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生冠军 第212章

作者:亡灵大菜菜 标签: 穿越重生 爽文 升级流 穿越重生

  总之,最后苏屿在冬训阶段新增400米相关的训练项目这件事是先定下来了,至于再之后苏屿新赛季的赛程安排,那还得再商讨。

  就像是孙高树、刘钦龙他们刚刚所争执的内容一样,明年是个有世锦赛的俗称大赛年,后年更是东京奥运的奥运年,多少选手一辈子等的就是这么一个登上奥运赛场的机会?

  所以,为了明年和后年这两个连续的大赛年,国家队内也会组织教练们在冬训期间进行明年赛程安排的进一步研讨,务必保证如郑天锡、冯楚明、詹佑铭还有苏屿这样的重点选手的训练和比赛安排。

  说到这里,按照苏屿在这个赛季的成绩,实际上他如今也彻底算是国家队短跑组内的重点选手了,这个冬训周期国家队内应该会有更多的训练资源开始倾向于苏屿。

  这其中的桩桩件件都复杂得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细节讨论。

  但这些都是后话,现在,至少今天的苏屿400米测试是已经有结论了——光凭苏屿今天这个46秒88的成绩,哪怕是孙高树、郑胜想压,裴永胜都得出来说句话。

  毕竟,国内的400米实在是太难了。

  眼下苏屿的出现虽然称不上是石破天惊,但是他的这个成绩绝对也是在男子400米这个原本看起来毫无希望的枯枝上长出的一朵嫩叶。

  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原本所主管的是哪个项目,都不会忍心让刘钦龙强行把这个嫩叶给削减了。

  带着这样那样的繁复念头,在场的教练们和苏屿终于结束了今天的这一场苏屿的400米测试。

  等裴定山最后单独跟着苏屿走往办公室时,裴定山问苏屿,这一场测试的感觉如何?

  苏屿想了想,认真道:“还不错,但是我想要可以完成得更好。”

  很显然,他还是在纠结着不久前那一场测试最后两个百米赛段中节奏调整所带来的失误。

  对于其他选手来说这是已经足够出色的成绩,苏屿明白,对于他来说,这其实也已经不错,但当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他就忍不住想要努力尝试做到更好。

  裴定山读懂了苏屿话里的意思,抬手揉了揉他的脑袋:“没事,好好训练,下一次你可以做得更好。”

  苏屿听着裴定山的安慰,点了点头,默默地’嗯’了声。

  ***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屿并没有怎么休息,很快就来到了冬训开始的时候。

  与往年一样,在冬训开始之前,所有参加冬训的选手会前往部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旨在强调冬训阶段的纪律性。

  军训之后,所有参加冬训的选手就迅速地开始投入到了各自的冬训计划安排之中。

  在苏屿这里,他冬训阶段的计划安排就如此前裴定山所说,提升他的身体基础素质——毕竟与其他选手相比较,他的力量、爆发力始终还是太弱了,这对他的前程提速有着不小的影响。

  有的时候不是他不想在前程阶段迅速爆发提速,而是他的身体条件注定了他暂时无法做到其他选手那样的前程爆发速度。

  除了力量、爆发力之外,苏屿在这次冬训中加大了训练比重的自然就是400米的相关技巧,包括他此前主动对裴定山提及的分段速度控制,就是他在冬训阶段的训练重点之一。

  而在国家队的冬训期间,刘宇带着体育频道的采访团队到访国家队,打算拍一些小短对世锦赛和奥运会这两个连续的大赛年之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次冬训进行记录。

  也是在到访国家队冬训现场的时候,刘宇看着苏屿的训练,半晌之后愕然道:“……裴指导,苏屿他这是在进

  行……400米的训练?!”

第116章

  裴永胜扭头看去, 看到的就是在进行短间歇训练的苏屿。

  说起来,短间歇模式训练实际上也不只是400米的专门训练,但是苏屿那条训练赛道上杵着的分段报时器实在是太显眼了, 刘宇他们来的时候,苏屿那条训练跑道上的分段报时器正在每间隔50米的距离进行一次报时提示。

  作为一个专门跑田径口的老记者,刘宇对于各个单项的训练偏向心里都大略有数, 看到这个分段报时的计时器还有苏屿正在进行的这个短间歇训练, 刘宇当即就一个激灵猜到了苏屿当前在进行训练的专项。

  裴永胜听到刘宇的问题, 笑了下, 说:“刘记, 苏屿的这个训练你们拍没问题,但是新赛季之前还麻烦先不要把消息放出去呀。”

  裴永胜的这个话让刘宇愣了一下, 然后问:“裴指导,苏屿这是真的在进行400米的专项训练?”

  裴永胜指了指苏屿的身边,说:“刘记您看看苏屿身边的那是谁?”

  刘宇扭头一看, 笑了, 是他的本家, 国家队这里400米的主管教练刘钦龙——就这刘钦龙在边上杵着, 那他刚刚的这个猜测还真就准了。

  只是准归准,刘宇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苏屿……怎么开始做400米的专项训练了?

  刘宇没忍住问:“裴指导, 苏屿这是要转项目吗?”

  这话刚出口,裴永胜都还没回答呢, 就被边上听到的孙高树一脸纯朴笑意地送了回来:“这哪儿能?苏屿目前主攻的单项还是100米和200米。”

  刘宇:“……”

  刘宇看着孙高树那一脸的好人模样,沉默了两秒:“那他现在这400米的专项训练是?”

  孙高树:“……”

  孙高树继续纯朴微笑:“刘记您也是咱们田径口的老记者了,关于200米运动员的400米潜力公式您应该是知道的吧?将200米运动员的最好成绩乘以2, 然后再加上3.5秒, 就是这位200米选手有可能可以到达的400米成绩。”

  “苏屿在此前的亚运会上跑出了20秒48的好成绩, 刘教练判断他有机会在未来打开45秒大关,刚好苏屿个人也对400米有点兴趣,所以冬训阶段就跟着一块儿练练看。”

  刘宇:“……”

  刘宇面无表情地’噢’了一声,脸上挂的表情就是’您看我像傻子吗?’,这话您就问问您自己信不信?

  潜力公式是潜力公式,真正的潜力是真正的潜力。

  您要真按照这个潜力公式来计算,詹佑铭的400米潜力能达到43秒28,这数据,直逼400米全球历史成绩前三。

  怎么的?

  詹佑铭的这个潜力你们就不考虑让他去400米训练看看?反而让苏屿这个潜力数据只在44秒多的来做400米的专项训练?

  孙高树笑呵呵,刘宇也笑呵呵,大家对会有这个结果的原因都一秒心知肚明了。

  但心知肚明之后,刘宇还是’嘶’了一声:“裴指导,苏屿的这个天赋啊……”

  裴永胜笑着摇了摇头:“苏屿在短跑这个项目上的天赋,确实是得天独厚的。”

  对于短跑选手来说,不论是100米、200米还是400米,速度能力都是首要的,别看400米对选手的控制能力这么强调,实际上对于400米来说,选手的绝对速度能力仍旧是选手训练中的要点。

  即便是国际上的400米名帅在总结400米的特点时,首先说到的也是’400米是以速度为首要特点’的。

  而苏屿的绝对速度能力已经是一再得到过印证的,除了绝对速度能力之外,被称为’400米基础’的速度耐力也同样是苏屿所最擅长的部分。

  同时,不论是在任何一个单项上,苏屿对于整体技术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也早已经被反复验证过,还有他面对大赛时的心态以及随着训练、比赛不断提高和突破的个人能力。

  可以说,苏屿在短跑这个单项上,确实是有着成长成为多面手的潜质的,如今对于他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分身乏术以及体能、状态问题。

  实在是人才难得啊!

  即便是裴永胜在私下里考虑起苏屿新赛季的主攻方向这个问题时,对于苏屿的种种可能性,他也很难不感到头疼。

  用郑胜的话来说,就是恨不得把苏屿给劈成三块儿,他们100米、200米和400米各有一个苏屿在前面顶着,那才算好。

  只是他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儿。

  以至于最近刘钦龙在看到孙高树和郑胜的时候,都免不了跟他俩阴阳怪气一番,孙高树和郑胜一开始觉得这没什么,但最近眼看着苏屿在400米的专项训练有模有样,这俩人心里也隐隐有些着急了。

  你看,这不是当着人刘记的面都开始阴阳怪气了吗?

  索性这阴阳怪气倒也没有保持太久,刘宇这里在看到刘钦龙之后,再加上对苏屿那里的400米专项训练感到好奇,于是跟孙高树、裴永胜打了个招呼后,就绕到了苏屿跟前,旁观起苏屿这里的训练情况了。

  ***

  苏屿这里,他虽然看到了刘记,但因为自己在训练中,于是也只是在短暂的训练间歇朝着刘宇的方向点了点头,紧接着就又投入到了自己的训练任务中了。

  在当前的这个冬训周期里,依照苏屿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苏屿自己提出的训练侧重需求,裴定山给他制定了大量专项跑的训练项目,基本上,一周7天的时间里,有5天的训练都有’跑’的训练内容,这些训练内容里包含了’专项跑’以及’速度’还有’技术’的训练,这些都被相互糅合在了一起。

  除了’跑’的训练之外,体能相关的训练则由国家队这里的体能组负责人安德森带队在进行专门的训练指导。

  眼下这会儿,苏屿正在进行的就是裴定山为他制定的400米专项训练,这是一个由金字塔训练模式和分段速度训练结合在一起的训练项,训练的主要长度实际上不是400米,而是200米。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分段报时器会根据裴定山对他的速度要求进行报时调整——例如,当前裴定山要求的是苏屿按照27秒的速度完成7个200米跑,那么分段计时器的报时间隔就会被调整为6.75秒,当分段计时器开始报时的时候,苏屿需要恰好跑到那个分段计时器的50米位置。

  而在每个间隔的时间里,苏屿会获得27秒乘以4,也就是1分48秒的间歇休息时间,直到他跑完7个200米为止。

  对于绝大多数运动员,当不追求速度极限的时候,体能的消耗也会大幅度的降低,就像是对于200米PB20秒48的苏屿来说,用27秒的速度跑完200米,体能上的消耗程度绝对无法与他用极限速度进行200米比赛的时候进行比较,所以在这个短间歇训练刚开始的前几程都会比较轻松。

  但是,当他需要稳定地保持27秒的速度,并且每间隔1分48秒立刻进行新的一个200米跑且需要连续完成7组训练时,越到后面的训练组数,连续训练给他所带来的疲惫感也会持续地累积。

  而到了最后的阶段,裴定山对他表示,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全力的最后冲刺。

  所以,那就是在已经完成连续6个半200米之后的最后冲刺——即便是恢复能力极强后程爆发力也很出众的苏屿,在第一次尝试金字塔模式训练时,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也基本提不起任何冲刺的力气了。

  但这个短间歇训练,它的精华之所在实际上也就是最后阶段的这个部分冲刺,它能够让运动员体会到在400米比赛中最大负荷阶段的那种身体疲惫感,在这种疲惫感和高负荷下的冲刺,对进一步提升选手的400米后程能力将会带来巨大的帮助。

  与此同时,之所以将这个训练模式称为金字塔训练模式,是因为随着选手的训练时间和对训练的适应性越来越强了,对于选手单程的200米时间要求也会逐步缩短。

  例如苏屿一开始接受训练时,裴定山对他的要求是单程200米30秒,全程10次为一个完整组,每次单程中的间歇休息时间是2分钟整,随着苏屿对训练的逐渐适应,裴定山对他的要求也逐步从单程30秒变为29秒、28秒,然后是现在的27秒。

  同在冬训的周宇昂由于也需要提升自身的节奏把控能力以及后程能力,因此也同样被裴定山安排了同款金字塔模式的短间歇训练。

  一开始时,周宇昂听说单程200米30秒跑完就行,当即狂拍胸脯表示自己跑20个来回都没问题——直到他亲自上阵体验过了这个短间歇训练的强度和酸爽,于是到了最近这段时间,每每看到训练表上安排了短间歇训练他就一脸的悲戚。

  不过作为一个正经主攻200米的选手,裴定山倒是也没有给周宇昂安排了太多的金字塔模式训练,更多还是与上个冬训周期一样,通过分段报时器进一步强调对分段速度的掌握。

  ***

  训练场上,苏屿仍旧还在为这个短间歇训练进行最后的冲刺,而在苏屿冲刺的过程中,训练场旁,是刘钦龙在对刘宇解释苏屿正在进行的短间歇训练和金字塔训练模式以及报时器训练之间的一系列关联。

  虽然裴永胜交代了刘宇,希望在新赛季开赛之前不要让苏屿兼项400米的事情外流,但是并没有说不让刘宇采访记录的意思,于是刘宇还是把刘钦龙、苏屿和裴定山给挨个儿采访了一遍。

  这几个人里,苏屿是最不擅长应付采访的,裴定山则是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有一说一,不太容易有什么采访效果。

  等给他们挨个儿采访了一轮之后,刘宇深深地觉得,还是他本家的刘教练是个比较好的采访对象。

  倒也不是说刘钦龙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话多什么的,而是刘钦龙他真情实感啊,而且就算这段时间苏屿冬训也在进行400米的训练了,可对于刘钦龙来说,这一切感觉还是美好得有些不太真实。

  就400米这个项目吧,它的难处刘钦龙每每跟队里卖惨的时候都要翻来覆去地说,刘钦龙感觉自己执教多年就没有过什么太美好的时候,直到最近。

  于是基于这样的感怀,刘钦龙给刘宇把自己从上个赛季冬训发现苏屿开始,到之后暗中关注苏屿的心态和这个赛季冬训前的400米测试,都挨个儿给刘宇讲了一遍。

  刘宇虽然是田径口儿的记者,但他也是记者啊!

  是记者就爱听这些充满信息量的故事!

  于是刘宇一路往下听,但在听到苏屿第一次400米测试的成绩时,这位刘大记者也惊呆了:“多少?苏屿他400米测试的时候跑了多少秒?!”

  刘钦龙听到刘宇震惊的提问,当即有了一种’你也是我辈儿郎’的心情,拍了拍刘宇的肩膀,笑呵呵道:“46秒88,苏屿第一次测试的成绩就是46秒88。”

  刘宇的嘴巴张了又闭上,张张合合了半晌,然后看着刘钦龙那模样,最后笑道:“恭喜刘教练,男子400米短跑喜获一员猛将啊!”

  刘钦龙那个嘴角翘得就仿佛下不来了一样。

  没办法,他开心啊!

  但是在国家队里的这段时间,那郑胜和孙高树看到他就阴阳怪气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他想抒发一下自己这种喜悦的情绪都找不到人,只能回家反反复复地跟自己媳妇儿说。

  一开始他媳妇儿也替他高兴,但他念叨得多了,他媳妇儿也嫌他烦懒得理会他了。

上一篇:传说之异世双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