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一下,马上暴富 第45章

作者:甜椒冰茶 标签: 爽文 快穿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卢子轩是新科进士,娶的是民间女子,与朝中派系并无牵扯;再加之祝绫云的身份,这才将他派到琼江来探事的。但现在功业不成,卢子轩先行一步身败名裂,这件公案的进展,恐怕又得再延误上一阵子了。

  祝绫云掩口笑道:“我听说那什么……景城住?又是那船上乐舞,又整那小人书的笔战,还有什么幻花绸、昭华锦,不需机工操作,就能自己纺布的纺织机……就觉着只能是你。瞧见那百花会的画报时,我就更确定了。除了我那脑瓜开瓢的蠢弟弟,还有谁想得到这些鬼点子?”

  “你从小就喜欢舞针弄线,”祝绫云回忆道,“娘总哭,说你不像男孩子,以后没有出息。”

  “要我说,那时候就让你做衣裳,该多好?……想必也没有后来那么多事。”

  祝锦宸居然有点不好意思:“现在也不迟。”

  说来也怪,百花会以后,祝锦宸的想法不知不觉也发生了改变。如果能恢复自己真正的身份,他现在很愿意堂堂正正挂上设计师的头衔,和自己的作品一起,走到所有人的面前。

  两人对坐着,又说了些小时候的事情。闲话讲完,祝绫云忽然拿出来一张岭南道上的宅邸契书,交到祝锦宸手中,说他如果还想继续找地方研究水力纺织机,可以派人去岭南道,她名下的这处地皮上工作,比较容易避人耳目。

  祝锦宸小心捧着这张价值万两银的地契,追着祝绫云打破砂锅问到底,总算解开了心头萦绕不去的未解之谜。

  祝绫云和离以后,每天忙进忙出,到底在做什么?

  卢子轩走火疯魔一般地求复合,到底在图什么?

  原来他的二姐姐,虽然遇人不淑、婚姻不顺,认真投入的感情付诸一片东流水,却始终认清一个道理——

  感情归感情,钱归钱。两码子事,不能扯到一块儿去。

  卢子轩是个满脑子青云直上的小官儿,平生只读圣贤书。祝绫云身随百万陪嫁,他也不知道如何打理,是个真正的赔钱货。家中金山银山,都是祝绫云一手操持打理。

  他以为自己在朝为官,清苦委屈,却不晓得祝绫云打理家务时,还用那些随嫁妆来的财产,出去做投资生意。或是在外放小笔贷款,或是购置店面地皮、出租给小型商户,或是投资入股、做甩手掌柜拿利势分红。看似低调温和的知事夫人,平日里脑子里算盘声响不停,其实比他还忙上数许。

  这些股份、地皮、债务,以及相关的商户、佃户资料,全都掌握在祝绫云自己手里。平日拿出来家用的,只是些利息闲钱。卢子轩知她有自己的账册,偏生又摸不透、看不懂,因此格外耿耿于怀。

  本来两人感情还在,祝绫云虽有防备之心,却无防备之意,没计较过卢子轩的态度。但她早有准备,因此卢子轩遭了一顿痛打以后,她第一件事,就是将两人的财产问题处理清楚。

  到对簿公堂时,留给卢子轩的,只剩下了祝绫云不要了的京中大宅。

  卢子轩丢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座“百宝箱”,这才变成一条丧家之犬,撕心裂肺地嚎。

  祝绫云叹道:“我认他作家里人,他却觉得我不如他聪敏,只有他算计我、哄骗我的份。现在瞧他哭天抢地的样子,我只觉得可笑。”

  自作聪明,将他人好意编织的幻景当作真实一味自信自大,岂不是人们常犯的错?

  祝锦宸回想自身,也有些儿涔涔汗下。

  送走坐拥千万家产的豪门金主祝绫云后,祝锦宸只觉得卢子轩是那天下第一号大蠢材,而他自己,就是第二号。

  这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盘手,人在家中规矩坐着,就能隔空点石成金。

  他本来还觉得自己挺能做生意的,与祝绫云一比,简直笨手笨脚,全是蛮干。难怪父母从前老是唉声叹气,觉得他不及自家姐妹。

  仿佛赢了什么赌局似的,某位仙家见他在姑娘们面前屡屡吃瘪,还挺愉快地在一旁落井下石,与他说一些不中听的大道理。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道理,你现在应是亲身领教过了。”

  “在我来看,你们既都是人类,就没有什么不同。”沈玦道,“一样有好有坏,有好学有懒惰,有聪明有驽钝,没有谁比谁更特殊。”

  祝锦宸正在看那本《好公司,坏公司》,听得沈玦的教诲,他沉痛地道:“师傅,可以了,别再说了。我懂了。”

  “我真的懂了。”

  他合上书,站起身摸了纸笔,蘸饱了墨,迫不及待要将新学的知识投入实际应用。

  “我想按照这本书上说的企业结构,将昭华号的管理架构重新整理一番。”

  毛笔一挥,在纸上挥下“CEO”三个大写的拉丁字母。

  沈玦看着那三个本不该出现在当前时代的字母,多少有点眼前一黑。

  祝锦宸倒挺喜欢这三个圆滚滚的字符,他挥手道:“昭华号的CEO呢,目前当然就是我本人了。首席执行官,引领昭华号这艘大船向前,非我这个企业创始人莫属。”

  沈玦点点头,示意他赶紧跳过自我吹嘘的部分,说后面的规划。

  “柳如莺,”祝锦宸挥毫,画了个扎小辫的小妞,又在她旁边写下“COO”三个拉丁字母,“擅长品牌营销、事件打造,能为昭华号的发展出谋划策,整体推动日常中的经营、管理工作。COO这个职位,非她莫属。”

  “然后吧,就得是我二姐……”这次祝锦宸画了个梳高髻的仙女,身边金光闪闪,“天生的CFO。再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CFO,首席财务官,初创企业高速发展路上,至关重要的一个职位,对整个集团的管理制度和财务结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与CEO之间,也应保持着真诚的信任关系。

  “三驾马车正式成型……”祝锦宸将这三组头衔连接起来,问沈玦道,“这样安排,挺好吧?”

  沈玦摇头道:“你还需要一个人。”

  “你要设计、发展自动化机器,摆脱传统手工作坊的模式,难道不需要一位CTO吗?”

  CTO,这个祝锦宸倒是知道。首席技术官,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者,创新攻坚的爆破手。

  掐指一算,祝绫云管资金,柳如莺管运营,再来个CTO设计纺织机、研发新面料,那他自己岂不是被架空到无所事事?

  架空什么的,显然又落进传统思路中去了。沈玦道:“其实,在未来的某些创新型公司,老板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给员工订午餐……”

  祝锦宸满脸骇然。他想象了一下花、叶、封、杨那四家趾高气扬的大当家给伙计下厨烹饪的模样,自己都给吓到了。

  沈玦见他惊讶,耐心解释道:“中大型的企业分工相当明确,提倡专人专岗。CEO作为领航者,并不需要事事躬亲。发现人才,吸引人才,运用人才,是CEO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你想要提升纺织机的性能、想要研制更新颖的面料款式、也想设计更多新款式的衣裳……且不提一个人是否有精力在算学、工程、织染、裁衣上都做到专家水准,即便你真的能做到,那么将精力投注在这些细琐事务上的你,是否还能看清楚未来的方向呢?”

  祝锦宸不得不承认,沈玦说的对。

  偶尔闲下来时,他才会想起,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来得及做。

  譬如说,打通海外贸易线,将织物卖到东瀛、高丽与南洋诸国。

  譬如说,运动服上的拉链、罗口与松紧带——这几个细节上的设计,虽然不引人注目,却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他能看到这些设计多彩的可能。

  再譬如说,他还想发明一种能自动制衣的机器。要大批量贩售价格便宜的成衣,单只有纺织机,是不足以支撑起一条产线的。

  但在埋头于设计工作中时,这些更遥远的计划往往会被暂时地遗忘掉,回过头来,才发现捡了芝麻丢西瓜,其实并不划算。

  可是,大夏当朝,技术人才难觅。想找到一个能将工程一把抓的技术领头人,说不定比上月亮还难。

  祝锦宸琢磨了半晌,猛一拍桌,跳了起来。

  他兴奋道:“研究院!”

  ——好吧,他想起来的其实不是研究院,而是研制水力织机时,众多工匠一块儿赶工,住了几个月的那个园子。

  三个臭皮匠能顶诸葛亮,一人之力不能扛鼎,那多来几个不就好了!?

  灵感互通,学术交流,多多益善。闭门造车,能有什么前途。

  祝锦宸越想越觉得这路子走得通,在舱室中来回绕圈,兴奋莫名。

  “上回我就发现了,把这些人关在一块儿,他们都很喜欢,解决问题也更利索了,”他对沈玦道,“就这么办。”

  “……如果他们能捣鼓出有趣的新发明,”想了一会儿,他破釜沉舟般道,“只要他们比我强,我干什么都行!”

  不过多久,琼江府与岭南道上,贴出了三张小小的招募启事。

  一张招募能工巧匠,以木工、金工为先。一张招募账房、会计,算学精进者优先。最后一张,募的则是纺织、制衣方面的能人巧匠,包吃包住,待遇优厚。

  当世时事,织户裁缝,大都是女儿家。第三张招募启事一贴,惹来争议纷纷。再一瞧时,那前两张启事并不相干,唯有第三张招募启事,是昭华号自办的工坊在招人。

  昭华号美名在外,附近乡县的姑娘妇人们,真有许多与家中吵翻,也要出门去应聘这份工作的。不日之间,新工坊的大门,就被挤爆了。

  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大夏衣冠满华光(27)

  在织造坊热闹的招工盛景下, 研究院募人、考核的事情,因选拔标准的严格、入选人数的稀少,就显得不再那么显眼了。

  当然, 祝锦宸也没指望靠这么几张小帖子, 找到靠谱合用的人才。在面向整个岭南道募集人才的同时,他也认真拜读了柳如莺之前搜集、整理的“水力织机工程报告”,并在其中挑出一些重点关注的对象,亲自登门拜访, 出重金邀他们来研究院工作。

  这些人或是曾经与他一起开发第一台水力织机的伙伴,或是拿到说明书后,将水动枢纽巧妙运用于其他领域的工匠。相对于其他手艺人, 他们具备更多的工程经验和创新精神。祝锦宸预备将他们培养成导师, 可以在招来的新人中挑选伙伴,组成自己的研究团队,领取感兴趣的课题,展开专项工作。

  研究经费, 需要通过撰写计划书,阐述设计思路、实验规模来申领。发明成型后,在不同的落地阶段, 可以分笔领取额外的奖金。研究院的整套体系, 已十分接近现代的学术机构。

  有吃有住,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只要专注在研究工作上,就有工钱可领, 这对许多技术人才来说, 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研究院虽没有高调做广告, 但口碑建起来以后, 就有越来越多怀才不遇的算学、工学人才登门拜访,期望能找到一个谋生的职位。

  朝堂之上,各方内耗的拉锯战仍在继续;而在这帝国最南端的城市,改变正在悄然渗透进生活的每个角落。

  昭华号产出的绸缎布匹量大质优,挤占大量市场份额,压低了原本居高不下的布价。其他织坊布行眼看无利可图,也纷纷自寻出路,或是学着昭华号的样子,改进织机,提质提量;或是变家庭作坊为统一化、有管理制度的工场,出钱聘用专门的机工,达成生产效率的提升。

  一时间,作坊改制、出门工作,成为了琼江府上两大潮流趋势。其余作坊如铁匠、篾匠、漆坊、药铺等,也眼红起了流程化、工业化带来的利润,纷纷着手改进自家的生产流程,许多新的巧妙奇思,井喷一般,在这个时候争相涌现。

  技术引领商业发展,高额利润反过来驱动新技术的发展。昭华号作为个中成功实例,激励了许许多多商人工匠,勇敢迈出了通往未来的新一步。

  商品物资的极大丰富,正向的品质竞争,每月固定领到手中的工资,也拉动了大夏本不算兴盛的消费市场。走出家门、拥有工作的女性,更成为了促进消费需求的主力军。

  如今的琼江府街头,时不时就能看到三俩结伴的女性走过街头,或采买货物,走访亲友,或去学堂读书,去工坊工作。也可能什么都不做,只是与友人一块出门踏青,看看山光江景,往来行人。

  所有人都沐浴在这欣欣向荣的新风尚中,唯有官府叫苦不迭。

  因那知事夫人开的好头,又加众家女子手中渐渐有了钱,这半年来,女子提诉离婚的案件日渐增多,且不说那些精明泼辣的,连那些不善言辞、性情温婉的妇人,都学会了找状师代笔起状,官司十分难办。

  虽还只得一些微小的变化,但这个世界,确实变得更好了。

  昭华号的生意生产,也经营得有声有色。明明皆大欢喜,但有时北望南岭,祝锦宸总难免生出几分唏嘘之意。

  这个假身份,他究竟要顶到什么时候?

  大姐小妹,在与祝绫云通信后,曾找过合适时机来探望过他。可一家人见个面都要偷偷摸摸,贼头聚首一般,也叫人心中分外不快。

  祝家声名毁于他手,若不能于有生之年,恢复家中声誉,于他来说,总是莫大遗憾。

  幸而在他身旁,还有另一位深藏功与名、却自云淡风轻的沈小仙做榜样。

  无人知他姓名,无人知他曾存在过。仙家都没有怨言,他好歹赚到那么多钱,还跟这矫情什么?

  *

  这段时间,何英浩也来见过祝锦宸一两次,看他这里拿出的新发明,也与他说一些朝中的风风雨雨。

  因白褚而起的这桩公案,终于还是没能有个清朗明彻的结果。朝中网络太过复杂,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圣人最终也怯退,没再敢往下彻查。最后东海道、岭南道、琼江府三方各打五十大板,撤掉几个被推出来挡枪的小官,收缴万把两白银,再将锅甩到白褚头上,说他妖言惑众,将他打进天牢,也就不了了之了。

  谁都未能讨得好去,但祝锦宸接下来,应是能享用一段平静日子。

  而何英浩平安渡过这场风波,未曾得脏水沾身,因此官进一阶,成了新任的礼部尚书。

  他见了祝锦宸在祝绫云那间郊外大宅中建的“研究院”,连声道好,说也要效仿他那做法,在京中建立一所能容天下学士、专注历算、医药、水利等格物之论的学府,并在各级推动地方学府的建立,储备更多人才。

  “圣人关心工商营生,天工海市他也喜欢。办学府的事,我事前已与他提起过,”何英浩对祝锦宸道,“只要圣人支持,就能顺利推行下去。”

  “到那时候,不仅是民间的冶金、陶瓷、制革、纺织等行业能有所发展——”何英浩将目光放往窗外,“相信航海、造船、火器、铁盐等行业,也能改头换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吧。”

  他满怀希望,祝锦宸却觉出一丝难言的悲哀。

  何英浩是不世出的大才,除在农具、水利上颇有建树以外,在天文、火器、历法上都有深入造诣。但他想要有所作为,第一要考虑的,仍是自己的举动,是否符合“圣人”的眼色,是否能讨他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