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官之后我改行算命了 第25章

作者:秋声去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爽文 古代架空

  他手指缓慢抚摸过长弓,眼神沉沉。

  此刻酒楼里还没有什么人,也就没有的注意到他带了这么危险的武器。谢棠如身侧只有两三桌的人在吃早点,不需要稍加注意就能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

  张口就是谢棠如现如今不那么想听到的那个名字。

  “听说成王殿下马上就要回京了。”

  “成王不是北境边塞的战神吗?他现在回京城,万一突厥人来烧杀抢掠?”

  另外一个脆生生的小女孩子声音响起:“哥哥笨蛋,成王殿下名声那么大,那些突厥人肯定畏惧于他的威名,不敢冒然来犯。”

  “成王的名声的确是高。”几个人相视一笑,其中的年长者将自己七八岁的妹妹抱在膝上,笑着哄她,“连我们家小阿萍都知道成王殿下是个赶跑坏人的好人。”

  有人就笑嘻嘻地插话:“现在有谁不认识我们成王殿下,如果不是他,恐怕突厥人早就大肆入侵中原腹地了。”

  “成王殿下是个真正的英雄。”

  “我哥在成王手底下干过活,他们那些最刺的也在成王面前服服帖帖。”

  “成王殿下本事非凡。”

  “如果不是成王殿下,还不知道那些边境的百姓们还能不能活下来!”

  “成王是我们的保护神!”

  “………”

  谢棠如听着,原本还能保持微笑的表情逐渐开始僵硬起来,到最后面已经完全看不清他的表情了。

  连唇角的弧度都被一点一点的拉平,看起来面无表情。

  他盯着桌面,缓缓握住长弓。

  与此同时,城门大开。

  为首那人白色银甲,策马而来,身后玄底白字旗帜在半空中飘扬。

  那是北境边塞三州的旗帜,从数年之前开始就和商清尧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

  即使至尊之位近在眼前,这位曾被先帝放逐的皇子、远离权力中心,被认为迟早有一天飞鸟尽良弓藏的成王殿下,始终瞧不出一丝骄矜得意。

  仿佛他将要面对的,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次回京述职。

  居高临下、将一切尽收眼底的谢棠如松开长弓,复而又握住,如此反复。

  作者有话要说:  修了一下下。

第30章 花谢月朦胧10

  ※10.

  谢棠如曾握过许多次弓箭。

  但是自他第一次握住弓箭的时候, 他的手从来都是稳当当的,没有半分犹豫——无论锋利的箭头是对准猛兽还是人。

  无论表象皮囊多轻浮,他内里从来果断而冷静, 做出决断后从不迟疑。

  谢棠如挽弓搭箭, 将箭头瞄准马上的人。木纹格窗朝外打开, 风裹挟着盛夏的热意卷起他的发,遮住他冷而沉的漆黑双眼。

  握箭的手指力道微微紧绷, 雪白腕骨处青筋毕露。只要一松,那支已经打磨过无数遍,淬了剧毒的箭头马上就会离弦飞出。

  耳畔食客们的声音还在响起。

  “是成王殿下的军队进城了吗?”

  “成王殿下回京了!”立刻有人拍桌而起,蜂拥到窗户边去看整齐肃穆的军队。他们踏着晨曦的影子而来,马蹄踩过安静长街,激起飞扬尘土。

  “殿下回来了!”不知道谁欢呼了一句, 随即此起彼伏的喝声响起。

  “成王殿下!”

  “真的是成王殿下!那个保护我们赶跑突厥人的成王殿下!”

  这些声音里每一个音节都透出出自内心的高兴与喜悦。

  “………”

  谢棠如目光一直落在商清尧身上, 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 他的眸光晦涩而复杂。他眼角的余光始终落在锋利银白的箭头上,但是长久的思索与衡量让他脸上的表情更加冷淡而不可捉摸。

  箭头晃了晃,缓慢地从对准商清尧脸部的位置挪开。耳边那些喜悦的声音还在继续响起, 带着对商清尧的敬仰与感激。

  谢棠如松了手指。

  弓箭被撤了回来,视线也随之收回。在视线收回的前一瞬间谢棠如瞥见一个身形佝偻的布衣老人冲上前将手中挎着的篮子塞进商清尧怀里。素来运筹帷幄神色淡定的成王殿下勒住缰绳, 一手抱着装满鸡蛋的篮子,第一次露出明显不知所措的表情。

  谢棠如看到不由得微微笑起来, 唇边弧度勾起, 片刻即逝。

  成王对他的目光似有所感,回过视线来看向目光投来的方向,却只看到了已经闭上的木格窗户和酒楼屋檐下悬挂的坠着柔软流苏的灯笼,窗户上隐约地映出清瘦挺拔的侧影。

  那人似乎垂着头在看什么东西。

  比如说一把弓箭。

  谢棠如把玩着利箭, 他还是第一次中途放弃自己的计划,不是因为什么情况突变亦或者场面失控,只是他想这么做而已。

  ……只是他想弄清楚梦境里商清尧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才把他关在青露台这件事而已。

  他很快说服了自己,放下弓箭给自己斟了杯酒。马上有人从隐匿之处出现在谢棠如面前,拿走了桌上的弓.弩与箭矢,又重新隐匿到暗中去。

  没有一句多余的言语,仿佛谢棠如做什么都理所当然。他们是最忠诚的执行者,是谢棠如手里一把所向披靡的尖刀。

  即使谢棠如现在下令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截杀成王,估计他手底下这些人也会去做——当然,谢棠如不会下这么傻且难以收尾的命令。

  ………

  烈酒烧过喉咙,热感顺着血管流过,最后盈上他的脸,一双眼睛顷刻后泛起迷离细碎的水光。

  谢棠如微微一笑,摇着纸折扇子,扇面上绘着烟雨青山,蘸水桃花,分外雅致。他推开窗户,热风顺着街道上将士们的呼吸涌上来,扑在谢棠如的脸上。他精致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桃花似的红,仿佛云霞堆积,连带着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撑着脸看下方街道,他手搭在窗台上,半醉不醉的模样,手指无力地懒洋洋捏着扇子,扇柄上坠着玉的流苏在风中曳动。

  看到商清尧策马走过时,谢棠如忍不住弯起了眼睛,轻声嗤笑,而后扇子从手中滑落,猝不及防砸在商清尧身上!

  谢棠如伸出手:“……”

  商清尧随即反应过来,抓住那柄扇子,顺着扇子掉落的方向朝上望过去,相貌靡丽的青年正懒洋洋半趴在在窗边,一只胳膊伸出窗户外,似乎是想要捞住掉出去的扇子,看到扇子被商清尧接住的时候,青年露出了轻微错愕的表情。

  ——他又想起来了那天第一次见面。

  似乎也是一模一样的场景。

  就好像是因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因为有所隐瞒而不圆满一样,一个更加没有瑕疵的初见场景被复刻般再度呈现。

  错愕过后,谢棠如忍不住玩味笑起来。商清尧以假身份和他认识的时候,是以这样的方式,而今天,他又以同样的方式认识了“成王殿下”。简直像张仙师说的既定的宿命、天生的缘分。

  但是谢棠如没有打算再重复一遍戏目的打算。

  于是他托着侧脸,漫不经心对着下面开口:“扇子不小心掉下来了,抱歉。送你好赔罪了。”

  商清尧将扇子握在手中,目光一瞬不瞬地望向谢棠如。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觉得这章在这里结束比较合适啦,所以今天就先更这么多。明天就可以休息啦,我会努力在周末多写一点哒。

第31章 汝心金石坚01

  谢世子认为自己可能意外失去了某一段记忆, 不然为什么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商清尧已经走到了他面前,将扇子交到他手中。

  檀木的扇骨被沉水香熏染过, 淡而冷。谢棠如接过没有看这把扇子一眼, 只是握在手中轻轻叩击桌面, 眼神至始至终落在商清尧身上。

  成王身上还有跋涉的风尘痕迹,但不见疲态。谢棠如看着他有些不明白, 为何商清尧这个时候还能有闲情逸致来给他送扇子,纵然宫中局面已经被他控制住,但是尘埃落定晚一刻,变故就会多一分。

  或许他有十二分的把握。

  谢棠如在心底给了一个听起来合理的猜测,神态依旧懒洋洋的,像是被从中抽掉了支撑的骨头, 只剩下一张妍丽美人皮。

  “多谢殿下。”

  “不必客气。”商清尧开口, 也不在意他有失礼数的模样, 看得跟在不远处的宋悬啧啧两声。

  商清尧又说:“只是下次务必小心,若是砸伤了人便不好。”

  “多谢殿下提醒”他撑着下颌开口,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敷衍的意味, “殿下有要务在身,我就不打扰殿下了。”说完他越过商清尧径直离开了这间茶楼。

  反正商清尧不走他就走, 世上的矛盾没有什么不好解决的。

  谢棠如拿出他做纨绔时的心得体会,干脆利落地下了决定。

  商清尧在原地停留片刻, 目送谢棠如的身影彻底消失, 才几不可察地皱了下眉头。

  宋悬走过来,低头看了看被留在桌面上的扇子,拿起来把玩:“看起来世子大人不领你的情啊,你什么时候惹恼他了。”

  商清尧瞥他一眼, 伸出手:“拿来。”

  宋悬嘴边的弧度僵了僵,见他视线落到自己手中才知道他说的是这把扇子,不由得嚷起来:“成王殿下,你也太小气了吧,不过是一把别人不要的扇子。”

  “拿来。”商清尧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宋悬只好把东西递给他。商清尧接过看也没有看宋悬一眼,将扇子妥善收起便走了。

  宋悬摸摸鼻子:“…………”

  回来的时候,谢棠如他爹已经搬了张椅子坐在大门口等他。听到谢棠如的走过来的脚步声,魏国公才掀了掀眼皮子问:“白忙活一场?”

  做老子的自然足够了解一手养大的崽子,一开口就直戳要害。

  谢世子脸色微微一僵,若无其事地回答:“我改变主意了而已。”

  “我还以为你那点三脚猫功夫一照面就被人发现,现在正蹲在牢狱里嚎啕大哭。”魏国公可惜地说,“老子朝服都备好了,准备去捞你。”

  他这口吻,多遗憾谢棠如没有动手被抓似的。

  “就算我真动手被发现——”谢棠如拖着语调慢条斯理地说,“也用不着您给我求情,毕竟您作为九族之列十有八.九要和我一起蹲大牢。”

  魏国公:“老子有丹书铁券。”

  谢棠如微微掀起的眼皮子冷淡垂下来。

  当年魏国公战功彪炳,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先帝那时又刚刚生过一场病,估计是脑子还没有太好全,想出来个给魏国公发了张丹书铁券,以效法古代贤明大度的君主。后来先帝看魏国公府诸多不顺眼,对自己给出去的丹书铁券肠子悔得都青了——一般的罪名用不上,太大的罪名又不可能给魏国公按上。谁都知道魏国公才是真的脑子坏了的那个,满心满眼想着得道成仙。如果给魏国公按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只会令人觉得是君王刻薄寡恩。对好名声又在乎史书评价的先帝来说,他想对魏国公府动手又犹犹豫豫,一拖拖到先帝一命呜呼。

  所以丹书铁券至今还保存在魏国公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