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生冠军 第210章

作者:亡灵大菜菜 标签: 穿越重生 爽文 升级流 穿越重生

  但好在,截止本届亚运会的全部田径赛程结束,中国队在田径项目的奖牌榜上还是成功守住了第一的位置,中国队最终以13枚金牌的微弱优势,战胜了在本届亚运会中横扫了12枚金牌的巴林王国非洲军团。

  ***

  当亚运会结束之后,苏屿终于又再跟着田径国家队的大部队乘坐飞机返回了国内。

  虽然返程的飞机也仍旧还是让苏屿不太舒服,但或许是因为亚运比赛期间他的体能消耗不如世青赛阶段来得严重,因此在飞机落地之后也并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症状,至少从脸色上来看,要比当初从芬兰坦佩雷飞回国内时要好得多了。

  但就算看起来好像没有太多影响,国家队也给参加了亚运会的这些选手放了个7天时间的长假,让选手们可以在接下来的这一周时间里好好休息恢复状态。

  另外就是因为本月,也就是9月下旬国内还有一场全国田径锦标赛,也算得上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田径赛事了,如今参加亚运会的这些选手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国家队选手,但是国家队选手的队籍实际上还是挂在各个省队上的,每当全运会、全锦赛这些对各个省队至关重要的赛事展开时,就有不少选手需要返回各自的省队,代表省队在全国赛场上征战一番。

  苏屿、周宇昂、江源他们也不例外。

  S省体工队那儿,王长安直接联系了裴定山,问方不方便让苏屿他们回来参个赛——没办法,S省体工队的短跨跳项群里,短跑的成绩实在是有些一般,去年的夏令营本来也是想找找短跑苗子,结果苗子是找到了没错,可现如今苗子是彻底栽种在了国家队里,所以省队里想要喊苏屿他们回来参赛,也得看看国家队这里方不方便。

  好在国家队这里并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今年的亚运会已经结束,中国队算不上大获全胜,但赛前的目标还是达成了的,甚至有郑天锡和詹佑铭他们俩的亚洲纪录,都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带着这样的成绩纪录,国家队这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教练组开始好好复盘亚运比赛,将那些被巴林非洲军团或是其他国家给夺走的金牌项目给好好地复盘一番,同时开始筹备10月份将要开始的新一年冬训。

  至于冬训之前这段时间……

  说实话,全锦赛对于这些能到亚运参赛的选手来说,基本上也就不能算是一个压力太大的赛事了。

  接下来的时间过得挺快,苏屿他们在队内一遍休息一遍调整恢复体能,等时间到了9月16日,他跟江源、周宇昂一块儿从B市出发,乘坐飞机去了此次田径全锦赛的举办地点S省T市。

  在与S省体工队的人汇合之后,王长安看着只不过一年不见的苏屿他们,感觉颇为神奇——原本从他们S省体工队的夏令营里面冒出来的三个小孩儿,如今都已经成长到这个地步了啊!

  接下来,在9月18日到9月21日这四天的时间里,苏屿代表S省体工队参加了男子100米短跑和男子200米短跑这两个单项的赛事。

  其中,在男子100米短跑的赛事中,苏屿凭借决赛10秒18的成绩,成功摘得了一枚银牌,而在男子200米短跑的决赛中,苏屿则凭借着20秒65的成绩一举摘金,最终为S省体工队取得了一金一银的出色成绩。

  当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倒也有别的一些原因,例如100米单项上郑天锡并未代表G省出战,最终在100米上夺金的是代表H省出战的冯楚明。

  男子200米这里,詹佑铭此次也并没有参加全锦赛。

  詹佑铭和郑天锡两人有单独的训练计划安排,为了明年的世锦赛,他们已经先一步前往国家队的海外训练基地,此前甚至还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国际田联洲际杯的赛事,与他们身上的这些国际赛事任务相比较,国内的全锦赛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苏屿为S省体工队摘得一金一银之后,他也并没有在T市停留太久,在比赛结束之后,很快就返回了B市。

  因为,早在之前亚运比赛结束之后,回到田径国家队训练基地后,裴定山就先私下向他询问了,是否愿意尝试男子400米短跑训练的这件事。

  苏屿最初在听到这个问题时,他是觉得自己有些不合适的。

  但很快,裴定山整理出了他的一系列数据,重点是他对整体技术、节奏的把握能力,以及哪怕到了体能竭尽时,也仍旧能够尽可能保持技术动作不变形的惯性。

  凡此种种,苏屿甚至意识到了,裴定山在之前给他安排的包括对于自身节奏控制的训练安排上,似乎都有在为他兼项400米铺路的意思。

  想到这里,苏屿看了眼裴定山。

  “怎么了?”

  正在对苏屿讲解他的数据的裴定山看到苏屿的注视,愣了下。

  苏屿看着他,直白道:“教练,你应该直接跟我说。”

  在听到苏屿这句话之后,裴定山怔了两秒,迅速明白了苏屿的意思——他曾经对苏屿说过,希望苏屿能够信任他,但他偏偏在安排苏屿后续的兼项规划时,没有对苏屿说过他的这个考量。

  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裴定山也果断地点了点头,认真地看向了苏屿,对他说了一句’对不起’。

  “之后再有与你有关的规划安排,我会第一时间对你说明。”

  听着裴定山的回答,苏屿点了点头。

  不仅接受了裴定山的这个道歉,而且也同样答应了这个对于400米单项的全新挑战——如果让郑胜他们来看,必然会觉得苏屿和裴定山这对教练和选手之间的相处模式实在是古怪,但对苏屿和裴定山两人而言,互相之间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沟通的方式。

  而在苏屿答应了对400米单项的全新挑战之后,国家队里,郑胜和刘钦龙更是第一时间动了起来,接下来,苏屿从全锦赛的T市返回B市之后,首先要进行的,就是一轮针对他400米短跑能力的全新测试!

第115章

  国家队给苏屿安排的这一轮400米能力测试, 队里知道的人实际上不多,教练里统共知道的也就是裴定山、郑胜、刘钦龙和孙高树、裴永胜他们几个,选手里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倒不是什么特别的保密原则, 而是让苏屿兼项400米这个事情,目前谁也说不好到底能不能出成绩,所以大家伙儿都比较慎重, 没有太高调地讨论这个事情。

  选手里知道苏屿参加这个测试的, 也就是苏屿群里的几个朋友, 另外就是詹佑铭了——毕竟此前郑胜也跟詹佑铭讨论过苏屿兼项400米的可能性, 所以队里打算对苏屿做个400米能力测试的这个情况也没瞒着詹佑铭。

  不过詹佑铭现如今人在海外训练基地比赛顺带参训呢, 所以就算知道这个事情也不可能回来参观苏屿的这个测试,所以这天下午, 等着给苏屿做测试的也就还是教练组里的几个知情人。

  下午为了苏屿的这个400米测试,刘钦龙还专门约了个单独的室内训练场,提前给布设上了电子分段测速器——这是想看看苏屿在400米测试全程中不同分段上的速度变化, 同时也是看看苏屿在400米的中后程阶段, 会不会因为体能的快速流逝和乳酸的堆积带来的肌肉僵硬等问题, 出现技术动作严重变形、速度大幅度下滑等情况。

  事实上, 关于后面这一点,刘钦龙对苏屿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毕竟, 当初他在国家队冬训阶段一眼相中苏屿时,就观察过他在日常训练中跑400米的状态——与许多选手后半程身体僵硬的情况不同, 苏屿在400米跑到后半程时,仍旧还表现出了较好的身体弹性反馈。

  包括这个赛季以来,刘钦龙也始终在关注着苏屿所参加的各个赛事, 他在200米赛事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耐力、弯道能力还有他对速度节奏的把握能力, 全都在高速刘钦龙——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400米苗子!

  只是刘钦龙心里也清楚, 苏屿之前的体能情况,队里不可能给他再加压,所以他虽然眼馋苏屿这个好苗子,却也只能压在心里不冒头。

  但今天!

  今天终于!

  边上,这会儿苏屿和裴定山人还没到,偌大的训练场里就只有刘钦龙、郑胜、孙高树还有裴永胜这么几位。

  孙高树看着刘钦龙在原地站都站不住的模样,没忍住笑话他:“行了啊老刘,你看看你现在这不值钱的样儿。”

  刘钦龙倒不在意孙高树的调侃:“嘿,你们100米单项是不缺人,有郑天锡和冯楚明他们在,这个奥运周期你们是不愁了,后面的后备梯队成员水平也不错,叶明浩、周宇昂还有苏屿,有他们几个在,根本不用担心空档,直接给你们管到十来年后了,横跨四个奥运周期都没问题,但是我们400米愁啊!”

  别看苏屿、周宇昂和叶明浩三人里只有叶明浩是单攻100米的,可苏屿现在的成绩已经摆在那儿,另外周宇昂的潜力也很不错,他们俩都不能单算是200米的人。

  孙高树看着刘钦龙这模样,倒也不继续撩拨了。

  400米那里的情况他也清楚,刘钦龙看他们100米这里的情况早就眼馋得不行了,他要再敢瞎撩拨,指不定刘钦龙就得狂暴起来。

  就在他们闲聊的空档,训练场外有人走了进来——就是要来准备400米测试的苏屿还有他的教练裴定山。

  “啊呀,小屿,来了啊?”

  刘钦龙眼看着苏屿来了,就也不再理会孙高树他们几个了,转头就将注意力放到了苏屿的身上。

  “刘教练。”

  苏屿对刘钦龙问了个好,然后对着孙高树他们几个也都挨个儿问了好。

  大家平日里都是常见面的,没什么太讲究的,苏屿于是在跟几个教练都问过好之后,就绕到了不远处的训练场地上,将自己的训练包放下,开始了自己测试前的热身准备。

  周围的几位教练当然不会在这会儿干扰苏屿,于是就在边上跟裴定山简单地先聊了起来,主要聊的还是裴定山在这个冬训周期中准备对苏屿进行哪方面的提升。

  毕竟,对于运动员来说,室外赛季开赛后,赛季内虽然也始终保持着常规训练的节奏,可常规训练和冬训到底还是不同,整个赛季中,教练还有选手自己所观察到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得放到冬训期间来解决。

  除此之外,冬训还负担着选手体能储备的重大任务。

  总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选手,冬训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训练组成部分。

  对于即将到来的苏屿的冬训安排,裴定山实际上还没做好全部的规划。

  他也并不隐瞒:“目前暂时在准备的只有体能方面的训练规划,苏屿的体能训练和提升需求正在由体能组的安德森进行整体梳理,但是具体的体能训练方案还需要根据苏屿最终的训练项目进行调整。”

  听到这里,郑胜和刘钦龙他们也都明白了——这具体的训练方案还要看今天苏屿的400米测试结果才行,毕竟这决定着苏屿在接下来有没有必要往400米的方向发展,得确定苏屿这天赋是实打实的,才能接着讨论下一步的事情。

  于是知道暂时没什么好谈的,郑胜他们也就暂时先停下了话头,将注意力放到了不远处的苏屿身上。

  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是几个教练在场边一块儿看着苏屿热身准备。

  这架势要是放到一般的小选手身上,估计早就紧张得过劲儿了,但是苏屿的整体状态似乎始终都没有受到影响。

  等他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自己的热身之后,才扭头看向教练们所在的方向,示意自己可以开始测试了。

  教练们这里,刘钦龙那是早已经等不及了,于是这会儿一看苏屿的示意,直接就往400米的弯道起跑区去了,在这之前,他还顺带检查了现场的电子计时器还有分段计时器等设备是否全部确认开启,等确认没问题了之后,就示意苏屿可以到起跑线前做好准备了。

  说是测试,该有的流程也都不会少。

  苏屿在亲自检查完自己的起跑器,调整好它的角度之后,就站在起跑器后开始等待刘钦龙的指令声了。

  这会儿,这个偌大的室内训练场中,统共加起来就只有这么五六号人,赛道上更是只有苏屿一个选手。

  可偏偏,就算是这样,也让在场的教练们心中升起了一丝莫名的紧张感。

  整个儿现场中,说起来真正最放松的或许还是苏屿本人了。

  接下来,刘钦龙在确认苏屿已经做好准备之后,先给出了’各就位’的指令声,在苏屿蹲踞到起跑器上之后,’预备’的指令声也随之而至,紧接着,就是由刘钦龙亲自击发的指令枪响声——“砰”!

  发令枪响,测试开始!

  当刘钦龙亲自击发发令枪后,他自己反倒是先紧张了起来,但他还没来得及任由这种紧张的情绪蔓延开,就先将注意力放到了跑道上的苏屿身上。

  可以看得出来,即便只是一场测试,苏屿的起跑反应速度也仍旧非常迅速,在快速的起跑之后,他的起跑爆发虽然称不上强劲有力,但他在弯道部分的加速和控制表现却是非常漂亮的。

  这也是苏屿在这一次的亚运会决赛上第一次向观众们展现出的能力,由世青赛决赛开始,到亚运会决赛的适应运用逐渐纯熟。

  如今苏屿在前程阶段上的速度能力虽然仍旧比不上他后程的能力惊艳,但与过去的情况相比,可以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赛道旁的孙高树、裴永胜、郑胜等人在看到苏屿的弯道加速和弯道技术表现后,都先后点了点头,显然都非常认可苏屿在前程方面的进步提升。

  但今天的测试是400米的测试,这种大前程阶段的能力表现反而不是重点,对于郑胜他们来说,苏屿是否能够在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乃至于第四个百米赛段中保持足够的体能和速度,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重点。

  “来了,第二个百米。”

  起跑弯道的部分已经结束,对于400米的选手来说,接下来的第二个百米赛段,也就是出弯道之后的第一个直道赛段,这阶段就是他们在整个400米赛程中个人速度最快的一个赛段。

  因为前一个百米赛段已经帮助他们完成了从起跑爆发到加速的过程,出了弯道之后的这个百米赛段他们不需要再重新加速,可以做的就是尽情肆意地奔跑。

  而在这个百米赛段结束之后,马上进入的400米全程第二个弯道对于绝大多数选手来说则会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降速点,选手在这个阶段因为前程的体能消耗,很有可能因为体能问题产生明显降速——当然,除了体能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个阶段选手们也进入了第三个弯道。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手继续在第三个弯道阶段强行冲刺,不仅会让自己原本就已经拮据的体能更进一步被压榨到干涸,更会直接影响到自己最后一个百米直线赛段的冲刺速度。

  所以对于400米选手来说,第三个百米赛段往往会放缓自己的冲刺步调,通过这种放缓步调的节奏调整,让自己可以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也为自己最后一个百米赛段的冲刺积蓄体能。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手们才有可能在最后的赛段中完成一个较为快速的冲刺。

  也正是因为这其中的复杂变化,所以对于男子400米选手来说,对于自身节奏的掌控能力才会变成对他们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要求。

  但遗憾的是,国内绝大多数的400米选手都缺乏这方面的响应能力,有许多选手根本不管什么节奏控制,他们通常是在前三百米阶段就已经耗尽了自己的体能,以至于到了最后的一个直道冲刺赛段时,已经根本没有足够的体能来进行最后的冲刺了。

  在国内,对于选手的这种400米节奏控制能力的训练也不是没有做,但是训练是一回事,接受能力是一回事,总之,如今国内几乎找不出几个正经能控制自己节奏的选手,又或者有的能够控制自己节奏的选手,自身的速度能力又很堪忧。

  对于400米来说,再怎样控制自身的节奏,它也是个追求速度的短跑赛事,选手的速度能力终究还是选材的一大重点。

  再加上国内正经能教好400米的教练也少,就是因为这个种种的原因,国内的400米选材始终非常困难,以至于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副人才凋敝的模样。

  思绪转换之间,眼前赛道上的苏屿已经结束了他的第一个百米直道赛段,并且已经完迅速衔接进入第二个弯道部分了。

  在这个阶段,就是所有选手都可能会出现的降速阶段了。

上一篇:传说之异世双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