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第58章

作者:水墨黛 标签: 基建 爽文 古典名著 系统 BL同人

  荀澜完全采用了曹操使用的军屯策略,军屯遍布整个豫州。由所在军将负责劝课农桑。而大司农也会派遣司农度支校尉、度支都尉到军屯所在地,专管军队中的屯田事项。军屯以营为单位,每营有佃兵六十人。

  他们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官府有权力随时把他们搬迁到其他地方。除了平时轮流生产和劳作,他们还要进行军事训练。

  荀澜要求,非农忙的时候,每周两次,要开夜校,对这些兵卒进行扫盲。起码一年内,兵卒要摆脱文盲的状态。他直接规定,不会识字的兵卒,一律不得升官;而每次考试成绩好的,则嘉奖粮食和布匹,变着法子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看主公的样子,真的是恨不得教化天下的百姓。谋士们虽然不理解,但想到自己求学的艰辛,也都尽全力辅佐荀澜。

  戏志才、徐晃和徐庶等人某周都会抽出时间去阳翟附近的军屯和少年集中营给他们上课。

  有时候,这些谋臣也忍不住飘过一些念头:“也许,主公真是仙岛派来教化百姓的。”

  至于典韦、赵云等武将则觉得,主公真是大爱无疆,果然不愧是仙人下凡,完完全全把荀澜当成了活神仙。

  随着荀澜治好几个名人的顽疾,活神仙之名已经在大汉十三州内流传开来,就连偏远如交州和凉州也听说了豫州州牧连死人都能救活。许多富户都带着大量的粮食和布匹来到阳翟,求诊治、求仙丹。

  荀澜的诊费是十分实在的东西,豫州境内要田产,豫州境外统统折换成粮食和布匹,就是这么的简单粗暴。然而没有人敢讨价还价,因为要见荀澜的人每天都在排队。更没有人敢医闹,荀澜州牧的地位摆在那呢。谁敢态度不好,豫州的大牢等着他。

  荀澜情不自禁地感慨:“早知道到古代给人看病这么有前途,我就该学医了。”

  他毕竟不是医生,许多症状是要根据患者的描述到系统上查询,然后查询医书抓药。医书上没有的,荀澜也不敢强上,多半拒了。

  有时候,荀澜会兑换点现代的退烧药、抗生素和消炎药给患者试试。这些药品对没有抗药性的古代人有奇效,能够飞速地缓解症状。在古人的眼里,吃完荀州牧给的豇豆般大小的白色东西,躺下来睡一觉,早上起来觉得神清气爽,就连烧都退了,简直是神仙手段了。

  让荀澜头疼的是,现在看病占据他的时间已经越来越长,这不是个好迹象。但是他的基建大业就跟深不见底的吞金洞一样,需要源源不断的粮食来供养工人,所以看病肯定不能停。

  寒玦提了一个主意:“让颍川的名医先行给他们诊治,若是他们也无可奈何,再来找你,否则也太忙碌了。”“是个道理没错,但是我怕他们砸了这个招牌。”只要几个治错的,那些富人的信仰就会产生动摇,可能不会乖乖任他宰割了。

  寒玦干脆道:“治不了,直接说无缘吧。”

  荀澜叹了口气:“可能他们不知道自己治不了,只是用一般的法子去治,但方向却错了。”

  寒玦对这些豪强没有什么好感,丝毫不留情地说:“那就只能所少人数了,价高者得。”

  “但其中也有些好心人,不救未免太没有人情味。”荀澜摇了摇头,不甘心地说:“我还想修路修桥兴修水利,这些大量的支出府中钱不够,不能硬生生把钱往外推啊。”

  念及此,荀澜叹了口气:“华佗和张仲景还是没找到吗?”

  寒玦道:“张仲景云游治病,一直没有回家乡。我着人四处打探,没有人听说过叫华佗的名医。”

  不应该啊,华佗此时也该行医多年,应当已经有盛名了。华佗的医术很特别,他对外科尤为擅长,甚至发明了“麻沸散”来辅助外科手术,在这个年代做手术可是惊世骇俗的事情,不可能不出名。

  见荀澜秀气的眉头皱成一团,寒玦说:“不过,在阳翟的医馆中有一人医术精湛,已挽救数十女子的性命。”

  “哦,他叫什么名字?”

  “听说叫做元化,众人称呼为化郎中。”

  “化……华?”听起来颇为相似。

  寒玦继续道:“有一物我猜你会感兴趣,或许想去看看。这人在给人切去腐肉的时候,用了一种奇怪的药,能让人不再疼痛。”

  荀澜一把抓住了寒玦的袖子,激动道:“此物是不是叫做麻沸散!”

第68章

  一查系统, 华佗的表字,可不就是元化么?

  荀澜迫切地拉着寒玦问:“在哪家医馆?我们去看看。”

  那可是华佗啊!传说中的神医……

  失传的《青囊经》以及后世无人能配出来的麻沸散,无论是哪个, 拿出来都足以引起医学的震荡。

  华佗还会做手术,开肠破肚之后将人的伤口缝合,在这个没有消毒液和止血剂的年代, 荀澜都无法想象他是怎么做到的。华佗的医术,实在是太超前时代了。

  他拉着寒玦激动地往华佗所在的医馆赶去,唯恐迟了一秒,就失去了这位神医。

  一路兴奋地嘀咕着:“麻沸散麻沸散!”

  寒玦鲜少见荀澜这么激动过, 奇道:“麻沸散可以解去人的苦痛,但并无疗伤之效, 难道还有什么大用?”

  “因为有了麻沸散大家就不会害怕做手术了啊!”如果不是麻沸散失传, 华佗被曹操杀了,连一部《青囊经》都没法给后人留下, 中国的医术早就进步了。

  荀澜痛心疾首:到了现代,中医都被打成骗子了。虽然他知道这和华佗其实没有什么关联,但若是将华佗的技术保留下来, 后代加以不断改进, 在后面的千年内, 手术能救成千上万的人。

  念及此, 斩钉截铁地说:“麻沸散可是时代的进步!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把这个配方给留下来。”

  古代的医术都是秘而不宣的,郎中大夫都担忧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在谨慎挑选之后, 才会教给传人, 还讲究留一手, 在去世前才将毕生所学凝结成笔记传给徒弟或者后人。这种师承家传的特点, 使得许多良药秘方失传。有的即使得到了笔记,许多内容也参透不了,浪费了前人的探索。

  正是考虑到这些,荀澜才开始办连锁的医馆,大夫的绩效工资和医馆的业绩挂钩,只有医馆做得好、做得大,他们的待遇才能源源不断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有积极性多带徒弟,提升医馆容纳病人的能力。

  阳翟连锁医馆本来就是荀澜所办。豫州医馆这块是寒玦分管,他也来这家店巡查过。不用出示腰牌,掌柜的抬头一看到是他,立即笑容满满地从柜台后面出来,恭恭敬敬地迎接。

  “今日并非来督查,不用拿账本,”见掌柜诚惶诚恐,寒玦淡淡地道:“大夫呢?”

  掌柜拘束地说:“回从事的话,化医师还在给人接生,王医师在坐诊,还有一位赵医师,今日轮休,在后院里看医书。”

  “不要打扰他们,我们在门外等一下化医师。”荀澜吩咐说:“你去忙吧,不用管我们。”

  这间医馆也是荀澜的诊金之一——富户的庄子改造的,所以特别宽敞。

  “我还是第一次进来里面,正好看看是否需要改进。”屋子的改造设计图是荀澜提供的,基本上医馆连锁店的户型都一样,只是大小不一样罢了。

  “这算得上最大的一家医馆了。”寒玦因为负责分管,颍川各地的医馆都巡查过一次,所以非常熟悉。

  荀澜因为平时太忙,还没腾出时间来这边看过。两人在里面转悠了一圈,医馆该有的功能区都按照设计之初的理念运转着。

  前院被改成了候诊处,是病患们排队等候的地方。因为此处比较宽敞,所以还提供了几十张胡凳。

  挤不到胡凳的,只能拜托伙计将旁边的草席拿过来,席地而坐。医馆的学徒和伙计也都有统一的服装,分别是靛蓝色和墨绿色的上下装麻衣,都是荀澜考虑到行动轻便而让人统一制作的。

  前屋是医师坐诊的地方,只开放一个窗口,坐诊时间分为上午和下午,中午休息,由三位大夫轮流来,除了上元节和除夕的几天,医馆全年都不关门。

  荀澜他们在一旁看王医师给病人把脉开方。他脖子前挂着一个轻薄的铁片,上面刻着医馆的名字和他的名字及编号。身上穿着医馆正式医师统一的服装——水墨色的上衣和下裤,背后绣着医师二字,旁边依旧用黑线绣着编号——颍川阳翟03号王览。

  医馆使用的纸张是普通的黄麻纸,荀澜远远看着,方子上的字一个都不认识。

  不由感慨:果然不论是哪个年代,医者写的方子都如同天书啊。

  王医师旁边竖着一个牌子——“州牧义诊”,也就是说看诊和开方都是不收费的。百姓拿了方子可以自行去药房抓药和煎药。

  官不与民争利,药铺是依照掌柜祖辈传下来的渠道和口碑在做生意,所以荀澜没怎么涉足。

  如果病得太重,需要住院治疗,则要缴纳诊费。还有不想排队,想要医生为自己细细看的,也需要缴纳“专属坐诊”,在经过掌柜的同意后,请另一位医师出来,另开一专属窗口。其实也就是现代社会的VIP号。

  出了前屋是一小庭院,搭了个几个棚子,几个学徒在煎药。中间的三间大屋被隔开,改造成了住院的地方,能容纳十余人。

  再后头就是医馆人住的楼阁和他们的小院子。医师、学徒和伙计,只要在当地没有屋子的,都可以住在这里。一楼的屋子有上下的木头架子床,也有大通铺。

  二楼则是掌柜和医师住的地方,都是单独的一间屋子。

  此外,院子里还设有厨房、厕所和药物储存间。在现代这只是一家门诊的规模,放在汉代,却是数一数二的大医馆了。在这个年代,有三位医师坐诊的医馆,可是十分罕见的。

  荀澜一开始就奔着规范化去的,他觉得只有提高了医师的待遇,给他们一份相当于铁饭碗的工作,医师才有动力和时间教授和指导他人。在古代,医者的地位比较低,比士、农、工、商下一等。所以造成了一种现象,成功的医者的后人因为家里有了钱财,就有条件读书和务农了,医术自然而然就失传了。

  颍川富庶,平时给诊金多,每个县的医馆都可以配备上三名医师。荀澜开出的福利条件很好,而且说医馆归州牧府的从事直接管理。有州牧府作为背景,自然没有人敢医闹,也没有人会恶意拖欠诊费,更不用风餐露宿在各个村子间奔波了,大部分医师都直接答应到医馆中做活,签了三年、五年、十年不等的契约。

  但在豫州的一些其他县,有时候连两位医师都招不到,只能多招一些学徒。村里的一些赤脚大夫,其实医术有限,荀澜给他们发的吊牌上都写着“学徒”二字。只有经过学习,通过考核了,才能得到“医师”的衣服和吊牌。

  这也是一种变相激励了。为了尽快培育学医的人才,荀澜还特地出台了奖励政策。能够识字,读得医书的人,皆可以申请当学徒。

  不过不识字的,得先去他刚开的“颍川识字堂”,学会认字,得到结业证书才可以。这个识字堂,其实就是个扫盲素学班,以千字文为教材,逐步扩展到生活中的常用字。收费极为低廉,只要缴纳十个铜钱,就能上一个学期。

  荀澜在阳翟,还专门设了一个医师学徒馆,学徒自带笔墨,跟着医师学习《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等医书和辨识草药,都是不收费的,但都要去城中医馆帮忙。

  医师带学徒也是有奖励的,上课皆结算课时费,若是在医馆中将学徒收为徒弟并带着他顺利出师,医师还可以额外得到一笔“桃李费”。

  “说起来,医师的考核,你打算用什么形式?”寒玦低声问道。

  “总不能找病人来让他们看病吧,毕竟每个病例都是不一样的。”荀澜挠挠头,小声说:“所以还是描述病症,让他们写方子吧。”

  寒玦微微蹙眉:“看病望闻问切,这样会有纸上谈兵之徒。”“这是我能够想到的最公平的法子了,若是让人带生病的人来当场看,那打分也很主观啊。”荀澜叹了口气:“我都给每个大夫发衣服和挂牌了,上面都写着他们的名字呢,我想他们也不敢轻易砸自己招牌吧。”

  寒玦想了想:“或许在考试通过后,让医师带他们一年,通过医师的考核才可以上任。”

  “那样的话,可能医师故意索贿,不满意就不让他们通过。”在现代通讯这么发达的情况下,还有无良导师肆意压迫学生,他有个本科同学去了外院硕博连读,八年了都还没毕业,一直被导师当成苦力使唤……

  “不是有桃李费么?”

  “那毕竟是奖励钱,其实并不多,如果太多了我又怕他们标准松散,让本领不行的学徒出来治病。”

  忽然,荀澜灵机一动,不是有实习医生么?

  “或许,我该再做一种吊牌,就叫实习医师!”等实习两年后再转正。

  他们小声商量着,忽然华佗的门“唰”地一下打开了,传来了一个苍老嘶哑的妇人哭声:“完了,我的孙儿啊!我们祖上是做了什么孽,怎么碰上踹地生了!”

  一个男声大喊:“别添乱了,来人,将她拉出去!你,麻沸散快端过来!”

  “啊,不是接生么,怎么……”荀澜将话咽了下去,这时候用麻沸散,那只有一个解释——剖腹产!

  天啊,在消毒不完善、没有器皿、没有输血的两千年前,华佗居然敢剖腹产。荀澜瞪大了一双杏核眼,又惊又喜地说:“寒玦,我想进去看看。”

  华佗是怎么做手术的,一直都是未解之谜啊。寒玦沉吟了下,难得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里面在生孩子,男人是不能随意进产房的。”

  寒玦指了指门外明显是女子丈夫的人,意思很明显,人丈夫都不能进去。

  “哦……”荀澜的神色带着显而易见的失落:“对了,刚才说的什么踹地生是什么?”

  “是胎儿的脚先出来,”寒玦在草原上见过巫给人接生:“非常凶险,这样的情况下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一个。”

  寒玦给荀澜科普了一下,如果要保大人的话,把孩子剪碎拿出来。若是要保小,手进去托住孩子强行拿出来,但这样会使得大人大出血死亡。

  “这也太残酷了……”

  荀澜长长叹了一口气,他盯着那扇门,忍不住翻找起系统。但怎么搜索,也没有解决难产的东西。还是寒玦见他面色不好,提醒了一句:“金疮药止血效果很好,要不给他拿一瓶?”

  荀澜一拍脑袋:“对哦,倒是把这个忘记了。”

  然而送药进去的学徒被华佗骂骂咧咧地赶了出去:“别过来添乱。”

  学徒只得高喊:“是州牧的神药!”

  “什么神药都不好使,别挡我的光!”门内传出一声怒吼。

  荀澜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这……”

  寒玦学着平时寒玦所做,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看起来颇有自信,先等等吧。”

  门内,华佗让产妇冲服下了麻沸散,然后用将剪刀、匕首、针等器皿放在火焰上反复烤。在学徒们难以置信的眼神中,先后切开产妇的腹部和子宫下段,吸净羊水分娩出胎儿。

  随着胎儿清亮的啼哭声在屋内响起,华佗飞速地用针线将产妇的伤口缝合起来,这才松了口气,问自己新收的徒弟:“你刚说什么金疮药?”

上一篇:马尔福有个大秘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