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 第294章

作者:胶东大葱 标签: 古代架空

李奉恕不再说话,王修搂着他的脖子,李奉恕伸手抱住王修的胳膊。

这两天,吓坏了老王爷。金兵围城时,金兵都没进北京。这两天逼宫兵谏平叛一气呵成,北京城里杀疯了。

老王爷不能理解:“为什么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啊?怎么就打起来了?”他和李在德缩在家里,心惊肉跳地听街上过兵,刀劈斧砍的声音,呻吟哀嚎,还有隆隆滚过的战车,甚至有爆炸声。老王爷不敢想天子脚下的帝国都城这时候成了什么样子,他只是无意识嘟囔:“小邬和旭阳不知道怎么样了。老天保佑。你那些同僚都是外地孩子,不晓得懂不懂得要躲命。老天保佑。皇帝陛下年纪小,摄政王又生病,听说是出天花了,那要怎么办?老天保佑,老天保佑……”

李在德一言不发。

他不信鬼神,当然也不信老天。可是这个时候,除了老天保佑,他也不知道说什么。也许明天一开门,天地都不存在了。他轻声问:“爹,以前北京最盛的盛景,你见过么?”

老王爷轻声回答他:“听说神庙那会儿,北京不睡觉的,街上流淌着金子,夜晚灯火焚天。”

李在德恍惚:“那是张太岳的时代……”

老王爷没想过和张太岳有什么关系,只是念叨:“北京城以前冬天只有腌菜,神庙那时候南方的菜和水果突然就闯进来了。全国各地的食货,哦还有泰西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那么多的新鲜人和事,姑娘都可以逛街的。元宵节大家出门看灯,灯船顺流而下,大家欢呼‘国泰民安’。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是当时大晏做了个美梦呢,还是大晏从噩梦中醒来了……”

李在德抱着老王爷,轻声安慰自己的老父亲:“现在,正是从噩梦中醒来的时候。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一切都会好……”

北京城里动乱的余波直到四五天才平息。李在德打开家门,走出胡同,站在空荡荡的大街上,鼻腔灌进浓重的血腥味。没有血迹,也没有尸体。李在德愣愣地站在街中央,想着老王爷口中的繁华与熙熙攘攘。

他慢慢走着,终于发现街边上有戴着口罩的人在运送尸体。有京营的打扮,也有十二卫的打扮。京营的衣服。李在德仿佛看见邬双樨躺在街边,孤零零一个人,没有人认尸,席子一卷。李在德腿一软,手忙脚乱戴上眼镜,哆嗦着上前去看,泪眼婆娑地辨认是不是邬双樨。

不是邬双樨。那人死了,那人不是邬双樨。

有京营士兵被炸得面目全非。

不要紧,李在德想,他知道了邬双樨身上的每一处伤,他能把他认出来。

处理尸体的人看着瘦弱苍白几乎立刻要昏倒的年轻人抽泣着认尸,默默不语。

一个戴口罩的军官扶着昏昏沉沉的李在德,轻声道:“傻狍子,我在这儿。”

李在德傻愣愣地淌眼泪,邬双樨摘了手套,伸手拿下李在德的眼镜:“别看,不好看。”

邬双樨拉着李在德离开,和以前一样,邬双樨在前面走,李在德被他牵着,只能模糊看到他一个背影。

“傻狍子,有一天如果我……你能不能答应我,不要来认尸?”

李在德潸然,邬双樨只是紧紧握着他的手:“不好看,你就不要看。你永远记着我在你心里的样子,嗯?”

李在德什么都听邬双樨的。

这一次,他没有答应。

大隆福寺的钟声又响起,一圈一圈激荡,仿佛苍天发出的一声叹息,肃穆温柔地超度亡灵。

李在德抬起眼,朦胧地看着碧蓝的天,头一次在心里真正乞求——

天佑大晏。

第207章

李奉恕坐在窗前晒太阳, 卧房门打开, 却好像没人进屋。李奉恕微微一挑眉,哒哒的脚步声轻轻的,一个小身影突然从书案后面冒出。李小二扒着书案,小心翼翼看李奉恕。

李奉恕对他伸开胳膊,把他抱上腿。李小二担忧地检查李奉恕的脸, 他们说六叔可能会留麻子。李小二仔仔细细前前后后扒拉一遍, 证明六叔脸好了, 疹子消了, 没麻子, 于是小小松口气。

李奉恕用鼻子顶顶李小二的小鼻尖,李小二这才感觉到,这一场光怪陆离的噩梦结束了。

李小二不是完全不懂,但也不是全都懂。这几天他觉得可怕, 特别可怕。所有人都在忙,下人们跑来跑去, 惊慌失措。大奉承陪他呆在摄政王卧房里, 不让李小二哭闹。李小二觉得房间外面趴着可怖的大怪物,张开大嘴, 一口啃掉半边天地。

李小二紧着小嗓子问大奉承:“六叔会死吗?”

大奉承吓得制止他:“殿下莫乱说!”

李小二躲在床底下,谁叫都不出来。大奉承趴在床边叫他:“殿下?您躲床底下干什么?”

李小二脸色很白,伸着小手指着窗外:“那是谁啊……”

大奉承全身战栗,猛地一回头。夜色中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大奉承干笑:“殿下莫害怕, 树影。”

李小二细声细气:“是个人。”

大奉承吓得魂飞魄散:“殿下别吓奴婢,快出来吧。”

大奉承后来也不知道李小二看到的到底是谁,为什么会突然说窗外有人。刺客?大奉承居然无比希望真的是刺客。昏乱惊恐的一夜过去,第二天大奉承突然一睁眼,惊着了,自己怎么会睡得那么死?李小二趴在窗边,喃喃道:“出太阳了……”

大奉承往外一看,艳阳高照。

如同今天,这几天天气一直很好。李小二热乎乎地晒太阳,晒得困了,在李奉恕怀里蹭脸:“六叔,以后都没事了对吧。”

李奉恕亲亲他的小脑袋:“对。”

李小二打个哈欠。

宫中内眷迁西苑,王修到南司房整理带去西苑的文稿。皇帝陛下已经到了西苑,南司房有点兵荒马乱。富太监忙不过来,拜托王修照看着,王修指挥着内侍们收拾东西装箱上马车,忙了一天,接近傍晚,最后一辆马车离开,王修才松口气。东边的宫殿都还封着,人心惶惶。太医院的院判院使都在里面坐镇,又进去了几名太医,王修不得不忧心几位大夫。他猛地想起猫儿房就在武英殿附近,连忙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猫儿房迁西苑么?宫中大部分人是不走的,老内侍可能也没什么资格迁西苑。

王修急匆匆跑到猫儿房。宫中虽然平时也是静悄悄的,却没有此时此刻这样空旷得让人发慌。王修走进那个跨院,猫咪轻轻打招呼:“咪呀~”

阳光很好。猫儿房的猫咪们懒洋洋地晒太阳,本来就胖,皮毛柔软地一晒,更蓬松。王修看到这些安逸的小生物,忽然觉得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都很好,岁月只是在平静地消逝。

没有腥风血雨。

一只玳瑁儿伸个懒腰,轻轻走到王修身边,圆圆的眼睛认真地看他。王修半蹲下,用手指挠挠它的下巴。玳瑁儿眯着眼,喵一声。王修低声道:“老李没办法。他很自责,他没有办法。开弓没有回头箭,上阵厮杀,大家都回不了头了,对吧。”

玳瑁儿打个滚儿。王修突然明白为什么李家兄弟喜欢撸猫。人絮絮叨叨,猫咪咕噜咕噜,大家都不在乎,和平共处。

等被挠够了,玳瑁儿站起来走开。紫禁城的猫咪有自己的气度,无拘无束,悠闲舒适。

王修站起,走进房内。他看到涂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