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来的俏夫郎 第87章

作者:林下夕 标签: 穿越重生

  饭桌上,许灏瑞的酒量仍旧没有长进,端着一碗酒慢慢抿,良锦铭赚了钱,高兴地多喝几碗,看得许灏瑞有些羡慕。

  良锦铭从张大壮口中得知他酒量小,也不劝他酒,独自爽快地喝了一碗下肚,打开了话匝子,“我爹花大半积蓄盘下个铺子,现在一个月过去,我把钱又赚了回来,他老高兴了。

  那铺子进的银子虽不多,但好歹有些进项,我娘平常看着铺子,看得也高兴,对了,你们俩都还没去看过呢,下回带你们去看看。”

  “嗯,你吃些菜,别光喝酒。”许灏瑞给林清玖夹着远处的菜,顺道提醒他。

  良锦铭吃了一口肉,又大口喝酒,感叹:“自己做生意,就是比给人做工强。”

  许灏瑞抿了一口酒,附和他,“嗯。”

  见米饭时间差不多了,林清玖放下筷子,想去端饭上来,许灏瑞却按住他的肩膀,先他一步起身,“我去端饭过来。”

  良锦铭坐在他俩对面,将他们的小动作都瞧在眼里,等许灏瑞出去后,他小声问:“清哥儿,他一直都这样吗?”

  “昂?”林清玖不明白他说什么,疑惑地看着他。

  良锦铭想了想,组织语言,“我的意思是灏瑞都这么舍不得你干活吗?”

  林清玖精致的眉眼一弯,“唔,或许他是怕我烫到手。”

  良锦铭咽了口菜,“哦,这也太夸张了。”

  林清玖浅笑。

  恰在此时,小栗子睡醒,没见到两位爹爹,在房里哇哇哇大哭,林清玖顿时起身去抱他。

  许灏瑞将饭端上来,听到孩子的哭声,招呼道,“铭哥先吃些米饭,小栗子应当饿了,我去拿羊奶过来。”

  他端着羊奶过来,林清玖已经将裹得严严实实的小胖娃抱了出来。

  良锦铭有一段时间没见到小侄儿,伸长着脖子去看,惊道:“栗崽越长越俊呐,也愈发圆润了。”

  许灏瑞面带笑意,给林清玖添了碗饭递过去,让他先吃,边为儿子解释,“孩子吃饱了就睡,自然长得圆润,等长高后就不显胖了。”

  他宝贝地抱着崽崽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后背,让孩子斜躺在他臂弯,手拿小勺子给崽崽喂奶。

  良锦铭咋舌,看着他熟练的动作,“我爹当年再宝贝我,也不曾亲手喂过我喝米汤。”当然都是他爹娘谈起的。

  以前家里穷,母乳不足,孩子喝不饱,就喂米汤凑合。

  他小声嘀咕,“这一大一小都宝贝得很呀。”

  许灏瑞回应道:“可不,一个是我的大宝贝,一个是我的小宝贝。”

  良锦铭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边吃饭边瞄他怀里的小胖娃,叹道:“怪可爱的。”

  林清玖漂亮的小脸泛着粉色。

  酒足饭饱后,良锦铭逗了一会儿孩子玩,临走前不忘叮嘱,“记得过几日带着孩子过来喝喜酒昂。”

  “好。”

  一碗酒下来,许灏瑞有些微醺,抱着孩子呆坐在椅子上,林清玖落下院门门闩,见此顿感不好,加快了步伐到他身边,弯腰把孩子接过怀里。

  许灏瑞笑吟吟地抬头看着他,温声道:“别担心,我没醉。”

  林清玖尴尬地对他娇笑。

  哎呀,这不是担心崽崽摔着吗,到时候心疼的还不是他。

  腊月十五,宜嫁娶。

  良家院子一片红色,喜气洋洋,

  宝姑包了两辆牛车,将村里近亲都请了去喝喜酒,许灏瑞被叫去帮忙,去得比寻常客人早,他带着林清玖和孩子坐第一趟牛车,与之一起的还有许兴武一家五口。

  许灏瑞抱着孩子同林清玖一起给两位长辈打了声招呼,又与同辈点了点头示意,面子上还是要过的去。

  赵氏双眼黏在他怀里的小胖娃身上,上了车后,腆着脸与许灏瑞搭话,“孩子都这么大了啊。”

  小栗子醒得早,睁着乌黑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四周,他头带着大红色的虎头帽,身穿大红色的袄子,一身喜庆,粉雕玉琢的小脸,别提多可爱。

  一直想抱孙子的赵氏眼睛盯着他看,挪都挪不开,她心中的大胖孙子啊!

  许灏瑞点头。

  赵氏问:“孩子能给我抱抱吗?”

  他摇头拒绝,“孩子认生。”

  赵氏脸上露出遗憾。

  另外三兄妹都睁着大眼看着可爱的小胖娃。

第九十章 也是个庄稼汉

  许灏瑞原先把孩子靠肩竖抱着,上了牛车后,换成了摇篮式的姿势,把儿子抱在怀里,背着前进的方向坐,给孩子挡风,没过多久差不多三个月的娃娃就在父亲宽大温暖的怀抱里睡着。

  林清玖一身竹青色衣裳,清新亮丽,一头乌黑长发用同竹青色发带半束半披在身后,五官精致绝伦,肤白胜雪,许如兰满脸羡慕地望着他绝色的样貌,这样一个大美人,令人生不出半点嫉妒。

  察觉到她的目光,林清玖回望了过去,坐在许如兰身旁的许灏平两兄弟,见他看过来,脸颊微红,视线不自在地瞥向路边,许如兰讪笑地收回视线。

  许灏瑞大手一把盖住小夫郎的眼睛,把他的小脸转了过来,让他靠在自己肩上,“路还远,睡会吧。”

  “......嗯。”林清玖弯起眉眼,就着这姿势,抱住他手臂,温顺地闭上眼。

  巳时到达良锦铭家,宝姑招待他们用了饭菜,叫许灏瑞和许灏平两兄弟陪随良锦铭一同去迎亲。

  林清玖抱着孩子站在前厅目送他们出门,宝姑拿着栗崽换洗的衣物放到客房,同林清玖道:“清哥儿,等会宝宝困了就把他抱到客房睡,孩子的奶罐我放在灶房温着。”

  “好的,宝姑。”

  叮嘱完,宝姑笑眯眯地向小栗子伸出手,“哎呀,小乖崽,姑婆抱抱。”林清玖把儿子递给她,只要他在孩子的视线内,栗崽就不会哭。

  他在宝姑怀里,睁着黑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爹爹,咧着粉嘟嘟的小嘴冲爹爹傻笑。

  许兴武和良生在院子里摆桌凳,许如兰和良敏秀帮忙清洗碗筷,赵氏则在一旁洗菜。

  宝姑逗了一会栗崽,便把人还给了林清玖,“等会来人多吵闹,你抱着孩子呆在屋内,别吓着他了。”

  林清玖点头轻嗯一声。

  *

  姚安他父亲是扶不起的阿斗,靠姚家大伯接济;继母是妾室扶正,育有一哥儿一儿子,那哥儿比姚安小三个月。

  姚家大伯是秀才时,给孩子们当过启蒙的教书先生,良家兄妹有幸由他启蒙,后他中了举,被县里的桃李书院聘了去。

  说来也巧,‘许灏瑞’小时也是由他启蒙。

  这次侄儿姚安成亲,他便和书院告了假回来。

  读书人嘛,都有固定的圈子,时不时学识切磋,记事大人听闻姚夫子家有喜事,备了份薄礼,拉着朋友一起上门凑热闹。

  不想正巧在姚家大门遇上新郎官,还是认识的人,便也在门外看热闹。

  良锦铭停在台阶前,和许灏瑞小声道,“听说姚夫子回来了,等会拦门的答题,不会是他出的题吧?我答不上来怎么办?”

  许灏瑞虽说已成了亲,可他却没有经历过这个环节,不清楚回怎样,给了他个稳妥的建议,“你可以赶紧找位书生郎过来救急。”

  良锦铭道,“读书人先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上哪找,但我有临时温习了书本,先生应当不会太刁难咱,我又不考科举。”

  许灏瑞颔首认同,“有道理。”

  见身后的队伍已经停下来,良锦铭理了理新郎袍,壮着胆叩响门。

  大门很快就被从里面打开,想来里面的人已等候多时,安哥儿的堂兄姚嘉带着几个弟弟,拦在门前,他面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弟夫,想进门先答对题,请问大学之道是何?”

  良锦铭与许灏瑞对视了一眼,笑道:“姚兄可别出难题为难我一介商贩啊。”

  见姚嘉仍旧笑着看他,良锦铭无奈思索了一会儿,双眸亮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姚嘉颔首,也不多废话,紧接下一题,“朱子说,止,就是所应当停止的地方,即至善之所在。知之,则志有定向。静,指心不妄动。安,即所处而安。虑,是处事情详。得,即得其所止。请问与之对应的是大学中的何句?”

  良锦铭傻了眼,“你要不直接告诉我要背第几句得了,姚兄......”他试图让人通融一下。

  姚嘉温和地打断道:“安哥儿可是熟读大学一书,弟夫若是忘了,可以向身后的同伴求助。”

  良锦铭扫了眼身后的三个弟弟,把目光放在比较靠谱又同样受过启蒙的许灏瑞身上,手肘碰了碰身旁的许灏瑞。

  许灏瑞抬眼,放缓声音,边回忆边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姚嘉赞赏地看了他眼,“最后一题,何谓诚其意者?”

  良锦铭沉默许久放弃挣扎,转头对许灏瑞道:“弟啊,你知道不?”

  许灏瑞默默背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得亏他前阵子无事可做,想起原主的书本,拿出来温习,句意随理解不通透,但好歹原文是会背。

  姚嘉见时辰差不多了,“弟夫快请进。”

  良锦铭松了口气,好兄弟似得拍了拍许灏瑞肩膀,许灏平帮忙则给对方派喜钱。

  记事大人眯着眼看他们进去的背影,与身旁的友人道:“姚夫子是在考学生学问呢?这小商贩与他弟弟还又两下。”

  “算不了什么,学子们都能答上来。”

  “......”

  后面的一切都很顺利,良锦铭很快把人迎了出来,安哥儿由姚嘉背上花轿。

  准备启动时,看到人群前的两位熟悉的面孔,良锦铭冲他俩喊道:“两位兄弟,一起来喝杯喜酒吧。”

  许灏瑞随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挑了挑眉,其中一位是他带清哥儿去衙门办户籍时见过的,还经他手办的。

  他端详了一下良锦铭神色,见他似乎并不知道这人的身份。

  记事大人笑眯眯道“好,那便叨扰了。”

  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总算在未时末将新人接回良家。

  等新人进了门,许灏瑞直接拐了个方向溜回屋里,林清玖正抱着被迎亲鼓乐吵醒的小栗子,见他进来,清澈的声音中带了一丝喜悦,“阿瑞!”

  许灏瑞上前接过孩子,替他理了理被孩子抓乱的长发,温声道:“辛苦了,要不要去看他们拜堂?”

  小夫郎笑容灿烂,“要。”

  许灏瑞一手抱着崽,一手牵着小夫郎,站在前厅看新人拜堂,宝姑和姑父两人坐在上座眉开眼笑地看着儿子与儿夫郎拜天地,拜高堂,对拜,眼尾的褶子就没消下去过。

  林清玖看着两位新郎官出了神,直到手心被许灏瑞轻轻捏了捏才回过神来,漂亮的小脸上挂着温柔的笑意微仰着头看他,又抬手握了握栗崽乱舞动的小手。

  人群里的记事大人不经意瞥见这甜蜜的小两口,陡然想起在哪见过他俩,难怪他觉得那个汉字眼熟,没想到一年过去,这小两口连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