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第65章

作者:于欢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GL百合

  “区区一个南诏,蕞尔小国,怎敢反叛于朕?”经此事之后,皇帝越显老态,他坐在御座上质问着群臣。

  由于剑南节度使向仲通是张国忠所荐,张国忠遂出列,将战报呈于皇帝,“回圣人,此次南诏反叛,乃是吐蕃在背后作祟,否则南诏又怎会在战后归顺吐蕃呢,剑南节度使向中通与南诏交战半月,一路杀到南诏都城,然哥罗凤实在狡猾,竟求援吐蕃,与吐蕃联手截杀大唐的军队,这才导致兵败,此战,乃是南诏反叛之过。”

  “对,是南诏反叛勾结吐蕃在先,向节度使奋勇杀敌,应当嘉奖才对。”张国忠的党羽纷纷附和道。

  “败军之将,何谈嘉奖?”右相李甫沉声道,“此战,不仅让我军损失惨重,还丢失了云南之地,按军法,此乃死罪也。”

  李甫的话一出,宣政殿立刻安静了下来,张国忠不甘示弱,继续反驳道:“云南多瘴气瘟疫,使唐军不能进,剑南节度使向仲通不顾危险率兵攻打,乃是有功之臣,若非吐蕃出手,南诏便已是国朝疆域,如今右相不指责南诏反叛之过与吐蕃的出尔反尔,却将矛头对准自己人,究竟是何居心。”

  李甫笑了笑,侧头看着张国忠,“老夫若记得没错,向仲通是张中丞举荐为剑南节度使的吧,而今他孤军深入,仅以身免,致使全军覆没,张中丞在这朝堂之上颠倒黑白,为其开脱罪责,又是何居心呢?”

  “够了!”正在气头上的皇帝,将怒火全都推到了谋逆的南诏王与不讲信用的吐蕃人身上,“南诏叛唐已是不争的事实,诸卿还要吵到何时?”

  张国忠遂持笏从座上起身,走至殿中央跪伏道:“启禀圣人,向将军为讨伐南诏,身负重伤再不能战,臣张国忠愿前往中原募兵,为陛下扫平南诏。”

  “准奏。”

  作者有话说:

  向仲通原形鲜于仲通(杨国忠推荐的)不否认有些胡将很厉害,但是关于南诏,原先是六诏,唐军助最南边的南诏统一后安宁了一段时间,从鲜于仲通这里开始,南诏就开始在唐与吐蕃之间反复横跳了。玄宗功不可没,我觉得他可能没长眼睛,包括对安禄山吃了那么多败仗的宽容,最后还能封王(简直无法理喻)唐朝应该是和亲次数最多的朝代之一了,尤其是唐玄宗一朝,是和亲次数最多的,这就是所谓的盛世,用女性换取和平,反而是武周时期一次和亲也没有。

第71章 长恨歌(二十五)

  天圣十年, 四月。

  皇十子的大婚因南诏反叛与大食进攻安西四镇而延期,六礼至纳吉而停。

  ——大明宫·紫宸殿——

  边境突起战争,除兵部调度外, 户部也是最棘手之时, 因为连续庆宴,皇室挥霍无度, 导致国库空虚,强征赋税也无法弥补亏空, 而今礼部与太常寺又在筹备周王的昏礼,临近端午,皇帝还想于大明宫中设宴击鞠。

  “西北, 高将军正在征讨大食, 西南向将军平南诏之乱,户部所收赋税, 就是维持两地军饷也十分紧凑。”户部尚书命户部郎中王瑞呈上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详细记录了户部的收支。

  然而皇帝却连看都没看,就开口指责道:“去年朕与诸卿共同参观了国库, 库内充盈, 粮食溢出, 就是用上数年也用不完,怎么, 这才过去了一年, 府库就已经空了,难道你们户部有人私吞不成?”

  皇帝的话将户部尚书吓了大跳, 他拿着笏板叩首道:“臣不敢, 去年乞巧、中元、中秋、冬至, 除夕, 于大明、兴庆二宫均有赐宴,府库银两用尽后,便于户部挪用,至今年,正旦大朝,以及祭祀昊天上帝,上元夜宴,这些加起来,所花费的银两…”户部尚书一边说,一边发抖。

  光是皇帝的这些宴饮,国库就已经无法支撑,加上灾荒与战争,还有各种皇家喜事,以及将作监给东平郡王打造了一座堪比王府的大宅,户部尚书并没有算入其中。

  皇帝子女众多,凡有王孙以及宗室出女降生,皆有赏赐,光这一笔开支,便已是巨大。

  正常的税收难以支撑皇室的挥霍,故而府库靠的,是太府卿张国忠与御史大夫王珙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西南和西北都有战事发生,朕不管你们户部用什么方法,军中的粮草绝不能克扣。”皇帝说道。

  户部尚书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扭头看了一眼跪在身后的王瑞,眼神好似在说,“你不是说你有法子吗?”

  作为皇帝宠臣的亲弟弟,若由王瑞开口,或许皇帝的怒火能够消减不少,这也就是户部尚书为何只带了王瑞入殿。

  户部郎中王瑞叩首,“臣户部郎中王瑞,叩见陛下,”王瑞端笏,缓缓说道:“盛春之时,边境未有战事,府库尚有存银,故于周王纳吉与纳征之时,户部便调拨了一些银两到礼部与太常寺,为周王纳征之用,然南诏突然反叛,使得周王纳征延期…”

  皇帝听后挑起了白眉,显然他听出了王瑞的想法,“卿是想挪用周王予张家纳征的聘金?”

  因周王所纳王妃乃韩国夫人之女,为讨好张贵妃,也为皇家颜面,皇帝便拨了一大笔银子为周王置办聘礼,以及各种金银器具,甚至还想在万年县重新建造一座宅子,让周王夫妇搬出入苑坊。

  “皇子纳妃,是天家喜事,张家原就是外戚,如今户部紧缺,臣想…”户部郎中王瑞抬起头,“先平战事,至于周王与张氏的大婚,可延后至两军凯旋。”

  周王的婚事一拖再拖,张家虽没有催促,但一直拖延下去,便显得太没有诚意,皇帝有些犹豫。

  王瑞又道:“如此一来,省下的一大笔开支,不仅可筹备粮饷,且还有剩余,陛下的端午宴便能如期举行。”

  仍觉得如今还在盛世,做着春秋大梦的皇帝,觉得西南与西北两地的战事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对于户部尚书王瑞的这个主意,他从犹豫变成了满意,“那就先将周王的婚事延期。”

  “陛下英明。”

  皇帝挥了挥手,户部尚书与户部郎中遂从殿内离去。

  走到殿外,户部尚书方才歇了一口气,他看着王瑞,“还好京兆尹兼任的户部一职不曾辞去,否则今日,老夫都不知道要如何应对了。”

  王瑞拿着笏板,眼里并无喜色,“西南与西北的战事如此吃紧,圣人适才那表情,明显是不愿从礼部拿回皇子聘金与筹办大婚的存银,可当听到端午宴能如期时,就立马答应了,这算什么?”

  户部尚书摇头,似习以为常,“圣人喜好击鞠,你又不是不知道,过了这么多年的端午,宫中哪一次击鞠宴,是曾落下的。”

  王瑞挑起眉头,有些难以理喻,“京师的太仓连老鼠都见不到了,他还在想着宴会?”

  “嘘。”户部尚书提醒道,“宫中耳目多,有些话,你我心里明白就行了。”

  王瑞冷笑了一声,户部尚书无奈,“你兄长与太府寺那位已经动身去替圣人筹钱了。”

  王瑞虽与王珙是亲兄弟,但对兄长的做法十分不认可,“靠搜刮民财来填补亏空,我看呐,这个天迟早会塌。”

  -------------------------------------

  ——周王府——

  因边境的战争,使得周王婚事延期,过意不去的皇帝,便派出了两批宦官前往张家与周王府安抚。

  周王坐在一颗树下纳凉,眼睛盯着池面一动不动。

  忽然水池中的浮漂动了一下,周王拉起鱼竿,一条小鱼被钓了上来,周王挑眉,“平安,这池里不会没有大鱼吧,吾今日还等着吃自己钓上来的鱼做鱼脍呢。”

  水桶内空空如也,钓起来的小鱼都被周王扔回了池中,平安是周王的贴身侍从,“不应该啊,大王,小人明明投放了许多大鱼…”

  “那你是说寡人学艺不精咯?”周王侧头。

  平安吓得跪伏于地,哆哆嗦嗦道:“大王恕罪,小人不敢。”

  周王伸出手,“大王,章内侍来了。”家奴走近叉手道。

  章韬光踏入院子,看着周王与平安,笑道:“十大王这是怎么了?”

  周王半眯着笑眼将平安扶起,“我在这儿坐了半天,馋鲙馋得很,可那大鱼总是不上钩。”

  章韬光遂笑了笑,“十大王贵为皇子,哪用得着自己亲自钓鱼呀。”

  “呈上来。”章韬光挥手。

  十几名宦官手提食盒走上前,周王疑惑,“今儿这是怎么了?”

  “婚事,想必礼部那边已经告知了十大王。”章韬光道。

  “章内侍是说延期大婚吗?”周王一边说话,一边打开食盒。

  佳肴的香味瞬间溢出,周王搓了搓手,“国朝的战事自然比我的婚事更为重要,既然户部缺钱,理应先填补战事。”

  十几道御膳,其中还有两道做法不同的鱼,光是闻着香味,就已令人垂涎三尺,周王自然无法抵御这样的诱惑。

  “大家若是知道十大王有如此心,必会欣慰的。”章韬光道。

  周王侧头,看着一旁的章韬光,笑道:“章内侍也知道,寡人一向不在意这种虚礼,况且圣人差你送来了如此多御膳,民以食为天,天下可还有比这个更珍贵的东西吗?”

  章韬光楞了楞,他从周王的话语中似乎听出了什么,“有人以权为贵,有人以钱为贵,这些都能买到无尽的粮食,只有十大王觉得,能用钱买到的粮食,是珍贵的。”

  周王摇头,拿起一盘菜反问道:“若连生存之道的粮食都没了,钱和权,还有何用?”

  章韬光楞了片刻,微微弓腰,从周王府离去后,他便将周王的一番话传给了皇帝。

  府内,周王看着桌上章韬光送来的十几道御膳,“平安。”

  “大王。”平安叉手。

  “圣人赏赐的御膳吾一个人吃不完,你陪吾晒了半天,坐下吧。”周王道。

  “啊?”侍从眼里闪出一丝惊讶,他走到桌前,小心翼翼的坐下,“大王。”

  十几道菜,平安几乎都尝了一遍,一边咀嚼一边高兴道:“大王,小人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周王低头盯着菜肴,暗松了一口气,满眼思绪的望着窗外,“寡人近日总觉得不安宁。”

  平安咽下嘴中的食物,“是因为,与张家的婚事?”

  周王扶额,细细思考,平安所问并非延期,他所思也非是此,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娶张氏。

  让他陷入思考的,是婚姻的始因。

  “婚事是张贵妃所提,我原是想娶崔裕之女,崔裕为人谨慎沉稳,而张家…”周王眼里透着一起凶狠,他忽然想到了张贵妃与李忱的关系,不禁皱眉,“难道这是雍王的意思吗?”

  “可以雍王那孤傲的性子,又为何要阻我与崔氏的婚事…”一边思考,一边起了疑惑。

  “大王,”平安看着周王如此迷惑,遂说道:“崔家小娘子是雍王的妹妹,小人听说,雍王与崔小娘子私交甚好,崔相与郑夫人管得严,但崔小娘子依旧时常往雍王府跑,按理,他们虽是兄妹,但非同宗,且二人皆未成婚,或许她们之间并非兄妹之情那么简单,只不过如今雍王被圣人先赐了婚,而这婚,又是太子殿下主张的。”

  “十三郎与崔氏感情深厚这我当然知道,只是如今时局混乱,张氏在计划之内,此时与张家联姻…”周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非我所愿。”

  平安知他所想,小心翼翼的问道:“大王还在惦记崔小娘子吗?”

  周王夹起一片生鱼薄片,沾上酱汁,缓缓念道:“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然最终,事与愿违呀。”周王将鱼脍送入嘴中,心满意足道:“这龙池里的鱼,就是不同凡响。”

  -----------------------------------

  ——靖安坊·雍王府——

  正在雕刻木偶的李忱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她放下手中的刻刀,向窗外撇了一眼。

  “郎君。”文喜踏入屋内,“适才小人在丹凤门前看到了章韬光,好像去了入苑坊的周王府,身后还跟着很多提食盒的宦官。”

  李忱继续手中的雕刻,满不在意道:“周王的婚事因为战争而延期,那些只不过是圣人做做样子的愧疚罢了。”

  “周王的婚事延期,那不就意味着您与苏娘子…”文喜挑眉道。

  “这样挺好的。”李忱仔细盯着手中的木人,修改打磨欠缺之处。

  李忱似不在意一般,一旁的文喜却很是着急,“听说是因为国库亏空,连尚服局与将作监那边都停止了制作,户部将原本调拨给周王大婚用的银两划给了军中,这样的亏空,指不定要多少年才能填补呢。”

  听到文喜的话,李忱直起了腰杆,“这是户部出的主意?”

  文喜点头,李忱再次低下头,“郎君,国库既然没钱,那今年的端午宴…”文喜看着李忱。

  “圣人喜好击鞠,端午宴不会取消…”李忱摸着自己的腿,感受不到任何温度后轻叹了一口气,“还与往年一样,替我告假吧。”

  “喏。”

  “对了,咱们查的案子先放一边,你派人去好好查查南诏,尤其是云南太守章坨。”李忱吩咐道,“我总觉得,南诏的反叛,没有那么简单。”

  “喏。”

  作者有话说:

  鱼脍就是指生鱼片,古人喜欢吃生鱼片,于是特意造了一个词,鲙。

  所以最早食用刺身的是中国,后面传到了日本。

上一篇:一山难容双绝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