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错反派哥哥后 第174章

作者:青端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甜文 轻松 古代架空

  他从没有在裴泓身上,感觉到过对他的恶意,景王殿下豪气冲天,带他出去玩,来给庄妃娘娘上香,替他在老皇帝面前掩饰他和萧弄的关系,被他绊了也没有生气……是大好人!

  钟宴笙想着,心里那一丝极快的别扭也消失了,望着裴泓的瞳眸明净如水,极亮极亮,透着一股天然的信赖:“所以景王殿下,你来得真是太及时啦!叛军来势汹汹的,京中太缺能用之人了,好在现在他们还没有开始强攻……”

  他碎碎念念的,虽然没依裴泓的愿叫景王哥哥,不过心里倒也真的把景王当做了哥哥一样的人物。

  裴泓对上那双眼睛,片刻之后,嘴角缓缓提起笑:“没事了,景王哥哥来了。”

  钟宴笙的话一点也不夸张,京城里现在是当真很缺人。

  本来前不久就遭过一场宫乱,宫中的卫兵死的死伤的伤,能用的人很少,而且这些卫兵还多是老皇帝的人。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万一里面混几个德王,抑或是老皇帝的拥趸,意图趁乱行刺呢。

  萧弄离开京城时,留了一小支黑甲卫给钟宴笙,人数不多,毕竟萧弄年初来京时带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钟宴笙就让这些黑甲卫负责守护宫城,剩下不敢用在身边,便让霍双领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职务,带着锦衣卫与卫兵前往各处城门严守。

  但即使如此,守城门的人手还是不够。

  宫乱不久,漠北战乱,暴民又跟着叛军打到京外来,当真是雪上加霜。

  他这几天愁得不行,掰着指头用人,身边就只留了卫绫等几个暗卫。

  裴泓带来的援军颇多,一万余人,远超本朝一个亲王亲卫该有的规模。

  钟宴笙按下疑惑,命卫绫安排了人手去处,一半留在城中戍守,一半拨去五军营那边增援,忙活了好一阵,才发现裴泓好像没吱声,一扭头,就见裴泓无聊地抱着手在后面打量来打量去的,外头又飘起了雪,落满了他一身,他好像也没察觉,无所谓地站在风雪里。

  钟宴笙想了想,噔噔噔跑过去,把怀里小手炉塞到他手里:“别发呆啦景王殿下,也不知道上马车避避雪。”

  裴泓手心里猝不及防塞来一片热意,稍稍怔了一下。

  钟宴笙蹬着小凳子上了马车,见他还是没动,奇怪地转头问:“景王殿下,怎么了?”

  外面天太冷了,裴泓望过来的面色冻得像是发白,眨眼抖落眼睫上的雪花,眸色转动,低声道:“没什么,以往我最讨厌冬日,不过方才……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钟宴笙歪歪头:“什么事?”

  “想起我那年偷跑出来,倒在雪地里,快在风雪里冻死了,你让人把我带回马车上,用狐裘捂着我。”裴泓含着笑看了看他身上披着的雪白狐裘,声音里带着怀念,“从未有过的暖和。”

  钟宴笙思考了下,伸手去脱披在外面的狐裘。

  裴泓哭笑不得,赶忙按住他的手:“小笙,没让你脱给我穿。快进去,仔细着凉了。”

  钟宴笙“哦”了声,乖乖钻进马车里坐好。

  裴泓抖了抖衣袖上的雪,弯身跟着钻进马车里。

  宽敞的马车里和记忆里很相似,散发着一种清甜的融融暖意,源头的少年坐在最里面,朝他招手:“景王殿下,你怎么来得这么快?”

  他问得实在直白,但神情又乖巧,没有怀疑人的冒犯感,裴泓坐到他对面,怀里小心揣着他给的小手炉:“我听闻河润一带冰灾,有暴民作乱,集结成群,去向了京城,漠北战事又胶着,觉得不对,猜到京城会有难,便赶来了。”

  景王殿下的确一向赤忱热心,钟思渡刚回淮安侯府,京中流言四起,贵族子弟都看不上钟宴笙这个“假世子”的时候,也只有裴泓和萧闻澜态度如常。

  钟宴笙点点脑袋,这才把方才在外面不能问的事问了出来:“你哪来那么多兵呀?”

  太祖担心亲王藩王割据,对亲王的兵力有所限制,至多只能有六千亲兵,景王不知道从哪儿又抠出来四千人,都快超了一倍人数了。

  裴泓摸摸鼻子,态度倒是很坦荡:“小笙,你不知道,我那地盘近些年匪贼横行,不多养些兵,实在难以剿除平乱,各路藩王也都偷偷养着兵,我养得还算少了。”

  钟宴笙心里滋味登时很复杂,藩王偷偷养兵也就罢了,人数还没超过底线也没人会认真追究,但没有诏令擅自离开封地,带着多养的兵前来京城,每个动作都是死罪。

  即使如此,裴泓带着人还是来了。

  马车里安静了片刻,钟宴笙轻声道:“景王殿下远道而来,先回王府好好歇一歇吧。”

  裴泓听到这话,合起扇子一笑:“不急,既然还没发国丧,那看来那老东西还没走?到底是生身父亲,也该看一眼,我想进宫看看他,如何?”

  景王刚出生就被送走,养到成年才回宫,没待几年,又被封了王位出京之国。

  他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很不好,不然也不至于逃出别苑被钟宴笙捡到,怨恨老皇帝很正常。

  但不论如何,老皇帝也是他的父亲。

  这个要求很合理,钟宴笙找不出任何毛病:“自然是可以的。”

  马车转了个方向,朝着皇宫而去。

  再过几日就是新年,本该是繁荣兴盛一片,然而因为叛军打到了京郊,消息递到城里,如今百姓人人自危,闭户不出,从前车水马龙的街上已经见不到几个人了,空寂寂的,只有巡逻的卫士来往。

  抵达宫门前时,裴泓望了眼一如既往宏伟的皇城:“嗯?怎么护卫皇城的卫兵这么少,能保证你的安全吗?小笙,你现在可是京城的主心骨,万万不能出事,左右城门的兵力也够了,拨些人手回来吧。”

  钟宴笙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小鸡啄米点头。

  马车摇摇晃晃进了宫门,裴泓的手逐渐暖和起来,仔细看着钟宴笙。

  几个月过去,乌发雪肤的少年像是又长开了些,稚色褪去,容色愈发郁丽动人,下颌尖尖的,陷在冬日毛茸茸的领尖里,整个人看起来柔和又安静,跟幼时那般,漂亮得像个小菩萨。

  只是这些日子脸瘦了一小圈,瞧上去可怜巴巴的,惹人心疼。

  裴泓展开扇子,幽幽含笑的黑眸与钟宴笙对上,语气低柔,似是怜悯:“小笙好可怜,我该早点来的。”

  钟宴笙朝他一笑:“你来得很及时啦,景王殿下。”

  马车到了养心殿附近,钟宴笙道:“因为人不够,养心殿也没什么人守着了,你尽管进去,田喜公公在里头,我还有些事,先去书房一趟。”

  前几日田喜回来,好不容易从昏迷中醒过来的老皇帝一见田喜,果真生生气得吐出口血,又昏了过去,隔了几日一醒来,又见到田喜,又吐血昏迷过去。

  本来因为偏瘫,说话就已经很含混不清了,到这两日,更是话都说不清了。

  裴泓含笑点点头,感慨道:“小笙的确长大了许多,和从前不一样了。”

  钟宴笙不太好意思:“我也只是学人啦。”

  学的萧弄,他发现萧弄处事的方法真的十分有效,流氓中带着狠辣,狠辣中带着果断。

  他想到萧弄时,唇角不自觉地翘起来,裴泓眸色一动,盯着他看了半晌,没有再没多说什么,用扇子挑开马车帘子,下了马车。

  马车继续朝前,到了钟宴笙和萧弄在宫里住的兰清殿。

  冯吉和云成正在扫雪,见钟宴笙回来了,纷纷问好:“小殿下,方才有人送来了密信,就搁在您桌上。”

  太原没来援军,但景王带来的一万人也够用了,钟宴笙步伐轻快,和善地点头应了声,钻进书房里。

  桌案上已经摆着许多封信报了,有一封备注了加急。

  这几日的加急信报里,没一个是好消息,钟宴笙好几日没睡好觉了,疲惫地坐下来拆信报。

  他从前都是被人小心护着的,小时候是淮安侯夫妇,长大后是萧弄,这是第一次萧弄不在他身边,需要他来护着其他人。

  想想萧弄,钟宴笙深吸一口气,心里定了定。

  现在援军到了,只要能坚守住城门不破,寒冬腊月的,叛军粮草不足,也撑不了太久。

  叛军也不可能拖太久,等漠北的战事一结束,他没有了顾虑,直接一封信传给哥哥,哥哥一回来就能给他们一窝端了。

  但叛军背后的人不简单,一路上蛊惑了不少百姓,那些百姓走到半程醒悟过来也逃不掉,如今一上阵,他们就把百姓推到前头,实在很难对付。

  那个背后之人应该很清楚,叛军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他们势必会在萧弄回来之前,对京城发起猛攻。

  钟宴笙是这么猜的——不过也不知道叛军那边怎么了,前几日还跟五军营打了一场,这两日突然安生下来,驻扎在京郊没了动静。

  按理说他们才是最拖不得的,钟宴笙都做好死守城门的准备了,哪知道援兵都到了,他们还没动作。

  但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

  钟宴笙心里疑惑着,展开手中的加急信报一看。

  是盯守安王那边的探子传来的。

  信上说,十日前,安王如常赏雪宴客,着凉得了风寒,咳个不停,便闭门不出了。

  因为从京城回到封地后,安王都相当老实本分,除了会夜里鞭尸德王外,连偷摸离开封地的意向都没有过。

  见安王生了病,探子不免松懈了一下,但过了两日,没见安王出来,探子生了疑,冒险假冒大夫,进了安王的寝房,趁机拨开帘子一看,才发现床上一直咳个不停的哪是安王,分明是安王宴上一个身形与他相似的宾客,真正的安王早就金蝉脱壳不见了!

  如今安王踪迹不明,探子慌忙写了急信传来,只是冬日里加急传信也慢了三分,紧赶慢赶,今日才传到钟宴笙的案头。

  钟宴笙一把捏紧了手里的信,第一反应居然是松了口气。

  宫乱当夜,安王被萧弄抓来问话,虽然每句话都很合理,但他心里总觉得奇怪。

  现在不奇怪了。

  那个整合了德王的余孽,号召暴民集结成群的幕后之人,十有八九就是安王!

  安王自小到大,受尽德王母子的欺辱,蛰伏多年,没有露出一丝破绽,那般能忍,哪儿会是一点野心也没有的人?他果然就是老皇帝心目里的继承人!

  安王从前低调得很,存在感不高,几乎不出现在人前,认识他的人也不多。

  钟宴笙思考片晌,即刻抽出纸笔,画安王的小像,准备让人送去给霍双,让霍双手底下的人都留意,叛军之中有没有长这样的人。

  画到一半,云成在外面敲了敲门:“小殿下,萧二少来了。”

  钟宴笙忙活着画完最后两笔:“叫他进来吧。”

  萧闻澜是萧弄唯一的亲人了,虽然萧弄嘴上嫌弃这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堂弟,但也是很看重他的。

  定王府和萧闻澜的府邸里没亲卫看守,京中又乱,钟宴笙担心萧闻澜和王伯被人盯上,便叫人将俩人接进了宫里。

  哪怕现在京城都屁股着火了,萧闻澜还是乐颠颠的,什么事都不放心上,还没进门就喊起来:“小殿下,忙活什么呢?我刚刚过来的时候好像见到景王殿下了,莫不是我酒还没醒?”

  萧闻澜坐不住,要他老实待在宫里可太难了,但他知道现在京中不太平,勉强老实待着,无聊了就喝喝酒,趁钟宴笙闲着来唠两句,过得比谁都悠哉。

  钟宴笙现在是能理解萧弄为什么会对萧闻澜头痛了:“你没看错,景王殿下来援京城了。”

  萧闻澜一拍手:“景王殿下一向义气,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钟宴笙把最后两笔画完,萧闻澜凑过来瞅瞅:“这是谁啊?长得好像有点眼熟。”

  钟宴笙随口介绍:“叛军首领。”

  说着,见墨干了,便叫来外头守着的暗卫将画像送去前线,柔声吩咐道:“一旦察觉此人,不能活捉,就直接射杀。”

  虽然想不清楚,明明跟德王是老仇人的安王,是怎么将德王余孽悄然聚集起来的,但钟宴笙在漠北走了一遭回来,明白了一个很朴实的道理:擒贼先擒王。

  就像萧弄作为中军主帅,失踪一段时日,军心就有些不稳了,蛮人也蠢蠢欲动想要发起总攻。

  只要安王被擒或是身死,叛军军心必乱,用不着他们动手,就会溃散。

  萧闻澜看他吩咐命令的那样子和语气,感觉后脖子凉飕飕的,活像看到了他哥。

  他哥就很吓人了,小殿下眉目乖巧柔和,说话的语调也软软的,看着就更渗人了。

  钟宴笙吩咐完,才有空搭理萧闻澜,眉目依旧是温和柔软的,眨着眼望向萧闻澜:“萧二少,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萧闻澜的手狠狠一抖,默默往后退,“没、没什么!我去找景王殿下叙叙旧。”

  见萧闻澜忙不迭跑了,钟宴笙纳闷地收回视线,摸了摸自己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