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第185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公司”改了个名字,换了一批上层,他们这些小官小吏也就是能多发一点奖金,哪怕是换了一座京城,那也是京城,房价高昂,房租也不低。

  伴随着冬天的到来,梨园小筑因为有火炕,几乎一眨眼就租完了剩余的空房,还都是一些南迁的人。

  普通老百姓之间,大多也不讲究什么。加上住在里面的,大部分是在一号码头工作的匠人,算起来大家都是替朝廷做事。除了有些口音方面的问题,说话得放慢语速之外,相处倒还算和睦。

  韦逸仙听竺年说要借人,先问:“要做什么?现在修房子的匠人可紧张,我还想找你借人呢。码头那儿现在还能干活?不行就让他们来我这儿搭把手,保证不扣一文钱。”

  其实真正隶属工部的匠人,数量不多。

  工部管得最严的匠人,是能够锻造兵甲,铸造钱币的匠人。

  其余匠人,除非是技艺极其精湛的大师傅。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是根据户籍来摊派任务,算是匠户的赋税和徭役。大部分都不给工钱,或是给一点点工钱,饭食也很不怎么样。

  韦逸仙说的找竺年借人,显然走的是另外雇佣的路子,同样给匠人算工钱,给的应该会比正常的市场价略低一些,好处是不愁没活干,也算稳定。

  竺年没一口回绝:“现在还能做一些活,您给我个具体的单子,回头等那边结束了,我问问有没有愿意来做的。”

  韦逸仙确实是缺人手,但也就是随口一提,没想到竺年会真的答应,一听就喜笑颜开:“行!最慢后天前,我一定把详细的单子给你送过去。”

  竺年就说起自己的来意:“今年冬天冷得快,太后寿辰快到了。她老人家体恤百姓,想着把城里一些房子修一修,好少冻死一些人。”

  韦逸仙瞬间就僵住了。

  他说什么来着?他不是刚说了缺修房子的匠人吗?

  缺什么,找他要什么,那也得他有啊!

  可太后的寿辰,又不能一口回绝。

  竺年拿小眼神瞅他,只能说道:“您这儿是真的拨不出人来?”

  韦逸仙苦着脸:“真不行。从年初到现在,匠人们压根没休息过。”他还想再多诉几句苦,想到眼前这位半年多时间,修了两个坊和大半个码头,工部这边捏着顶好的匠人和资源,却连城里的房子都没修完,又说不出话来。

  竺年只能为难道:“那我再从别处想想办法。京里头匠人不够,只能从外面找了。”

  韦逸仙只能呐呐称是,又问道:“殿下那梨园小筑里可还有空房?”

  “早几日经纪就说都租完了。”竺年当做不知道他这么问的用意,顺着说,“怎么?有谁问到您这儿了?梨园精舍那边倒是还有房子,看在您的面子上也能对外租个两三套。”

  “这……”韦逸仙拱了拱手,只能告饶,“其实是姚家那边来问,姚家的那个小子是不是能放回去了?这些天他也应该得了教训,也别让他占了别人的房子。”

  竺年不解:“怎么求到您这儿来了?”

  韦逸仙苦笑道:“实不相瞒,意哥儿的母亲是我同族,也是姚大人那边不松口,只能来找我了。”

  竺年就说道:“人家亲爷爷可是直接给了五年的租子。您就当今天没见过我。梨园小筑那边有火炕,冻不到他。您就让他家里人安心。实在不放心,也可以去看看他,只是让他住那儿,又不是让他坐牢。”

  韦逸仙一愣,失笑:“您说的是。”

  他看竺年忙,就亲自把人送上了马车,回头招来小吏,吩咐:“去梨园小筑那儿打听打听,意哥儿那儿这些天去了些什么人。”

  小吏领了命去。

  梨园小筑就在城外,小吏骑着驴子,不多时就打了一个来回。

  姚意在梨园小筑是头一号的名人,都不需要他多打听,就能从旁人口中知道个七八分。

  小吏小声说打听来的消息如实汇报,最后又表情怪异地补了一句:“小人去的时候,见姚公子正在刷马桶。”

  “啊?”这是韦逸仙万万没想到的场景,愣了好一会儿才问,“姚家连个小厮都没给安排?”

  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清楚。

  按他说,姚意现在这样,纯粹是自找的。

  竺年也没下重手,甚至还算客气。不然直接把人打死打残了扔到姚家门前,姚家又能拿他怎么样?

  姚大人是兵部尚书,还和陛下关系匪浅,但他又不能直接把南地给拿下来。虽然南王府也不能直接把他们怎么样,但是给他们添堵却不难。

  撇开南王府的关系,就瞧瞧竺年随随便便做的这些事干的这些活,不比大部分官员强?

  甚至若不是竺年是南王世子,这会儿哪里是太后认他做干孙子,怕是陛下直接认做干儿子。

  对比之下,一个姚意能算得了什么?

  竺年恐怕连个禁闭都不会被罚。

  小吏说道:“听说是有的,但是被人送回去了。姚公子什么事情都得亲力亲为,现在已经会自己烧炕,会自己烧火热个饭。我瞧他院子里还圈了两只鸡。”

  韦逸仙:“那还真……挺不错的。”

  竺年这边已经到了京城的东风号的新店里,盘腿坐在内室的炕上:“别处调些匠人来,尽快把福寿堂和育婴堂先修了。”

  他招招手,让长随把车上的箱子抬进来:“这是定钱。你先看着用,回头给我补一份清单。”

  掌柜的赶紧说道:“只福寿堂和育婴堂,要不了这许多。”

  “这是给太后积福,当然是全天下的福寿堂和育婴堂都要修的。这些肯定不够,不过时间也赶不上,今年先把你们有店地方上的都给修了。”

  掌柜的立刻就应下了:“我省得了。马上就安排上,还得劳殿下派人监工。”

  “行。你赶紧去办,天马上就要冷了。”

  太后出手大方,金子一箱一百斤,两箱就是两百斤。换成铜钱,购买力极强。

  竺年出了东风号,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南王府,从库房里又取了两百斤金子、两斛珍珠,再回家取了两大箱铜钱。

  东西不多,却是都是压分量的。

  长随直接点了一支十人的队伍,驾着牛车把金子和铜钱送去东风号。

  至于珍珠……

  尉迟兰回家就看到竺年趴在地上用珍珠打弹珠玩:“干嘛呢?”

  屋里烧了地暖,铺了厚实的羊毛地毯,趴在地上倒是不会冷,也不脏。

  他随意捡了一粒珍珠,每一粒都有拇指指头那么大,形状浑圆,光泽也好。这一粒,就能换上东市一间铺子。

  竺年不缺珍珠,他是知道的,可也没想过会多到把这些价值连城的珍珠拿来玩耍的地步。

  “不太好拿来换钱。”竺年是拿着珍珠到半路才想起来的,又懒得放回去,“现在大部分商户都有些惊弓之鸟,轻易不敢花钱。银楼收不了几颗。姜国的那些倒是有钱,可我和他们又不熟。”

  尉迟兰把满地珍珠拨开一块,跟着盘腿坐下,学着竺年的样子用珍珠打弹珠:“工部的事情余震还在呢。他们有钱也不像刚开始那样大咧咧了,都藏着掖着。”

  修福寿堂和育婴堂的事情,昨天晚上两人就商量过了。

  尉迟兰知道这会儿缺的不是钱,而是人手和物资。

  另外两人心照不宣的是,正好趁着这笔光明正大的买卖,让在战争中被打乱布局的东风号恢复过来。

  虽说每个东风号的掌柜都不是普通人,背后更有一些寻常商号不具备的力量,整体没有受到什么冲击,大部分都保全了下来。

  但是,朝代换了,官员大部分也换了,代表着东风号原先经营的朝廷方面的人脉基本都废了,得重新搭建。

  有些姜国的官员倒是很快就建立起了不错的关系,但有些姜国官员打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主意,把当地颇具人望的东风号当做典型。

  这次能够借着太后的名头,当地官员再怎么样,也不能在这个当口给自己找不痛快。

  顺便也能展示一下东风号的后台硬,让这些地方官员想要捏柿子,也不要朝着他们来。

  当晚等到两人都躺到了床上,有些不方便说的话,也能说了。

  尉迟兰就很不理解:“那些人为什么要这么执着地跟东风号过不去?东风号一年能缴多少税,他们不清楚吗?”

  每年地方向朝廷上缴的税收,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甚至在大部分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指标。

  为此,不少地方官甚至会设置许多苛捐杂税,不断盘剥老百姓,就为了让自己的政绩好看,从而能够快速升迁。

  “就是因为清楚,所以才针对啊。”做生意方面,竺年的经验太丰富了,“一年的税就那么多,那能赚多少?这么多的钱,为什么不让自己人赚呢?”

  “钱是那么好赚的吗?”尉迟兰好赖现在也是当家主母。

  小家庭的家产一点点积攒,身边还有竺年这么一个满级大佬。但也不得不说,有些事情看别人做简单,自己上手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他们觉得简单就行。”竺年呲了呲牙,“反正等撞了南墙,他们还能入股嘛。”

  这也算是套路了。

  商人被官员看不起,但是钱可不会被官员看不起。

  官员要钱,商人要借官员的势。

  随便哪一家当官的,后宅里多半有一两个商户出身的妾。

  这些靠着官员的商户,一部分也没什么本事,只是借着官府的势力,做一些只许我做不准你做的生意。有些也不是愿意将女儿嫁去给人做妾的。可商户拿什么去和官员斗呢?

  一个官员再怎么没有成事的本事,坏事的本事那是绝对有的,而且很强。

  一些实在没法联姻的,就有了直接给官员干股。也不用他们真的花钱,体面些的拿上一两样所谓的古董字画做抵,有些干脆连表面功夫也懒得做,直接就每年拿分红。

  东风号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借着沈化这个东州知府衙内的虎皮。

  后来东风号越来越大,一个知府衙内眼看着要撑不住了,局势也乱了。

  现在倒是可以趁着从一号码头到修福寿堂和育婴堂的事情,名正言顺把工部给东风号背书。

  东风号的布局,对于他们在暗处的势力极其重要。

  资金、物资、人员的流动,东风号都能够给予最大的掩护。

  尉迟兰想了想:“还是得在地方上有我们自己的人,才更好办事。”

  竺年琢磨了一下:“应该快了。最多到明年,就能出口转内销。”

  尉迟兰对这个新词琢磨了一下,会心一笑,学着他的语气说道:“还不快多谢小叔叔?”

  “嘿,多谢小叔叔。”

  两人说的是姜国为了攻打大月的时候,姜崇为了筹措足够的资金,不惜卖官鬻爵。

  早前卖的,那顶多叫一个出身,并不涉及到实际的权力。

  但是后面伴随着战事吃紧,不得不卖了一些有实权的官职。

  这些官职确实品级不高,但给各方势力都有了安插自己人手的绝好机会。

  南王府在这方面极其欠缺,只抓到了一个机会的尾巴尖。

  北境尉迟倒是从头到尾,安插了不少人手。

  如今这些人有一部分也顺势南迁,通过种种经营变成了姜国人。他们也能有一些暗中能用的人手。

  修缮福寿堂和育婴堂的动作很大,竺年也没打算悄悄做,更别说自己身边全都是姜卓的人,不到第二天该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

  张茂实跑了一趟,抬了两箱金子之外,又给了竺年一块牌子:“殿下仔细收好,拿着可以调用各地府库的税供。”

  竺年知道,指的是充作税赋的一些建筑材料,没客气:“这真是救急了。也怪我早没想到,现在着急忙慌的,本来应该早早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