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宫闱/渡红尘 第13章

作者:米洛 标签: 古代架空

  「这、这算什么?!」老太监白眉都吊了起来,慌张地道,「九殿下,您是在寻老奴开心么?」

  「夜儿,朕不是赐予你二百头猎物?如今猎物何在?」就连皇帝也按耐不住,直盯着煌夜问道。

  而大皇子看到煌夜的帐篷里进去很多人,却不见有人扛着猎物出来清点,便好奇地凑过去看。

  他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这九弟不是自暴自弃了吧,偷了他的猎物之后,好歹还剩下三日,再怎么不济,也能捉个七八十头的。

  「那些猎物,儿臣全分发给士兵果腹了。」煌夜说道,「要是放久了,臭了,也就无用了。」

  「可是……」皇帝纳闷地道,「你拿什么和其他兄弟比?」

  「父皇,请稍候。」煌夜拱手说道,接着,唤来童仆卫卿,让他掀去帐幕上的窗帘,因为猎物尸体极易腐烂发臭,所以帐篷上设计有六个窗洞,平时都有布遮盖着。

  卫卿跑到每一扇窗户前,挑开了上面厚厚的油布,众人则静静地、惊讶地、不明所以地站在篷内,脸上写满了困惑不解。

  忽然,一阵狂风卷入账内,因为敞开了窗户,而顶部是密闭的,大风一下子撑开了帐篷,每一个角落都朝外鼓出,好像装满了东西一样。

  「父皇,此帐已满,请您过目。」煌夜这时才对皇帝拱手说道。

  「这……」皇帝似乎也没想到,可以用这个法子装满帐篷,脸上的表情是从未有过的惊讶。

  「这算什么玩意?」大皇子冲入进来道,「你少唬弄父皇!」

  「岂敢。」煌夜不惊不惧地道,「我是按照圣旨上写的做的,父皇说,装满帐篷即可,并没有指明是什么东西,因此只要我装满了帐篷,就是完成任务。」

  「言之有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有人附和道,甚至觉得煌夜想出这么绝妙的主意,不愧是当今的神童!

  「父皇,秋猕大典旨在庆贺丰收、修德安民。为装满十四座帐篷,而涂炭河谷上的生灵,儿臣以为不妥,故想出此对策,还望父皇谅解。」

  「你这么说,倒是父皇的错?」大皇子抓住煌夜的话柄,厉声指责道,「既是狩猎,怎么可以不打猎?」

  「像皇兄那样,把母鹿都射杀死吗?」煌夜反唇相讥。

  众臣回想起大皇子的帐篷内的猎物,确实可以用「惨不忍睹」这四字来形容。那些大腹便便的母鹿,或者才出生不久的箭猪、羚羊,全都挤堆在一起,大睁的兽眼里,似乎还留有临死前的恐惧。

  真让人不忍直视,更不愿看着那好比山堆一样的尸体。

  「父皇,九弟这是强词夺理!明明是他没这个本事,还嫌我射猎得多!」大皇子转而向皇帝说道,请求公断。

  没想到皇帝只是拧起他的眉,沉吟片刻后道,「午后进行射箭比试,你们都下去准备吧。」

  「父皇!」见父皇对煌夜的所作所为不予置评,继续进行皇子们的比试,大皇子非常不甘心。

  「遵旨。」煌夜躬身道。

  皇帝看了眼两个儿子,便转身走出帐篷,大臣们也都一一退下,这装满帐篷的比试,到底是谁赢了,一时间竟没有定论。

  午后的比试,原本是一场集合王公大臣,举行摔跤、射箭、套马等的喜庆活动,但因为上午的结果悬而未定,这几场技艺游戏,就变得火药味浓重起来。

  可是不论怎样,煌夜的武艺更胜一筹,射箭百步穿杨、骑马金鸡独立,技艺高超,大皇子又无法明目张胆地作弊,因此煌夜拿到了第一名。

  到了夜晚,河谷上摆起绚丽多彩的龙灯阵,一百名宫伎在龙灯中间甩着桃红水袖,快速旋转着,跳出一曲美妙绝伦的百花舞。

  淳于炆高高在上,欣赏着这场令人目眩的盛宴,心思却全不在里面。

  「皇上,您尝一口罢。」一旁,年轻貌美的云妃把一枚鲜果肉,塞入皇帝的口内,「这西域的果子真的好甜。」

  云妃,原是一名宫廷舞伎,因身材妖娆、舞姿卓绝,又善于逢迎,深得炆帝的宠爱。一日得沐圣恩之后,便有了身孕,诞下一位公主。

  淳于炆便册封她为妃,命其长伴左右,这也是除皇后之外,炆帝最喜爱的女人。

  「嗯。」只有云妃娇媚的笑容,才能让淳于炆舒展了眉头,轻捏住她的手,两人正你侬我侬时,赵国维到了。

  「你先退下。」淳于炆正色道,云妃便识趣地告退了。

  「皇上,您考虑得怎么样?」赵国维开门见山,急切地说道,「明日总得公布第一名是谁?」

  「朕心里有数,可是……」淳于炆应道,「只怕是个错误的选择。」

  「何出此言?」

  淳于炆沉吟了半晌,道出心声,「夜儿之母萍妃,乃青鹿国之末代公主,倘若她借机复兴青鹿,岂不是大燕之祸害?」

  「如此听来,皇上是觉得九殿下煌夜,应当被立为太子?」赵国维听到这话,不但不觉得头疼,反而很高兴,按捺不住地又问了一遍。

  「正是。」淳于炆面对这个心腹大将军,也不再隐瞒,从头到尾说明了缘由。

  原来,淳于炆出题的时候,就多留了一个心眼,并未注明皇子们的帐篷,必须是用猎物装满的。

  至于该用什么来填满,淳于炆自个儿也不清楚,只是很期待皇子们的表现,可惜的是,只有煌夜看出来了,还应对得如此出色,让人心服口服,这等聪明才智,早已凌驾于其他皇子之上!

  淳于炆没有当即公布立他为太子,是不想大皇子闹事,其实在每位皇子身边,他都留有一个密探,这也是炆帝惯用的招数。

  隐藏在煌夜身边的探子,就是骑士首领骆德,他虽然被大皇子派去的刺客杀死,但骆德早已将大皇子的不轨行为,通过密折告知炆帝。

  大皇子表面恭顺好学,实则狡诈、贪婪,毫无恻隐之心,是不能立为太子的,他登基之日,就是生灵涂炭、百姓苦难之时。

  但是大皇子仗着「无嫡可立,势必立长」这一舆论,控制着太后和百官,齐齐向他施压,这让炆帝感到皇权受到威胁。

  大皇子的夺嗣活动,即阴险又毒辣,炆帝都感到头皮发麻,虽然皇子间的斗争本来就是兵戎相见,血肉横飞。他当年也是踏着同胞兄弟的鲜血登基帝位的,但这几个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炆帝不愿意看见这种场面。

  「皇上之智,愚臣不及万一!」听完皇帝的话,赵国维先是拍马了一番,然后又故作姿态地道,「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讲吧。」淳于炆颔首道。

  「皇上想要册立九殿下为太子,实乃明智之选,是黎民百姓之万福,至于萍娘娘……」赵国维吞吐起来。

  「如何?」

  「老臣以为皇上忧虑得极是,故恳请陛下下一道密旨,赐死萍妃娘娘,以绝后患!」

  「这……!」淳于炆虽说不爱这个妃子,但始终是一夜夫妻百日恩,有些不忍心。

  「这是得以两全的办法,皇上,切不可妇人之仁,误了国家大事!」赵国维激昂地道,他要力保煌夜上位,至于那个亡国公主,死不足惜!

  「那……就这样罢。」俗话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淳于炆不禁握紧拳头,下起狠心,「等夜儿册立之日,就赐她三尺白绫……」

  「不,皇上,未免夜长梦多,走漏风声,还是尽快的好。」赵国维担心皇帝会反悔,又不立煌夜为太子了,主动请缨道,「老臣今晚就可派出特使,快马加鞭,明日就能赶回皇城,将这事情安排妥当。」

  「唉,依了你罢。」萍妃早晚都难逃一死,淳于炆长叹道。

  「老臣领旨!」赵国维并非第一次做这种勾当,知道如何布置,既可以处死萍妃,又不让煌夜起疑。

  淳于炆一摆手,赵国维起身辞别而去。

  「皇上,您看她们跳得多好。」云妃见他们商谈完了,便又缠绕上来,柔情万种,努力排解着皇帝的忧心。

  「爱妃,朕今晚是没这心情了……」淳于炆依然愁眉不展,坐不了多久,便起身叫停了歌舞,带着云妃,摆驾回寝帐歇息去了。

  ※ ※ ※

  第二日晨曦微露,静鞭响过,便是百官朝议之时,尽管是在朱雀河谷上举行朝会,但是官员们神情肃然,一身簇新官服,丝毫不敢松懈。

  「皇上驾到!」执事太监高声通传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朝臣跪倒一地,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皇子们未被召见,全都留在各自的营帐内,听候消息。

  淳于炆坐定之后,巡视百官一眼,开口道,「众卿家平身。」

  「谢万岁!」

  等到那些年迈的老臣们都爬起身,淳于炆才一脸严肃地道,「宣吧。」

  众臣还有些不解,就看见老太监双手捧起一轴圣旨,缓慢展开,清了清嗓子后,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九子煌夜,才智过人,人品贵重,通晓大义,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故今日起,册立其为大燕国太子,钦此!」

  那间,帐篷内只剩下太监嘹亮的馀音,每个大臣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与意外!原以为今日早朝,皇上会商议册立太子一事,他们心里也早有打算,想向皇上举荐大皇子。

  这里的官员,大约一半以上收受过大皇子的贿赂,也认为皇帝非立长子不可,因此拉帮结派,纷纷力挺大皇子,还想着大皇子立为储君以后,他们也能长享福贵,子孙无忧,可如今竟然是九皇子煌夜成了太子,他们全都哑口无言,不知如何是好!

  就连宣诏的太监,也没料到大臣会全员失声,清咳了两声后,继续宣读另一份圣旨。

  这是册封其他皇子的,淳于炆共育有子女三十一人,其中皇子十四人,公主十七人。

  现在册封的是年长的皇子,即大皇子耀祖,封为北郡王,赐北边的鲁城为其封地。二皇子耀忠,封为北齐王,赐鲁城边上的齐城为其封地。

  还有三皇子耀泰,封为西孤王,赐西边的孤城为其封地。八皇子耀康为东照王,赐东边的照城为其封地。

  九皇子煌夜就是太子了,十皇子煌玥年仅十岁,暂不获封,待其成年后再做打算。

  其馀的皇子均有获得奖赏,随行百官,按照官阶等级,也都获得金银赏赐,柯王爷是最风光的一个,他得到的赏赐都可以拉满十辆牛车。

  赏赐都已经结束了,百官们也该跪地谢恩了,可是仍有人面面相觑,尚未回神过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终于,有人率先跪地,如今局势已变,还弄不清时务,可就是自找苦吃了。

  那些支持大皇子的官员们,也哗啦啦跪倒一片,除了高呼万岁,头也不敢抬一个。

  于是,这场进行了数十年,其间不知多少阴谋诡计,多少宫廷事变的夺嗣争斗,终以煌夜的胜出,而落下帷幕。

  而这仅仅是开始罢了,更多腥风血雨,更多爱恨情仇……还远在后头。

  ※ ※ ※

  消息传到九殿下的营帐内,每个人都高兴坏了,手舞足蹈,就差敲锣奏乐了!

  「九殿下,真是可喜可贺呀!」新任的骑兵首领青允,跪地恭贺道。

  「怎么还叫九殿下,该称呼太子了!」一个使女笑着更正道。

  「对、对!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青允带着他的兄弟们,齐声高呼!

  「起来罢,圣旨都还没到。」煌夜微微笑着说。

  「圣旨到!」就在这时,老太监带着一队皇家侍卫,前来颁布皇帝的旨意。

  煌夜跪地接旨,老太监还叮嘱说,回宫之后,要举行册立大典,太子迁宫等仪式,要办的事情多得很,身为太子要好好休息,别太操劳。

  煌夜谢过之后,用一锭金子打赏了公公,公公很满意地回去向皇帝覆命了。

  老太监前脚才走,官员们后脚就到了,纷纷提着贺礼,有金玉翡翠、古董字画,也有送裘皮衣裳、绫罗绸缎的,还有带着孩子,希望能跟在太子身边,为太子效力的。

  不过一日的功夫,煌夜就接待了近五十位的达官显贵。

  卫卿想要提醒煌夜服药,苦于没有机会,只能站在一边守候着。

  一直到了深夜,这一波接一波的客人总算消停了下来,卫卿端着重新熬制的汤药,小心翼翼地走入帐内,看到煌夜正在和青允议事。

  「真了不起啊,那么多珠宝,竟然一下子就把帐篷装满了。」青允大笑着说,和前一任首领骆德相比,青允要年轻多了,他刚满二十,不过性子也更为急躁,说话直率。

  「哼,都是些民脂民膏……」煌夜却唾弃道,他把官员们敬献的东西,全都堆在了原本之前存放猎物的帐篷内,没有多瞧一眼。

  「那该怎么处置好呢?全部退回去,他们的颜面可下不来。」青允这点还是知道的,「对殿下您的将来也不大好。」

  「折算成银子,赈济百姓吧,南边不是在闹旱灾,应当用得上。」

  「是!属下领命,一定办得妥妥当当!」青允很是开心。

  「嗯,这是什么药?」煌夜突然抬头,看向站在门边的卫卿。

上一篇:江南

下一篇:我家国师一撩就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