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小夫郎 第138章

作者:四夕夕 标签: 种田 甜文 近代现代

  等到黎明德把心里那些纷杂的思绪给收拢了之后,他的脸色好看了很多,黎成石和姜芷芸见状,提出继续出发往村里走去。

  回到了黎家之后,黎明德的样子还是看着有些不太好,好在姜芷芸进屋之后就先同黎老太通了气,黎老太没有询问黎明德怎么了,假装没有看到大孙子的异常。

  在晚上想了不短的时间,黎明德终于想明白了些,这件事的错不在他身上,别人想要算计他,想要在他身上使坏,是他无法克制的,他能够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厉害,能够识破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背后的真实意图,不让自己被骗,不让家里人操心。

  黎明德在想通透了之后,他回忆起三叔说起刘小姐时的样子,忍不住苦笑了两声,三叔会专程将这件事当着他的面说出来,很有可能是因为三叔打听到了什么。

  有些时候有些事不需要说太明白,黎明德也没有想过去找黎成石证实是不是那样,他只需要记住自己以后同人相处的时候留个心眼就行。

  第二天一大早,看着恢复了正常的黎明德,知情人们都松了口气,生怕这孩子陷入了死胡同、钻进了牛角尖出不来。

  这时候,距离县试还有一个月不到,要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那不就麻烦了,可得赶紧开导他,他自己能够想通当然是最好的。

  今年的县试本省学政定在了四月十九这天,所以这一次三月底的休沐之后,黎成石下一次的休沐不会回来,虽然因为他有子侄参加县试不得不避嫌,不能去考场附近、不能参与试题的相关工作,但是其他的准备事宜他还是可以去帮忙的。

  为了四月的县试,整个县衙的差役都忙了起来,好在县试每年都有一次,大家经验丰富,虽然忙却不至于乱了手脚。

  秀才试分三层,县城组织的叫县试,州城组织的叫府试,在省会府城组织的反而叫院试,在每年四月的某一天一起进行,由本省学政统一安排教谕们出题和批改,各个级别的地方官员配合。

  要成为秀才必须要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次考试不一定要连着通过,比如说某个考生第一年通过了县试,而第二年的府试他没有通过,那他通过县试的资格可以保持三年,三年之内还是没有通过府试的话,他就要重新再考一次县试。

  院试和府试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有效期限都是三年,三年没过就打回重考。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43章 县试

  本次县试,是黎明德的第一次县试,除了黎明德,还有白志文也要参加。

  另外,姜家的姜齐明,也就是黎明瑾的大表哥要去州城参加府试,去年姜齐明一次就通过了县试,按照他的水平,今年的府试应该没什么问题。

  在距离县试还有五天的时候,黎老太就包袱款款地从村里到了县城,她过来的目的很简单,照顾黎明德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让他不至于在准备县试之外的事情上分心,也好让白秀荷他们好专心铺子上的事。

  黎家大房这个二进的小院刚买下来前两年,黎老头和黎老太会在农闲的时候过来住一段时间,到后来,他们就不那么愿意搬来搬去的了,变成了只有黎明德和黎明礼两兄弟住。

  两人白天都不在家,他们家的大门长期关着不开,灶房也几乎没有冒过烟,前段时间黎明礼被孙掌柜推荐去了州城做书局副掌柜后,这个宅子更冷清了,黎老太来了之后才算增加了不少人气。

  白天黎明德去章老先生那边时黎老太就去找邻居聊聊天,主要是想打听一下平时她孙子的生活,顺便再看看附近的环境怎么样,孙子在这边住着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黎老太的面相在不笑的时候会显得有一点刻薄,但是一旦她愿意笑,愿意同别人相处,她的样子就会变得平易近人,很容易同别人打成一片。

  在她的刻意接近下,第一天黎老太就搞清楚了大孙子一个人在这边住着是什么情况。

  说实话,黎老太有些心疼孩子,太冷清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有点担心长期一个人住会不会憋出毛病来。

  左思右想,黎老太把锅扣在了自家老头子头上,要不是老头子死犟一定要守着他的那些宝贝地,他们就可以同老大他们一家一起在县城住,虽然确实有些不习惯,但至少能够照顾明德的生活。

  现在马上就要县试了,在这种时候不好做出什么改变,黎老太把她对自家老头子的火憋在心里,又询问了一些有照顾考生经验的妇人后,她拿出了看家本事,天天给黎明德折腾好吃的,尽量在考前给他补上一补,省得考一场下来就累病。

  五天时间一晃而过,在考试前那天下午,白志文提着考试要用的篮子和他明天要穿的衣物来到了黎家大房的宅子外面。

  黎明德和白志文两人都要参加今年的县试,他们之前就商量好了,白志文住在黎家,两人可以一起结伴去考场,互相有个照应。

  县试一共要考三天,这三天里,考生看题答题、吃喝睡觉都要在小小的号房中度过,考场只会提供一点必要的炭火和清水,其他的都自备。

  黎老太在询问了有经验的人之后,结合白姚氏曾经给她说过的经验,给黎明德和白志文准备了足够他们吃三天的白面饼子,烙得干干的,在这种天气里放三天不会坏,在考场上用烧开的温水把饼子泡软就可以吃。

  除了吃的,还有衣服,要在号房里睡觉,又不让考生们带被子,就只能在外袍上下功夫了,白志文的外袍是白姚氏给他做的,黎明德的外袍是姜芷芸做的,在细棉布里仔仔细细地塞了一层薄薄的棉花,既不会显得厚重不允许带进考场,又足够晚上睡觉盖着保暖。

  还有考场里要用到的笔墨砚,也都要带上足够分量的,在考场里这些东西坏了可没有人能够借。

  一切准备就绪,到了开考当天,所有的考生天不亮就已经聚到了考场外面,白志文和黎明德也是如此,他们两人穿着厚薄适中的衣服,精神抖擞地在一众蔫嗒嗒的考生中看着还挺醒目的。

  县试和童试一样,要准备好亲供、互结、具结三样文书,亲供由村里提供,互结他们花了几两银子找了个县里有癝生身份的老秀才作保。

  就是具结稍微麻烦一点,需要同为童生并且参加本次县试的学子一起,白志文从小在洪云州长大,玩伴、同窗什么的都在那边,好在黎明德之前有在县城学堂读书,他在学堂认识人,很早就找了三个品行端正的同窗约定互相作保。

  原本章安浩想着自己只两个弟子,打算帮他们找互相做保的童生,没想到两个徒弟自己就解决了,没有让他费心。

  同他们两人互相做保的三个考生来得稍微晚一点,五人找了个角落站着,等着一会儿搜身进考场。

  其实这时候巡考的差役和考官们早早地就到了考场中,他们比考生们来得更早,在知县赵承泽的带领下最后检查了一遍考场和号房,确认没问题后,赵承泽作为昌平县县试的主考官一声令下,站在门口的差役开始按照报名顺序喊门口的考生进考场外面的小棚子检查。

  检查的第一步是将外袍脱下来只着单衣,一个差役搜身,一个差役检查外袍,还有一个差役检查考生带进考场的篮子,篮子里的东西只要是看上去能够藏东西的都要打开,尤其是馒头、饼子一类的吃食,必须掰开看看有没有藏着小纸条。

  四月的早上,气温还是有些低,赵承泽担心脱掉了外袍的学子们着风受凉,命人在考场外面搭了两个棚子,让考生们在棚子里接受检查,这样也防止了一个个考生脱了衣服的样子被别人看见。

  经过了搜身检查,考生们的样子大改,头发乱蓬蓬的,衣服匆忙之间穿上有些带子没有系上,篮子里装的饼子馒头碎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

  大考生们都暂时顾不得那些,提着篮子就进了考场。

  进去后第一件事是抽签,抽的是号房的位置,最好的位置是几个角落的号房,安静,答题的时候不容易被外面的情况影响。

  最坏的位置就是挨着茅厕那边的,被大家戏称为粪号的几个号房,天气已经逐渐热起来了,如果有人去上了茅房,那味道直接能够把人给熏晕,哪里还静得下心做题。

  黎老太在人群最前面,她看着孙子被检查完了进入考场后,在心里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神佛全都求了个遍,希望各路神仙保佑她家明德不会抽中那招人嫌弃的粪号。

  黎明德的运气还不错,他抽中的是一个挨着角落的号房,只是左右两边都有人,还算比较安静。

  白志文的运气也不错,他同样抽到的号房距离粪号有些远,只是他左边的那位考生在到了号房之后就一直烦躁地走来走去,弄得他也有些紧张,想要提醒对方安静,但是想着这会儿没开考不好说什么。

  还好巡考的差役发现这个考生老发出声音后,警告了他一通,那个考生总算安静了下来。

  另外三个同他们互相作保的童生之一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抽了个距离茅房只有三个号房的号,还没有开考,他仿佛就闻到了茅房那股销魂的味道,整个人都不好了,硬生生打了个寒颤。

  等到考生们都走进了考场后,考场外面的无关人员就要被赶走,未来三天,这附近不能有任何人在外面熘达,防止有人给里面的考生传递信息。

  这三天时间,不论是在里面答题的考生,还是对在外面焦心等待的考生家人而言都过得很慢。

  三天后,姜芷芸早早地喊了一辆牛车在考场外不远处等着,一会儿负责把从考场下来的白志文和黎明德以及在县城待了一段时间的黎老太送回上河村去。

  考生离开考场是按照进去抽签号房的顺序排,有的考生在里面待了三天好像受了场大折磨,一个个蔫嗒嗒的看着就不太好的样子,有的考生看上去还好些,能够自己走出来。

  属于前者的考生多,软绵绵的没有力气是由差役扶着能走的还好,有几个直接甚至被人用板子给抬出来。

  好在那几个看着不太好的考生家人一直在外面等着,看着自家孩子竖着进去横着出来,立马上前去将他们给抬走。

  出来的人越多,等着的人就越着急,尤其是听着耳边不停地有人喊什么赶紧请大夫,回家烧热水熬汤这些话之后。

  还好黎明德和白志文两人都属于后面那种,精神看着还不错,不需要人搀着,他们自己跟着黎老太和姜芷芸走到了牛车所在的位置。

  像他们那样精神比较好的考生都是平时在家多少会做点活的那类,这样他们才能够撑下来一场耗时整整三天的考试。

  虽然他们两人看着还好,但是黎老太不放心,她将牛车上那个用旧袄子裹着,温度都还有些烫嘴的姜汤端了出来,让他们两人一人一碗喝了下去。

  接下来就由黎老太带着他们两人回村休息,章安浩给他们放了三天的假,这三天只需要做日常的功课,不需要做文章。

  比起只考一天的童生试,县试确实累人得多,他们虽然看着还好,但是他们各自回到家之后吃了点东西洗漱一番,一直到第二天快午时了才起床。

  黎家院子和白家院子就是挨着的,白志文在家吃了午饭之后,带着自己默写出来的考场文章找上了隔壁的黎明德,打算互相看看对方的文章。

  白志文过来的时候黎明瑾正在院子里同弟弟妹妹玩,准确来说是黎明月和黎明康两人在比赛谁背诵的三百千又多又准,黎明瑾是裁判。

  他们会在黎家院子,是因为教黎明康的夫子除了给他们这些小孩开蒙,还另外带了两个弟子,那两个弟子不是开蒙,是跟着秀才学四书五经准备秀才试的,其中一位要参加今年的府试,夫子要亲自带着那个弟子去洪云州,他就给私塾所有的孩子放了十来天的假。

  姜芷芸想着黎明德考完了会回家休息几天,康儿还有几天不用去私塾,她就收拾了下东西,今天上午就带着两个孩子回了上河村。

  时隔几个月,白志文这是第一次再看到黎明瑾,他看着黎明瑾在弟弟妹妹跟前笑得双眼弯弯的样子,没忍住多看了两眼。

  黎明瑾他们也都看到了白志文,黎明瑾稍微收敛了些脸上的笑意,黎明月和黎明康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

  白家哥哥同他们大哥一样在考秀才,早就不学三百千了,他们两人在他跟前背诵三百千,就像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一样,怪不好意思的。

  听到了门口的动静,黎明德走了出来,他也已经把自己在考场上的文章默写了出来,正等着白志文。

  黎明德的出现打破了院里有两分尴尬的气氛,等两位哥哥离开之后,黎明瑾让弟弟妹妹继续背诵百家姓,谁能够被背对最多,他就把自己今天的软糕给谁吃。

  自从姜芷芸学会做软糕,且知道黎老头和黎老太也喜欢吃软糕后,她就开始经常做软糕,因为放的糖少不会吃坏牙,两个孩子饿了她就把其他的零嘴换成了自制的软糕。

  十三岁的黎明瑾已经脱离了小时候那种喜欢吃零嘴的年龄,他担心自己吃多了长胖会变丑,偶尔饿了会吃一两块,其他时候他都不怎么吃,姜芷芸给他的那份软糕多半都进了他爹或者黎明康的肚皮。

  平时没有人竞争的时候,黎明康对软糕的喜爱程度也就一般般,但是今天出现了一位竞争对手后,黎明康燃起了熊熊斗志,十分想要拿到自家哥哥的那份奖励。

  这会儿姜芷芸正同黎老太一起在灶房里忙活,她听着院子里孩子们的笑闹声,笑了笑对黎老太说道:“娘,大哥他们的米线铺子除了卖米线,有没有想过再卖点别的东西?”

  黎老太去年年底那会儿好像听黎成志念叨过两次,现在米线铺子的口味已经有了高汤米线、鱼汤米线、酸萝卜老鸭汤米线、羊汤米线、干拌米线和凉拌米线几种,想研究出新口味的米线不容易,他们确实想过再卖点别的东西。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44章 有颜色的软糕

  “他好像说过想卖,但是没想好要卖什么。”黎老太抬头看向姜芷芸,“老三家的,你突然这样说是有了什么想法?”

  当初黎成志一家开始卖米线,就是姜芷芸又出主意又出钱,最后才能做起来,想到这,黎老太颇有些期待地看着姜芷芸,希望她再有个什么好主意,乡下人不怕费力气费事,缺的就是个挣钱点子。

  其实黎成志的脑子还算灵活,一开始姜芷芸只说了高汤砂锅米线这一种,后来他和白秀荷一起陆陆续续琢磨出来了几钟不同口味,各有不同特色的米线,已经算挺不错的了。

  但是要让他这样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泥腿子想一个新的东西,还是稍微有些困难。

  利用空闲的时间黎成志去看了别家卖的东西,什么包子、馒头、饼子一类的到处都在卖,太常见了,如果不做出新花样、新口味来,就不够吸引人,所以他最然一直在想再卖个什么东西,但是一直没有想好。

  姜芷芸不知道大哥也在想这事情,她有这个想法是因为上午那会儿黎老太的动作——将洗干净了的红薯同米饭一起放在锅里蒸熟。

  以前大家都是种红薯,红薯和米饭一起煮米饭的颜色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放进去的是紫薯,挨着紫薯的米饭颜色就会被染成紫色。

  不仅仅是米饭的颜色会变,如果单独用水把紫薯煮熟,煮紫薯的水颜色同样会变成紫色。

  最近姜芷芸经常做软糕给家里人吃,软糕实际上是用大米磨成浆之后做成的一种糕点,颜色是纯白色的,因为没有加糯米,做出来的软糕松软而不粘牙,属于大部分人都会喜欢的味道和口感。

  可普通的软糕会做的人家不少,并不稀罕,但是如果软糕上多加颜色呢,就拿紫薯来说,白色软糕加入了紫薯后一旦变成了紫色的软糕,不就变得不一样了?

  除了紫色,应该还可以做出来其他的颜色,比如说红色、黄色、绿色、蓝色这些,如果能够多找几种带颜色的蔬果将软糕变成五彩的,那绝对是昌平县独一份,而且多加几种颜色之后,别人也不容易猜出来他们家的软糕是怎么变成这种五颜六色的。

  姜芷芸在黎老太期待的眼神中,将自己的思路整理了一番后说了出来。

  接着,黎老太就用一种看稀奇的眼神看着姜芷芸,弄得姜芷芸心里有些发毛,心想她婆母这是怎么了?

  黎老太啧啧两声,摇了摇脑袋:“老三家的,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想得到这么多主意,是因为读书?”

  黎老太是真的好奇,在黎成石同姜芷芸刚成亲不久时,她其实有过一段时间嫌弃姜芷芸,她认为这个儿媳妇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细皮嫩肉的还识字,一看就不是乡下婆娘。

  后来老三在她怀着孕的时候参军去了,两年时间没有音讯,她一开始担心这个长得好看的媳妇害怕她家老三死了自己守寡,会跟着别人跑,但是姜芷芸坚持了下来,深居简出的就在家里待着带孩子,让黎老太对她改观了不少。

  随着相处越多,姜芷芸渐渐成为了黎老太心里最中意的儿媳,黎老太这会儿就想知道是不是读过书的女人真的不一样。

  听了黎老太的疑惑,姜芷芸没忍住笑了笑:“娘,我说的这些只是小聪明,上不得台面,得靠卖力气挣钱,不算什么的。”

  “怎么叫不算什么?哪里不算什么了!”黎老太不认同,“你随便找一个咱们村的婆子媳妇问问,谁能想出来这些挣钱的法子,就只有你脑子灵光,不是因为读书是因为什么?”

  想了想,姜芷芸答道:“我估摸着和读书没什么关系,正经的书我也是看不明白的,您也知道我有接绣坊和成衣店的绣活,平时闲着没事就看看游记什么的,给绣活找点灵感,可能和我平时看的游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