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错反派哥哥后 第158章

作者:青端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甜文 轻松 古代架空

  但好在萧弄身子里还有条蛊虫,早晚会撑不住。

  “你回京不久,朕发现,他身上的蛊虫发作……稍缓。”老皇帝的呼吸已经很微弱了,带着血红恨意的目光从萧弄身上转移到钟宴笙身上,阴沉沉的,“朕便,猜到了三分。”

  于是在知道霍双是太子旧部的情况下,出于某种恶意,故意派出他,去画下了钟宴笙的样貌,检查他后颈上是否有印记。

  确认钟宴笙的身份后,就立即想到了给他一层假身份,将他接进宫的办法。

  老皇帝清楚,萧弄最是厌恨皇室中人,在那种情况下,发现靠近钟宴笙能缓解头疼,反而只会加重他的怀疑,觉得是场阴谋,进而更疏远厌恶钟宴笙。

  就是没想到这俩人居然早早就搅合到了一起。

  钟宴笙听到老皇帝最后一句话,有点不好意思,点点脑袋哦了声:“所以你那天的话,果然全是假的。”

  “自然不,全是假话。”

  老皇帝满脸冷汗,额间青筋浮现,突然冷笑了下,充满恶意地死死盯着钟宴笙:“子蛊,寿命有限,哪怕有母蛊在身边缓解,也,撑不过几年了,世上……没有解法。”

  “你会,看着萧弄,死在你面前……”

  钟宴笙突然抬手,学着萧弄简单粗暴的做法,一巴掌把老皇帝扇昏过去。

  老皇帝费力地说了半天,还没讨到说好的乌香丸,又被打得昏死了过去。

  钟宴笙的手却有些抖,脸色微微发白,随即感觉脑袋上递来熟悉的手,按着他柔软的头发揉了揉。

  萧弄的嗓音很平静。

  “他说的话,一个字也别信。”

  钟宴笙低垂着眼睫,好半晌才很低地“嗯”了声。

  就算知道老皇帝的话虚虚实实,不能尽信,可是……可是萧弄的头疾的确是越来越严重的。

  距离上次爆发头疾,已经有几个月了,下一次呢?

  这晦气的老东西。

  萧弄暗暗皱眉,搂着钟宴笙往外走,正斟酌着该怎么安抚住钟宴笙,不叫他多想,展戎便揣着两封信报,匆匆赶了过来:“主子,有两封从漠北来的急报!”

  一看展戎那衰样,就知道没好事,萧弄面无表情地睇他一眼,抬手揉揉钟宴笙的脑袋,和颜悦色道:“迢迢,你身子还没全好,回去再睡会儿,我处理些杂事。”

  展戎被他看得头皮一麻,不禁缩了下脖子。

  他怎么觉得,主子嘴里的杂事是他呢。

  钟宴笙早就没以前那么好哄了,从忧思里回过神来,听出萧弄明显要支开他的意思,没有搭理他,拧起眉头望向展戎,一脸严肃:“报上来。”

  换做是往日,展戎就偷笑着报上了,但是今日的急报和往日不太一样。

  展戎犹豫着望向萧弄,不敢开口。

  嘶,要是霍双那个一根筋在这儿就好了,他肯定一张口就把消息说了。

  萧弄沉默半晌,朝着展戎微一颔首。

  迢迢不是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哪怕是圆滚滚的小山雀,也不需要他一直护在掌心里,山里的小精灵一展翅,飞得远比他想象的要高。

  他不能总把钟宴笙圈在掌心里,不让他飞一飞。

  得到萧弄的示意,展戎这才敢开口,干巴巴地安慰了一下:“您二位也别这个表情,其实不全是坏消息。”

  钟宴笙:“……”

  所以,果然是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楼清棠回了老家,又去了趟西蜀,如今对蛊毒有了点了解,三日前发信来说,他跟着商队去了漠北,准备到蛮人的地盘探访秘术。”

  钟宴笙眼睛一亮。

  果然是好消息!

  楼大夫还是很可靠的嘛。

  萧弄脸上喜怒难辨,心里已经猜出了另一封信报是什么:“坏消息。”

  “坏消息是……”展戎咽了咽唾沫,闭闭眼,干脆一口气说出来,“要入冬了,蛮人又到没有越冬粮食打草谷的时候了。您不在漠北守着,许多部落蠢蠢欲动,已经集结骑兵,要南下劫掠了。”

  作者有话说:

  瞎弄:掏鸟窝。

  迢迢:???

  瞎弄每到迢迢的一张床上,就要捣毁迢迢的一个小鸟窝(

第八十五章

  历年秋冬之际, 以放牧为生的蛮人缺少粮食,便会南下劫掠充军饷,俗称打草谷。

  漠北事乱后那几年尤其严重, 边城一带的村庄年年遭袭, 被烧杀抢掠, 直到萧弄收编了老定王的旧部,驱逐了蛮人, 才叫边关一带重归太平。

  这些年萧弄大多时候都在漠北驻守着,蛮人在黑甲军这儿吃够了亏,有他在的时候不敢进犯, 但今岁萧弄回了京, 蛮人便又开始有了小动作。

  兹事体大, 半个时辰后, 几位阁臣并着户部兵部等十几位大臣都来到了武英殿,嗡嗡低声议论。

  蛮人的探子必然是探查到了京城的情况,才会集结起几个部落, 想要攻破漠北的防线——毕竟如今陛下“重病在床”,定王又态度不明地消失了好几日。

  但不管定王是想自己坐上皇位,还是想扶植个傀儡, 只要他想掌权,都不会在这个局势还未稳定下来的时候, 选择离开京城回漠北。

  如今留守在漠北的守将,是萧弄的部下。

  若是萧弄不肯回漠北, 漠北守得住吗?

  殿中的大臣半数年逾半百, 半数年纪轻轻, 愁眉苦脸的多半是年轻的那些, 几个老臣倒像是更关注什么, 不住地朝外看。

  几个年轻的朝臣禁不住问:“您几位平时见到定王不都是绕道走的,怎么今日还期待上了?”

  “嘘。”一个老臣示意他闭嘴,“等着见另一位呢。”

  那位没露过面的“十一皇子”,据传是太子的遗腹子。

  淮安侯也来了武英殿,只是淮安侯惯来严肃,嘴严实得很,谁也撬不开,大伙儿也不敢多问,但又耐不住好奇,不住地偷瞅淮安侯。

  那位可是在淮安侯府长大的。

  经历过当年那场血雨腥风的老臣,这些日子听着外界的风声,心都不自觉动了。

  先太子温善守礼,光风霁月,时人盛赞,当年百官爱戴,朝臣都对太子充满了期待,直到后来太子母家下了狱,逐渐失势。

  淮安侯府就是在那时候逐渐“背弃”了太子。

  后来先太子逼宫,东宫被烧,与太子有过深交的臣子都死于非命,尤其萧家格外惨烈……一切太过蹊跷,真相如何,无人敢探,无人敢说。

  这些日子老皇帝见不得光的旧事被挖出来曝了光,太子逼宫一事似乎确有隐情,经历过先太子一事的朝臣们,是极度好奇钟宴笙的。

  翘首以待了片刻之后,两道一高一矮的身影总算出现在了视线里。

  高的自然是萧弄了,萧弄一露面,方才还有些闹哄哄的殿里瞬间一片静默,众人的视线都纷纷落向他旁边稍矮些的少年,霎时有一片低低的抽气声。

  像。

  太像了!

  若是先太子还在世,这少年与先太子站在一起,一眼就能认出是父子。

  这么久了,钟宴笙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朝臣,被一群人眼神炯炯地望来,差点又躲回萧弄背后。

  他心里惴惴的,努力维持脸上的镇定,手指却不自觉地揪住了萧弄的袖子。

  察觉到钟宴笙紧张,萧弄侧身挡住众人过于火热的视线,抬抬眼皮:“本王很好看么,都盯着本王做什么?”

  众人:“……”

  怎么说得出这么恐怖的话!

  那堆视线瞬间嗖嗖全缩了回去。

  钟宴笙松了口气,跟着萧弄走到主位坐下,因为下面一群大臣,坐姿不由得更板正了点,手搭在身前,看起来格外乖巧。

  萧弄本来脸色凉飕飕的,见到他的样子,心里软了软,语气便也平和了点,不再一脸想取人狗命的表情了:“想必诸位都接到消息了。”

  提到此事,大伙儿被钟宴笙吸引去了注意力才回过来些,揣摩着萧弄的脸色开口,试探着开口:“蛮人实在可恶!这是觉得我大雍无人吗?”

  “漠北防线至关重要,如今才恢复生气几年,若是再陷入战乱……”

  “十余个大小部落集结而下,蛮人的骑兵甚是凶猛,这可如何应对?”

  钟宴笙听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垂下眼睫,抿了抿唇角。

  半个时辰前,展戎把这道坏消息说出来的时候,他都有些后悔让展戎开口了。

  但事实就是摆在眼前的,展戎今日不说,明日萧弄也会做出行动。

  蛮人集结了大军,恐怕不止是为了打草谷,更是在试探大雍如今的情况,边关若是防线崩溃,铁骑要不了多久就会往京城踏来,百姓的太平日子就结束了。

  萧弄身上那么多伤,他都看过,他不想萧弄上战场再添新伤,可他不能那么自私。

  展戎说完后,就自行消失了。

  钟宴笙眼眶红红地看了萧弄好一阵,把萧弄看得心里又软又酸的,抱着他又亲又揉了好一会儿,钟宴笙才把脑袋抵在他颈窝里,揪着他的领子,闷闷地问:“你头疼怎么办?”

  他那么乖乖的,明明那么舍不得,也没有任性要萧弄留下来,隔了好久才带着点哭意问出那么一句,萧弄直接就败下阵了,长长叹了口气,嘬着他的舌尖温柔亲他:“没事,疼不死。”

  钟宴笙捶了萧弄两拳,才让人传了朝臣,跟着他来了武英殿。

  底下众人还在试探着萧弄的态度,萧弄已经做好了决定,却只是不动声色地看他们议论,并不开口。

  见状,大半人心里都是一沉。

  怕归怕,但除了萧弄外,没有哪个将领敢保证,自己前去漠北一定能击退蛮人的骑兵。

  难不成定王当真不舍得放手京城,不愿意前去漠北?

  钟宴笙知道萧弄的意思。

  萧弄要跟他演戏,让他来“说服”萧弄去漠北,在大臣们这儿博得好感,以便掌权顺利。

  毕竟前不久才发生了宫乱,此时让内阁代行大权,肯定是不适合的,京中必须要有一个能让萧弄放心的主事人,以免腹背受敌。

  钟宴笙是唯一一个,能得到萧弄与黑甲军信任的人。

  他得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