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好像我老婆 第63章

作者:熊猫筠 标签: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青梅竹马 娱乐圈 甜文 近代现代

  这天的午饭,是让酒店送来的。

  殷舒华还说,其实昨天的年夜饭,本来也没想自己做,都订好了要送来,奈何家有大厨。

  “不过大厨做得可是比酒店好多了。”她笑着夸道。

  穆流风看着五星级酒店的logo,也真不知道自己这位厨师,有没有资格和人家真大厨比。

  更离谱的是,吃完午饭,大年初一,团圆的日子,顾家人丝毫没有要家庭活动的意思,原地解散,各玩各的去了。

  顾延年去钓鱼。

  殷舒华去扫新年第一波货,穆流风让顾承佑去跟她说千万别再买金条,顾承佑没理。

  还有殷美华,去打高尔夫球。

  穆流风和顾承佑看着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地出门,像两只不断摇头目送的猫。

  不过半小时,家里就只剩他们俩了。

  顾家的家庭氛围,现在这么放松了吗?这十来年变了很多啊。

  穆流风觉得这样也很好。

  这样真好。

  他抱着膝盖坐在阳台上,眼巴巴看着顾承佑,“承佑,你会带我去玩吗?”

  顾承佑觉得他穿着粗针麻花毛衣,坐在阳光下,整个人看起来毛茸茸的,特别可爱,拿过拍立得来给他照了一张。

  “我有想要带你做的事情,”顾承佑把围巾给他戴上,“跟我来吧。”

  顾承佑去车库,拉出来一棕一绿,两架配色很有文艺电影感的自行车。

  他俩戴了帽子、口罩,又保暖又私密,骑着车出了小区,来到平整干净的小马路上。

  天气极好,晴空碧蓝如洗。

  路边有高大粗壮的梧桐树,叶子全都黄了,风吹过时纷纷落下,在空中旋舞。

  他们也像两道自由的风,你追我赶地飞驰而过,偶尔卷起落在路上的树叶。

  两人骑到附近的古镇上,正赶上了新春集市。

  这古镇沿河而建,说不上太网红,但也挺有名气,大年初一竟然热闹得很。

  小河桥上全是红灯笼,风雨连廊里坐满了人。

  顾承佑拉着穆流风跑入人群里,先给他买了串糖葫芦,接着,给他推销本地的年糕和板砖似的大块五谷糖。

  穆流风很快就左手奶茶,右手小吃,嘴里满满的,都分不出精力来讲话。

  顾承佑在后面环着他往前走,不让他被别人碰着。

  两人的身高尤为突出,还是一如往常的显眼,不少人在偷看、偷拍。

  顾承佑敏锐地辨别着周围的镜头,把两人的帽子拉得仅能看见路,若有若无地挡着穆流风的脸。

  穆流风转过脸来,他的口罩挂在耳朵上,戴了副平光镜,显得像个学生。

  “没事承佑,”他笑道,“不用紧张,我们现在的样子也不算太好认,应该不会闹出什么风波的。”

  顾承佑虚虚地搂着他的腰,随口说了句:“别拍到我亲你就行了。”

  周围人声鼎沸,穆流风没听清楚,又扭过头来,“你说什么?”

  顾承佑很少见到他这样懵懵的样子,觉得讨人喜欢得不得了,差点一激动在他脸上亲一口。

  好不容易克制住冲动,顾承佑尴尬地说:“没,什么都没有。”

第50章

  古镇上有庙会和祭祀,热热闹闹。

  有一队演员巡镇表演,装扮成戏剧人物,又歌又舞,穆流风跟着拍了好久。

  两人走着走着,进了巷子,人烟逐渐稀少。

  穆流风正在吃臭豆腐,觉得外脆里嫩,闻着不太臭,吃着特别香。

  他暖得嘴中呵出一连串白气,“我们这是去哪?”

  “好地方,”顾承佑还是握着他的手,“马上你就知道。”

  他们似乎是进了居民区。

  巷子里先是人少了,接着又在一家门口,围了不少人。

  穆流风长得高,一下就看出为何这家门口人气如此之旺。

  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姨手里吊着盏鳌鱼花灯,正在摆弄。

  那鳌鱼长了龙头鱼身,红绿相间,鳞片间掐着金丝,在阳光下也闪闪发光。

  这花灯跟普通的还不一样。

  阿姨两手拿着一根长长的杆子,通过小机关,能让鳌鱼扭动身子,左右游动,还能仰起头,仿佛吐水,看得周围的小朋友们连连惊叫。

  穆流风的眼睛都睁大了。

  花灯!

  当年他父亲最会做花灯,虽然没给他做过鳌鱼花灯,但做过锦鲤灯,也是能动的,跟这很像。

  他赶紧扯住顾承佑的袖子,“我们能在这看看吗,能买吗?我也想要。”

  谁知顾承佑还没说话,阿姨先看见他们俩,打起招呼:“佑儿啊!”

  “赵阿姨,过年好啊!”顾承佑也挥手,拉着穆流风跑过去。

  两人穿过人群,跟着赵阿姨进了院子。

  赵阿姨把小院的门关上了,看来是专门在等他们两个。

  穆流风特别兴奋,目光一直在那鳌鱼灯上。

  赵阿姨发觉了,就把灯给他,穆流风忙接过来玩了起来,笑得见牙不见眼。

  赵阿姨也笑起来,“佑儿,这就是你的朋友?真帅气,跟你一样。”

  穆流风忙伸出手,“赵阿姨好,我叫穆流风,我跟承佑认识好久了,是特别好的朋友。”

  赵阿姨握着他的手,拍了拍。

  她的手掌温暖而粗糙,天然带着一种长辈心疼小辈的感觉。

  穆流风愣了愣,心里有某个地方被触动了一下。

  略带茧子的手。

  记忆深处,也有类似的触觉。

  他突然眼眶发酸。

  赵阿姨带着两人进了屋。

  外头是个古色古香的小院子,一进前厅,穆流风眼前一亮。

  满地都是花灯。

  兔子、螃蟹、宫灯,应有尽有,在阳光下,各自闪着独特的细碎光芒。

  “您做花灯生意的吗,赵阿姨?”穆流风问。

  “爱好,偶尔卖一卖,多的是送亲友。”赵阿姨让他们俩坐下,进屋拿出一个大箱子,“佑儿,你说你们要做什么来着?”

  “小狗,”顾承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画着极为抽象的草图,“就是这种。”

  赵阿姨带上老花镜,拿着那张草图翻过来转过去看了好一会,眉头越皱越紧,眼睛越眯越小。

  她忍不住笑道:“你大半个月前就跟我说,要带朋友来做灯,这么久就画了这样一个草图啊?”

  顾承佑脸上泛红,心想:多明确的造型啊,改了好几版呢。

  穆流风也凑过去看。

  这草图是真草,哪里看得出是条狗,像一堆水草。

  顾承佑也知道自己画技不行,又拿手机翻出一大堆参考图,最后说:“看着像狗就行,嗯,看着像我也行。”

  赵阿姨打量他,好半天后说:“佑儿,你也不属狗啊。”

  穆流风拍着腿大笑起来。

  赵阿姨说:“做小狗花灯的不算多,兔子和老猫,就是狮子,也差不离,改编一下就好。”

  她自己拿了张纸,把顾承佑那海草一样的“狗”快速重构了一下,终于能看出具象的形状了。

  “这样不错,这样不错,很像佑儿。”她拿给穆流风,“你看像不像,流风小帅哥?”

  小狗有圆圆的身体,欢脱圆润的四肢,向后飞起的耳朵,是奔跑的姿态,看着活力四射。

  穆流风笑道:“特别像,又帅又可爱又开心。”

  顾承佑抿着嘴笑起来。

  赵阿姨打开大工具盒,里面是摆得整整齐齐的材料。

  竹篾、弹簧、铜铁丝,还有各种剪刀等等。

  “我说着你们动手做,”赵阿姨说,“来,先拿竹篾搭骨架,把头做出来。”

  顾承佑拿出几条竹篾,想递给穆流风,却见他没第一时间接。

  穆流风望着竹篾,脸上带着笑意,思绪似乎已经飘回了很远的地方。

  多久没做过花灯了。

  多久没见过那个,教他做花灯的人了。

  穆流风接过竹篾,用拇指轻轻摩挲片刻,笑容更深了,抬眼时,眼底含着星星点点的水光。

  “好啊,”他吸了一下鼻子,用力眨眨眼,一下变得很有干劲和活力,“来,我们做佑儿小狗灯!”

  做花灯,是个细致活。

上一篇:飞来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