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生冠军 第87章

作者:亡灵大菜菜 标签: 穿越重生 爽文 升级流 穿越重生

  看得出来,是真被苏屿刺激到了。

  当然,其实被苏屿这个表现刺激到的人又何止是与他同组的对手们呢?

  就比如此刻叽咕直播间的公屏弹幕上,这会儿都是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哈’——

  【笑死我了,我不行了,刚刚这一组的预赛开始前,田老师和周老师那是真情实感地在为苏屿担心的吧?】

  【可不是嘛?我都已经信了!当时我心里还咯噔一下,想说苏屿这个赛季不会像是上赛季的冯晓峰一样吧?结果您看怎么着?10秒37!】

  【笑死。如果10秒37的成绩都是赛季刚开始,苏屿还没有适应室外赛季的表现的话,那等苏屿这赛季适应了室外赛季之后,成绩会到什么程度?不会一举打开10秒30大关吧?】

  直播间里跟着看比赛的也都是老田径迷了,有不少也还是田汝辉和周继明的解说粉丝,觉得这两位老师解说得既有激情又有专业还有人情,是田径项目中难得的好解说。

  结果吧,今天晚上两位老师显然就在苏屿这里吃了一记滑铁卢。

  一时之间,直播间里遍布‘哈哈哈哈’的笑声,光看公屏上的弹幕反应的话,简直是欢声笑语连成一片了。

  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在叽咕视频直播解说时,眼前除了赛事现场的直播画面,另外还会有一块专门的显示器用来显示直播间观众的弹幕,导播偶尔会提醒他们看一看这块弹幕显示屏然后挑选观众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解说。

  但今天吧……

  田汝辉和周继明俩人看了一眼那块显示屏,最后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而不论怎么说,虽然他们好像是被打脸了,但苏屿取得这个成绩却是绝对值得欢呼与庆祝的!

  两位解说在互视一笑后,都开口恭喜起了苏屿:“恭喜!恭喜S省田径队的小将苏屿,在本场全国田径大奖赛G省Z市分站赛的男子百米预赛中成功取得了百米10秒37的好成绩!”

  “苏屿的这一成绩也再一次地刷新了他个人历史最好成绩,同时也将我国男子U18百米最好成绩一举带入了10秒40以内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恭喜苏屿!恭喜中国队!”

  就像是田汝辉和周继明所说的一样,苏屿目前就是一个不断成长中的中国男子U18纪录,他的每一点进步都代表着中国U18选手最高水准的提升。

  当然,对于中国队的选手来说,苏屿的表现也不是全无坏处的——其重点就表现在目前正在被不断刷新的纪录上了,问就是,在叶明浩和苏屿之前,中国的NU16B都保持了有三十年之久,现在苏屿不仅一举打破了NU16B,更是在推着NU18B快速前进。

  那么……

  等苏屿满18岁之后,到时候中国的男子百米NU18B会到怎样的高度?未来到底得再过多少年才能有新的选手站出来刷新届时那个不知道多少的NU18B?

  咳,总之,这绝对也算是一个让田径迷和田径人‘甜蜜’的烦恼了吧。

  ***

  赛场上,虽然有苏屿这一场百米预赛掀起的高潮,但接下来预赛第11、12和13组的选手从表现上来说就相当的乏善可陈了。

  连续三组的赛事中,成绩最好的一名选手也只跑出了10秒61的成绩,以至于在这三场预赛结束之后,现场显示总排名的那一个电子大屏也仍旧动也不动一下,最终的排名就定格在预赛第十组之后了。

  当总计13组的选手全部跑完之后,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也将现场的最终晋级名单向观众宣布了一番,他们分别是——

  第一名:苏屿,S省体工队,10.37秒,风速(+0.7m/s),q(晋级决赛);

  第二名:陈培杰,F省体工队,10.38秒,风速(+1.1m/s),q;

  第三名:高天武,G省体工队,10.43秒,风速(+1.0m/s),q;

  第四名:于少杰,Z省体工队,10.46秒,风速(+1.3m/s),q;

  第五名:冯晓峰,G省体工队,10.50秒,风速(+0.6m/s),q;

  第六名:赵鹰平,J省体工队,10.51秒,风速(+0.8m/s),q;

  第七名:何树峰,Z省体工队,10.55秒,风速(+1.0m/s),q;

  第八名:叶明浩,G省体工队,10.57秒,风速(+0.6m/s),q;

  在介绍完这八名晋级选手之后,田汝辉和周继明又有几分感慨。

  “目前从全国的百米选手实力分布情况上来看,G省体工队还是独占鳌头啊!”

  今天这总计8人的决赛晋级名单里,就有高天武、冯晓峰、叶明浩这三个G省选手,这几乎在决赛选手就要占到半数之多了,而就这也还是因为G省体工队的王牌选手郑天锡还没回来——如果郑天锡也回国参赛的话,那最终的决赛名单中G省选手所占据的比例可能还要更多一些。

  “当然,也不仅是G省体工队。”周继明补充了一句,道:“在今天的男子百米决赛晋级名单中,可以看到,U20的选手足有三人之多,这意味着我国年轻一代的选手也正在快速崛起!”

  新的天才选手大量涌现,这对于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来说绝对是稳中向好潜力十足的表现,对于田径迷们来说,决赛的选手是不是由G省体工队的选手包揽这并不重要,而决赛的8名选手中有3个U20的选手,这才具备更大的现实意义!

  ***

  在观众们透过现场直播观赛的同时,田径国家队的短跑教练组会议室中,孙高树也正带着组内的教练们在一起观看本场的赛事情况。

  在看到苏屿的百米表现和成绩之后,孙高树扭头看了眼在场的教练们,问:“怎么样?关于世青赛百米名单中苏屿的名额,你们还有意见吗?”

  原本在冬训阶段,国家队教练组这里就基本已经定下了世青赛男子短跑的初步名单,之所以说是初步名单,主要是还要看看新赛季正式开赛之后选手们的具体表现情况,另外回头的世青赛选拔赛多少也会对最终的名单选拔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随着本场预赛中苏屿给出的成绩和表现,在场的短跑组教练们也都心里有数了——这一次的世青赛,就算苏屿年纪小,那跨级别参赛也是必然的结果了。

  不管叶明浩和冯晓峰俩人谁能拿下另外一个百米参赛资格,反正苏屿肯定是其中之一了。

  而苏屿虽说年纪小,但这种跨年龄参赛的情况,在国外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只不过是在国内没出现过罢了。

  这种没出现也不是因为什么比赛规定不允许,纯粹就是因为国内之前没有出现过这么天才的选手——现在苏屿的实力已经明摆在这里了,他的状态又这么稳定,如果因为年龄的原因而故意不选择他,那岂不是脑子有坑吗?

  孙高树眼看在场的教练无人反对,于是点了点头,道:“行,那苏屿的名单就先定下来了,至于另外一个名额要交给叶明浩还是冯晓峰……”

  孙高树看了眼截至目前为止的预赛成绩,先摇了摇头——预赛阶段冯晓峰和叶明浩的表现还说明不了什么,具体的还是等决赛再来看一看吧。

  ***

  赛场上,苏屿并不知道孙高树已经将他的名字放到了世青赛的正式参赛名单上了,他在跑完男子百米的预赛之后,就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退回到了后场通道中,在后场通道的壁挂电视上看起了赛场上男子跳高的决赛阶段赛况。

  如果依照江源之前的习惯,他通常会选择在横杠高度再抬升一两个轮次之后再进行试跳,但这一回由于比赛晋级制度的要求,他在2.00米的高度上就已经进行了他的第一轮试跳——一如既往地稳定。

  而在2.00米的试跳之后,赛场上也已经成功地筛掉了绝大多数的选手,最终仅保留了9名选手晋级决赛——原定是8个晋级名额,但最后两名选手的成绩完全无相同,主裁判在考虑之后将第八名第九名两名成绩并列的选手都一同放到了决赛名单中。

  在确定了淘汰的选手之后,未能晋级前八名决赛的选手就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逐一退场了,而在场的9名选手则开始了新一轮2.05米高度上的试跳。

  同时,江源凭借着2.00米高度一次性过杆的成绩,在预赛阶段暂列总排名第三,因此决赛阶段他的试跳顺序被排在了倒数第三位上场。

  场上负责执裁的主裁判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裁判员了,在短暂的决赛名单和登场顺序宣布之后,确认了横杆裁判已经重新调整好横杆高度后,主裁判就已经宣布男子跳高决赛继续。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场上的这8名选手,分明一个个的年纪都比江源要大,但是在看到江源重新套上衣服坐到场边的休息区位置上之后,就觉得那里坐着的不是一个年仅15岁的后辈,而是一个极具威慑力的大魔王。

  几乎是每一个选手在站起来时,都会先看一眼江源所在的位置,看到他还坐在原地不动,就猜到江源估计在2.05米的高度上又要申请免跳了,可对于在场的这些选手们来说,2.05米的高度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一个并不能简单越过的门槛了。

  这种赤、裸裸摆在他们眼前的实力差距和信心差距,让这些在场的选手们心理压力不免又更大了几分。

  赛场上的跳高主裁判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些选手们的视线,主裁判也明白江源的存在对于这些选手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压力,但是即便如此,主裁判也不可能让江源离开赛场——毕竟江源是正经晋级到决赛的选手,而在比赛过程中,选手想要采用怎样的试跳策略这是与裁判无关的,就算他身为主裁判也不可能去干扰选手的比赛策略。

  大约就是因为江源在赛场旁座位上坐着的威慑力和压力,以至于在2.05米的高度上,总共8名的试跳选手中,有5名出现了失误。

  好在在后续的第二轮、第三轮试跳中,有3名选手把握住了机会,成功地在二三轮试跳中过杆,最终仅有2名选手在2.05米的高度上被淘汰。

  紧接着,在横杆高度升到2.10米之后,又有3名选手遭到了淘汰,此时场上包括江源在内,已经只剩下4名选手了。

  江源连续两轮的申请免跳,让他在横杆抬升到2.15米高度时仍旧只有2.00米这样的一个成绩,他的对手看着江源笃定的样子,一边觉得江源也太过自负,一边却又都知道,这是一个能够跳过2.28米高度的选手,区区2.15米,对他来说不成什么问题。

  事实也是这样。

  在横杆高度上升到2.15米的高度之后,江源终于不再申请免跳了,作为剩余4名选手中第二位登场的选手,他再一次在全场的观众和对手、裁判的注视下,从助跑区起跑,然后轻松地越过了2.15米的横杆高度——又一次的一次性过杆!

  场上,江源的对手们已经没什么脾气了。

  刚刚在江源前一位登场的选手第一次试跳失败,而在江源之后登场的两个选手也都在2.15米的高度上第一次试跳失败。

  场上剩余的这4名选手之中,只有江源一人在2.15米高度的第一轮试跳中一次性过杆,这个成绩的出现,基本上已经奠定了江源在本场男子跳高决赛之中的胜利了。

  最终的事实也是如此。

  2.15米高度之后,场上又淘汰了两名选手,最后在2.20米的高度上,江源再一次达成了一次性过杆的成绩,而他的另外一名对手三次试跳均失败,最后将成绩定格在了2.15米的高度上。

  江源凭借着仅仅三次的试跳和三次的成功,就以几位轻松的姿态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

  田汝辉在解说江源这一场男子跳高决赛的过程中,也不免反复感慨道:“江源这个选手,别看年纪小,但从实力和心态上来说,确实是已经站在国内男子跳高这个单项的一流水准上了。”

  “是啊,过去我们一直说,张旭健是跳高选手中心态最稳定的一个,或许现在可以再加上一个江源了。”

  过去的国家队男子跳高项目中,孙宇航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天才选手,但是别看孙宇航开口闭口嚣张得很,实际上他也是一个非常吃状态的选手,状态最好的时候,他能够一举冲到追平男子跳高的全国纪录,但状态不好的时候,成绩也就2.26米左右。

  当然,基于他自身的实力基础在,所以哪怕状态不好的时候,给出的也是一个2.20米以上的保底成绩。

  而与他同队的队友张旭健,从个人的实力天赋上来说不如孙宇航,张旭健也不是一个性格太棱角分明的选手,所以从知名度上来说,张旭健名气远不如孙宇航,但论实力,在孙宇航状态不好的时候,张旭健就是一位非常可靠的选手。

  而田汝辉和周继明刚刚对于江源的评价,翻译一下来说就是——江源不仅天赋好,而且自身的心态也非常稳定,天赋好、心态稳,再加上脑子好使。

  这些条件加在一起,那不得一个孙宇航再叠加一个张旭健的程度?!

  两人没有明说,但话里面的意思是很明显的。

  看得出来,这一个冬训周期过去,这两位解说员已经成了苏屿和江源这两位选手的粉丝了啊。

  ***

  上午在男子跳高的决赛结束之后,径赛方面又进行了男女400米、1500米以及女子5000米等项目的预赛。

  而在这些赛事进行的过程中,江源和苏屿已经回到了S省体工队的休息室里,由于江源首日的赛程已经结束了,他的状态也较为轻松,倒是苏屿在晚上还有一场男子百米的决赛,因此江源在回到后场休息室后,就先问过了苏屿的状态如何。

  “还可以。”

  上午的百米预赛结束之后,苏屿和上个赛季那种脸色苍白仿佛随时会昏迷的状态相比,明显有了巨大的好转,虽然仍旧会有一小段的虚脱感,但整体的状态还是不错的。

  而且就像是裴定山所说的一样,他的身体恢复能力非常强,跟一般的选手相比,他的恢复速度快了将近一倍。

  从上午的百米第十组预赛到这会儿,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返回后场休息室后,还有S省体工队的按摩老师在这里等着,第一时间帮他调整了身体肌肉的疲劳恢复,这会儿苏屿的整体状态已经基本恢复到巅峰了。

  江源了解苏屿,知道苏屿说的都是真的,于是也浅笑着点了点头,走上前揉了揉他的脑袋:“那么恭喜啦,新的NU18B!”

  苏屿老老实实地坐着任由江源揉他的脑袋——家里人都这样,从小到大都爱揉他脑袋,一直到后来他实在是已经成年,才渐渐减少了这种互动,刚重生回来的时候面对这样的动作他还略微有些不习惯,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苏屿已经重新接受了家里人对他脑袋的这些动作。

  江源笑着看着苏屿,觉得他家小祖宗是真的乖,在笑过了之后,他也帮忙联系了S省体工队的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下是否有专门的配餐——国家队的营养师团队专门给苏屿制定了一套配餐规划表,包含之前冬训周期的饮食,还有赛前赛后的饮食和辅助体能恢复的餐饮事项。

  这次过来Z市参赛,裴定山也直接把国家队营养师给他们做的配餐规划发了一份回来,王长安拍着胸脯表示绝对没问题。

  其实这些配餐也并不是什么多么昂贵的食物,就照着他们省队一队选手每人日均200块的餐标来吃,那都是绝对吃不满的,主要就是看选手愿不愿意吃这些固定的营养餐就是了。

  这会儿江源问了,S省体工队的工作人表示已经在住宿的酒店安排好了,食材是托Z市主办方安排的,来源安全,回到酒店就能吃了。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江源也就带着苏屿先一步回到了此次比赛的定点酒店。

  ***

  另一头,周宇昂和蒋若辉两人这会儿正在微信上私聊着——倒也不是这俩人不愿意在群里聊,主要是群里苏屿、江源和叶明浩今天都比赛呢,特别是苏屿和叶明浩晚上还有一场决赛,这会儿他们要是在群里闲聊,那像个什么样儿?

  事实上,在上午的预赛中,蒋若辉也是参加了的,不过蒋若辉的实力和那些成年选手还是有一小截儿差距,最终没能进入决赛的晋级名单。

  周宇昂就不一样了,他这一次暂时没有报100米的赛事,但S省体工队帮他同样用外卡资格报了200米的预赛,只不过田径迷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苏屿的兼项上,就没注意到S省体工队还用了个外卡名额在他身上。

  在俩人的小窗里,蒋若辉颇有些感慨:【唉,上个赛季参加的比赛少,而且大多数都是U16的比赛,我还觉得自己挺能的,结果上赛季和这赛季开始参加大奖赛的分站赛,分分钟就给我扇醒了。】

  周宇昂安慰他:【害,这有啥,你今年也才16岁,上午你的预赛跑了10秒76,已经刷新你的百米个人历史最好成绩了吧?这不就挺好的!】

  大概是因为被303的另外两位bking长时间□□的缘故,周宇昂现在心态特别地好,很有一种‘bking之下第一人’的莫名自信(?)。

上一篇:传说之异世双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