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第20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他娘想多了。他身边哪有什么莺莺燕燕?

  他又不是变态,难道还会对中学生下手?

  再说现在十几岁的姑娘,可不像他那会儿营养跟得上,全都是前后一样平。

  “咦?”竺年突然看了一眼走在他身边的尉迟兰。

  已经初具成年人骨架的“高中毕业生”,前两天裁衣的时候还不觉得,今天看他穿着一件旧衣服明显已经显小,藏在厚衣服下的身材就显现了出来。

  尉迟兰:“糕儿!”

  竺年看了看尉迟兰后腰下方的手,感觉有点熟悉,瞧着特别像是自己的。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我神马都不知道!

  先生( ̄ェ ̄;):……没事,我不介意。

  糕儿⊙▽⊙:真哒?

  先生(/ω?\):真的,我们可以私底下慢慢来♂

  (完)

  

第二十五章 南王府正常操作 ...

  由于不可描述的行为,初中生竺年差点吃了竹板,老老实实背了书,交了拖欠的策论作业。

  尉迟兰倒是不生气,更多的是害羞。

  白天一天没见到竺年还好,等在衙门里吃过晚饭,又工作了一段时间,好不容易熬到天色擦黑,想到要回去和竺年睡一屋,甚至是睡一床,脸上的热度就怎么也退不下去。

  他本来就对竺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心思,被少年的无心之举弄得七上八下的,羞耻中又有点欢喜,还带着点空落落。

  竺年背完书,见尉迟兰不吭声,觉得这件事情就过去了,爬到外床把蜡烛灭掉,又把尉迟兰往被窝里一推:“睡了睡了,先生晚安。”

  他的动作太快,尉迟兰没来得及阻止,就被扑了个正着。怀里的小孩儿暖烘烘的,让他心里面软成一片,只能搂好了盖好被子:“晚安。”

  东萍府靠海,又在北方,在峪州已经开始入春,这里的气候依旧停留在冬天。下午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入夜之后尤其冷。

  城内这晚率先用上火炕的百姓,睡得比谁都踏实,不少小孩儿还尿床了。

  城里人也不介意,早上一边洗衣洗被子,装模作样打几下干坏事的小孩儿,就纷纷夸赞起火炕来。

  “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好东西,晚上睡觉可暖和了。”

  “没错,就是废柴。”

  “废点就废点了。家里老人孩子能不受冻。”

  “要是往常,谁家也不缺这点柴火钱。现在……能一样嘛。”

  “嘿。您这话说的。往常咱也没有火炕啊,还在家里冻着呢。”

  “家里大人孩子的,手上脚上耳朵上都是冻疮,又烂又痒。”

  “只恨南王府来得晚,要是早几年就到,说不定我爹娘还能再多熬过几个冬天。”

  “是啊,我家幺儿也能……”

  “要我说,这火炕又不是非得这会儿才拿来。人家早就有了,就指着这一波收买人心呢。”

  “就是。不就是等着我们感恩戴德嘛。没安好心!”

  “呸!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恶妇!有种你就把你家火炕拆了!”

  “我就说怎么了?盘炕我家出钱了的,又不是白得的,凭什么拆?”

  尉迟兰没想到自己当代理县令处理的第一桩案子,竟然是几个妇人打斗。

  这时候的衙门里物资清点已经接近尾声,但是物资众多还没分派,只要是间屋子都堆满了东西。不仅锁着门,守着人,而且还得白天晚上的防贼。

  他只能坐在院内的亭子里,来处理事情。

  原本的县令已经变成了文书,也不敢坐在亭子里,找了一张小板凳坐在亭子外面,都不像是个人,更像是个什么摆件。

  几个妇人没见过县老爷,被衙役带到县衙里来,腿都软了,哪儿还顾得上打架。等衙役的手一放,她们直接软倒在地上,一个劲说自己冤枉。

  尉迟兰破费了一点时间,才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问了其中一名妇人:“盘炕收了多少钱?”

  妇人说道:“五十文。自家准备材料,收五十文;需要另外准备材料的,两百文。”

  两百文,相当于东萍府一个成年人工作半月左右的收入。虽然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一笔随随便便就能使用的小钱,但是对于家里面添置一个大件来说,真心不算贵。

  尉迟兰问了其他几名妇人和衙役等人,得到的也是相同的答案。

  文书还找来了一份公文,上面有详细的图画和文字说明。配图一看就是竺年的手笔,起码草稿是。

  尉迟兰不由得笑了笑。他知道竺年一天到晚在忙活,也不知道他在忙活什么,火炕显然是其中之一。

  这件事情处理起来也简单。他问那名有意见的妇人:“你家是出的五十文,还是两百文。”

  妇人不敢隐瞒:“五、五十。”刚打仗结束,城里城外到处都是残砖断瓦。他们家附近没受灾,只要花点力气,去别处搬来就行。多花一百五十文的材料钱做什么?听那些人讲的耐火之类的,不都是想着要骗他们多花钱嘛。

  尉迟兰对文书说道:“去账房那里支五十文给她。”又点了一个衙役的名字,“你带人去把她家的火炕拆了。”

  妇人一听,这还了得,赶紧阻止:“老爷!我不要钱,我不拆火炕!”

  现在虽然已经一个脚趾尖碰到了春天,但是春天化冻才冷呢。火炕要是不好,他家也不会去盘。尤其是昨天睡了一晚上,火炕的好处是体会得真真的。她家也不是她一个人能做主,真要是拆了,她不得被家里人给拆了?

  如果这里换做竺年,或许只是做个样子,但是尉迟兰骨子里是说一不二的性子,说拆就拆。让人直接架着妇人,一路到他们家,在坊市里说清楚事情的原委:“火炕是南王府的小王爷想出来的。南地温暖,根本用不着火炕。殿下到了北地,见不得百姓受冻,才想出来的法子。既然你不满意,小王爷也不用做这个恶人。拆!”

  盘炕的难度不大,但也需要用到匠人。拆炕就不用了。几个孔武有力的衙役,拿着工具一顿砸,很快就把崭新的火炕拆成废墟。

  衙役们这两天被收拾得没脾气,还把拆下来的砖土从屋里清理到外面,连地都给扫干净。

  一些围观群众,本来也有和妇人差不多想法的人。但是听尉迟兰这么一说,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对啊,南地那么暖和,哪儿用得着火炕啊。”

  “别说人家是小王爷,就是城里面那些有钱的富户,冬天不也是烧地龙。难道小王爷还会过得不如几个行商的?”

  “也不知道是哪个丧天良的白眼狼,传出这种话来。人家小王爷一片好心。”

  “这不就是好心喂了驴肝肺嘛!”

  几个老家南地的人没有吱声。也就北地人觉得南地哪里都温暖如春,其实南地冷的地方多了去了。哪怕是最南面的一些地方,也不是可以简单一两件衣服过一年四季的。火炕这种东西,南地其实很多地方都用得着。

  当然,这会儿他们也不会跳出来胡咧咧。不管怎么说,火炕是个好东西,还是他们南地的小王爷弄出来的,身为南地人,多少有点与有荣焉。

  至于小王爷盘火炕有什么不对?

  哪有什么不对?

  有些不太了解南地的人发出类似的疑问,刚才还安静如鸡的南地人立刻有话要说:“咱们南王府的王爷世子,个顶个的聪明。你知道水车吗?那是南王造出来的。”

  接下来就有一连串“你知道什么什么,南王造出来”的句式出现。许多还是人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尤其是东萍府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海运相关的很多技术,都和南王府有关系。

  所以南王府的小王爷盘个火炕,那是再正常不过。

  其中有些说错了,但是这时候也不敢提出来。

  聊到兴起,他们也不怎么害怕尉迟兰,主要是不知道他身份,瞧着一个年轻公子,长得还好看,就有大胆地上来问东问西。

  尉迟兰也不含糊,笑道:“小王爷也没什么心思,就想老百姓过好日子。”又指指身后这家刚拆了炕,脸色很难看的一家人说道,“放心,小王爷做事情都不会强迫,想不想的都随意。诸位要是也不想要火炕的,反正我今天在这儿,可以一起拆了。钱照样还给你们。”

  “不不不!火炕可好!”

  “我们可不是他们这种白眼狼。”

  眼看着一群人簇拥着尉迟兰离开,这家人把院门一关,其余人直接就朝妇人打了过去。妇人是做惯了粗活的,一身力气不小,哪能站着不动挨打?当下就还了手。

  她一边打,一边还叫:“大哥、二哥、四弟,你们姐妹被打了,快来救命!”

  这妇人的娘家就在同一个坊市里,家里兄弟又多,平时在婆家腰板挺直。这个时间,青壮年男人都在外面做活,但是妇人的娘家嫂嫂们很快就过来了,立刻打得不可开交。几个邻居家的小孩儿,扒着院墙往里嘻嘻哈哈地看热闹,很快就被大人捉下来,放回屋里的炕上:“那么暖和的炕上不待,去外面吹什么冷风。”

  就在东萍府已经开始建设美好家园的时候,施闲率领三千骑兵返回京城。

  他第一时间就进宫报告。

  宋淮和一干大臣陆续聚集在御书房内。有几个贵胄看到施闲身上的泥点子,撇了撇嘴往边上让开几步。

  沿途开始化冻,道路一片泥泞。他们返回来的路,比去的时候要难走得多。至于身上甩些泥点子,在所难免。

  施闲也没多瞧得起这些尸位素餐的贵人,板着脸行礼汇报。

  当众人听到江州水军军营已经没人了的时候,全都或多或少松了一口气。

  像宋淮这样年纪比较轻的,甚至还露出一个笑来:“这么说,人去楼空了?”

  施闲更正:“人没了,’楼‘也没了。”除了几间一时间拆不走的土坯房子,什么都没留下。

  宋淮却像是完全没听见。

  其余几名朝臣也是差不多的表现:“这是摄于殿下的威严,望风而逃啊。”

  施闲忍不住上前说了一句:“下官判断,南王府不会轻易退兵,很可能会沿楚江,转道往北,攻打东萍府。”

  有人劝说道:“哎呀,施大人多虑了。据我所知,南王这会儿都还在和野人交战。南王妃和世子……我是说小王爷,一个妇人一个小孩儿,能有多大胆子。他们还转道去打东萍府呢?说不定这时候请罪的折子已经在路上了。”

  “没事了,施大人。”

  施闲看了看这群位高权重的权贵,没再吭声。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皿 ̄):杀了!

  外人 (~ ̄▽ ̄)→)):小孩儿撒娇呢。

  先生: ( ̄ω ̄)

  外人(;≧皿≦):饶命!

  先生( ̄ェ ̄;):我就随便看你一眼……

  (完)

  

第二十六章 耐火砖 ...

  不到半个月,东萍府城内外的秩序,已经恢复到了开战之前。

  这时候有海冰逐渐融化,小船不敢开,但是开年的第一波大船,已经停泊到了港口。大海商们带来了大量的商品,本地商会透过各种手段,最后只能见到一面尉迟兰,得到了可以正常行商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