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生冠军 第67章

作者:亡灵大菜菜 标签: 穿越重生 爽文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叶明浩听到这里,嘴巴张了又合,脑子里就是一句话在回荡——这个孙宇航的嘴,真的是和传说之中的一样欠。

  苏屿抬头看了眼江源,问:“所以呢?”

  江源想了想,道:“我想赢过他,在他退役之前。”

  叶明浩听到这里也沉默了下:“……孙宇航今年已经26岁了。”

  从国际赛场上来看,跳高选手的巅峰年龄通常可以维持到30岁之前,而30岁之后,跳高选手的成绩将会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下滑期,当然也不是没有选手在临近退役的年龄再创高峰,但那毕竟只是少数。

  也就是说,如果江源想要在孙宇航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阶段打败他,可没有多少时间了。

  江源听着叶明浩的话,点了点头:“嗯,我知道。”

  然后就没有说话了。

  不论是苏屿还是叶明浩都看得出来,江源这话是认真的,这也就意味着江源需要在未来3年,也就是17岁左右的年龄,将自己的成绩冲刺到2.39米左右。

  但……

  叶明浩在心中迟疑地想——这真的有可能吗?

  ***

  另一头,跳高测试场地中。

  孙宇航看着江源已经离去的方向,摸了摸下巴,对裴永胜道:“嘿,老裴,你新捡的这个苗子有点意思啊!”

  裴永胜没好气地瞪他:“没大没小!”

  “另外那是有点意思吗?14岁的年纪,跳过了2.29米的高度,你小子当年能跳出这成绩来?”

  孙宇航理直气壮:“那是我专项训练开始得晚!”

  裴永胜懒得理他:“那你的意思是江源的专项训练开始的早?”

  孙宇航听到这里,嘿嘿一笑不说话了。

  他摸了摸下巴,道:“别的都挺好,就是不太受得住气。”

  裴永胜的白眼翻得更大了:“你也不看看你那张嘴?我是你让你稍微刺一刺他,让他生出点胜负欲来,不是让你嘴那么欠地挑拨人——还让他5cm!我看你刚刚自己差点儿下不来台!”

  孙宇航叉腰:“那我2.36米不是成功跳过去了吗!”

  裴永胜翻白眼:“那是江源他跳过了2.29米,你死要面子运气好才翻过去的,就你刚刚那个空中姿态和身体控制,我都不惜的说你!”

  边上,张旭健早已经习惯裴永胜和孙宇航这师徒俩的吵架日常了,只有曾邵文在边上备受打击——在今天的测试里,他的状态一般,最终只跳过了2.23米的横杆,但不久之前刚打败他的江源却又跳过了更高的高度。

  哪怕江源最终还是输给了孙宇航,但那又怎么了?孙宇航身上可是有着一块世锦赛男子跳高金牌的,在场的他们不论谁输给孙宇航都不冤!

  但很显然,不论是裴永胜和孙宇航,他们看起来都对江源有着超出寻常的关注,想到这里,曾邵文咬了咬牙——他们看好江源又怎么样?他曾邵文也还是有机会的!最后的成就怎么样,还是要靠成绩来说话!

  ***

  不论跳跃项群那里的情况怎么样,都与短跑组这里没有太大干系。

  江源来到短跑组这里时,距离200米的最后一位选手测试结束的时间也已经很近了,毕竟200米的选手人数不多,整体测试所耗费的时间也少。

  只是测试耗费的时间少、人数少,就同样代表着200米选手的人才稀缺,国家队可挑选的选手范围要更少。

  就以这次的世青赛达标情况来说,100米这里至少目前还有一个冯晓峰也起来了,有机会跟苏屿和叶明浩一起争一争这最终的100米世青赛参赛资格。

  可换到200米这里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此次世青赛的200米达标成绩是21秒40,本赛季截止目前为止,符合明年世青赛参赛年龄的青少年选手中,成绩达标的选手人数是:0。

  非常尴尬的现状,也就是说,如果截止明年6月的达标窗口期内再无人跑进21秒40以内的话,中国队的世青赛200米单项将面临无人可派的窘境。

  而连200米都这样困难,400米更不必说了。

  事实上,这一次的冬训,国家队这里除了原有男女各2位的正选选手之外,已经是把200米单项上有机会冲击21秒40的u20选手都召集进队冬训了,希望的就是能够在冬训阶段对这些选手进行一个加强型的训练,帮助他们在新赛季的达标窗口期内成功地跑进21秒40的达标成绩以内。

  但就刚刚200米的个人测试情况来看,实在是算不上太乐观。

  被招进队的2名200男子200米的小将,一个叫朱松峰,一个叫高乐强,分别是1999年和2000年出生,此前的PB是21秒46和21秒51,而在刚刚的测试中,朱松峰跑出了21秒72的成绩,高乐强略好一些,跑出了21秒60。

  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很难令国家队的教练们满意的,但国家队的教练们也并没有露出不满的态度,毕竟他们也清楚,朱松峰和高乐强目前的水准还有限,否则也不会久久打不开21秒40的关卡。

  也是在200米的所有选手都测试完毕之后,先前那位说要送苏屿一票的教练才略有些迟疑地道:“孙指导,真要让苏屿测200米的成绩吗?”

  苏屿毕竟还没什么200米的比赛经验,别说比赛经验了,就训练的经验也少得可怜,再加上他的体能状况——郑胜,也就是这位短跑组的教练并不认为这样的情况下给苏屿测200米,能测出个什么有效的成绩来。

  孙高树看了他一眼,道:“谁说这就要测出个有效成绩来了?”

  “我不是说了吗?主要还是看看苏屿在200米这个单项上到底有没有机会和天赋。”

  郑胜想了想,觉得有些难。

  毕竟苏屿如今的身高才将将1米7,光在腿长方面就已经输了不少,哪怕他的后程爆发力确实出色,可在步长上的劣势就必须提升步频来进行补偿。

  光从这一点上来说,苏屿就是吃亏的。

  孙高树看了眼郑胜,多少也猜到了郑胜是个什么想法,但他没有多说,毕竟苏屿的表现如何,光靠他现在说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要看苏屿自己在赛道上的表现才能够让现场的这些国家队的教练们折服。

  而孙高树之所以这么肯定苏屿应该能有个不错的表现,主要还是源自于裴定山的平静反应——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但是裴定山当年自己就是个非常出色的200米苗子,如果不是因为意外受伤,裴定山现在应该已经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孙高树相信裴定山对于200米这个单项一定还有一些额外的情感,既然裴定山给苏屿的训练中增加了200米单项的相关训练,就说明裴定山确实是看好苏屿的200米发展的。

  想到这里,孙高树看了眼已经到弯道为止准备起跑的苏屿,在心里暗叹——只是他也知道,自己确实是太着急了点,这个苏屿不仅现在才14岁,而且体能情况确实不太理想,再加上临时备战测试200米……

  这种种的不利因素加在一起,也不知道苏屿能跑出个什么成绩来?

  照理论上来说,200米选手的成绩通常是他的100米成绩x2再上浮些许,也就是说,以苏屿100米10秒39的成绩,苏屿实际上是有机会跑出21秒以内的成绩的,但理论归理论,成绩归成绩。

  孙高树想,苏屿这一次的测试,只要能跑进23秒以内,就是极有天赋的表现了——毕竟就在当初的全国u16田径基地赛上,200米夺冠的u16选手也只跑出了22秒53的成绩而已。

  带着这样的想法,孙高树对于苏屿的200米观测就放在了更偏向于技术基础这方面的观察之上了。

  由于200米的起跑是在弯道位置,所以对于200米选手来说,弯道起跑本身也是一个与百米的直道起跑所完全不同的技术难点。

  赛道上,苏屿此时已经将自己跟前的起跑器调整到了跑道中间偏向外侧的位置,同时调整了起跑器的方向角度,让它的角度和跑到内侧的分道线形成了一定的角度直线。

  看到苏屿的这个动作,孙高树点了点头——可以,这种基础的知识掌握得还是很扎实的。

  这种弯道起跑和直道起跑从技术上就有着不小的区别,譬如苏屿的这个起跑器角度放置,就是为了让200米弯道起跑的选手,可以至少在起跑的前两三步阶段拥有一小段直线起跑的距离,让选手在这个阶段凭借着短暂的直线距离发挥出更大的爆发力,也让自己的起跑加速可以做到更好。

  这种技巧看似微小,但却是关系着选手在200米的比赛中能否取得更进一步成绩的关键所在。

  截至目前为止,孙高树敢说,至少在这个小细节方面,苏屿做得是比朱松峰和高乐强两个小将要好的——这两个小将的教练在指导的时候或许是习惯了提前为他们安排好起跑器,所以他们都学习了教练的统一角度起跑器摆放方法。

  这个方法虽然看似也还可以,但是并不见得就适应第一道到第九道的9条道次。

  在他们今天的测试中,选手虽然没有同场测试,但是他们模拟了比赛中的随机道次,在面对随机道次时,朱松峰和高乐强相对生硬的起跑器摆放角度就被凸显的很明显了。

  看到这里,孙高树在自己的教练板上做了个标记——基础知识掌握相对透彻。

  这是他对于苏屿在200米这个单项上所给出的第一个评价。

  而在孙高树给出这个评价的同时,叽咕视频的直播间里,在观看田径短跑组首日测试的田径迷们都有些懵了——

  【这什么情况?这不是200米的测试吗?苏屿怎么看着又要上了??】

  【苏屿不是100米的选手吗?他跑过200米吗???】

  这些在直播间里观赛的观众由于无法得知教练们之间的讨论内容,因此直到这会儿眼看着苏屿要上场了才知道苏屿居然也要来参加200米的测试。

  田汝辉和周继明这才想起来自己忘记给观众朋友们介绍眼前的情况了,于是两人对观众很快进行了一个相对简单的介绍——

  “在刚刚百米测试结束之后,孙指导认为苏屿在200米短跑的这个单项上或许也有不错的潜力,所以建议苏屿也在现场进行一次200米的个人测试,该项测试与本次冬训的首日测试无关,仅为苏屿的个人测试。”

  ???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到这个解释,愣了半晌,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这也行?

  但眼看着测试场地上苏屿都已经调整好了起跑器,示意自己准备完毕了,这些直播间的观众们只好承认——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不行的样子。

  只不过,这苏屿过去就连200米的比赛都没怎么跑过,就这能出什么成绩啊?

  这些观众们刚想到这里呢,周继明就给观众们来了一个更大的暴击:“就在刚刚,我和田老师简单向苏屿的教练咨询了苏屿的200米训练情况,裴教练表示,苏屿才刚刚开始进行200米的相关技巧测试,对于200米的配速和技术方面有了较为初步的了解,但完整的200米整合跑经验还不多,这一次的200米测试,也可以算是苏屿在系统学习200米跑的基础知识之后所进行的首次测试了。”

  观众们:哈?

  他们原本以为苏屿没有参加过200米的比赛就直接在国家队进行200米的首测就已经够离谱了,结果你说苏屿不仅是没有参加过200米的公开赛事,更是连训练中完整的200米跑都没进行过太多?

  一瞬间,整个直播间的弹幕都有些安静了下来,片刻之后,直播间的公屏上幽幽地飘过了一句话:【……我就不说多了,就苏屿这个情况,有机会跑进24秒吗?】

  倒是也有人觉得苏屿最终跑出怎样的成绩无所谓,毕竟都知道他的200米训练次数少,而且他毕竟是主攻100米的,100米10秒39的成绩说明他的绝对速度已经非常出色,在这种情况下,他的200米成绩再差也不至于差到哪儿去。

  再说了,就算真的差,那苏屿的百米成绩才是他的关键价值所在呢!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倒是挺认同这个说法,最终就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于苏屿的200米测试不免少了几分期待。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场负责发令的教练已经给出了‘各就位’的指令声,紧接着,在苏屿蹲踞到起跑器上做好起跑准备之后,‘预备’的指令声与‘砰’的一声的发令枪声也相继响起——这一场属于苏屿的200米个人测试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作者有话说:

  裴永胜:你的这个嘴,真的是欠啊!

  孙宇航:嘿嘿,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第47章

  在发令枪响前, 叶明浩看着弯道位置上等待起跑的苏屿,眉头拧得有些紧。

  他当然知道苏屿在200米这个单项上应该也是有天赋的,只是训练的时间这么短, 在有限的训练下,苏屿真的能够掌握住200米跑的节奏吗?

  这绝不仅仅是弯道起跑和弯道跑技术的问题。

  正在沉吟间,现场的发令枪已经‘砰’的一声响起——这一场200米的单人测试开始了!

  在发令枪响之后, 苏屿所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弯道起跑!

  但正如孙高树先前所看到的一样, 苏屿是确实掌握了起跑器的设置思路以及200米的起跑技巧的。

  在发令员给出‘各就位’的指令时, 他就已经稳稳地蹲踞在起跑器上, 同时他的双手张开稳稳地支撑在最靠近起跑线的边缘位置, 身体已经做好了随时进入‘预备’状态的准备。

  而当‘预备’的指令声响起,他的后臀抬起略高于双肩, 前后膝弯曲,身体大部分力量都已经分摊在两臂和双腿之间。

  测试场旁,孙高树看着苏屿的预备动作, 再一次暗暗点头——非常标准的准备动作, 没有在选手的力量不足时就盲目让选手学习顶尖运动员的起跑姿势, 裴定山为苏屿调整出的这个起跑预备姿势是更适合年轻运动员的, 不是那种为了过分追求前倾力量而不顾选手是否能够适应的预备姿势。

  而在听到预备的指令声之后,从苏屿专注的神情也能够看得出, 苏屿是在认真地听裁判的指令声,而不是在胡乱凭借一些小聪明来预判裁判的发枪节奏。

  当发令枪响起, 苏屿的两腿快速蹬离起跑器,两臂也第一时间启动了强而有力的摆臂动作,迅速果断的摆臂动作带动他的身体快速进入了起跑阶段的大步幅节奏中, 伴随着进入这个阶段, 苏屿的这个起跑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测试场地旁, 国家队短跑组的教练们都对苏屿在起跑阶段的表现暗暗点头。

上一篇:传说之异世双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