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鱼 第5章

作者:池也池 标签: 古代架空

  沈宓半笑不笑,抿唇未曾接话。

  闻濯看着他那张波澜不惊的假皮,气的脑仁直疼,心下有怒又奈他不能,只好伸手掐起沈宓下颔,生硬地抬起拿着的瓷碗,把汤药全都往他嘴里灌了进去。

  沈宓反应不及,直接呛得猛咳不止,褐而发苦的汤药不断从他的鼻喉里呛涌出来,沾了他满身。

  他倒是也有几分爱讲究,随意捻起身下的被衾把脸鼻擦了个干净,还不忘笑脸盈盈地迎着闻濯不善的目光,同他致歉:“是我愚笨,实在辜负了殿下一番好意。”

  闻濯冷眼盯着他身上被汤药染的泛黄的里衣,并没有跟闻钦那个草包一样萌生什么怜香惜玉的念头,掐着沈宓下颚的手指分毫未松,他声色浅淡地命令着沈宓:“张嘴。”

  沈宓像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漂亮木偶,面上的笑意还未收起便乖乖听话分开了唇,任由闻濯将手中剩下的汤药接着灌进嘴里。

  瓷碗边缘将唇里磕碰出来一道口子,不多时,鲜血便渗着唇缝缓缓现出名目,沈宓伸舌舔去,又正儿八经冲闻濯道:“多谢殿下不吝照料。”

  闻濯见他任人拿捏,随即冷哼一声起身将碗摔在一旁的小案上,拂袖转身时语气泛凉地问:“沈宓,你难道就从未做过噩梦么?”

  话落,他迈步出门、头也未回。

  ***

  沈宓出狱不过三盏茶的功夫,这头温珩的结案述文尚且未落笔,大约摸到点风声的丞相大人姚清渠,便整装上了门。

  姚氏一族世代事君,落到姚清渠这辈算是雏凤清声,先辈官职有大有小,唯他一人做到了正一品丞相的位置、且忠效辅佐了两代君王。

  先帝还在世时内外大小事悉多数经他手操办,两人之间也从未出现过君臣嫌隙的隐患,相伴在侧效忠多年,无论朝中诸臣背地里有多眼红他的位置,任由使尽多少手段,也未曾成功将他从那孤寒之地拉下来过。

  长靖二十几年来他身居高位、承负先帝青睐,鲜少有人触着霉头不给他面子,如今闻濯这如同虚设的御弟一回京,便铁了心地只手遮天同他做对。

  姚清渠前日忍着不满任由他包庇沈宓未跟他计较,如今三日已过、刑审尚且都没动真格,沈宓那个混不吝便借着服病的由头,滚到了大理寺卿安排的厢房里。

  他家惨死的亲儿子的棺材板还放在屋里头等头七呢,那早该伏罪的沈宓倒是好一个金贵。

  于是,在大理寺安插的眼线才将此事通报,他便赶着饭点来到了大理寺门前。

  温珩接到前门当差衙役的传话,方才放下笔起身前去迎接。

  出门见到姚清渠的时候,能担大局的摄政王殿下已然在场对峙了。

  温珩依次拜完礼,悄悄摸摸立在了闻濯身后,装作不会说话的孙子。

  大名鼎鼎的摄政王殿下果然如外头传的一般处变不惊,轻飘飘地立在人前,只字未言便已然将姚清渠盯的出了浑身不自在。

  对方倒是先耐不住了,便不满道:“殿下准允沈宓出狱养病是何意?”

  闻濯侧首瞧了一旁的温珩一眼,半分没留余地地将他给推了出去:“这桩案子温大人已经结了,证沈宓清白无罪。”

  温珩看着芒寒色正的闻濯,一时有些后悔先前的轻率决定,心下悔意还未蔓延开来,又闻见顶头的上司发话:“温大人结案述文应当就等上批了罢。”

  大字都还未写成一个的温珩心里虚的发慌,顺了两口气才镇定回道:“回禀殿下,述文还尚未提毕——”

  “不知温大人是以何立的沈宓无罪?”姚清渠实在忍无可忍地打断了他。

  温珩下意识顿了一刹又瞥了闻濯一眼,振振有词道:

  “下官先前仔细审问过当日悦椿湖畔所有围观者,但是他们的供词中,除了宁安世子谋害令郎之辞皆为一致之外,其他的细节几乎都对不上,而且下官也遣人去打听过当日玄武道上,世子出行之后发生之事,虽中间两人确实起了些口角,但世子并没有杀害令郎。”

  姚清渠闻言直直冷笑,故意抓着不放道:“世子?沈宓如今不过一介入狱罪犯,居然也能够教堂堂大理寺卿聊以尊称,那看来你温珩审案程中,也并非是没有徇私舞弊的嫌疑。”

  温珩皱起眉:“公堂之内,尚且有审理保留的供词以及人证笔录,倘若丞相大人信不过下官,大可自行去验看。”

  姚清渠自然知晓当着闻濯的面,他不可能扯谎,悦椿湖之案他心如明镜,如今还在嘴硬攀咬,不过也是权宜之计罢了。

  只是沈宓……他不明白为何这人作恶多端的名头都已然落实了,闻濯却还是不动声色,心下憋了一肚子闷气又道:

  “沈宓若当真无罪,为何满京百姓皆想他死?温大人受命之任父母官,难道眼睁睁看着百姓谏言,却选择视而不见!”

  温珩听出来他这是有意针对,心里瞬时也恼了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倘若下官今日以为丞相大人担不得首辅之任,丞相大人便真是担不得,便也要引咎辞官么?”

  他当着闻濯的面说这些大逆不道之言,也并非是欠考虑,他知晓闻濯心下意思便不管不顾了些:“丞相大人,凡是倘若皆可凭心而论,那是否也没有刑部和大理寺存在的必要了?”

  姚清渠本还想说些什么,忽然教闻濯抬手打断,差些一口浊气没上来。

  “二位皆为北辰朝廷效力,不如都少说两句,”闻濯淡淡然地冲温珩抬了抬下巴:

  “既然丞相大人有疑,你便依照章程把供词证据都给他呈到跟前,丞相大人为国效力辅佐两任帝君,也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分好歹的人,你怕是近日审案审的肝火旺盛了,明日下朝之后,记得去尚医局领些黄芩降降火。”

  温珩对这这出指桑骂槐暗自叫绝,嘴上又毕恭毕敬地冲闻濯拜礼荷恩。

  姚清渠敢怒不敢直言,大袖一挥冷哼道:“犬子尚在丧期本官不便久留,还望姚大人改日将结案述文和审理供词,一同送到府上来。”

  温珩当然说好,今日他同正一品的官员对峙丝毫没有输了气势,他日没有阴晴不定的摄政王殿下撑腰,他指不定还要被人给穿什么样的小鞋,索性什么样的台阶他接着便是,省得多生麻烦。

  姚清渠一走,温珩便感头皮发紧,跟前立着周身三尺怵死人的闻濯,他开口不是不开口也不是,犹豫了半晌,才脚趾抓地地挪动了半步冲闻濯说:“正是餐时,殿下不如留下用膳?”

  此话甫一说出口,他便有些后悔。

  且先不说用什么破烂理由招待,就大理寺那些粗茶淡饭,他还妄想留住这位盛着锦衣玉食长大的金贵身子,他简直是大白日里发了梦。

  正等着闻濯开口回绝,哪知好巧不巧的摄政王殿下阴晴不定且当头,信信然地便应下了。

  温珩心下窘迫的实在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急赤白脸地请辞了闻濯、适才躲进大理寺的后院,招呼婆子杀鸡宰鸭好开一顿荤。

  闻濯这头当真没作妖地就留下了,不过转身又跑去了沈宓歇着的卧居。

  他实则也搞不清楚这沈宓到底有什么值得他再三探看的,虽先帝遗旨白字黑字地记着要护他周全无忧,但倘若旁人实在投机取巧,趁他不注意要了沈宓的命,这也是定数上要他遭此劫难。

  寺庙枯坐数年虽六根未断,他倒也悟出了常能清净的道理,上一辈欠下的无头之账又与他何干呢,他是拜菩萨又不是真菩萨,况且这沈宓,也并不讨喜……

  倘若放在以前,他还是愿意承认的,但如今,沈宓不知读了什么歪文邪气,长成了个一张口吐言就令人生厌的性子,他实在难能生喜。

  皱眉立在沈宓榻边,他盯着病容满面的沈宓,不自觉缓缓舒展了神色。

  应该当真是病的不轻,他不过才出去一眨眼的时候便老老实实歇下了,也不如平时那般还要闹一阵。

  俯身盯着沈宓平缓的唇角,终于不再见他那像假皮一样的神情、闻濯不由得身心松了一口气,随即鬼使神差地伸手出去,用拇指摩挲了两下沈宓瞧上去略显温柔的唇廓。

  冰凉又柔软的触感教闻濯探火一般收回了手,他又紧紧皱起了眉头,盯了半天见人没醒才暗暗唤了一声沈宓的字——

  “沈序宁……”

第6章 姚如许

  悦椿湖一案的供词证据,早在温珩提毕结案述文上呈闻濯过目的当晚,便入了刑部和大理寺归档落了封。

  这桩说起来赚足了噱头的谋杀案,终究还是跟着丞相府的丧事一起,息事宁人地封棺下了葬。

  温珩惦记着前几日大理寺府衙门前,他仗着闻濯撑腰,一时没给姚清渠好脸,麻溜的趁着姚家公子丧葬才毕,便手抄了一份悦椿湖一案的供词和结案述文,亲自登上了丞相府的大门。

  彼时姚家门前的白绫带花的绸缎还大大咧咧地挂着,全府上下噤若寒蝉地忙活些琐事,愣是大气都不敢多出一声。

  守门的侍从见了温珩大理寺卿的牌子也未曾多拦他,开了门便招人引他进内院见人。

  许是丧葬之事与阴气沾边着实晦气,温珩从前厅到内院这一路,几欲瞧见的都是些病殃殃的婆子丫鬟,期间本想多嘴询问一两句,又教跟前领着路的小厮以丞相大人等候为由打断。

  好不容易止了多管闲事的心思来到内院,又着急忙慌地被人告知丞相大人思子心切,久存伤怀一时发了急病,眼下不方便招待贵客。

  嘴上说的是个贵客,实则贵客一路赶来连口茶水都未混到嘴。

  想来前几日,姚家公子才死,尸体都还未僵时,他丞相大人便能老当益壮地将冤喊到摄政王的头上,怎么思量这人也不是个脆弱的里子。

  抬眸朝着紧闭的房门上望了几眼,果真像是一缕秋风都不肯大方放进去,或许是他来的不巧恰好赶上了。

  抱着怀里略微沉甸的匣子叹了口气:“既然丞相大人身体不适,那下官便改日再来登门拜访,这结案述文下官给大人搁下——”

  一阵清脆的开门声将温珩的话音夹的戛然而止,门缝正中间伸出来一双修长的手,紧接着是两片寒烟锦的衣袖,随即从里头不紧不慢迈出来了个人。

  “家父身体抱恙,有劳温大人了。”这人迎着瑟瑟秋风挪到温珩跟前,煦煦然地同温珩客套了这么一句。

  此前京都满城风雨都打“丞相大人死儿子”上头下来的,搞的众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这桩惊动了上头官员的血案结果上,谁也没有站出来提一句,丞相大人到底有几个儿子,又死的是哪个儿子。

  如今丞相大人不知从哪儿突然冒出来的另外一个亲儿子一顿招呼,温珩忽感睡梦未醒。

  又想起前几天他在闻濯面前,所说丞相大人留有余地的鱼死网破之举,脸上也有些发疼。

  “本官分内之事,理所应当。”客套回了句话,温珩才有打量起面前这年轻人来。

  此人面冠如玉、薄唇鼻挺,眉目间颇有几分姚清渠本人英姿。

  早年间,他也听闻过世家大门之间,流传下来的几桩风韵之事,其中有关这位丞相大人的几乎是占了一半。

  听闻他年少时素有“宝马香车”郎的浑称,每每出门抬轿必须讲究是宝马香车,一来彰显世家贵胄的风范,二来方便招引玄武道上待字闺中的姑娘们掷果盈车,虽传闻中那副潘鬓沈腰的模样,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但香果满车这样的稀罕事倒是未曾作假。

  平白怀了那样的好面貌,似是不伤姑娘心。不作混佞事便是有所辜负,也就中年独上高楼、声名鹊起之后才威慑的无人再将当年当作谈资。

  眼看面前这姚家郎,当年传闻也能零星窥想一二,满脑子宝马香车的淫诗秽调就差出头,便教姚家郎及时出声打断——

  “家父卧病之际同我提过悦椿湖一事的结案述文,原想亲自上门去取,却不料大人先来一步。”

  那你爹有没有同你说过,这述文上门是他以官威压人得来的啊?

  温珩腹诽几句,抿了抿唇:“无碍,既述文已亲自送到公子手上,本官便告辞了。”

  他拜礼欲走,姚家郎却又出声道:“虽证词结文近在眼前,但在下还是想询问几句有关审案的事。”

  身在丞相府,姚家郎发话温珩自然是不好直截推辞,顺着姚家郎的意教他领到一处僻静内院,那醇香上等的好茶才端到他的面前。

  温珩抱起茶杯便小酌一口,先前的不满散了大半,整人放松的大有知无不尽的意思。

  姚家郎浅笑着替他添茶,半点大户公子的架子也没有,还语调儒雅地替温珩打破了疑虑:“听闻大人也是近来才莅任大理寺卿一职,想必也是头一回接手这样牵涉深广的案子……”

  温珩放下杯盏:“身居要职,不敢不重,无论如何、有关断案之事本官理应当明察秋毫。”他心细,时刻惦记着自己这正三品官职的来之不易,在外头哪怕是一杯好茶,也轻易不能蒙蔽他说出半句事端之辞。

  姚家郎果然笑了笑:“其实不满大人说,这桩案子的结果除开我嫡母和父亲大人不满,其他人皆是喜闻乐见的。”

  温珩抬眸:“案情无冤假错判,自然该喜闻乐见。”

  姚家郎摇摇头:“我兄长身为丞相府的嫡子,实则多年来一直占着名头丢人现眼罢了,大人出去打听打听就知晓,他活着的时候,背地里干过的腌臜事情不少。”

  温珩大有种横在丞相府内宅的明争暗斗之间,会被人当枪使的感觉,顿时好茶也有些不服嘴了,脚底抹了油一般就等着走人:“逝者已矣,既然已然结案,本官针对此事也再无多的心思,时候也不早了,本官就先行告辞。”

  他才站起身,姚家郎便笑盈盈地又出声道:

  “其实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提醒大人,这桩案子无论曲直与否,大人该得罪的人,又或者说旁人想教大人得罪的人,确实是已经教大人得罪了个彻底,大人难不成还真以为家父悲痛的不能自己,此时正卧病在床?”

  温珩心头一跳,垂在身侧的手指微屈:“姚公子何意?”

  姚家郎将温珩茶杯里凉透的半杯茶水,径直倒在了院子地上,又重新往里添了热的进去,随即悠闲地冲温珩指了指一旁的凳子示意他坐下。

  “温大人不必如此防备,我在家中排行老二,一般家中亲友都唤我二郎,倘若大人嫌弃亲昵,倒也可以直截唤我如许。”

  他这一番攀的当真亲近,温珩差些就要教他这同袍密友的嘴脸给带到沟里去,浅淡神色冷冷道:“本官软硬不吃,公子不如直截摆明来意。”

  姚如许点头也觉得他说的并无道理,于是放下手中的茶壶状作天真无邪道:“倘若大人是效忠摄政王殿下,不如好意帮我作个引荐?”

  温珩:“……”

上一篇:他本光风霁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