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风流 第65章

作者:浅书清都 标签: 天作之和 宫廷侯爵 青梅竹马 古代架空

  阮临的声音含混不清,其中还交杂着石珫的低笑。

  杨衷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嘴角却不自觉的扬了起来。

  秋风温柔,阳光正暖。

  来日方长。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结。

  番外大概有两到三篇。再次感谢每一个陪伴我到这里的小可爱,是我们一起完成了这本书。有你们真好。

  也希望每个小可爱都能像我们景玟和回川一样,纵使前路曲折,终究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爱你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有缘下次见。

第76章 番外

  正德五年,冬。

  京城入冬早,今年尤是,过了十月就开始下雪。

  勤政殿内炭火烧得正旺,阮临坐在案前,手执一支白玉狼毫,身着墨绿锦袍,越发衬的面如冠玉风姿清雅。

  一丈之外石珫端坐,垂眸凝思,面前是一堆又一堆的奏折,皆分门别类收整利索。

  两人同处一室各自处理事务,分明静默不语,然气场契合氛围融洽,自成一番谁也不能涉足的天地。

  说是不能涉足,却总有些人大大咧咧就要往里头凑——比如石珫那个自小无法无天的妹妹。

  “皇兄!”

  石珺风风火火的闯进来,身后一批宫女气喘吁吁的追着,勤政殿的侍从们阻拦不及,苦着张脸告罪。

  阮临笑着叹气,挥手屏退众人。

  “说罢,又闯什么祸了?”石珫微微皱眉,恨铁不成钢。

  石珺不服气:“皇兄怎能这样看我!我石珺是那种总闯祸的人吗?”

  这话一出,面前两人的表情都变得有些奇怪,石珺缩缩脖子,不情不愿:“我承认是有那么一点……可我今天真没犯错!”

  这丫头素来野得很,无事不登三宝殿,石珫看着她的眼神中充满了不信任。

  石珺在石珫这边碰了一鼻子灰,立刻调转视线往阮临那边去:“回川哥哥……”

  阮临笑的温和,清清淡淡的开口:“既不是认错,那便是有所求了。”

  石珺一噎,半晌气恼道:“我想去梁州。”

  “去梁州做什么?”石珫一口回绝,“不允。”

  石珺气的直跺脚,继而又转向阮临,讨好道:“回川哥哥不想回去吗?我记得你上回回梁州还是三年前。再者,听说梁州冬日温暖舒适,回川哥哥你耐不得寒,何不趁此机会回梁州避寒?”

  这么闹腾,两人也没法处理事情。阮临放下笔啼笑皆非:“这么说来,你倒是为我考虑。”

  石珺一脸正义凛然:“当然!只是这其中——”她伸出两根手指一比,“有这么一点点微小的私心罢了。”

  石珫气笑了:“我们若离京,一应国事谁来处理?”

  “这倒是个问题,”石珺眨眨眼,“那不如您留在京城,我与回川哥哥去梁州。”

  石珫的脸色肉眼可见的变黑。

  石珺眼见想法已经传达充分,不敢继续碍石珫的眼,脚下生风溜了,临走还不忘趴在门上对他喊,“哥!你果真是一刻都离不开你家国师大人!”

  阮临没忍住,噗的一声笑出来,代价是弄皱了那一身新做的墨绿衣袍。

  七日之后,一刻都离不开国师的陛下将一应国事丢给太子石玄与一众近臣,自己潇洒的为国师当马车靠垫去了。

  自从石珫登基,便在宫里为阮临专门辟出寝殿。面上说是为国师偶尔留宿做准备,可自从这寝殿收拾出来,宫外头的国师府便成了摆设,一月之中能有三五日在府中看见国师大人已了不得的一件事。

  府上主人不归,杨衷清闲要落灰,为了打发时间在府里养了一窝小猫,后来不知怎的被石珺知道了,也要了几只去养,恨不得睡觉都抱着。

  只是石珺天生没有与这些小家伙相处的命,还未养几日便开始全身起疹子,吓得石珫与阮临半夜宣太医进宫,后来才知道是那些小家伙的毛与这丫头犯冲。

  杨衷于是又滴溜溜的将几只猫抱回去,换了一大缸锦鲤给石珺逗趣,这才皆大欢喜。

  但实话说,阮临住在宫里还真不是有私心。

  袁鼎一党倒下,虽说是了却一桩心事,但朝堂内外大大小小那么多的事总要有人来做。袁党牵扯甚广,袁鼎和他手下的部分人也不得不说确实有些真才实学,这些空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好足够他们从早忙到晚。

  真论起来,这几年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比之前加起来都要长,可真这么安静偷闲的时光却屈指可数。

  阮临拥着手炉,坦坦荡荡的等着石珫剥胡桃喂他,三颗胡桃一口茶,惬意的很。

  面前小几旁立着个小小的暖炉,上头放了一小排蜜桔,石珫剥完一把胡桃,拍拍手去摸蜜桔。那蜜桔被暖炉烤的热乎乎,他娴熟的剥好,连桔衣都摘的干干净净,最后才拈起一瓣喂给阮临。

  阮临眯着眼笑,伸出手也往石珫嘴里塞了一瓣。

  蜜桔破开,四周都是甜蜜香气。阮临掀开车帘往外看,入目皆白,天地一片素色。

  漫天飞雪。

  没看一会儿,身后有人拉住他的手,小心的捂在掌内。

  阮临回头,石珫便将他颈上围着的白狐领理整齐,又用手试了他脸颊的温度,感受到只有一丝微微的凉意,这才放下心。

  “小心见风。”

  手指贪婪的汲取着热度,阮临双手反将那只温热的手包住,笑的温和:“不用担心,我没那么娇弱。”

  石珫不赞同道:“前几日夜里我听你咳过几声。”这也是他答应石珺去梁州的原因。梁州在南,比起京城的酷寒,更适合阮临调养身体。

  阮临失笑:“我自己也是医者,直到轻重的。”

  石珫脸上的笑容淡了,阮临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说错话。

  诛杀袁鼎那夜他也说自己无事,第二天回府时都还没有端倪,但到夜里便发作起来,烧的人事不省,面色潮红呼吸断续,直到四天后才醒过来。

  醒来的第一眼,就看见石珫一双眼满是血丝,脸色极差,下巴冒出青色的胡茬,狼狈的让人心疼。

  见他醒来,石珫僵硬的伸手替他掖好被子,声音沙哑:“你不是说自己没事?”

  “天下闻名的神医名头就是唬人,”石珫语气很轻,“连我都被骗过去了。”

  阮临心疼得差点落泪,从此以后但凡有了咳嗽头晕,都会当着石珫的面传太医,只为让他安心。

  他亲手拈起桔瓣递到石珫嘴边,笑盈盈的看着,石珫心里头再硬的冰也化成绵绵的雨,一丝气也生不出了。

  “陛下,前……”杨衷坐在车前同驾车的侍卫聊天,刚想伸头进来禀报,正巧便看见这一副喂桔的场景,吓得赶紧把帘子摁回去,最后还不忘用背压紧,真不愧是贴心管家。

  阮临把桔瓣往石珫嘴里一塞,笑着掀帘……没掀动。

  再使劲拽拽……外头摁的更紧实了。

  “杨衷,”阮临伸手戳他的后背,“你刚才想说什么?”

  杨衷小心翼翼的探过来,赔笑道:“我是想说,咱们马上就到分界,二位爷可要在城里歇歇再走?”

  此处往西南便入梁州地界,往东一直走则至青州。

  “青州再往东便是洛河村。”阮临忽然起了兴致,转头问石珫,“你想回去看看吗?”

  三日后,一辆马车悠哉悠哉的压着薄雪,石珫一手揉开寸宽的飞信,三两下看完:“花黎接到人了。”

  阮临:“那丫头的心思早就飞了,若是再不到,只怕会丢下马车骑马往梁州赶。”

  “可不就是骑马去的。”石珫道,“昨日半夜偷偷扔了随从侍女,只留了份字条便跑了,幸亏花黎了解她这人,今日便将人截下。”

  阮临听着止不住的笑:“随他们去吧。看着架势八成也没得跑,你舍不舍得?”

  石珺的小心思仍谁都能看出来,只是花黎如今接了他慰灵宫宫主的位置,必然要常驻梁州。日后两人若是成亲,梁州还是京城,只怕小两口还有的商量。

  石珫不答,只靠着软塌看他,半晌含着笑说:“你慰灵宫送给我石家一个,我们石家还一个回去,挺合理的。”

  阮临磨磨牙,似笑非笑:“这样说来何必如此麻烦,干脆都各回各处……唔。”

  后头的话被堵个干净,阮临闭着眼听见石珫闷闷的偷乐,没忍住勾起唇角,眉稍眼尾的笑意流泄,惹得日色都暖起来。

  到洛河村时阳光正好。阮临不想在马车里拘着,便披了大氅下地慢慢走。

  阔别数十载,洛河村倒是与记忆中无二,脚下是窄窄的土路,眼前覆着薄雪的田地,四周是萧瑟却高大的树木,远处房屋低矮炊烟袅袅,遥遥飘到鼻尖一片烟火气。

  往前没走多久,路边一户人家门开着,一个女子背对着门,坐在板凳上择菜,身边一个孩子扶着她的肩歪歪扭扭的站着。见外头有人经过,好奇伸头去看,一个不注意便要往一边倒。

  “哎哟!”那女子一把扔下菜回身扶住孩子,“怎么不扶着阿娘,摔了怎么……”

  话硬生生卡在喉咙里,那女子看着门口经过的两人,忽然一把抱起孩子追出去:“小临哥?!”

  阮临与石珫顿住脚步,回头。

  细细打量几眼,记忆里的身影终于同眼前的妇人重合,阮临笑了,温声询问:“阿秀?”

  “小临哥!真的是你!”阿秀惊喜的不行,刚想抱着孩子上前,忽然想到什么,脚步一顿。

  当朝国师与陛下的事迹早已尤其是少年相识的往事早已传遍大燕,因着这一段,洛河村村民逢人都比别人腰板挺得直些。

  她只见过石珫几面,但眼见阮临就在这里,他身侧男子的身份便昭然若揭。

  然而也只是瞬间,随后便扬起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拢起鬓边散落的碎发,看着他们语气轻快:“两位若是不嫌弃,要不要来我家喝杯茶?”

  阮临笑了:“荣幸之至。”

  阿秀家院子不大,但似乎刚翻修不久,加上收拾的整齐,自有一番农家意趣。

  孩子随手往椅子上一放,阿秀麻利的拿出几只杯子用开水烫了泡上茶端到两人面前。

  邀人进门喝茶她笃定阮临与石珫不会拒绝,但是这两人身份毕竟太高,她没有行跪礼已是不敬,此时也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坐下。

  阮临心中了然,只装作不知,疑惑:“怎不坐下,站着不累?”

  阿秀也是个聪明人,笑着坐下,将孩子抱在腿上,谁知那孩子面对着阮临,忽的伸出小手咿咿呀呀笑着往前,竟是要阮临来抱。

  阮临的指尖在他的鼻子上点了点,那孩子一把抓住他的手指往怀里抱,整个身子都在用力往他那边使劲。

  阿秀怕伤着孩子不敢用力,阮临便顺势将孩子接过来放到膝头。

  石珫眼神软了些:“你惯常招孩子喜欢。”

  阿秀笑道:“可不是。小时候我们那一帮孩子都喜欢跟在小临哥后头。”

  “说起这些,”阮临把孩子往上抱防着滑下去,“大家如今如何?”

  “也就那么回事。各自成了家,有些还在村里务农,有些搬去镇上。你还记得王婶家的四虎吧,这小子倒是有出息,几年前在西北入了行伍,据说如今已是个百夫长,还有大牛……”

上一篇:晓清欢

下一篇:惊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