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第235章

作者:于欢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GL百合

  “荒唐,荒唐!”

  作者有话说:

第253章 风定长安(二十七)

  “圣人兴办教育, 修建学馆,乃是为民为国之幸事,自古以来, 未有女子入学堂者, 孔圣人三千弟子,也未曾有女子。”

  李忱冷着一张脸, 质问道:“难道朕的子民,只有男子吗?”

  “圣人是君父, 天下百姓都是圣人的子民,然而历代君王,从未更改过这受学之制, 圣人今日突然下诏更改, 而未与臣等商议,是否过于草率?”

  李忱倚在御座上, 看着满堂朱紫,“你也知道,那是历代君王, 那么, 你又是哪一朝, 哪一代的臣子呢?”

  “如果你想追寻先皇,以及先皇之旧制, 朕不阻拦。”李忱又道, “今日你便可递交辞呈,朕绝不挽留。”

  老臣们振振有词的反驳着李忱, 然而一但涉及到己身利益时, 便纷纷退缩。

  但仍有一些不怕死的书生, 他们熟读儒家经典, 作为得利者,又怎愿让步。

  “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是以《礼》贵男女之际,《诗》者《关雎》之义。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

  “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这些话术,出自女诫,由女子所编,李忱自然看过,如今从男子口中说出,变得更加理所当然,李忱只觉得刺耳。

  这还只是新政的初步试探,却不曾想这群得利者的防备之心竟如此之强。

  新的思想,与自由的气息,似乎绝不能够在这里出现。

  一但更改制度,世间原有的秩序便将被打破,那些由既得利益者所定的规则也会被颠覆,利益便将受损。

  所以他们反对,而他们反对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害怕自己所定的教条被颠覆后,便失去了主导。

  人性的贪婪,使得到利益的人,永远不会止步于眼前之利,他们不断的索取,想要得更多,又怎会做出让步呢。

  当第一个儒生不畏惧生死而站出来反驳与理论时,那些年轻的儒生也都站了出来。

  他们抱成一团,用所学的儒家经典来争论,用所谓的道义来保全自己的利益。

  李忱坐在御座上,就连作为帝国的实际掌权人,她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窒息。

  可这样的压迫已经持续了上千年,李忱用了三十年才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现在,乃至以后,数百年上千年,恐怕都不会再出现,有如此地位,且想要为女性开辟一片天地的人了。

  李忱深知,如果她无法坚持下去,那么处在这片天空下的女子,将永远无法看到朝阳。

  她们活在,并遵守着男子定下的教条之中,只能够认同,且不允许出现任何反声。

  久而久之,这种不公平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面对群臣的言论,皇帝的脸色很是难堪,而令狐直与刘曾儒两位在朝中有地位的皇权派臣子,在此时也不敢发声了。

  一是争论不过,二是他们从心底也不赞成皇帝的做法,只不过碍于皇帝对他们的恩宠,便不敢说出自己的立场罢了。

  裴宁身为左史,位御座左侧,他看着被众臣抨击得快要气昏头的皇帝,深知新政的试探有些操之过急,毕竟皇帝刚刚登基没有多久,除了令狐直与刘曾儒以外,在朝的文官中,并没有多少心腹与亲信。

  而武将大多性情耿直,根本无法与文官争辩这些事情,况且在这种情况下,武将作为男子,大多都是赞成文官言论的。

  “圣人,此事不宜过急。”裴宁提醒道。

  最后的结果便是不了了之,中书不愿起草,皇帝的诏书无法施行,这场朝议最终不欢而散。

  裴宁拿着记录言行的册子跟在李忱身后,李忱走得很急切,一路上都在骂喊。

  “匹夫,老匹夫!”

  宦官与宫人们都害怕极了,因为这是第一次看见皇帝发这么大的火,也是第一次见到皇帝骂粗口。

  在这些近侍眼里,皇帝遇到事请,向来都是处变不惊的。

  裴宁知道皇帝的怒火所在,所以他紧跟上前,“圣人想要天下女子入学,其实不必公然下诏。”

  “圣人下诏要经三省,中书起草、门下审核、尚书执行,这些读书人知道后,自然就会跳出来反对。”

  李忱止步,回头看了一眼裴宁,裴宁亦止步,叉手道:“圣人可以跳过朝臣,宣召上都进奏院,以手谕的形式传达各道。”

  “地方官小,不敢违抗君命。”裴宁又道,“若圣人能够施以小恩,那些人办事就会更加勤勉。”

  地方任职者,无不拼命向朝廷靠拢,对面皇帝亲自下达的旨意,又怎敢违抗。

  “朝官之所以敢如此违抗,是因能够抱团抵御风险,但是地方官却不能。”裴宁又道,“所以他们没有违抗君命的能力与勇气。”

  听到裴宁的话,李忱很是高兴,“朕今日在朝议上提起,本意只是想试探他们,却没有想到…”

  李忱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个过程,远比想象的还要艰难。”

  “其实圣人…”裴宁微微抬头,“非常之期,非常手段,只是名声上…”

  “朕不在意名声。”李忱说道。

  听到皇帝肯定的回答,裴宁遂道:“武皇用酷吏以摄群臣,自此稳坐江山,圣人改制,未尝不可效仿。”

  “昔日武皇设控鹤府,以圈养男宠之名,掌监察事。”裴宁又道,“英宗设察事厅,别于御史台,直隶君王,监察朝野,仁宗朝时,察事厅由孝真长公主所掌,不但未曾停止,还对其扩编,内部制度也逐渐完善,使之成为刺探与侦查的机构。”

  “不过,仁宗废黜了诏狱,获罪官吏皆送往了三司,察事厅的威慑便也降了不少。”裴宁继续说道,“仁宗不愿用酷刑,乃是天下刚定,又无改制受阻之烦忧,圣人从仁宗手中接过社稷,北退回鹘,如今开启新政,当要用强劲的手段。”

  不到万不得已,李忱并不想走到任用酷吏这一步上,但今天的局面,让她彻底清醒。

  李忱看了一眼裴宁,心中蒙生了一个想法,可突然想起了裴宁刚刚定下婚约。

  她需要一个足够信任的人,作为自己开启新政的利刃,但作为酷吏,需要没有任何牵挂,也不会有感情缠身。

  裴宁看出来了皇帝的想法,于是叉手道:“这世上有很多眼里只有利益的人,他们都可以作为圣人手中的刀。”

  李忱背起双手继续提步向前,“你说的对,这世上有许多人,都能成为利刃。”

  --------------------------------

  元兴二年四月,因为群臣的劝阻,皇帝被迫收回诏命,然而却在事后密召诸道藩镇上都进奏院进奏官。

  通过进奏院传达手谕,命诸道官员,发布公告,允女子入学。

  此政令初至地方时,官员皆惊,然天子手谕,不敢不从。

  但很快,皇帝通过进奏院宣布政令,这一不符规矩之举,便被文武百官获知了。

  ——紫宸殿——

  百官团结一致,入宫讨要说法,然而刚抵达紫宸殿,便被殿外一名宦官所惊。

  “前观军容使周世良?”群臣满眼震惊道。

  因为他们看到了英宗朝的老臣——周世良。

  他们惊恐的看着周世良,与林辅国以及于朝恩一样,周世良是英宗朝的权宦。

  英宗诛杀平乱的功臣,使得武将割据,便是周世良在旁挑唆。

  至仁宗朝时,由于林辅国的排挤,周世良便离开了大内,前往皇陵为英宗守陵。

  而今作为一代奸宦的周世良重新出现众人眼前,让这群老臣们恐慌不已。

  “诸位相公,在下现在是内侍监周世良。”周世良站在阶梯上,一脸不屑的俯视着众人,“兼,察事厅察事。”

  众臣闻言更加惊慌,他们错愕的看着重新紫袍加身的大宦官。

  “圣人难道要效仿英宗吗?”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除去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孝真长公主,如今又来一个玩弄权术的帝王。

  那素来有仁德之名,受道宗皇帝所宠爱的十三皇子,在登位之后,一改从前。

  “紫宸殿乃内阁,没有陛下的诏命,任何人不得擅闯,尔等身为人臣,聚众闹事,难道是想逼宫吗?”周世良指着群臣质问道。

  “我等是来询问上都进奏院之事。”有大臣回道,“圣人为何越过三省,越过百官,密召进奏官,这不符合国朝的规矩。”

  “规矩?”周世良冷笑一声,“圣天子就是规矩。”

  “汝为臣子,违抗君命,难道就是规矩了?”周世良又道。

  “我等身为人臣,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君王有过失,自当规劝,而非愚忠。”

  “好一句冠冕堂皇的愚忠啊。”周世良耻笑道,他抬了抬手,便有一众禁军从城楼上站起。

  “紫宸殿只见宰相,聚众擅闯者,视为谋逆。”周世良呵道,“现在你们有半刻钟的时辰离去,否则,休怪刀剑不长眼。”

  “圣人如此倒行逆施,就不怕祖宗降下惩罚吗?”气不过的老臣继续争论道。

  周世良素来不喜欢这些虚伪的文臣武将,于是冷冷道:“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即便没有了你们,朝廷依然可以运作,地方官想入京者,青衫想换朱紫者,比比皆是。”

  于是群臣开始小声议论,很快,他们便因恐惧而纷纷退去。

  只有几个年迈的宰相入内参奏,但他们哪里又劝得动李忱,也争论不过正直盛年的李忱。

  此事虽然成功过去,但是群臣心中的防备却更甚,对于日后的改制,也更加困难了。

  百官的上疏中也总有一些让李忱看了便将之怒扔的。

  元兴二年四月下旬,随着女子入学继续在地方推广,朝臣的阻碍声,也越来越大。

  作者有话说:

  其实,原本的剧情是,裴宁与魏莹的故事是悲剧。

  以下我将原剧情写出来哈,裴宁刚入仕,是没有办法与宰相抗衡的,也无法感动这门由长辈做主的封建婚姻,所以魏会嫁入令狐家(魏莹自己肯定不愿,所以将会是悲剧收场,对,就是自缢

  )

  (魏莹作为女性,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而魏莹的死,会让裴宁彻底清醒,从而坚持辅佐皇帝踏上改革这条路,并且会变得疯狂。)

  但是我觉得原剧情,好像太虐了,因为文要结束了嘛。

  不过我还是要打个预防针,裴宁与魏莹是be(结婚了也是be,因为我说过有些东西存在因果关系,魏莹身上的是死劫)

  其实我没写的这个结局,才是真实的,因为现实是,裴宁不会遇到这种皇帝,皇帝也不会管一个刚中进士的小人物的私事。

  不过,裴宁遇到了李忱,想要改革的李忱两口子是最见不得这种不公的,尤其是李忱。(主要是她生活在皇家,皇室的重男轻女,她是从小看到大的,她很厌恶这种,也很讨厌自己身上的虚假身份,可是又不得不借助这层身份。)

  她想开启新政,改变制度的想法,是从她发现了太子长子李淑的真实身份开始。所以才一直致力于辅佐李淑。因为她明白,只有扶一个女性上去,才有可能实现这些。

  裴宁单独拿出来,其实可以做主角了,她的路也很坎坷,魏莹也算是她的光了。

上一篇:一山难容双绝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