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生冠军 第82章

作者:亡灵大菜菜 标签: 穿越重生 爽文 升级流 穿越重生

  聊到这里,有个选手突然道:“怪不得我教练跟我说,到了奥训基地集训,要摆正心态呢。”

  没办法,实在是这里的天才可太多了,所有前来参加训练的少年选手,都是各个单项拔尖的人才,U16的U18的还有U20的,这里就有一大波儿的少年、青年天才碰头了。

  但再怎样他们还只是U20以内的天才呢。

  把注意力往国家队冬训和试训的人群里扫一扫,那里的门槛就比他们奥训基地的集训又要高出了一大截儿,他们这些奥训基地的集训选手,不论是U16、U18还是U20,绝大多数都还在为怎样跑进11秒以内,又或者怎样打开10秒60的关卡在奋斗着,但换到苏屿又或者叶明浩、冯晓峰那些选手身上,他们却已经在和10秒40甚至10秒30这种有可能他们一辈子都摸不到的门槛在战斗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怪不得有些少年选手集训结束之后,反而会茫然失去目标。

  对于国内外的竞技体育研究人员来说,青少年选手的流失率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曾经有人将这个问题的原因归咎于青少年选手过早开始专项训练,因而导致请少年选手在训练中因为枯燥乏味的训练对项目本身失去兴趣所以流失。

  但是从现实角度出发就可以知道,青少年选手的流失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训练的枯燥乏味是一点,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天才,不断受到的挫折,以及认识到自己不适合竞技体育这条道路……等等等等,都会成为这些少年选手做出离开这一选择的原因。

  毕竟,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残酷的一件事——顶端的位置太少了,以至于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向上攀升的选手,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往往就会自我迷失,最后失去方向。

  ***

  对于苏屿他们来说,奥训基地的选手开始集训,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唯一的变化就是周宇昂也加入到了冬训的训练中,开始跟着裴定山调整他自身的200米节奏,尝试体悟‘调整步频和步幅’的感觉。

  而在周宇昂来到国家队一块儿蹭冬训时,詹佑铭则已经打包了自己的行李,离开了国家队的田径训练基地,去往了国家队在海外的训练基地,去见他的老朋友莱温顿教练了。

  与此同时,田径国家队各个项群在经过了类似‘期中考’的队内测试赛之后,教练组方面也整合了选手这两个半月以来的训练资料,各个项群集中到一起开了个碰头会。

  短跨跳这里,由于裴永胜是这三个项群的总负责人,因此是由他牵头,带着三个项群的教练组一块儿开的碰头会。

  这一次碰头会的主要议题除了选手们这两个半月以来的训练情况报告之外,主要针对的还是来年的亚运选拔赛。

  “裴指导,田管中心那里有什么新的消息吗?”

  裴永胜点了点头道:“目前的消息是说,这一届就不设置亚运成绩达标线了,就以615到617的选拔赛最终成绩为准,短跑项目,100米、200米和400米,各个单项男女各取前两名选手入围,第三名选手备选——名单提报体总之后,体总会再审核,如有问题再向下取优先排名,100米和400米会额外选拔前5名选手作为接力队队员和备选选手,同样会提报体总最后报批。”

  在场的教练听到这个消息,尤其是孙高树,终于是狠狠地松了口气。

  要知道,在这一次正式的消息出来之前,有小道消息说,田管中心想要设置亚运达标线,选手们需要成绩达到达标线的标准,同时参与亚运选拔赛选拔出达标选手中最优秀的那一批,而亚运达标成绩会向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田径达标成绩看齐。

  当时这个小道消息一出,田径国家队上上下下都一片焦头烂额。

  诚然,田径队确实也有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例如投掷项群这里的铅球还有竞走项群都是我国田径项目上的优势项群,可真要这么搞的话,像是短跑项群这里就非得倒下一大片不可。

  毕竟如果向2016年的田径达标成绩看齐的话,那么男子百米的里约奥运达标成绩是10秒16——纵观国家队上下,只有百米一哥郑天锡一个人能跑进达标线,200米的达标线20秒50,巧了,也只有200米的一哥詹佑铭一个人可以跑得进。

  就按照这个标准,就别再想什么‘达标之后再通过选拔赛选拔选手’了,毕竟就那么一两个独苗苗能跑进标准里拿下资格。

  :)

  至于400米,孙高树都不想提——里约奥运的男子400米达标线是45秒40,而国内目前的400米全国纪录还是三十多年前创造的45秒50。

  也就是说,总览中国队前后30年,你也找不到一个能在45秒40这个达标线上成功达标的男子400米选手。

  你就说这个消息妙不妙吧?

  后来大约也是田管中心自己数了数国内的选手成绩,觉得这恐怕真的不太行,这才把选拔方式从达标线给改成了选拔赛排名。

  否则国家队这里恐怕就又要上演一场亚运会短跑项群多个项目达标人数不足的惨剧了。

  总之,在裴永胜表示这个最新的亚运选手选拔方式基本已经明确定案后,不论是优势项目的教练还是非优势项目的教练都松了口气。

  当然,对于国家队的教练们来说,并不是解决了眼前的这个问题就没有烦恼了的。

  因为除了选拔赛选拔出选手之外,国家队这里同时还会承担体总下发的夺牌任务——作为举国体制下由国家培养的团队和运动员,为国争光这四个字几乎已经刻印在了每一个体育人的灵魂骨血之中。

  夺牌任务对于国家队来说义不容辞,但同样,国家队也有着国家队这里的压力和困难,就像是先前提过的400米这个短跑单项。

  刘钦龙是个敢提问的,于是在裴永胜让大家开口提问题时,他就直接先开了口:“裴指导,今年的雅加达亚运,田管中心对400米是个什么想法?”

  这就是在问田管中心给400米这个单项的选手下达了怎样的亚运任务了。

  裴永胜听到这个问题,也头疼地揉了揉脑袋,说:“暂时还没消息,不过据我判断,田管中心对400米的期望应该会是至少跻身决赛。”

  刘钦龙在听到这个回答之后,嘴角一阵抽搐,最后说:“如果非得是这个的话,要不我先领个罚吧?”

  说真的,刘钦龙这里也是不想就这么直接摆烂的,实在是400米决赛这个事情……

  其实依照往届的亚运400米情况来说,从小组赛晋级半决赛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儿,基本上跑个48、49秒的也大有人在,就这个成绩,别说国内水平较好的400米选手了,就现在去把苏屿直接丢到亚运400米预赛的赛场上,他恐怕也可以直接晋级400米半决赛。

  但到了半决赛阶段,想要晋级决赛就没那么容易了。

  通常只有跑进46秒30以内的选手才有机会拿到400米的决赛入场券——这个成绩听起来好像也并不困难,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内目前的400米选手中,就连个能稳进46秒的都不太能找到。

  上个赛季中,男子400米选手里,成绩最好的一个也就是45秒83,仅有那一次——除了他之外,余下的选手成绩都被卡在了46秒之外,包括跑出45秒83的那位选手,他的赛季第二好成绩也仅仅是46秒20。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如果能把上赛季跑出45秒83的那个招进国家队好好地训一训,把成绩稳定到46秒20以内,努力地冲一冲亚运会的决赛也不是没有机会。

  可最大的问题在于,这小子在上个赛季的比赛之后就被他们省队悄悄禁赛了,刘钦龙当时到各个省队去挖400米的选手时,打听过这个事儿,不是别的问题,恰恰是中国队再三命令禁止的兴奋剂问题。

  ——没错,这个跑出了上个赛季国内男子400米第一成绩的选手,是磕了兴奋剂的。

  就因为被队里查出了这个情况,他们省队不想声张,这才暗中给人禁赛了,也是因此,刘钦龙在冬训时才彻底放弃治疗,连一个选手都没征召进国家队里试训。

  这事情目前知道的人都没几个,如果这会儿去田径王国论坛上搜索那名选手的名字,还能看到一些帖子在提问,问某某为何在跑出45秒83的赛季最好成绩之后就突然销声匿迹了。

  总之,现在的情况就是,排除掉那位兴奋剂选手之外,国内所有选手在上个赛季中,最好成绩都没能打开过46秒,就400米这样的选手底子,哪怕刘钦龙抓破了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成功完成田管中心到时候的‘跻身决赛’的任务。

  裴永胜作为短跨跳项群的负责人,当然也知道400米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底子,就只能揉了揉额头道:“行了,钦龙你也先别泄气,400米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抓一抓。”

  抓一抓?

  怎么抓?

  刘钦龙倒是想跟裴永胜说——要不你把苏屿给我?说不准给苏屿好好练一练,还真有机会冲刺亚运400米决赛呢。

  但刘钦龙也晓得,这个事情,目前它就不可能。

  说完了400米的困难,200米和100米说实话也不容易,当然,因为有郑天锡和詹佑铭这两员悍将在,100米和200米跻身决赛基本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如果运气好的话,来个两名选手晋级决赛的机会也是有的。

  但也正因为100米、200米和400米之间原本的实力差距问题,所以田管中心对于这两个单项的要求当然也有所不同。

  不论是100米还是200米,都将作为田径队的冲金点之一,用田管中心的话来说就是——确保奖牌,力争金牌。

  也就是说,在这两个单项上,郑天锡和詹佑铭至少得抢个铜牌回来才能行。

  紧接着,在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上也是问题不老少,就这还只是短跑项群这里的事儿,跳跃项群的问题也不老少,另外跨栏那儿,因为曾经栏王的存在,中国观众总觉得110米栏是中国队的强势项目,但是事实上,目前国内的110米栏选手也并不真正占据多少优势了,包括日韩在内的110米栏选手正在强势崛起,冲击中国队曾经的110米栏亚洲霸主地位。

  可以说,裴永胜手底下的这几个项群,就没有哪一个真能让他彻底省心的。

  但这也是他身为国家队短跨跳项群负责人所必须承担的压力。

  在和各个项群的负责人沟通过当前的问题之后,亚运这个议题总算暂告一个段落,但紧接着世青赛的讨论重新上马,就又是一轮新的头疼。

  在场的各个教练组成员对比了冬训开始时的重点关注名单,根据选手们这两个半月以来的表现以及先前队内测试赛的表现,对所有U20的选手重新做了一个优先度评级。

  400米这里刘钦龙仍旧是无奈地交了白卷——他倒是想写个名字上去,但他只要敢写上去,郑胜那家伙就敢找他拼命。

  而200米和100米这里,郑胜和孙高树就没有什么顾忌了,两人在100米和200米的重点关注名单上还是写上了苏屿的名字。

  倒是在郑胜提报200米名单的时候,裴定山想了想,插了个口:“郑教练如果有空的话,可以略微关注一下周宇昂。”

  郑胜:“嗯?”

  周宇昂他知道,是裴定山带到国家队来蹭练的,他偶尔也有关注过周宇昂的表现,知道周宇昂也有练200米,但是照他看来,周宇昂的成绩和表现距离朱松峰和高乐强还有一点差距。

  裴定山看到了郑胜眼里的怀疑,于是补充道:“周宇昂此前是主攻100米的选手,他是在冬训前半个月开始,和苏屿一起开始进行200米训练的。”

  听到裴定山的这句话,郑胜的眼睛当即亮了起来:“什么?这个周宇昂是冬训前半个月才开始接受200米的专项训练的?!”

  “他现在200米的成绩在多少?!”

  裴定山顿了顿,平静道:“截至目前为止,最好成绩22秒18——但在他到国家队训练之前,此前两个半月时间,他的训练都是由我远程辅导的,S省体工队的教练组从旁辅助,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会在国家队内和苏屿一同受训,成绩的提升应当能更快一些。”

  郑胜暂时不想听别的了,他就听到了一句话——周宇昂是在冬训前半个月才开始接受200米训练的,而且还只是由裴定山远程训练,就已经把成绩提升到了22秒18!

  虽然周宇昂现阶段距离22秒以内的世界好像还有点距离,而且由于周宇昂身边有苏屿这样的家伙在,以至于备受创伤,但实际上,他这样的天赋,已经足够让郑胜手舞足蹈了。

  3个月的训练时间,其中还有两个半月的远程训练……

  22秒18!

  郑胜突然想起一件事:“他的百米PB是多少?!”

  裴定山道:“10秒99。”

  郑胜愣了一下:“这成绩比着他的200米有点差啊?”

  要知道,同时兼项100米和200米的选手,通常200米的成绩就是100米成绩乘以2再略多一些,可照着周宇昂10秒99的PB,周宇昂的这个200米成绩几乎都到他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好表现了。

  裴定山平静回答道:“关于周宇昂,我个人认为他在200米单项上的天赋要更高于100米,但他的100米天赋实际上也是不差的。”顿了,他又补充道:“另外,周宇昂在去年7月S省体工队夏令营中与苏屿一起,同时由我接手,他早起的百米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在基础方面不够扎实稳固,同时他的主动发力腿选择上也有问题,所以整个夏令营阶段,他都处于更换主动发力腿以及重新学习基础技术的过程中。”

  郑胜:“!!!”

  如果说,之前郑胜还有在场的教练还觉得裴定山说周宇昂100米天赋也不差有些夸张的话,那么在听完裴定山说的这些内容之后,至少郑胜是真的同意裴定山的这个说法了。

  两个月的时间,更换主动发力腿,等于重新开始学了一遍短跑……

  在重新学习之后,14岁的年纪也打开了11秒大关,同时近三个月的时间里,还在200米这个单项上,仅仅凭借裴定山的远程辅助课程教学,就把成绩打到了22秒18……!

  这不是天才什么是天才?!

  即便说周宇昂的天赋不如苏屿和江源,那他的天赋也绝对要远远超过朱松峰和高乐强这两个U20选手了。

  想到这里,郑胜直接掏出了笔,在自己的教练板子上直接写下了周宇昂这三个大字,最后还在周宇昂的名字上狠狠地画了一个圈。

  重点关注!

  就周宇昂这个天赋,不赶紧重点关注,难道还要把人给推开吗???

  ***

  这天国家队的教练们开完碰头会议后,周宇昂那会儿还在跟着苏屿一块儿训练呢,他们俩人的训练项不同,但是200米嘛,总有一些弯道技巧相关的内容可以互相看看,同时裴定山还有给他们安排了一些不同配速的速度练习,这些也是他们两人可以互相监督的。

  就像是此时,周宇昂在跑完配速距离的练习后,蹭到了苏屿边上,看他手里的计时器和手里的记录簿,问:“小屿小屿,这一回怎么样!我这一回的配速没有问题了吧?”

  盘腿坐在地上的苏屿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摇了摇头,将手里记录簿递给了周宇昂,意思是——你自己看。

  周宇昂接过记录簿,刚看了一眼,下一秒整个人就都蔫儿了下来。

  好家伙,他这个配速练习,哪里是没有问题啊?

  简直浑身上下都是问题!

  裴定山要求他分别用23秒、27秒和30秒的配速来跑200米循环,但是他只有23秒的那个勉强达标,27秒的那一个轮次他跑出了25秒的成绩,至于30秒的那个就更离谱了,他跑出了33秒的成绩。

  看到这个成绩之后,周宇昂整个人都萎靡了下来,忧郁地问:“啊,为什么我永远也学不会配速。”

  苏屿看了他一眼,道:“没有永远。”

  周宇昂知道苏屿这话什么意思——没有永远,你这才刚开始训练,所以学不会。

  其实周宇昂自己也知道,这事情不能那么心急,但是大约是他在这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天赋,所以纯粹的配速训练就是对他最大的困扰。

上一篇:传说之异世双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