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重光(我在大明做卷王) 第22章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标签: 青梅竹马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唐寅确是以娄妃为原型作画,听闻忍不住一愣,露出几分哀愁之色,“若不是王妃殿下为我美言,恐怕就是装疯我也逃不出去。她也劝过宁王,可宁王偏是不听……府里的阎顺能逃往京师告御状,也有她的功劳,只可惜也不知有什么通天的关系,不仅没有告成,阎顺反而还被诬告发配,真是苍天无眼……”

  “听闻皇兄身边的钱宁、臧贤都被他买通,加上先头的兵部尚书陆完,他自是有恃无恐。”朱厚炜隐去了朱厚照巴不得宁王反了,让自己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野望,“不过,宁王身边到底都是宵小,怕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只可惜了娄妃,一个弱女子却比其夫看的通透许多,造反前苦劝未果的是她,造反后投江殉情的也是她,只能叹一句卿本佳人,奈何从贼了。

  “先生也不必过于忧虑,就算恢复了宁王府的护卫,但到底都是乌合之众,如何能和兵强马壮的官军匹敌?宁王之流,不过跳梁小丑罢了。”朱厚炜温声宽慰。

  他亦是藩王,不该妄议朝廷事,能和唐寅说到这个地步已是极限,再多说便僭越了。唐寅心中也省得,再看长史靳贵在门外候着,知是藩地庶务,也便告退了。

  “殿下博学多闻、多艺多才,从前便长于农、工,如今于诗词书画亦有进益,实是令人欣慰。”靳贵每每看着其他或昏庸无能或恶贯满盈的藩王,再看看自家殿下,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朱厚炜淡淡一笑,“先生谬赞了,在其位谋其事,我既是一个藩王,那自然该守好我的本分,哪里有什么可值得欣慰的?闲话少叙,先生前来所谓何事?”

  靳贵面露难色,“牟斌偷偷递了消息,说是陛下先前大封功臣,五万六千余人升赏叙荫,那江彬被封为平虏伯了。”

  “我倒不觉得应州之战是讳败为胜,只不过胜得不多罢了,封赏虽有些滥,但也勉强过得去,言官们也忒大惊小怪了。”朱厚炜对自己这放浪不羁的兄长容忍度随着年月见长,也终于知道他的名声也不能全怪满清和后世文人黑他,总是有些荒唐行径客观存在。

  “陛下诏兵部,要为自己加封威武大将军公爵,”靳贵似笑非笑,神情里带着点不屑和愤懑,“随即内阁和告病的大学士蒋冕都上疏劝谏,大意是‘自古及今,从未有之,何况陛下已经许久不曾亲政上朝了,殿下你说如果这些事传到各个宗藩,万一有人援引皇明祖训发难,为之奈何’?陛下不理,接着出居庸关,往宣府去了。在宣府,陛下仍是降旨自封镇国公,随即,一路过榆林,历米脂、绥德过河,如今早已到了太原了。去年北巡到今年三月,若不是太皇太后薨逝,他根本不会回京。今年从七月到现在,又有五月余不曾临朝了……”

  朱厚炜想象了一下各级书记半年不开常委会、各级政府长官半年不开常务会的情景,又想到比起朱厚照,后来的嘉靖万历各个不爱上朝,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吐槽这个名为“君父”的兄长,只好尴尬叹道:“时日是有些长了。”

  靳贵也知他和文官们不同,不便说出什么重话,又说了几句孔孟之道云云。

  不得不听他唠叨,朱厚炜无奈地走到窗边,大江大湖之南,虽是隆冬腊月,却依然有树木葱郁,更看不到飞雪连天的景致。

  “今年年景虽是不错,但到底冬日难熬,也不知贫苦人家能不能撑过去。”朱厚炜缓缓开口,打断了靳贵关于礼教体统的喋喋不休。

  靳贵知他关注民生,答道:“听闻如今柴火价格飞涨,也不知知府衙门会否采取手段。”

  朱厚炜简直觉得好笑,“咱们这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树,就算有人囤货居奇怕都是难,如何柴火会涨价?”

  靳贵幽幽道,“殿下怕是又忘了,如今这赣南的流寇刚被王巡抚平定,不少都流窜到咱们这占山为王,樵夫哪里还敢轻易进山砍柴?”

  朱厚炜恍然,苦涩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只觉得民脂民膏供养王府,咱们除了多设几个养济院、多捐些柴火冬衣、偶尔施一次粥外,也什么都做不了,实在是有愧于心。”

  “殿下已经做的很不错了,衡州百姓一直感念殿下的恩德,勿要过于自苦。”靳贵起身,“不过说及此事,老夫突然想起先前查出的在养济院贪墨之人还未来得及审理,老夫这就去了结了。”

  “先生辛苦。”朱厚炜行礼目送他离去,想了想回了寝殿,将先前做的那绒服套在中衣外穿了,又在外头罩上一大氅,牵了马叫了数人便出府去了。

  “殿下,咱们是去养济院么?”方才一直在旁伺候的李芳忍着刺骨寒风问道。

  朱厚炜见他打哆嗦,蹙眉道:“我赏你的绒服为何不穿?你先前受过伤,万不可再受风寒。”

  李芳拢了拢披风,“那金贵东西怎么能骑马穿呢?奴早就大好了,殿下莫要为奴贱躯挂心。”

  朱厚炜这些年已然不想再与古人争辩什么人人平等,却也难以心安理得地凌驾于众生之上,“都是爹生娘养的,谁比谁轻贱去哪了?勿再作此丧气之语。”

  李芳赧然一笑,专心为他开路。

  一行人很快便到了衡州最大一处养济院,却见门口松柏上系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

  朱厚炜辨认了半天,又惊又喜地望向里头,“王先生?”

  

第三章

  王守仁比先前在应天相见时黑瘦不少,但精神上佳,因二人均未着朝服,便躬身作揖行礼。

  朱厚炜哪里敢受,赶紧还礼,上前几步低声道:“先生不应在赣南么?先生的南赣乡约小王看了,实是……”

  王守仁苦笑着打断他,拉着他走到一处空旷地方才压低声音道:“不瞒殿下,此番下官乃是擅离职守,悄然来此。下官有罪!”

  朱厚炜蹙眉,看来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显然又与宁王有关,“事急从权,就算是天子与朝廷知晓,也定会特事特办,不会加罪先生。”

  衡阳毗邻江西,王守仁先前在应天不过是匆匆一晤,后来到了江西,才渐渐从士林及百姓口中听闻不少这位小殿下的事迹,托了隔壁雄才伟略狼子野心的宁王的福,对这低调内敛不扰民的藩王都是交口称赞。

  昨日他进入衡州境内,深感此处民熙物阜、民淳俗厚,更不见江西随处可见的盗匪强人,虽这治理教化之功大半得归功于知府衙门,可不论亲课农桑还是济寒赈贫,蔚王府也一样居功至伟。又加上先前巧遇,心中难免对这位小殿下多生出几分信任。

  “近来下官在赣南剿匪略有小成,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赣东的匪患又渐渐泛滥,可朝廷并未下旨让下官清剿,于是也只能严阵以待。”王守仁斟酌道,“此番的匪患与先前有所不同,不仅仅是劫掠百姓,而是直接对上了官府。不少官家的粮仓和金库都被劫掠一空,实在不能不让人生疑。”

  朱厚炜眉头皱得更紧了,宁王胡作非为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也不至于劳动王守仁专程走这一遭,看来他对自己仍有保留,不如开门见山,打消他的顾虑,“可与宁王有关?”

  还不待王守仁回话,朱厚炜又道:“实不相瞒,先前我代天子祭祖陵时,曾被宁王护卫阻拦,后来又接连遇到两三次歹人行刺,其中有一伙人是不入流的江湖强人,有一伙人是训练有素的死士,可他们穿着的衣物却一般无二。”

  王守仁是何等聪明之人,不需他点透,立马便知不管是否有人冒认,但宁王企图谋害其他藩王却是证据确凿,也知蔚王绝不会和宁王沆瀣一气,这才沉声道:“殿下可知大学士费宏?”

  “小王就是再不关心朝事,多少也知这状元宰相的鼎鼎大名,他不是辞官回乡了么?”

  王守仁语气虽平淡,但眼中流露出些许义愤,“费太保归乡途中便十分凶险,那奸人钱宁竟派人尾随,将太保的船只行囊烧得干干净净。回乡后,费太保便在鹅湖隐居,不问世事,也谢绝了宁王数次延揽……”

  想起自己府中的唐寅,朱厚炜立时意会,“开罪了宁王?”

  王守仁点头,“这宁王简直嚣张至极,先是指使手下人和费氏宗亲打官司,随即便借此发难,纠结了近千人的匪徒,击破城门,将费家的几个亲戚五马分尸……”

  朱厚炜骇然,“竟有此事?费太保可无恙?”

  “费太保只身出逃,他们仍不解气,竟然挖了他家的祖坟,又烧毁他的府邸。”王守仁至今想起当时所见费府一片焦土的惨状,仍觉痛心切齿,“当地官吏竟无一人出来缉拿凶嫌,直到费太保亲自上书上达天听,才令巡抚孙燧彻查,又命下官派兵剿灭。”

  从前的刘瑾二张、如今的钱宁宁王,未来的江彬严嵩,重生以来,朱厚炜一直在思索,朝堂上为何会奸邪当道,一个又一个荒唐残暴到无以复加,为何明明有国法有制度,可偏偏就是无法加以约束?

  从他为了晏清跪在乾清宫前时,朝局之黑暗便慢慢铺陈在他面前,可他也从未想到会黑暗如斯,竟连内阁首辅的人身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丝毫保证。

  朱厚炜思及此处,再忍不下去,正色道:“不知有何小王可以效劳的,请先生明示!”

  “费太保如今处境堪忧,仍有不少宁王的门客对其虎视眈眈,更别提钱宁还想置他于死地。先前他在东宫讲学时,与贵府长史靳贵交情甚笃,故而想去靳长史处避难,只是顾及外官不得结交藩王的祖制……”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恐怕费宏如今眼中所有藩王都与宁王一般货色。

  朱厚炜笑道:“这有何难,只是可能得委屈了费太保。”

  “哦?”

  “除去王府,小王在衡州另有三处住所,一处在衡山脚下竹海之中,专为祭祀斋戒所用,一处在耒水一小岛龙家洲之上,我夏日会去此地清修观鸟,最后一处是在城郊田畦之畔,我隔三差五便会去小住几日。只是小王素喜朴拙,偏爱天然之趣,所居多为竹屋或茅草房……”

  王守仁笑道:“这不紧要,费太保也不是穷奢极欲之人……”

  “先前就藩时,皇兄便拨给我数个锦衣卫,虽然这些年也算收服了,但总归不是自己人,只一个牟斌,却是忠肝义胆,再加上我身边有几个武艺高强的内侍,都很靠得住,我想不如便让他们一并跟着太保,以保周全。”

  见他安排妥帖,王守仁也放下心来,长揖在地,“殿下高义,我与孙巡抚谢过殿下!”

  朱厚炜赶紧扶住他,“哪里的话,能为费太保这般的忠臣略尽绵薄之力,小王求之不得。也请先生向太保致歉,为避嫌,小王不便前往拜谒,若有所需,尽管吩咐内侍便是。”

  王守仁又看了眼窗明几净、通风敞亮、井井有条的养济院,也不知想起了什么,幽幽叹了声,“下官不便久留,便向殿下告辞了。”

  朱厚炜虽有些不舍,但也知能有这片刻絮语已是难得,轻声道:“先生剿匪时曾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世上之事千难万难,皆难在心,先生虽豁朗放达,但到底悬着忠君爱国的一片心,朝中奸佞横行,还请先生为江西百姓、为诸门生弟子,少些思虑,好生爱惜身子。”

  二人又相顾无言,最终拱手行礼后,目送王守仁纵马远去,朱厚炜才收回目光,投回眼前这小小一方天地。

  

第四章

  费宏赶在除夕前抵达衡阳,并选择隐遁于乡野之中,在城郊那农宅住下。

  朱厚炜并未出面,而靳贵与孙清则至城门亲迎,又一路将他送至居所,设宴款待。

  第二日快至午时,靳贵和孙清才前来复命,二人均是满面愤慨,靳贵因与费宏有莫逆之契,甚至双眼发红,显然是哭了一场。

  “世上竟有这般禽兽,连子充去年过世老母的坟茔都未放过!”靳贵气得声音发颤,“还将老人家的尸首拖了出来曝于荒野,非人哉!”

  孙清许是曾历经先前胡节之事,到底比靳贵镇定些,“如今不论江西湖广之人,均知宁王必反,为何朝廷就是视而不见,任由他残害忠良呢?”

  朱厚炜沉思片刻,缓缓道:“我要弹劾宁王。”

  孙清蹙眉,“这些年也不是没人上本参过,可都是石沉大海。”

  “钱宁在锦衣卫,臧贤在内廷,这些折子哪里能到皇上面前?更别说皇上巡游多时,早已不问政事了。”靳贵越想越心寒,长吁短叹道,“昨日子充还道,陛下明明幼时在东宫机灵伶俐,聪颖绝伦,怎么如今就成了这副……”

  许是到底想起君臣人伦,靳贵好不容易把“德行”两字咽了回去,“听闻咱们陛下甚至在路上还纳了一个寡妇!”

  想着想着靳贵简直老泪纵横——皇帝这哥俩一个风流成性到荤素不忌,一个清心寡欲到男女不近,如果能调和一下该有多好!

  朱厚炜用手捂住脸,深深叹了口气,“折子上报之后是否留中,我无能为力,但知情上报,我便问心无愧。”

  孙清陡然道:“虽不合时宜还有背后论人长短之嫌,但臣方才猛然想起当时在应天曾听闻一件事体,觉得有几分奇怪,还是想向殿下禀报。”

  “先生但说无妨,须知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往往就能将人的迷惑解开呢。”朱厚炜近年来愈发喜欢玩一些只有自己知道的梗,然后看着他们一本正经地答话,乐此不疲。

  孙清犹豫道:“臣有不少同科被贬去南京六部,每日事务不多,便常谈天说地,故而消息也算灵通。听闻陛下自搬入豹房后,除去重大节庆祭典,便再未向太后娘娘请安……此外,因他住在豹房,除去出游携带寥寥数妃,几乎不临幸后宫妃嫔,故而才一直无所出。”

  这些事不需他说,朱厚炜和靳贵也曾听到能猜到,见他吞吞吐吐,心知这端方君子肯定难以启齿,均是莞尔。

  可孙清下面说的话,却让朱厚炜有些笑不出来了。

  “听闻不论是豹房还是出巡途中,都曾经有被临幸过的女子有孕,在应天时也曾有一女乐有喜,可这些孩子却没一个生下来……”

  朱厚炜缓缓道:“宁王先前一直贿赂钱宁臧贤,想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皇兄。”

  靳贵捋须的手顿住,目光在朱厚炜面上转了一个来回,许久方道:“殿下先前两次遇刺,恐怕便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按照皇明祖训,倘若朱厚照无子驾崩,一母所出的朱厚炜便是最直接的皇位继承人。不论是谁若想要继承皇位,则首先要将他除掉。

  “勾连皇兄留宿豹房,又频频引诱皇兄出游,这几乎就断绝了正统出身皇子降生的可能性,而路上这些来历不明的女妓、女乐,根本就不配生下皇嗣,就算侥幸有孕,她们背后之人也自有办法落胎。”朱厚炜冷声道,“不仅能让皇兄废弛朝政,坐实荒唐之名,还能控制皇嗣从而觊觎大位,真是好深的心思!”

  “不论如何,在得手之前,殿下都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还要多加小心才是。”靳贵忧心忡忡。

  “二位先生且放宽心,小王心内有数。”朱厚炜同时揽住他二人的肩,一起向外走去,“眼看又是年关了,今年年景不错,府里上下合该过个好年。明日,咱们三个再一块合计合计。”

  靳、孙二人虽仍忧心忡忡,但见他自有主意,便也随他去了。

  就这样,蔚王府无风无浪地过了个安静祥和的年,许是当真老天垂怜,整个隆冬,衡州不仅无一人饿死冻死,甚至连粥都未施出去多少碗。

  冗长的年节过了大半,转眼便到了正月十四,孙清的长女选在这日出阁,蔚王府上下刚忙完年,又得张罗喜事,还得筹备第二日的上元灯节,饶是朱厚炜精力充沛也累了个倒仰。

  朱厚炜本就不是什么文雅人,让他出灯谜几乎是要了他的老命,就藩十余年出的灯谜都平凡无奇,只想应付差事作罢,让靳贵孙清等文人大为惋惜。

  偏偏如今的衡州可谓文风兴盛,不仅有靳贵这个探花、孙清这个榜眼,还有暂居此处的状元费宏,再加上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今年的灯会可谓群贤毕至、人才荟萃。

  衡州习俗,任一出灯谜者都得配上彩头,费、靳、孙等人均出的上好端砚、湖笔一类,唐寅却出了幅自家新画的烟雨杏花图,让众人均心痒不已,无奈他出的灯谜既雅极又难极,半晌都无人赢得。

  往常朱厚炜均出些“天下寒士俱欢颜——各得其所”这般孩童都会的字谜,今年却蹊跷得很,唐寅的谜底都被一过路书生破了,他的灯笼仍悬在半空,周遭围了一圈抓耳挠腮之人。

  其实陪靳贵等人在城楼看灯的朱厚炜已十分之后悔,他的谜面是夸夸其谈,打一地,谜底是海口。可如今的海南并非度假胜地,而是流徙人犯的僻远琼州,海口更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千户所,他这个灯谜不仅胜之不武,而且有些卖弄了。

  “不知殿下的彩头是何物?”费宏在农舍中见了不少机巧农具,不由好奇道。

  朱厚炜尴尬一笑,把玩着食指上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指环,“不提也罢。”

  他自己今日收获不大,只猜到一句“高空排雁行”,赢了这块扳指。

  “殿下,殿下!”李芳匆匆忙忙地上楼,“有个叫做贺乘轩的公子答出来了,奴本想引他来见殿下,他却叫殿下去寻他。”

  鹤乘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