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合伙人 第48章

作者:非天夜翔 标签: 近代现代

  赵星卓看着手中的戒指,再看郑余生的双眼。 他想说“他妈的,这种时候,你在给我开什么玩笑?”

  但他迎上郑余生的目光时,忽然就什么都明白了。

  “你……”

  “这是我妈妈留给我的戒指。”郑余生说:“她让我长大以后,送给我喜欢的人,我喜欢你已经很久了,只是从来没有告诉过你。”

  说着,郑余生让赵星卓合上手,认真地说:“我爱你,赵星卓。 先前那些话,都是骗你的。 我是真的想和你结婚。”

  “你给我的卡。”郑余生答道:“里面的资金,我留下了不少,有一大笔被我存在德国的一个私人银行帐户里,密码是你的生日,我去引开他们,明天早上,你必须尽快离开,无论我是死是活,都不要再回来了…… 就这样,我走了。”

  “我想找个合适的时候朝你告白。”郑余生说:“只是没想到,会在这个地方。”

  这是郑余生最后想说的话,旋即,他转身离去,赵星卓只来得及大喊一声“喂!”但郑余生已推开了他,快步冲出船舱。

  赵星卓扑到船舱门前,吼道:“等等!你给我解释清楚!”

  郑余生用一把扳手将舱门牢牢卡住,朝码头吹了声响亮的口哨,穿过重重狂风与暴雨,哪怕在电闪雷鸣中,亦毫不逊色。

第36章

  雷光在云层中翻涌,世界犹如末日到来,郑余生越过重重停泊的船只,离开那短暂的庇护他人生的港湾,码头上,则是隐藏于黑暗中的敌人。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他内心响起的唯一记忆,却是许多年前的母亲,温柔的声音。

  “余生,你看这片海,到了傍晚时,太阳落下去,海面上都是金光,是不是很漂亮?只是等到晚上,就会变得漆黑一片,可是啊……”

  “…… 偶尔海面上也有星光,古时候的人没有罗盘,只有六分仪,靠星星所在的位置,辨认航行的方向,平安抵达对岸……”

  “月亮会有阴晴圆缺,星辰的光,却亘古不移,哪怕偶尔会有狂风与暴雨,但乌云散去之后,你会发现,星辰永在……”

  “星辰永在……”

  “抓住他!”

  “出现了——!”

  郑余生从一艘船跃上另一艘船,敌人马上就发现了他,包围圈飞快收拢,朝着他逼近,雨渐渐地停了,船只的声响在静夜中显得尤其突兀,海水涨落,温柔地涌来,犹如一瞬间重进他脑海中的记忆。

  还记得在橘园时,用一幅画来形容每个人的童年,赵星卓也许是《睡莲》。

  自己呢?蒙克的《呐喊》?或者蒙德里安的格子,或是梵高那缺了耳朵的自画像?

  从母亲被枪杀的那个夜晚后,郑余生对世界的认知就是破碎的。 自打有记忆开始,他的整个世界来自于母亲也即他的第一抚养人——她在所有时候陪伴着他,并引导着他认识复杂的世界,父亲则几乎不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来,把他视作一只宠物或是一只玩具……

  “你离家出走了。”不久后,郑裕朝儿子说:“扔下了你,咱俩相依为命。”

  郑余生注视着父亲,欲言又止,似乎想问他点什么,却无从出口。

  “…… 千万不要说,少爷,对谁都别说……”梅芳颤抖的声音始终在他耳畔回响。

  很长一段时间里,郑余生的真实人格就像被关在了黑暗的小房间内,他甚至说不出自己是什么时候走出来的,抑或从未真正地走出来过。

  梅芳取代了母亲的位置,开始照料他,郑裕召见儿子的时间则变多了,但郑余生为了保护自己,活成了另一个模样,冷漠,沉默,外界发生的一切事情仿佛都与他无关。

  他的童年记忆十分乏善可陈,数名家庭教师轮流前来教他识字、数学与陪伴他做体育活动,每天上完课后他朝父亲汇报自己的进度,接着便可以回到房内,独自看一会电视,并摆弄扔在地上的玩具。

  那些玩具的存在,只因郑裕认为这个年纪的小孩需要一些玩具。 郑余生试着把来自母亲的安抚转移到一些毛绒物品上,但无一例外的是,每当他抱着某件玩具睡觉,第二天,那件安抚物就会被取走。

  男生喜欢抱玩偶睡觉,像什么样子?简直是个娘炮!这是郑裕的逻辑。

  其后发展到无论郑余生对什么东西产生兴趣,只要郑裕认为不合理,那件东西就会消失。 他曾经很喜欢某个会折纸哄他的女佣,很快那女佣就被调走了——这所大宅里的面孔经常变化,唯一留下来的就是同样不苟言笑的梅芳。

  渐渐的,他在这种压抑与孤寂之中,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父亲正值事业上升期,有那么一段时间仿佛忘记了他。 郑余生便沉默地去念书,五岁时开始养成的习惯,让他不敢与同学建立关系,生怕新交到的朋友们过不了多久,就会像他的玩具一般凭空消失。

  在他的身旁,所有存在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将归于虚无,活物则都很容易突然死去,正如他的母亲。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郑裕惊叹于以自己一个大老粗的基因,居然生出了如此了得的孩子。 他不停地考校儿子的功课,作为奖励,每个月会带他到小弟们的聚集地去,让他体验被帮派中人膜拜,感受那服从的惬意。

  父亲也不停地朝他灌输着母亲的自私自利与疯狂,曾有一段时间,郑余生差点就被他洗脑成功并痛恨抛下他们父子俩的,郑裕口中的“那个女人”。

  那是他们父子俩的“蜜月期”,郑余生在自我保护的潜意识之下,朝父亲表现出了臣服,并期望得到他的认可与鼓励,郑裕也对自己培养出了这样的儿子而十分得意。 他天真地以为,父亲对他的管束随着儿子的年龄增长而逐渐放松,他们也慢慢地互相理解了。

  郑余生开始尝试过正常小孩的生活。

  直到五年级的某一天,郑余生在放学之后,在同桌的再三邀约之下,与班上同学一起出去吃了一顿饭,为班上的女生庆祝生日,回来晚了,恰好那天郑裕过来检查,于是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愤怒。

  梅芳的恐惧无以复加,但她始终将郑余生挡在自己身后,颤抖着朝郑裕认罪,郑裕则漫不经心地玩着一把枪,这让郑余生阴暗的回忆再次袭来。 当然,郑裕释放怒火的目的仅仅是威慑,却让郑余生明白到,这个家里始终没有变化。

  他再次压抑住了自己的本性,从那天起,不再向往少年人的自由生活,大部分时候,郑余生处于一个半窒息的状态之下,呼吸很困难,却也勉强能活。

  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在何时结束,或会不会结束,母亲的灵魂时刻在空旷而幽寂的白楼里徘徊,每每经过他的身边时,便会轻轻叹一口气。

  十四岁那年,郑余生的身材已经与郑裕差不多高,喉结发育,开始变声,也有了不明显的胡须。 郑裕认为儿子成年了,无论法律如何规定,按他的规矩来说,就是这样,于是他给郑余生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在陪他吃过生日蛋糕后,郑裕让他回卧室,卧室里的床上,九年前他母亲待过的地方,现在坐着一名身材丰腴,眼里带着温柔笑意的成年女性。

  那名女性很热情,叫他作“少爷”,但郑余生能听出,她的内心深处有着恐惧。

  他只在床边坐下,注视着她。

  “你从哪里来?”郑余生问她。

  她十分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回答,郑余生却没有脱衣服,认真地问起她的生活,问她为什么到这里来,是否住在江东,仿佛要与她交朋友般。

  她茫然地回答了,末了郑余生又问:“你会下棋吗?”

  “不…… 不会,少爷。”她答道:“我没有学过。”

  郑余生:“没关系,聊聊天,你会讲故事吗?给我讲点你的故事?或者唱首歌?”

  那夜就在平静之中度过,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她离开了白楼,过后再没有任何人提起过她,就像郑余生在童年里体验的,无数存在过又消失了的玩具。

  世间万物,大抵不会长久,存在俱是虚相,唯独灵魂永恒。

  郑裕得知了那夜的经过之后,起初觉得儿子不沉溺于女色是桩优点,同时也暗暗地察觉有点不妥,于是他找过一名心理学家为郑余生进行诊断,得到的答复是“他需要建立一些人际关系,否则就怕心理出现问题,现在看来他比较孤独。”

  “是这样啊。”郑裕不得不认真考虑了,起初他不希望儿子变成软弱无能,感情用事的废物,于是着重培养他冷酷无情,杀伐果断的一面,现在看来似乎过头了。

  于是在十四岁后,郑裕对待他的态度总算发生了少许变化,允许他在报备的前提之下发展一些有限的个人爱好,偶尔也让他离开白楼,自行散心,偶尔还会带着郑余生出国,去巡视自己的一些国外产业,当然,一切都必须在郑裕的控制之下。

  郑余生则总是那副模样,没有任何的表示。

  某一年,阴雨绵延的伦敦,十九岁的郑余生在父亲开会时得以自由活动,下了车,跟随张贴的布告前往皇家学院的交流厅,会场座无虚席,他只能坐在一旁的台阶上,等待那位学术界的泰斗出场。

  但那天,讲座的主持人露面时,会场瞬间响起了不绝于耳的尖叫声,欢声雷动,犹如在欢迎某个明星的出场,郑余生在那热烈的气氛里,仿佛一瞬间就被击中了。

  赵星卓一身西服,戴着黑框眼镜,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此起彼伏的“学长”的叫声,彷佛早已司空见惯,只是简单微笑,点头,一手放在口袋里,按下了投影的遥控器。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社会民间自组织暴力机构的历史渊源、发展,与对文明社会的影响。”赵星卓用流利且纯正的伦敦腔口语,介绍道:“通俗来说,也就是所谓的『黑帮』。 各位请冷静一下,这样我没有办法继续了。”

  台下哄堂大笑,郑余生度过了短暂的震撼之后,突然想起,面前这人他认识!他叫什么名字来着?郑余生记不清他的名字了,却记得他的长相——他是东关社的长子,和自己一样,也是江东人!

  郑余生努力搜索着更小时候的记忆,他非常确定自己见过这个男人,中法混血,第一次见到他时,印象就尤其深刻,那是在一次婚礼上,是郑家与赵家,一位共同朋友的儿子的婚礼。

  那年自己五岁,他七岁,是的,他比自己大两岁…… 当时小小的郑余生在当花童,远远地看了他一面,而七岁的赵家长子穿着傧相服,与伴郎们嘻嘻哈哈地打闹,还不小心撞倒了放红酒杯的桌,稀里哗啦一场混乱之后,他道过歉,甚至没有多看一眼就转身走了。

  婚礼上,郑裕与赵倾城亲切又克制地聊了几句,话语中流露出对赵家长子的认可,而听在郑余生耳中,“别人家的孩子”产生的对比,尤其令他觉得刺耳。

  他变成这样了?郑余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时隔十余年,他们都长大了,这家伙的五官却依旧保留着儿时的痕迹。

  正在这时,讲台上那个男人转过身,郑余生借着炫目的灯光,看清了他的名字:赵星卓。

  “让我们欢迎今天的主角,莱佛教授。”赵星卓做了个“请”的动作,研究社会学的老教授出场,台下闪光灯大作,赵星卓走到台旁,恰好侧对着坐在台阶上的郑余生。

  郑余生仰起头,看着同在黑暗里,台上灯光未曾企及之处的赵星卓,赵星卓则环顾会场四周,发现自己身侧不远处坐着一人,于是礼貌地朝他点头,笑了笑。

  从郑余生的角度望去,台上的布景灯犹如漫天星辰,而赵星卓正站在漫天的星光下,注视着主讲人。 那场讲座的内容,郑余生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直到最后,赵星卓再次上场,嘴角扬起,做陈词总结时,郑余生的心跳突然变得快了起来。

  讲座散场后,郑余生带着少许犹豫,不知是否该去与赵星卓打个招呼,两家地位相当,彼此身份都是大帮派的少爷…… 郑余生却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人与人的差距:赵星卓仿佛活在了一个与他所知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走向被几名学妹围着要签名的赵星卓,站在一旁听他们交谈,赵星卓只是笑道:“这位教授是我好不容易才请来的,你们不认真听,就知道在下面尖叫……”

  郑余生没有走上前,只从侧面看着赵星卓,他总觉得他们出身相近,生活也理应相似,但赵星卓半点也不像一名黑帮少爷,反而与他分道扬镳,活成了另一个模样。

  这种身份的相同令郑余生不禁产生了更多的好奇,离开会场后,他倚仗自己的专业,查询了赵星卓的经历与生平,在黑客技术之下他的私生活近乎无所遁形,郑余生知道他游历了整个欧洲,交过女朋友,还养过狗,参加过公益组织,担任民间机构中为平民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 他的社交账号上有许多在比萨、在艾菲尔铁塔、在莫斯科红场处的照片。

  一个人,为什么可以活得像这样?

  他在马特洪峰下穿着冲锋衣,拇指朝向直入云天的孤山;在阿尔忒弥斯牧神庙的废墟台阶上席地而坐,低头调整相机光圈;在威尼斯的河道里划船,在肯尼亚跟随逐水而去的动物大迁徙……

  他活得自由自在,犹如一只飞鸟。 他活得真实而又热烈,虽遥远,对郑余生而言,却是完全存在的。

  他会回江东继承家业吗?

  郑余生内心滋味十分复杂,对赵星卓的自由生出了几分嫉妒,又不禁自觉形惭。 在这滋味的驱使之下,他预订了皇家学院的音乐厅客席票,只因演出名单里有赵星卓的名字。

  郑余生像一个游荡在阳间的不合时宜鬼魂,支持他存在的咒语法力正在缓慢减弱,令他的躯体变得透明,某个瞬间他就会彻底消失,他急切地追寻着“真实”,他需要一个现实里,真实存在之物为自己锚定,从前这件锚定之物是他的母亲,在她死后,他便失去了立足于世上,获得实体的理由。

  他不由自主地朝赵星卓靠近过去,仿佛那是他的锚定之物,只要触碰到他,自己就能再次获得肉身,减缓那虚弱的恐惧。

  六个月后,再次来到伦敦时,他坐在第六排,注视着聚光灯下的赵星卓。

  那天赵星卓弹奏了肖邦的波兰舞曲,只听到开头时,郑余生便被震撼了,他那自我的虚相在澎湃的音乐中,逐渐变得真实起来,本已虚弱的灵魂再次有了完整的轮廓。

  赵星卓是真实的,而郑余生自己,则正在缓慢地死去。 他死在了那个母亲不惜付出性命作为代价,也要摆脱的囚牢里,现在,他听到琴声,忍不住站了起来,开始设法摆脱囚禁的境地了。

  他不停地翻找赵星卓的个人资料,攻破他的学生网页,校内账户,把能黑的都黑进去,看了个遍。 有一段时间,他又控制不住地想去看看他。

  回到江东后,他距离赵星卓更为遥远,他努力地想让自己忘掉,但在某个夜晚,一贯孤独的郑余生躺在床上,打开手机,社交网络的推送上跳出了赵星卓最新发布的动态时,他突然觉得他就像个幻想中的朋友。

  在郑余生短暂的二十年人生中,甚至没有谈过恋爱,他不知道恋爱是怎么样的,但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越是关注赵星卓,就越想朝他靠近,他仿佛在恋爱,时刻注意着赵星卓的动向,却说不清自己渴望的是赵星卓,还是赵星卓所代表的,距离他十分遥远的人生,囚牢外的人生。

  他也尝试过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譬如找几个玩伴,先是同学,而后发现他们完全无法互相理解,大家对他的家世与脾气都敬而远之;其后则试着与帮派中的小弟们交朋友,更无法走进对方的心里,最后他只得作罢,恢复了孤独一人的状态。

  直到赵星卓归国那一天,郑裕召来儿子,朝他说了事情的经过。

  “什么?”郑余生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赵倾城死了!”郑裕谈论对家的口气十分轻松,又说:“她那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儿子,正在回来奔丧的路上,刘禹勋正布下陷阱在埋伏他,马上也要完蛋了!”

  郑余生瞬间以他最快的速度冲出白楼,骑上摩托车,冲向山林深处的机库,让驾驶员开走了郑家唯一的一部武装直升机,飞向大桥时,他不停地拨打赵星卓的电话,想在直升飞机上朝他通话,让他马上离车……

  就在围堵的最后一刻,郑余生终于赶到了。

  他的手不住发抖,吼道:“再靠近点!”

  “少爷,不能这样……”驾驶员说:“太危险了!”

  郑余生侧身出机舱,迎着狂风,看见了赵星卓以车辆为掩体,面朝持枪的杀手们,他默数三秒,喊道:“赵星卓!”

  但那一刻,赵星卓没有听见来自空中的喊话,哪怕听到了,他也无从分辨这声音是友是敌,因为他根本不认识郑余生。

  郑余生按下发射键,旋即吊在绳梯上,直升飞机冲来,赵星卓尚未注意,在最后瞬间转身,跃进了冰冷的流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