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错反派哥哥后 第80章

作者:青端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甜文 轻松 古代架空

  感觉所有人都在看自己,钟宴笙头皮有点发紧,本来在椅子上轻轻晃来晃去的脚尖也老实停住了,盯着自己的脚尖,张了张嘴。

  他哪儿知道派谁去合适啊?!

  这几位亲王殿下就不知道自己努力一下,主动开口争取吗?

  老皇帝的语气格外和蔼:“嗯?不用紧张,父皇只是问问你的意见。”

  盯在钟宴笙脑袋上的几道视线有如实质,尤其是德王的眼睛,都快喷火了。

  若钟宴笙是个无关的外人也就罢了,偏偏他昨天才被老皇帝认作十一皇子接进宫里,还让他住在了只有先太子住过的明晖殿中!

  德王一想到钟宴笙的脸和眼睛,就又惊又怒,感到古怪至极。

  钟宴笙如今的身份,可是有资格角逐皇位的。

  老东西到底什么意思?

  找个不知道哪儿来的、身份不清不楚长得像的东西,莫不是就真拿来当儿子,想像当年一样培养?

  钟宴笙硬着头皮开口:“儿臣觉得,那伙逆贼隐匿在山林之中,就连当地的兵官也束手无策,说明那些逆贼十分熟悉山林地势,若是轻视了他们,贸然前去剿贼,必然会吃大亏。所以派去剿匪之人,至少要懂得用兵之法,唔,有、有过经验最好,不如先问问谁有应对林匪之策,再决定人选……”

  他小声说完,心里忐忑,老皇帝却拊掌大悦,一笑道:“还是我儿心思细腻,不急功近利,考虑周到。如何,你们可有办法?”

  老皇帝的一声“我儿”让德王的脸又黑了黑,立即先开了口:“这有何难,一把火放进去,这群藏在山里的猴子焉能不出?些许乌合之众,本王在封地剿灭的逆贼不下三次了,哼,十一弟还是太过年幼,见识浅薄,太高看他们了。”

  钟宴笙对他说自己太年轻见识浅没意见,但忍不住反驳:“如今正是盛夏,若是烧山,山火如何能遏制?山上一片涂炭,未免有伤天和。”

  德王满不在乎:“人祸岂不比什么天和重要多了?烧便烧了。”

  “可是附近百姓靠山吃山,若是山林遭了大火,他们怎么办?”

  德王噎了一下,不悦道:“官府自然会安排补偿他们。”

  “宝庆府一带的山势连绵,烧起来的话几座山头都会烧光。”钟宴笙很认真地望着德王,慢吞吞道,“那一带的百姓足有万人,官府能一直养着这万人吗?况且山火若是蔓延到山下,伤及无辜呢?”

  德王冒火了:“你……好得很啊!那你倒是说说,你有什么法子?!”

  钟宴笙缩回去,老老实实道:“我没有。”

  德王又开始冷笑了:“既然没有法子,那你还啰嗦什么?放火烧山怎么了,晋文公还放火烧山请介子推呢!谁又敢多言什么?”

  钟宴笙听到这里,忍不住又抬起脑袋,小小声:“可是放火烧山一事,《史记》与《左传》中其实并无记载……”

  “你!”

  见钟宴笙把德王堵得说不出话,萧弄的嘴角一提,简直要笑出来。

  这小东西,跟他待了一段时日,好像长进了。

  在他面前嘴笨得很,调笑一句,都要羞得面红耳赤的,现在在别人面前挺能说,说得还有条有理的。

  “老五。”

  老皇帝不言不语地看他们争论了一阵,微笑着打断咄咄逼人的德王,叹道:“你的脾气总是如此冲动急躁,还不如小十一平和沉稳,要朕如何放心将事情交予你?”

  德王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老皇帝的语气,明显是一开始准备将重任交给他的意思,只是方才他一堆话下来,开始犹豫了。

  德王顿时不敢再多话,脸色青红交加了一阵,低头认错:“是,儿臣也是急着为父皇分忧,往后定然多思多虑,学着十一弟,三思后行。”

  后面一句是磨着牙说出来的,极为不甘。

  钟宴笙有种怪异的感觉。

  老皇帝先前引他在萧弄面前说了那番话,现在不会也是故意看他跟德王激发矛盾的吧……?

  为什么?

  钟宴笙不解。

  派去剿匪的人选一时还未落下来,不过听老皇帝方才那番话,还是挺属意德王的,大伙儿心思各异的,见陛下脸露疲惫,也三三两两地散了。

  萧弄又看了眼乖乖坐在老皇帝旁边的钟宴笙,极快地与他对望一眼,才扭回头,离开了皇帝的书房。

  钟宴笙心底怅然失落。

  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再跟萧弄见见面?

  他都没有机会问问,萧弄生不生他的气,以后还愿不愿意搭理他。

  还有王府的情况怎么样,王伯踏雪展戎还有那群喜欢偷偷看他的暗卫大哥们怎么样……

  他有心事的样子很容易被看出来,刚冒出这些念头,老皇帝的嗓音就传来过,非常温和,像是对他方才说的话很满意:“小十一,在想什么?”

  钟宴笙意识到书房里又只剩下自己跟老皇帝了,不适感又一点点冒了出来,但想起昨日问田喜的事,抬起黑白分明的眼,与老皇帝深深的眼睛对上:“陛下,儿臣想……”

  想去看庄妃娘娘。

  话没秃噜出来,钟宴笙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昨日田喜告诉他庄妃住哪儿时,还透露了“那边凄清,平日里无人,适合娘娘养病”,是无意间的,还是有心这么说的?

  老皇帝一直没提过庄妃,肯定也是不想他提起的,他要是问起来,说不定还会让老皇帝对庄妃娘娘那边看守加严。

  要想去见那位据说疯了的庄妃娘娘,恐怕自己偷偷去更靠谱点。

  钟宴笙心跳得很快,也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但他感觉自己最近很聪明。

  萧弄要是知道他现在这么聪明,肯定也不会骂他笨的。

  对着老皇帝深得显得阴沉的眼,钟宴笙小声说:“儿臣想……去休息一会儿。”

  他漂亮精致的眉目显得有些憔悴,容色苍白,眼下青黑,看上去的确很疲惫。

  事实上钟宴笙也确实很困,刚刚那几位大臣长篇累牍的一堆话,繁琐得很,要不是听到不远处萧弄的手指一下下轻轻叩在扶手上,很有节奏的声音,他差点坐着睡过去。

  老皇帝又盯着他看了会儿,似乎在分辨他的话是真是假,但钟宴笙眸光清澈,毫无阴霾,看不出说谎的痕迹。

  这双眼……

  真像啊。

  老皇帝露出个慈爱的笑容,伸手摸摸钟宴笙的脑袋,枯瘦的手指揉过毛茸茸的发顶,没有萧弄那样的安心感,反而让钟宴笙有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去吧。”

  作者有话说:

  聪明迢迢!(握拳)

  *阳结就是便秘。

第四十五章

  得到老皇帝的允准, 钟宴笙忙不迭逃出了书房。

  他在屋里耽搁了一下,离开养心殿的时候,外头居然还有人。

  大臣们和几位王爷自然是很有眼力见地退下了, 留下来的, 是惯来不怎么受管束的萧弄。

  确切说, 是被几个御史在怒斥的萧弄。

  常有言官集结着,有机会就跑来养心殿跪着, 求陛下严惩目无法度的定王,但老皇帝对待萧弄的态度,向来是宽宏大度、袒护倍加的, 从来不见。

  御史们这回过来, 虽然没见着陛下, 但是见到了萧弄, 一个个情绪都十分激动。

  萧弄懒洋洋地抱着手,靠着宫殿大门,饶有兴致地听着:“换新词儿了啊?还有什么, 说来听听。”

  几个御史被他那副浑不在意的流氓样儿气得半死:“你——狼子野心!”

  萧弄长长地“哦”了声:“重复了。”

  “目中无人!嚣张放肆!”

  “没新意了啊。”余光晃出熟悉的影子,萧弄这才直起身,随意摆摆手, “回去再想点新词儿,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

  钟宴笙顿下脚步, 默默听他们斥这斥那,不解地拧起眉头。

  要不是哥哥带兵收复辽东, 平定漠北, 又守在边关多年, 哪来大雍这么多年的安定, 这些人也不想想他们怎么能悠哉哉地在京城待着, 不知感恩也就算了,还在这里骂人?

  萧弄那态度,跟看一群耍猴戏的也差不多了。

  御史们快气疯了。

  哪怕是皇帝陛下,也会因言生畏,对言官一向以安抚为上,偏偏这个定王殿下,大概是名声已经够可怕够差了,像是事多不压身,已经无所谓了。

  这群御史多半都是年轻气盛的,热血昂扬,给一个老御史带着,纷纷就要跳起来,准备实施一番以头抢地、以死劝谏之术。

  老御史第一个跳起来,恰好钟宴笙气鼓鼓地走过来了,他的目光一转,就看到了钟宴笙。

  霎时之间,老御史怔了一怔。

  冯吉看这边的闹剧看得眼皮狂跳,见定王殿下抱着手看过来了,后背一激灵,只想赶紧带着钟宴笙离开养心殿,回明晖殿休息去,连忙清清嗓子:“诸位大人,劳烦让一让,十一殿下身子不适,要回去歇着了。”

  听到“十一殿下”,气得脸红耳赤的御史们也都凝起眉,想起这两日的传闻,暗自打量起面前华服秀美的少年。

  当年因为先太子之事,整个京城混乱了好些日子,京城封锁了几月,不仅东宫被血洗,连朝中也被清洗了一番,与太子有过关联的,除了出事前早早撇清关系的淮安侯府外,几乎都没落着好下场。

  那段时日,不仅百姓惶惶不安,连百官也时刻恐惧着,每日都会有几个眼熟的同僚,消失在朝堂上。

  整个京城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儿。

  在那般境况下,自然没人会去关注后宫里一位后妃诞下的小皇子。

  陛下寻回十一皇子的消息传出去后,为数不多活过了那场风雨的老臣们隐隐记起,那年好像是有位小皇子诞下了。

  只是没听说过那个小皇子的情况,后来才得知,似乎是夭折了,怎么夭折的,也不清楚,只知小皇子的母妃因丧子之痛,大受打击,有些疯癫了。

  没想到那个据说夭折的十一皇子,是被先太子的残党掳走了,还阴差阳错被淮安侯府抱回去当世子养着。

  真世子一回来,这位假世子就成了个笑话,受到各个世家子弟讥嘲,但大伙儿还没笑几天,钟宴笙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丢失的十一皇子。

  这身世曲折得堪比戏文,如今京中正津津乐道着。

  年轻的御史们都在偷偷观察钟宴笙的相貌,只有那个老御史瞳孔缩了缩,停顿片刻,收回视线,冷哼一声道:“定王殿下,当心多行不义必自毙。”

  萧弄随意道:“那本王诚心祝这句话早日实现。”

  老御史又看了眼钟宴笙,一挥袖,瞪了眼身后那群在看钟宴笙的年轻御史:“回都察院。”

  人三三两两地散了,这群人一向逮住人咬着就不依不饶的,今天走得如此轻易,萧弄眉梢挑了挑,半眯起眼,察觉到了异样。

  但注意力很快被身边的人又引走。

  两日没有闻到过的兰香软软拂过鼻尖,馥郁而朦胧,勾着他的视线垂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