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了将军后朕有喜了 第19章

作者:江色暮 标签: 生子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古代架空

  无论是过去那个在皇宫中跌跌撞撞、艰难成长的皇子,还是后面孤身面对朝堂诸臣,艰难支撑的建王,从来都显得孤单,有一点温度,都拼命想要抓住。

  陆明煜曾经觉得燕云戈就是他想要的“温度”,可只要有其他人在,燕云戈就不会看他。他以为的温情,如今也被证明是个笑话。

  按说应该难过的。可云郎又太好,好到陆明煜会怀疑,身侧的人真的是燕云戈吗?他怎么就那么喜欢自己,对自己那样好。

  想不明白。

  干脆不想了。无论如何,云郎是他的。他会紧紧抓住对方,再不让云郎离去。

  抱着这样的心思在梦中沉浮一夜。到第二日,起身时,陆明煜听到窗外喜鹊在叫。

  他分辨出时,笑道:“都说喜鹊报春。是了,已经要到三月。”

  燕云戈分辨着陆明煜的神色,同样笑道:“陛下喜欢这鸟?”

  陆明煜眨眨眼睛,说:“自然。”

  准确来说,是徐皇后喜欢。从前闲时坐在窗边,一看就是半天。

  那会儿陆明煜问母后,为何如此爱看这鸟。徐皇后闲闲地给窗外喜鹊投食,说:“听着它们叫,我便觉得欢喜。”

  陆明煜听得懵懵懂懂,看着母后微笑的面孔,也跟着笑起来。

  后来想想,徐皇后会说出这种话,或许心中并不如何欢喜。可陆明煜牢牢记住母后所言,往后再看这鸟,听它鸣叫,心里有一个既定的念头,便总要多上三分笑。

  燕云戈不知道这些。但他知道了,喜鹊能让陆明煜高兴,又只是几只小鸟。既然如此,自己是不是可以……

  心思转了一圈,正要讲话。陆明煜来亲一亲他,说:“午膳时见。”

  嗯,皇帝已经穿好朝服,要走了。

  燕云戈心中遗憾,但也露出笑脸,到门口相送。

  也是这日,此前奉命押粮北上的人回来了,到宫中复命。

  其中领队的正是郭信和郑易。此前燕正源与一帮手下商量,认为押粮一事并无难度,却是个积攒声望的好机会,自然选了亲厚的小辈前往。

  郭、郑二人昨日就回了长安。不过家中看天色晚了,再进宫未免不便,才让他们今日复命。

  天子的好心情在见到这两人时依然没有消失。他在福宁殿中接见,听郑易说明赈灾情况,郭信在一旁补充。

  其中细节颇多。说到一半儿,已经到了午膳时候。李如意来问了一次,陆明煜想想,干脆吩咐郑、郭二人与自己一同用膳,只让李如意派人去和燕云戈说一声。

  提这句的时候,陆明煜的音量只有他和李如意两人能听见。刨去这点外,他的神色倒是很坦然。不知不觉,他已经把燕云戈“金屋藏娇”了三月有余。此刻面对郑易和郭信,面上也不会露出破绽。

  郑、郭二人果然没有察觉任何不对。头次和天子一同用膳,郭信其实半筷子都吃不下,勉强做个样子。郑易倒是好些,吃着东西也不妨碍他在皇帝问话时及时出声,不露丑态。

  一顿饭安安稳稳过去。到宫人前来撤膳,李如意端着面盆来给天子净手,另有宫人伺候两位年轻武将。郑易洗过手,随意往天子方向看了一眼。

  皇帝侧身站着。这个身量、体态……

  似乎有些眼熟。

  郑易眼皮跳了一下,自己都想不明白所谓“眼熟”从何而来,干脆将其压下。

  午膳后,君臣三个接着之前的话题继续。

  差事的确办得妥当,陆明煜便也拿出公事公办态度,对他们夸奖数句,赐了假,另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奖赏,这才让两人退下。

  郑、郭两人领命离去。出了福宁殿,郑易放松许多,方才的疑惑再度涌了上来。

  郭信几次小声和他说话,郑易都应得含含糊糊。

  郭信有所察觉。他有心问一句,不过想到当下所处环境,还是闭了嘴。一直等到出宫,才把那句疑惑问出口,说:“方才你在想什么?”

  郑易没说话,仍然在思索。

  见好友不答,郭信更加困惑,嗓音抬高不少,说:“哎——郑易!你在想什么?”

  ——你在想什么?

  ——你做什么?

  相隔月余,类似的两句话,被同一个人用类似的语气说出来。

  郑易听在耳中,瞳仁蓦地一颤,仿若电光劈过混沌脑海,劈出清晰思绪。

  此前想到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郑易脱口而出:“是他!”

  郭信费解,追问:“是谁?!”

  郑易却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他心头一片杂乱,手指微微发抖,思绪又被拉回一个月前。

  那日自己与郭信同游上元彩街,路上一直听郭信叽叽喳喳,说他能看出来,先前以细针扎中圆盘的那位郎君绝非凭借运气,而是真正目力绝佳,腕力绝佳,这才不错漏一分一毫。这么一个人,别的不说,至少暗器上一定有一番成就,真想与他比试一番。

  郑易已经习惯好友的武痴行径,对郭信的这些说法不置可否。心里还有些黯然,想,从前他和郭信、云戈三人一同比试,那是何等潇洒快意。到如今,只剩下他们两个。

  这么走了半晚,到朱雀街上,他们又见到郭信念念不忘的两人。玄衣的郎君,缃色衣裳的青年,两人并肩而立,笑吟吟地在两人面前玩笑、离开。

  虽然声音不同,但那个缃色身影,分明就与他方才所见的天子相差无几!

  如果后者真的是他现在想到的那个人,那前者——他初时就觉得眼熟,偏偏想不出对方身份的那个人,又会是谁?

  从方才所见的宫人们,想到自己知晓的那些宫廷侍卫。

  一个都不对。

  郑易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脑海里冒出一个最不可能,偏偏最无法忽略的答案。

  如果是他呢?与天子关系甚为紧密,可以在私下里轻松交谈。武艺在身,细针投盘不再话下。

  如果早上几个月,郑易绝对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迟疑,偏偏是现在。

  可当初投毒一案原本就来得诡异,万一其中真的有异呢?

  郑易意识到,这绝对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状况。

  他看一眼身侧的郭信。郑易自然信任对方,可还是那句话,问题实在太大。郭信的性子,又难以守住秘密。

  不行,还是回去和阿父商量。

第17章 疑心 往前的许多笃定被瞬息推翻。

  有了这个念头,郑易对身侧友人道:“我先回去了。”

  郭信满头雾水,问:“你到底怎么了?”

  郑易抿一抿唇,低声道:“方才我想到一件要紧事,得早些告予阿父知道。事关重大,所以……”如今不能说与你听。

  郭信听着,脱口而出:“那还不快去!”

  竟是一句追问都没有。

  这样的信任,让郑易心中动容。

  同时,几句话工夫,他稍稍冷静,改变想法:“不,我们还是慢慢回去。”

  如果事情真的如他所想,那他刚一出宫,就急着往家中赶,兴许会被察觉不对。

  郭信更加费解,皱着眉头,困惑道:“慢慢回?也行,走吧。”

  还是没有多问。

  他一直知道,自己与阿父都只长于冲锋陷阵,与善于谋略的郑叔、郑易不同。以往行军,往往是郑家父子与老将军和云戈商谋定略。如今云戈不在了,自己自然是听郑易的。

  往后一路,郑易一边思忖待会儿如何对父亲说起自己的发现,一边忍不住想,如果事情真的是自己想到的那样,该有多好。

  可哪怕真是这样,一样有无数让人不解的地方。

  怀揣着一肚子疑惑,郑易回到家中。

  他知道父亲的习惯,进了门便径直往书房走去。郑恭果然坐在案前,正书写什么。

  见儿子回来,郑恭也不急着放下笔。他仔细斟酌言辞,把自己方才所想的内容认真记下,这才收手。

  这几年,北疆战事平息,他这个半道出家的“武人”也没了用武之地,只在长安城中吃饷。郑恭又不是燕老将军、郭牧那样有兵器便万事足的性子,从前操练是为了活命,现在却更愿意回到书房,再做回“读书人”。

  他有心记下自己在北疆参与的诸多战事,留给后人参详。如今已经写好大半,即将到最惊心动魄的决战。

  放下笔后,郑恭抬眼看儿子,问:“从宫里回来了?”一顿,“怎么了?”

  前半句,是他只以为儿子要和自己说起宫中的情况。后半句,则是察觉到郑易眉眼中的不对。

  听着父亲的问题,郑易面颊微微抽搐一下,喉结滚动。

  他这幅模样,被郑恭看在眼里。郑恭更加肯定,儿子一定是有事,而且是大事,要说与自己听。

  果然,接下来儿子所说的事,真的让郑恭心惊肉跳。

  他眉头愈拢愈紧,尤其是听到儿子说:“我忽而想到,云戈被抬回来的时候,棺木已经钉死。说白了,没人见到云戈的尸身。”

  郑恭定定地看着儿子,口中道:“你是说,云戈还活着?”

  郑易心中紧张,低声说:“我只是觉得,或许有这个可能。”

  郑恭一言不发,面色沉沉。

  看父亲这样,郑易更是呼吸都困难。

  他开始觉得自己做了一桩蠢事。如果云戈还活着,他怎么会不联络家人,而是眼睁睁看燕叔、看太贵妃为他伤心欲绝?便是真有什么不得已的目的,也得让这些家人知道。

  郑易道:“阿父,这些也不过是我胡思乱想。”

  郑恭却摇头。

  他缓缓说:“四年前,你曾在赭城抓住一个突厥的探子。”

  赭城是大周的一座边城,也是郑恭父子从前负责守卫的城池,因当地盛产一种红石而得名。

  郑易没想到父亲会提起此事。不过他想了片刻,点头:“是。”

  郑恭说:“你当时说,仿佛在突厥匪军中见过那人。”

  郑易深吸一口气,说:“是。”

  作为边城,赭城之中其实生活着颇多两族混血。这些人往往是被突厥奸辱过的汉女所生,面孔是与突厥人类似的高鼻深目。前朝对他们颇为严苛,让不少混血奔赴草原、加入突厥部落。到了本朝,从燕家先祖开始,就对他们采取更柔和的政策。到燕正源镇守北疆期间,不少混血都在边城做些小买卖,安心生活,加入燕家军的也不在少数。

  这种情况下,城中出现一张异族面孔并不稀奇。可当日郑易走在路上,莫名觉得身侧经过的某个男人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再一想,正是突厥军中!

  他其实没有证据,只有一些模糊记忆。也是因为特殊时期,宁可错杀不能放过,郑易将人抓回审讯,竟真审出此人是突厥来的。但要说之前和郑易打过什么交道,那就只有更早之前,两边曾经参加过同一场战争。

  “要是其他原因,也还罢了。但你说,觉得那两人身影眼熟。一个与云戈相似,另一个倒像是皇帝。”郑恭说,“倘若当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