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家养人参娃 第55章

作者:初吻江湖 标签: 玄幻灵异

  粉条没下锅,但是泡了水,等人回来了,烧开锅下粉条,他们洗漱过后,这粉条也熟了,到时候吃正好。

  太阳都落山了,王子平带着媳妇儿跟儿子才回来。

  “怎么这么晚了才回来?”王子安还记得去年哥嫂当天去当天回来了,这次过了一夜,应该,是不错的吧?

  “可别提了!”王子平却一脸烦恼的样子。

  “吃饭之后告诉你。”赵燕子将儿子抱到了炕上。

  给孩子换衣服,大人系数过后,看那样子都饿了,徐铭尊帮忙放桌子端菜,那边王子安端了馒头上来:“没煮饺子,不知道你们啥时候回来,吃馒头吧。”

  “啥都行,主要是吃着不堵挺,就行了。”王子平不太高兴,赵燕子也是如此。

  小勐子换了衣服出来就抱着奶瓶喝了起来,赵燕子给他麻利的做了个小蛋肉的饼子吃。

  这孩子四岁半了,眼看着就五周岁,辅食也可以吃一点肉了。

  另外因为天色晚了,还给他弄了一小碗的水果泥。

  先把孩子喂饱了,然后放炕上玩去,顺便消化消化,大人们才能安心吃饭。

  吃过了饭收拾干净了,天也黑了,太晚了,王子安只好带着徐铭尊回了山神庙。

  不过第二天晚饭,徐铭尊自己吃的,王子安来了大哥家,自己家的事情自己知道就行了,家丑不可外扬。

  徐铭尊到底不算是王家围子的人。

  更不是王家人。

  所以被排除在外了。

  晚饭虽然是王子安提前做好的,但是吃起来没滋没味的,吃完他就站在山神庙大门口,往山下看。

  索性这个时候,草木枯黄,没什么遮掩视线的东西。

  站了半天才警觉,自己咋跟个盼望良人归来的小媳妇儿似的呢?

  而王子安在王子平家吃过了晚饭,才问大哥:“到底咋的了?你俩回来都不高兴的样子。”

  他眼睛扫过小侄子,发现孩子身上换下来一套他没见过的衣服。

  这小衣服就放在炕梢那里,衣服挺干净的,没脏。

  倒不是他多关心小勐子,连他有多少件衣服都能知道,而是他给孩子买的衣服都是比较合身的那种,尤其是冬天,他怕小侄子出门冻着,买的那羽绒服,都是牌子货,别看小,贵着呢。

  而且小孩子的衣服最好是买一些带弹力的,因为小孩儿好玩啊,他动手动脚的需要一个宽松的幅度,免得束手束脚,他那么小知道什么啊?万一玩脱了,或者因为衣服太过死板,绊住了咋办?

  所以小孩子的衣服都是柔软,有弹性,又比较大一点点的,尤其是弹性,很重要。

  可是现在小侄子身上换下来的一整套的牛仔服,没有一点弹性不说,牛仔这种布料根本不柔软,做工也是仿照大人的衣服来的,上头还有扣子。

  一般这么大的孩子,身上的衣服是不要任何装饰的,什么扣子链子的一概没有,就怕孩子不知道轻重,万一弄下来丢嘴里头可就糟糕了。

  因为这么点大的孩子,没事儿就扣扣身上的装饰品,他也啥都不知道,饿了渴了倒是能说清楚了,但是平时谁会不错眼的看着他啊?

  现在小勐子都会在天气好的时候,在院子里玩耍了。

  他就皱眉了:“这谁给买的衣服啊?怎么给孩子穿这个?”

  “嗨,那是他姥姥给买的,还买大了,孩子穿上身就不得劲儿,一大早上起来,说啥也不穿,他妈就给换了一身。”王子平看了看赵燕子。

  赵燕子自嘲一笑:“说吧,我娘家啥样二安子不是不知道。”

  “咋了?那边又欺负你们两口子了?”王子安马上就明白了。

  “没啥,你嫂子娘家那里听说咱们这又是修路,又是建庙的,说了些不好听的话。”王子平还想给媳妇儿留点面子。

  所以说的有些含含煳煳。

  倒是赵燕子,干脆的告诉了王子安:“赵亮子说我们这穷旮旯还修路呢,修路也是浪费钱;我妈就一个劲儿的问我,你在外面是不是赚了大钱?回来搞家乡建设啥的?给我爸拿了两个京八件的礼盒,赵亮子当天就自己吃了半个。”

  京八件的礼盒,一半也得有三四斤沉了,都是糕点呢。

  “带回去的东西我妈倒是挺满意,还知道给小勐子买了这么一身大了一些的衣服,显摆的谁来都说两句,小勐子四岁半了,才穿上他姥姥的一身衣服。”赵燕子说着说着眼眶子就红了:“也不知道咋想的,问你的存款,我一个当嫂子的,管小叔子的存款多少?我得多不要脸啊?你大哥不知道,还一个劲儿的摇头说你承包了葫芦山,玉带河,没啥钱了,他们不信!最后跟审犯人似的,非得问我家里存款多少?我能告诉他们吗?告诉了他们还不得眼红死我啊?”

  现在赵燕子给自己家的存折上的存款,是整整三十万,除了弟弟给的那二十万伙食费,还有他们自己家存的十万块。

  死期二十万,活期的十万。

  死期那二十万是不能动的,给孩子留着。

  活期的十万是他们家的“过河钱”,家里虽然没有了老人,但是家里还有个孩子,有个啥头疼脑热的需要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六岁就得送去幼儿园了。

  围子里头没有幼儿园,只能送去镇子上的幼儿园。

  加上他们夫妻俩估计王子安也没啥钱了,也得备着点活钱儿给弟弟啊。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夫妻俩去了十里村儿,被老赵家的人一看,也大不一样了。

  光是王子平的那件羽绒服,赵亮子就摸了好几下,还翻看标签。

  赵燕子虽然一直都是家庭主妇,但是她用的那个化妆品,都是很高档的,尤其是口红,是徐铭尊给买的一整套什么“烈焰红唇”系列,那红的可正宗了,还不是那么艳丽张扬的颜色。

  是亚光的口红色。

  加上赵燕子也穿了一件羽绒服回去,以前赵燕子跟王子平冬天的大衣服就是棉服,一件最贵五百块,最便宜的也就二三百,穿个一二年就该坏了的那种。

  旁人家大概都貂皮羽绒服的穿上了,但是王家围子没有一件貂皮大衣,獭兔毛的大衣。

  因为这里的穷,一件衣服一万多块,在他们眼里不值当。

  就算是家里如今存款都三十万了,赵燕子跟王子平都没想过买什么貂皮大衣。

  不过,一家三口都是穿着羽绒服回去的,小皮鞋擦的锃亮,赶着马车,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老赵家三口人,都是钻钱眼子里头去的架势,能看不出来他们不一样了吗?

  “头一天还好,就顾着稀罕东西了,当天晚上吃饭就一个劲儿的给你大哥倒酒,我拦都拦不住,你大哥喝多了也说不知道你的事情,结果就开始问我。”赵燕子擦了擦眼泪:“我就说不知道,这衣服我看也不是给咱家小勐子买的,都大了那么大呢。”

  “别哭,咱们不是啥都没说么。”王子平笨手笨脚的给她擦眼泪:“再说了,日子都是自己过的,跟他们没啥太大的关系。”

  “嫂子,别哭了,他们啥样你又不是不知道。”王子安想了想:“就先这样吧,他们到底是你娘家人,又管不到大哥的头上,更何况是我了。”

  大嫂的娘家人,还真管不到他头上来。

  总算是弄明白了,王子安就放心了,打着手电筒回去的时候,看到了山上山神庙那里灯光温暖,门口还有一束巨大的白光……看着跟探照灯似的,不用说,王子安就知道是徐铭尊。

  也就他那探照灯一样的手电筒,看一眼就眼花花。

  也不知道他在哪儿弄来的这么一个玩意儿,还可抗用了,充满电之后,能连续不停的照三天三夜。

  听说有一种特别贵的,能在极地使用的,可以连续亮七天七夜。

  “这个才三天而已”的话,王子安还记得,说这话的时候,徐铭尊好像很吃亏的样子。

  徐铭尊看到有人拎着手电筒上了山,就知道是王子安了,旁人这个点儿,是不会来葫芦山上的,拜神也不会。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072大气的徐铭尊

  072大气的徐铭尊

  远远地看着王子安走过来,徐铭尊还去迎了一段路。

  “这么晚了不睡觉,跑出来干啥?怪冷的。”王子安拢了一下自己的手捂子。

  “看你没回来我咋睡得着?”徐铭尊抿嘴:“我觉得我越来越被本土化了。”

  “少说那些不着四六的旮旯话。”王子安带着人进了山神庙,关了大门:“走吧,回去睡觉,都九点了。”

  东北冬天的夜里九点,基本上都躺在被窝里了。

  谁还在外面闲逛当啊?

  回到自己的房间,俩人各自收拾了一下就睡了。

  因为第二天,王子安要跟着大哥去“串门儿”。

  都是亲戚,去哪家,有个先后顺序,必须要在正月里头走完,而且也不能太往后排,有的还是他们的晚辈,倒是不用去,等人家上门就行了。

  这一年忙叨的就是为了这个时候去显摆的么。

  王子木家这一冬天算是挣着了。

  虽然王子木跟他媳妇儿贺梅没有在家猫冬,但是家里头有贺梅的老妈在,老太太是被姑娘姑爷接来养老的,把这里当自己家一样,拾掇的干干净净。

  姑娘姑爷外出赚钱,她就在家看着。

  家里没有了猪需要喂,她就喂了点鸡鸭鹅,还有伺候家里的两匹马。

  有隔壁邻居谁有时间就把两匹马牵出去熘熘,给清扫马圈,搓马粪出去堆粪堆上去。

  重活累活都有人帮忙分担,或者等王子木回来干,贺梅这一冬天在镇子上的买卖也红红火火,加上心情好,看着就比往年胖了点,气色也好了许多。

  “今年的日子肯定比去年还要好,趁着大娘身体还好,你跟木子赶紧要一个吧。”热闹的串门子,赵燕子就跟贺梅说了孩子的事情。

  “我俩打算今年要一个,不管男孩女孩,都是孩子。”贺梅摸了摸肚子:“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怀上,这一年也就冬天不忙。”

  冬天只管摆摊子卖内脏,可是农村从开春一直能忙到秋收之后。

  起垄,播种,铲地,铲二遍地,掰苞米,割苞米杆子,起茬子(茬的发音是炸,就是将苞米枯竭的根,从地里弄出来,要把根上的土都弄下去,不能带土出地里)这个活儿更麻烦,必须人工来。

  累得很,别看他们卖一次粮食几万块到手,政府还有补助,那都是心疼他们农民一年到头,就这么一次赚大钱的机会。

  幸好他们王家围子没机车,不然光是油钱就老鼻子了。

  “不管咋样,先要个孩子,生下来慢慢带呗。”赵燕子看了看周围:“咱们围子里,都没跟小勐子一边儿大的孩子了。”

  一共才三十六户人家,目前最小的孩子是王庆生。

  第二小的就是小勐子,四岁半。

  第三小的是上了幼儿园的,王子民他家的王春雨,已经六岁了。

  同龄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上小学的几个孩子也只是你一年级,他二年级的这样穿插开的年纪跟班级,上了初中的倒是初一有三个孩子,初二一个,初三俩,初四俩。

  高中的有九个,高一三个,高二三个,高三三个,平均分布了。

  一共就这么点孩子了,要是孩子多,也不至于将村里的小学早早的就取缔了,因为没那么多孩子上学,生源不行。

  “是得要个孩子。”贺梅抱着小勐子都不想撒手了,孩子太可爱,她这母性都泛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