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生冠军 第74章

作者:亡灵大菜菜 标签: 穿越重生 爽文 升级流 穿越重生

  裴永胜只能给那人送上两个字——做梦!

  就这么想想,裴永胜倒也能够明白郑胜和刘钦龙两人的想法,但问题也在于此了。

  他看着眼前的俩人,没奈何道:“这要是有可能呢,我也愿意给200米和400米项目都输送人才,可你们要晓得,苏屿只有一个。”

  再怎么样,他也不可能把苏屿拆成两个人来用吧?

  就一个选手来说,在大赛上兼项两项已经很了不得了——当然,不是没有兼项三项的选手,可就看看苏屿那瘦弱的模样,这小孩儿长得还格外好看,总之裴永胜看看苏屿那小模样就觉得,兼项两项都已经是对这小孩儿的虐待了,更别提兼项三项了!

  郑胜和刘钦龙俩人倒是完全不带犹豫的:“那就把人给我们200米/400米!”

  说完,俩人就又斗鸡似的互相瞪了起来。

  裴永胜:“……”

  这俩人瞪了一会儿,忽然不知道怎么的又同时开口了:“那要不……就把人给我们200和400!”

  裴永胜:“……”

  裴永胜差点儿翻了个大白眼——好家伙,你们俩的算盘打得可真好啊!就这么着就要直接把人从100米给偷走了?

  他冷笑一声:“还不知道吧?就这俩月的冬训,苏屿的百米测试成绩已经摸到10秒35了。”

  不到15岁的小孩儿,百米成绩马上就要摸到10秒35了。

  就这成绩,别说100米那里肯不肯放人了,就他裴永胜和孙高树都不可能真把人完全从100米单项上放走!

  在苏屿跑出10秒35的那天,裴永胜和孙高树两人就心里有数了——不论回头世青赛的百米另外一位选手会是谁,但其中一位选手,一定只会是苏屿。

  郑胜和刘钦龙俩人听到裴永胜的这话,当即也沉默了。

  他俩人当然也知道10秒35是个什么概念——就这成绩,他俩人就不可能彻底把人苏屿从100米摘出来,所以最后斗成乌眼鸡的也只可能会是他俩人。

  想到这里,郑胜和刘钦龙互相看了眼,还想再说点什么,就听裴永胜叹了口气,道:“这么着,400米的先不说,明天我让老孙那里先安排一场200米的队内测试赛吧,这次冬训的4个男子200米选手都上,再加上个苏屿。”

  说到这里,裴永胜道:“先有个成绩看看,测过200,再找机会测个400的具体成绩。”

  “有了成绩之后,再看看苏屿他自己的想法还有定山的意见。”

  “毕竟他400米的天赋怎样,现在也是老刘你自己的想法——再怎样也等先跑一场看看,怎么样?”

  听着裴永胜的这番话,郑胜和刘钦龙也都冷静了下来。

  “那行。”

  “那就等先跑一场看看具体的成绩怎样,最后再看苏屿他自己怎么选。”

  话音落下,这事儿基本就这么先决定了。

  于是,到了第二天,孙高树在短跑组这里宣布了100米和200米都要进行一次队内测试赛,用作检验这两个半月冬训的成果。

  而苏屿,就是这次队内测试赛中,唯一一个横跨100米和200米的测试选手。

第50章

  “好小子, 苏小屿,你这是真的要兼项的节奏了啊?”

  在国家队冬训了两个多月,国家队里一起参训的队员现在早已经互相熟悉了, 跟苏屿说话的是隔壁200米组的选手詹佑铭,他同时也是目前国家队男子200米选手中实力最为出色的一位了。

  2017赛季中,詹佑铭以20秒28的成绩大幅度刷新了国内的男子200米纪录, 目前是国内甚至亚洲范围内在200米这个单项上当之无愧的最强者。

  从身体条件上来讲, 詹佑铭有着与世界顶尖200米选手相仿的身高、体重以及克托莱指数, 还有着高效的代谢活动以及出色的恢复能力。

  在这些基础条件的组成下, 詹佑铭同时还有着出色的步幅能力和步频能力, 同时在200米的专项技术上钻研很深,可以说, 近些年国内的200米成绩都是由詹佑铭一个人撑起来的,除了他之外,目前国内还没有其余选手能够跑进200米20秒60以内的成绩。

  本赛季的冬训, 原本依照计划, 詹佑铭应该前往国家队的海外训练基地受训, 但是由于他在赛季末受了一点小伤, 虽然问题不大,但国家队经过考量, 还是暂时将詹佑铭留在了国内,在确认伤势恢复之后, 再送他前往国外进一步受训。

  这段时间,詹佑铭虽然受伤了,但是他的伤势是在腿部, 所以他还是会来队里参加不影响他伤势恢复的部分训练项, 以保持自己的体能。

  或许是因为身体原因, 詹佑铭的恢复性训练和苏屿的部分训练项在时间安排上还挺接近,于是这段时间两人居然也混得有点熟悉了。

  特别是在詹佑铭注意到苏屿的200米能力之后,偶尔在苏屿训练时,他还会在边上跟苏屿搭两句话,跟他讲一讲自己的200米经验。

  苏屿是一个愿意听取他人经验的人,他并不认为理论知识绝对高于一切,事实上裴定山也是这么认为的——一个能够跑出亚洲顶尖成绩的选手,他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并不会输给一个理论经验丰富的教练。

  总之这段时间,詹佑铭莫名和他混熟了之后,趁着裴定山不在时,给他灌输了不少‘200米小技巧’,同时灌输的当然还有一些‘200米跑真是好’的洗脑输出。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詹佑铭是真的觉得苏屿的200米潜力不小,包括后头郑胜还单独找他聊过,俩人一起针对苏屿的200米能力做了一通分析,最后都觉得这么好的苗子绝对不能光便宜了100米的人!(?)

  用詹佑铭的话来说就是——苏屿刚好小我10岁,再过几年,等我跑不动了,苏屿也才刚成年。

  什么叫完美的梯队建设?

  什么叫完美的后备人才?

  就是他了!

  当然,詹佑铭的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面上可没有这么直白地跟苏屿说——这不?在听到孙高树公布的100米和200米测试名单时,他也只是笑呵呵地从边上凑上来跟苏屿打起了趣。

  至于苏屿这里,其实在测试赛名单正式公布之前,裴永胜和孙高树就已经先透过裴定山询问过苏屿的意见了——同时参加100米和200米两个单项的测试赛,有问题吗?

  苏屿对此没有丝毫的犹豫。

  他愿意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参与更多的挑战,100米的测试赛他会努力,200米的队内测试赛对他来说则是首次的200米赛事,他同样期待。

  ***

  由于只是队内的测试赛,因此实际上没有太多需要准备的内容,前一天公布了举办测试赛,第二天就直接在训练时间里抽出了一点时间,直接开始了测试。

  由于这种测试,赛前选手基本没有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而不同选手的训练进度、强度不一致,所以选手们相互之间的状态其实很难平衡的,但这问题不算大,毕竟不是在追求选手的极限成绩。

  第二天下午,在选手们午休结束之后,短跑组的助理教练和工作人员们就来帮忙清出了室内训练场的100米和200米跑道。

  由于跳跃项群和短跑项群实际上是共用一个室内训练场的,因此工作人员在清出100米和200米的赛道后,跳跃项群的训练也受到了限制,反正一个队内赛花不了多少时间,因此跳跃项群的选手们这会儿都三三两两地凑作堆,在边上找到了各自的‘最佳观影席位’开始看起了热闹来。

  而如果说苏屿是此次冬训中短跑项群最为惹眼的少年天才,那么在跳跃项群这里,这个名字就要换成江源了。

  这次冬训,不论是跳远这里的高旭还是跳高那里的选手,都见识过了14岁小将江源的实力,而在日常交流中,众人也知道了江源和隔壁短跑组的苏屿都是来自S省体工队的选手,两人还是关系非常好的发小兄弟。

  高旭看了看在百米测试准备区上进行热身的苏屿,摇了摇头,对江源道:“你这弟弟怎么回事?训练两个多月了,看起来体格也没能健壮些。”

  江源倒是对苏屿的身体情况心里有数:“小屿的身体情况已经好转许多了。”

  高旭看了眼不远处的苏屿,又看了眼边上的江源,没忍住在心里叨叨——就这体格,如果不是个子太小了一点,还以为是跳跃项群的人呢。

  跳跃项群的选手,虽然追求身高,但同时选手的身形细长,肌肉群的训练方向并不像短跑组选手那样遒劲有力。

  从这方面来说,苏屿的身体条件确实和短跑组的常规选手不太一样。

  不过高旭作为国内田径单项上顶尖的选手之一,他也明白,有时候选手的表象特征并不是判断选手是否有某个单项潜力的唯一标准,外形条件可以作为参考,但并不是绝对且唯一。

  正这么想着,眼前的百米赛道上,女子组的百米选手已经上场率先开始了测试。

  说起来,这次冬训,女子组的教练同样也在为来年世青赛的达标选手名单发愁,不过女子组这里发愁的原因和男子组那里不太一样——至少100米的教练们愁的是该派哪两个选手出战芬兰坦佩雷。

  毕竟和男子组百米目前公开成绩只有苏屿、叶明浩两人达标的情况不同,在2017赛季中,女子组已经有总计5名选手跑出了11秒90以内的成绩,在世青赛的女子百米单项上达标了。

  而且在这些选手之中,还有个国家队一队的正选选手,是转过年来也才19岁的小将郭闵贞,这也是个实力出众的兼项选手,在100米和200米上都有着不俗的成绩,如果单纯考虑世青赛的话,郭闵贞一个人就能占掉100米和200米的各一个名额。

  可实际上这些教练又不能单纯这样简单粗暴地决定名单。

  总之,田径国家队女队和男队在世青赛达标名单上都有烦恼,但两支队伍烦恼的方向并不太一样。

  也正因为女子组世青赛名额竞争激烈的缘故,哪怕这会儿只是一场队内的测试赛,女队的选手也摩拳擦掌,显然没有将这场比赛当作一场简单队内赛的意思。

  边上,女子组的教练也在专注地看着赛场,手里一个个都拿着自己的教练板,看起来是在准备记录关于这一场比赛的选手表现情况以做后续的评判。

  在场的众人并没有等待多久,现场负责执裁的助理教练就已经给出了‘各就位’的指令,在选手们迅速踏上起跑器后,‘预备’的指令和发令枪的砰声相继响起——女子组的百米队内测试赛,率先开拔!

  女子组的这些选手在这场测试赛中显然都拼尽了自己的力量,即便是在起跑阶段稍后落后的选手,也并没有放弃争夺胜利的意思,在选手们最终冲线时,在场微观的国家队选手都毫不吝啬地给女队的姑娘们送上了热情的掌声。

  而在本次女子组百米第一轮测试中摘得头名的,还是身为国家队一队正选选手的郭闵贞。

  女队的教练们既欣慰又不免有些烦恼,毕竟余下的选手实力相近,结合日常训练情况,暂时还是很难得出最终的结论。

  最后,女队的教练们只能先将100米的测试结果放下,准备等稍后200米的测试结果出来后,再结合情况做个考量了。

  在女队的100米测试结束之后,男队这里短跑组的百米选手也一同来到了赛道的起跑线上,赛道上,包含此次试训的苏屿、叶明浩和冯晓峰之外,就是国家队正选的4名选手了——不过实际上在场的4名国家队正选选手并非国家队男子百米的最强阵容,如今国家队男子百米的第一人,也是国内首位打开百米十秒大观的郑天锡正在国家队的海外训练基地受训。

  不过即便不是最强阵容,在场的4名国家队男子百米正选选手的实力也已经非常可观了。

  可以说,国内目前在男子百米单项上能够跑进10秒30以内的选手,以及在未来有希望打开10秒30的选手,已经基本汇聚于此。

  起跑线前,与过去的比赛相比,苏屿在这一场男子组的百米测试之前,似乎没有了过去每一次比赛前那种激烈的心脏跳动。

  看着眼前的赛道,苏屿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激动程度不如过去。

  他的脑海中在这一刻闪过了裴定山之前跟他讲述的理论——每一个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都不可能是永远饱满高涨的,截至目前为止,因为你刚刚开始接触短跑竞技,所以面临每一次比赛和挑战时,你都能够具备饱满的热情,但是你需要知道的是,随着比赛次数的增加,随着对项目学习的深入……

  你对于每一场比赛的热情将不可能永远保留在巅峰。

  这就是为什么教练需要为选手进行每一个年度的比赛和训练规划的原因,教练需要通过对选手不同训练和比赛的规划,通过训练-小赛-训练-小赛-大赛这样类似的规划,来将选手全年中最好的竞技状态尽可能地调整到与大赛周期相符合。

  这些都是苏屿已经学习并且理解了的理论,但是在今天之前,苏屿还没有体验过在比赛之中竞赛热情滑落……又或者不应该说滑落,他同样是期待着眼前这场比赛的,但是苏屿明显可以感受到,自己对于眼前的这场比赛没有过去那样的紧张、压力和刺激感。

  是因为知道这只是一场测试赛吗?

  但是和他同场的对手还有4个国内顶尖的100米选手,这样的对手对他来说绝对是具备挑战性的。

  又或者是因为自己对于短跑开始失去热情了吗?

  苏屿扪心自问,却又迅速地从心中对于短跑的坚定与期待中得到了答案。

  不是,都不是。

  在这一刻,苏屿下意识地转头看了眼站在赛道旁观赛的裴定山——自从他踏上短跑这条道路以来,不论他对于技术和训练有什么未知的问题,裴定山都能够给予他准确的回答,这让他不知不觉间已经从最初的对裴定山心怀抗拒,到了现在对裴定山有了一定的信任和依赖。

  赛道旁,裴定山也注意到了,在这一场比赛的开始前,苏屿的状态不像是他以往那样,能够很好地投入到百分百专注的准备工作中。

  裴定山从苏屿没什么表情的脸上读出了他些许的迟疑和彷徨。

  只是一瞬间,电光火石之间,裴定山微微松了一口气——他明白了,明白苏屿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虽然这样的情况对于苏屿应当是一种困扰,但是裴定山却在这一刻微微松了一口气,同时心中对于苏屿接下来的表现生出了新的期待。

  这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以及期待并不是因为裴定山希望看到苏屿出糗又或者是其它。

  这种期待恰恰是因为裴定山对于苏屿有着更高更深的期待。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裴定山清出地知道,截止目前为止,苏屿的每一次比赛几乎都刷新了他过去的成绩,苏屿在他的每一次比赛中都投入了几乎是全部的热情。

  这样的表现当然很好。

  但是裴定山更加明白的是,这种全情投入和不断的、疯狂的进步,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

上一篇:传说之异世双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