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 第61章

作者:林小酒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轻松 穿越重生

  宁奶奶搓磨人,一个人忍不了她,干了两日就来辞工,宁澜只得再请一个。如此叫她安生了几日,只一日日的消瘦下去,眼神阴森森的越来越吓人。

  虽有婆子照顾,宁澜和宁磊也得守着,每日晨起就要过去,天黑宁奶奶睡下了才能回家,勤勤勉勉不叫人挑出一点错处。

  宁奶奶屋里不仅气味难闻,醒了就要骂人,什么难听话都有,听了几日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回去路上宁澜拍着宁磊的肩膀道,“且再忍忍吧,也没几天了。”

  “我没事的,哥哥,”宁磊越发沉稳了,知道宁奶奶快不行了,他们悄悄打听过这里守孝的规矩,父母守孝三年,祖父母守孝一年,心里最大的石头放下,其他也不算什么事了。

  这日又去宁奶奶家,宁奶奶脸上难得有一丝红润,看着宁澜露出没见过的悔意,“宁澜,我对不起你爹和你娘,我对不起你。”

  宁澜心中一动,看向旁边的王先生,明白了这是回光返照。

  果不其然宁奶奶很快就露出一脸的灰败,那祥和也没有了,扯着干哑的嗓子闹,“我不吃这药,宁澜你去给我买人参,买灵芝,我吃了就好了,你要是不给我好好看病,我不会放过你的。”

  两个婆子如今也碰不得她,宁奶奶蓬头垢面,是一点体面都不要了,最后一丝力气全歇斯底里用来撒泼了,“你等着,我死了我叫上你二叔二婶一起来找你,哈哈哈哈,你等着吧宁澜,看你到时还能痛快。”

  到最后宁奶奶水米进不去,只能躺着等死,奄奄一息的模样,让宁澜心中升起一丝悲哀。

  宁奶奶的丧事,宁澜作为长房长孙,事事都要出面,他不懂这些,全部都听族里长辈的安排,让买什么买什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

  宁奶奶去后,宁爷爷在屋里躺了两天,终于肯出门却是要宁澜花大钱充门面的。宁澜懒得与他多说什么,找孙大夫开了几剂安神的药,让婆子哄他喝下了。

  一直到丧事结束,宁爷爷都不能露面,大家还以为他是太过悲痛了,反而对他多了几分同情。

  宁奶奶去了,家中只剩宁爷爷自己,宁澜为免人闲话,留下一个婆子长期照看他。

  接下来就是守孝了,无非是多了些避忌,“二七”之前饮食上不能沾荤腥,过了“二七”才可以吃肉,整个守孝期都不能串门,不能围观别家的喜事,更不能娶妻纳妾,饮酒作乐。

  这些对宁澜都不是问题,他有作坊的事可以转移注意力,只苦了宁磊,不能去书院,只能闷在家里读书。

  宁磊一派淡定自若,“哥哥不用担心我,我正好能静下心,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宁奶奶去世才一个月,花婶儿隔着墙头来告诉宁澜宁爷爷把他请的婆子撵走了,自己买了个丫鬟。

  宁澜还有些傻呆呆的没反应过来,“那婆子照顾的不好吗,他怎么舍得自己花钱买丫鬟了?”

  花婶儿一脸嫌弃,“什么丫鬟,哪有四十多的丫鬟,不过是为了好听才这么说的,说直白点就是买了个续弦,发妻刚过世,哪能招摇!”

  宁澜摇头,说到底宁爷爷想找个伴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这也太着急了些,找的也太年轻了。村里人原本对他的同情变成了巴掌啪啪啪打到自己脸上,这下议论的别提多难听了。

  大概无牵无挂就是比常人想的开吧,唯一在世的孙子早撕破脸了,手中的钱留着还不如自己挥霍了,再说宁爷爷的年纪日子往前是看到头的,尽情享乐一番才算不亏。

  宁澜想通了也无所谓,只要他不在自己眼前作妖,一切都随他去。

  作者有话说:

  今天掉落七章,谢谢支持,也提前祝各位小可爱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感谢在2023-01-16 02:02:27~2023-01-20 20:38: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桑觉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7章

  天一日一日的冷了, 俗话说,大雪腌肉,小雪腌菜,宁澜反正闲着无事, 叫知礼买来许多菜并几只坛子, 打算做腌菜来吃。

  霜打后的白菜萝卜更加甘甜,做腌菜这两样是少不了的。

  宁澜先做了食香萝卜, 萝卜切成骰子大小的方块, 每十斤用五两盐腌渍一夜, 次日滤去水分后放到太阳下晒干。然后切姜丝、橘丝、大小茴香一起拌匀,把煮的滚烫的醋浇到萝卜上, 再晒干就可以收起来储藏了。

  白菜做成盐腌的,削去根、剥去发黄的老叶,洗净控干水分。每十斤白菜,需用食盐六两, 甘草随意。

  准备干净的坛子, 坛中不能有生水,把盐撒到白菜根上分出叶子的地方, 一一摆到坛中, 接着加入少量莳萝,用手按压结实。每放半瓮白菜, 搁入数粒甘草,瓮装满后, 用石头盖在上面压实。

  白菜腌三天后, 把坛口朝下, 滤出卤水, 把菜挪到其他干净的容器里面, 刚刚滤出的卤水重新浇到白菜上,过七天,再重复以上步骤。

  这样做出来的白菜,味美香脆且能久放。到了春天,可以把菜在沸水里面焯一遍,晒干后收起来;若到夏天还有,就把菜在温水里浸泡,之后压干水分,倒入香油拌匀,蒸熟了吃。

  最后宁澜又专门做了一小坛五美姜给张九如,五美姜可用鲜姜,也可用干姜,鲜姜发散风寒,干姜温胃生阳。

  每一斤姜切片,用半斤去核打碎的盐渍白梅、二两炒盐一同拌匀,晾晒三天;之后放入一钱甘松、五钱甘草、二钱檀香末,拌匀后再晒三日,收入坛中储存。

  菜晒在院子中,只留出一条单人通行的小道,数量之多宁磊看了不禁为之咋舌,“哥哥,这么多菜,要吃到地老天荒了。”

  宁澜失笑,许久没这么闲过,攒来许多力气,一不小心就没控制好量,不过做好的菜这里送一点,那里送一点倒不愁浪费。

  腌菜做好也叫麻婶儿拿走了好些,“沾了东家的福气了,这些菜配粥配面吃再好不过。”

  宁澜陪着麻婶儿一起往作坊去,腌菜忙了几日,好些天不见猫猫狗狗,怪想它们的。

  几只猫猫狗狗在果林里跑的匀,吃的又多,都长的格外精壮,只有小九儿挂着一点肥膘。

  小家伙们还算有心,宁澜刚从州城回来时,凑过来闻了几下就把他认出来了,推倒他亲了许久。这会儿再见着宁澜虽没有那么热情,也还是会围着他玩好长时间。

  宁澜只趁下工的时间往作坊跑,那么多干活的人,免得让碰着来让人觉得晦气。

  这日温度骤降,宁澜没再让麻婶儿送饭,自己在家做了一锅烂糊白菜。

  烂糊白菜只取菜叶的部分撕成小块,锅中少许油先把白菜炒软倒出备用。鸡蛋打散,热油中炸至焦黄。底油把蒜片爆香,倒入面粉炒至微黄,倒入开水,再加炸好的鸡蛋、白菜和少许火腿,中小火焖煮十五分钟,用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锅壁上贴几个杂粮饼子,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浓浓的白菜汤,吃完身体立马就暖了。

  知礼年前最后一趟去州城,回来时捎了一封张九如写的厚厚的信,宁澜拿到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

  看完信宁澜脸红一阵,又傻呵呵地笑一阵,简直是要疯了,宁磊看不过去,把他哥从屋外的冷风中拉到屋内,随他想怎么乐。

  随信捎来的还有一车年货,其中有给宁致文准备的一份,宁澜把自己给宁致文的准备的也拿出来,叫知礼一并送去。

  再冷一些作坊中一大片的池塘结了冰,河边有枯黄的芦苇,冰上冻着干枯的荷叶和莲蓬头,冰下有许多荷茎和乱草,偶尔还能看见小鱼游动的身影,远远看着好似一幅清冷色调的油画。

  猫猫狗狗们又有了一个新的游乐场,每日在冰上滑来滑去玩的乐不思蜀,三元过来玩过一次便不愿意回家了,文伯只得把它留在作坊,等它什么时候玩够什么时候再来接它。

  泡泡和小九儿的傻气也显了出来,乐此不疲的隔着冰面抓鱼,每每抓不到把自己气的炸了毛。

  “傻猫。”

  眼下作坊的工人都放了年假,宁澜来去作坊就自由很多,这日一个没注意,小九儿的爪子不知怎么被粘到冰面上了。

  几只狗狗此起彼伏地吼,宁澜赶忙跑过来看到小九儿被粘的动弹不得,急的一直在低吼,心疼的不行,大声喊知礼送过来一壶温水,慢慢帮小九儿把爪子浇开了。

  能动作的小九儿立马跑离了冰面,可远远看着另外几只在冰上玩又羡慕的紧,便试了几下跳到小黑背上,让小黑驮着跑。

  ……

  原以为张九如说的得了空是托词,没想到他竟真的来洞溪村过年了。

  其实地方官每年是有探亲假的,今年张九如和京里的气氛剑拔弩张,便没往京里去,而是将假期与年假调到了一块儿,带着张长瑜一同过来了。

  张长瑜没来过这样的小村庄,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每日拉着宁磊出去,不怎么沾家。

  庄子里林子里玩腻了,还央着秦大哥带着他去了山上一趟,冬日里哪有什么猎物好抓,秦大哥凭着经验在石头下翻出两只冬眠的山田鸡,才没叫张长瑜太过失望。

  下了山张长瑜仍一副没玩尽兴的样子,秦大哥又在一处空旷地支起了箩筐,筐下撒了一把稻米,守了大半日,抓住十几只麻雀。

  秦大哥久不打猎,抓了这些东西,别说张长瑜开心了,春山和春水都兴奋的不行,看大家都高兴,秦大哥便就地把野物处理干净,生火烤了。

  烤的时候只撒了盐巴,简单粗暴,叫几个小孩吃出了大侠的气势。

  宁澜这边,张九如把文伯请到家里,三个人聚在一起商议寺庙该如何修建。守孝一年,总不能真的什么也不做,这几年,宁澜也攒下了万两银子,建寺庙的事情是该提上日程了。

  宁澜原来设想的寺庙是很恢宏壮观的,听文伯和张九如说过,才知道这里很多人会把自己的宅邸捐出来改为寺庙。

  还是受交通限制的缘故,寺庙的存在是为了与人方便,因此在规模和便利上人们自然倾向选择后者。想通这点,宁澜对于规模也没那么看重了。

  再者桃花路虽能吸引过来不少人,但毕竟还是在村中,寺庙规模确实不用太大。三人合计过后,觉着6亩地也就是4000平、几乎是十个篮球场那么大足够了。

  为官者可以修家庙,文伯和张九如对修庙上的事情都有大致了解,两人算了一下,用砖木结构去修建寺庙,加上装修每平米造价2两银子绰绰有余了。

  这样光基础的建造费用就需要8000两银子,除此之外,最大头的开支还有大雄宝殿的三座佛像,不管是石刻还是铜刻,价格都不菲。

  按照官府定下的规制,建造寺庙七种建筑必不可少,也就是常说的“迦蓝七堂”:

  一是主佛殿,即大雄宝殿,殿内需供奉三世佛:迦牟尼佛、弥勒佛以及迦叶佛;

  二是讲堂,用以讲佛说经;

  三是禅堂,供寺中僧人坐禅、起居休息;

  四是库房,存放僧众生活和举办佛事的必需品,如粮食、法器、香烛等物;

  五是山门,山门又称“三门”,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为空门,东边小门为无相门,西边小门为无愿门,空、无相、无愿三门就是常说的“三解脱门”;

  再有就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斋堂和浴室。

  除以上七种,宁澜要建的还有钟鼓楼,晨钟暮鼓,少了钟鼓声,总觉寺庙不完整;乐台、拜台、高台、戒台四大高台选建一个,兼并四种功能来使用;还有就是山门前要设一个放生池,往来的香客可将购来的鱼放入水中,以示佛家有好生之德,最重要的它可贮大量的水,若遇突发火情能当大用。

  另有像天王殿、东西四殿是规模大的寺庙才有,宁澜这里并不需要,也就不考虑建造;其他的诸如方丈院、监院、群房、碑亭、藏经楼可以等有钱了再慢慢扩建起来。

  三人商议完,宁澜着知礼去给村长和族长通了个气。

  “九哥忙了一整年,好不容易能喘口气还要为我的事操劳,”宁澜家里没有火墙,在火炉边坐了许久腿脚有些发凉,等文伯走了便脱了鞋盘坐到炕上。

  张九如帮他把盖在腿上的被子拢紧,“哪有你的事、我的事,不都是咱们的事。”

  “是了,我被冻傻了,是咱们的事。”

  ……

  大地回暖,宁澜沿着村里的路往官道上走了一遍,他第一回修的路没这么长,路两边栽种桃树之前又修了一段。修过的路宽阔好走,并行两辆马车中间还有宽宽的空隙。

  路两边桃树笔挺,已长出嫩芽,那样嫩绿的颜色,叫人打从这路上走过都觉的充满了希望。

  年后县衙开了印,宁澜便拜托村长和族长往县衙走了一趟。

  如今时局平稳,一个地方若修建寺庙能体现出官员对老百姓生活的关心,对其政绩是大有帮助的,因此村长和族长去衙门说明来意时,新任知县不但不阻拦,反而大开方便之门。

  为免以后的麻烦事,宁澜主动提出寺院建成后直接隶属县衙,知县投桃报李,把建庙用地的费用全部免去了。

  知县还亲自出面请了一位风水先生,那风水先生花了不少时间把洞溪村附近的山头都看了一遍,最后选中了离村子最近的一处半山腰。

  这里村民常经过,踩出了几条小路,因此上山的路不用太费心修建,也省去许多事情。

  新任的虞官也批下了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木石材料都可就地取材,费用都有相应减免,等一应文书下来,选个好日子,就可以破土动工,安排工人进山了。

第78章

  建寺庙是个大事, 破土前举行祭祀仪式时,引得周边几个村子的人都来观看。仪式无非是传统破土的仪式,不同的是这次案桌上供了三尊佛像,用果品香花、净水杨枝代替荤腥食物。

  寺庙开始修建, 宁澜才知道他们原来的估价还是太理想化了, 光是砍伐林木,清出六亩空地就费了许多功夫, 再加上每日上下山耗费的时间, 工期也比预想的慢。

上一篇:穿越夫郎有点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