憾。

  “把这肉拿去一起做了,晚上一起吃一顿,热闹热闹”外婆从中拿出牛肉,递给大舅母。

  “娘,这是封儿孝敬你和爹的,牛肉我们这儿两大块,够吃了”文大舅母没接。

  “让你拿着就拿着,按你这么说,那这些牛肉是封儿孝敬他大舅二舅的,我也不该吃?”外婆嗔怒,相处这么多年,她知道这个儿媳妇是什么性子,没有坏心思。

  “娘……”

  “大嫂,依我看就拿着吧,正好你做饭好吃,我们和爹娘就等着沾光了”二舅母笑嘻嘻的从外婆手里接过牛肉,又连带着自己家的一起放进厨房里。

  她出来拍拍手“行了,天不早了,我得回去伺候鸡鸭了,大嫂,我下午过来帮你啊”

  “行,你快回去吧”大舅母也把东西收拾好放着,卖鱼的走了,她也有别的家务干。

  ————————————————

  这边,秦封两人和大舅等人已经到了重山镇,年年卖鱼的大舅早就来订好了位置,直接架着牛车去了南街。

  表哥等人熟练的把装鱼的大桶从牛车上抬下来,摆在地上。

  活鱼在桶里扑腾,溅起水花,赶集的人见这是鲜活的鱼,都围拢过来,蜀郡这边的传统就是过年要吃鱼,包括祭拜也要用到,所以鱼是不愁销路的。

  “鱼怎么卖啊?”

  “都有些什么鱼啊?”

  “给我挑个三斤的”

  “谁啊,踩着我的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