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第38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西武县虽说是个县城,占地面积也不算小,但是当地县令出门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老百姓是实在没油水可刮。

  而在西武县内,其实有一座铁矿,日夜不停。

  在尉迟兰到达西武县的时候,竺年也在京县落脚。

  京县,就是京城的郊县。地方很大,比很多州都大。京城中的大户,都在京县有庄子。道路比别处要宽阔平整,人们出行穿衣打扮都要比别处鲜亮。

  京县中的人,多少有几分“委屈”。他们明明距离京城这么近,碰到了眼睛长在头顶的,还得啐他们一声“野人”。

  京县中的官员更委屈。他们甚至都不好说自己是不是京官。

  但凡他们做出点成绩,那都是京里头的功劳;要是犯了错,那必须得他们自己背。

  虽说京县的官员比别处相同职位的要高半级,但……还不如在别处呢,至少捞钱痛快,没人管啊。

  竺年听县令的衙内抱怨了半天,脸上露出理解的笑容:“沈少的苦处,别人不明白,我还能不明白嘛。我和沈化是多年的兄弟,既然我来了,那今后您沈少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京县县令和东州知府同样都姓沈,有着八竿子打不着的本家关系。

  不过关系嘛,有心想扯,总归能扯一点出来的。

  竺年是沈化的朋友,沈化身边还有一群朋友。县令家的沈少爷不敢托大,对竺年十分客气,妥妥地给竺年安排了合适的房子、商铺,几番交往之后,很快就称兄道弟起来,还给初来乍到的东风号拉了不少生意。

  竺年当然不会让他白干:“京县这里活动不开,别处可没那么多事情。您要是有什么不方便的,尽管交给兄弟我来办。”他从袖袋里拿了一个帖子递过去,“明日小弟约了几个兄弟泛舟赏荷花,还望沈兄赏光。”

  帖子看上去并不多么精美,但十分厚重,拿在手上颇有分量。

  递过去的时候,竺年的手指在帖子的封皮上敲了敲,沈少心领神会。

  他回去打开帖子,上面内容很正常,轻轻一扣封皮,里面是一张地契。地址是他老家的,内容是百亩良田。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ω ̄=:我在搞钱。

  送表哥乛 з乛 :你在撒币。

  (完)

  

第四十九章 画舫 ...

  竺年是正月到的京城,前后总共就待了十天,见的人也不多,都是一些留在京城里的所谓皇亲贵胄。

  那些贵人没什么实权,调子还是很高的,和衙内圈子完全不在级别上。

  半年多时间,十五岁的少年抽条长高,面容略作修饰,就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

  竺年本来也不是真的十五岁,平时做个少年人多少还得装模作样,当一个青年人完全不需要故作姿态。

  他今日游湖,明日诗会,往来文人商贾,很快就把东风号的生意在京县铺开,京城中人也慕名而来。

  他手下已经有了百余名匠人组成的队伍,全都手艺精湛管理严格,餐食住宿都不需要主人家提供,虽然价钱贵一些,但是省心。

  京城中的富贵人,谁家差了钱呢?

  伴随着东风号愈发红火的生意,京城中的气氛也逐渐焦灼起来。

  京郊的野湖上,荷叶田田铺了半面,相比传统画舫要简洁得多的游船停泊在湖心。

  京县衙内沈少一手捏着一粒葡萄,一手绕着野湖虚画了一圈:“皋少大手笔,把这块地都买了下来,不知何时开始动工?”

  另外五六个纨绔也都看着竺年。

  这片野湖连接着周围几条大小河流,影响着周围许多田地的灌溉,只是由于野湖连接着沃水,每到丰水期就会漫灌出来,给周边的田地带来损失,所以一直荒着,但并不表示就不重要。

  画舫内所有的家具都小巧简洁。众人坐的地方是一间小小的厅室。中间固定着一张圆桌,环绕着一圈圆形的卡座,没什么主次之分。和众人一样的环境,偏偏竺年坐的地方瞧着就更富贵一些。他懒洋洋地眯了眯眼睛,像一只白天睡不醒的猫:“不急,等工程队闲下来了再说,修两个渡口,没多少活。”

  “嗯?”纨绔们一听,纷纷感到奇怪,“不修庄子?”

  “庄子……修也行,不修也行。”竺年勉强打起精神,坐直了指着一个方向,“我是想到了冬天河水浅了,整理一下堤岸,两边种上花木。等渡口修好了,就专门用来停靠画舫游船。到时候咱们一人一条船,直接沿着沃水到京城去。”

  众纨绔一听,眼睛贼亮,猛拍大腿:“好!”

  “不愧是皋少!”

  “咱们到时候带上歌姬,在船头奏乐唱歌!”

  “咱们也玩儿一些京城少爷们没见过的!”

  要说京县的这群纨绔,不说个个都是出身权贵,至少家境都是不差的。但他们偏偏挨着京城,就怎么也比不上京城中的那些真正的权贵。哪怕他们之中有豪富,也不能和人家相提并论。偶尔见上面,他们都得点头哈腰地恭维人家,毕竟得罪不起。

  他们平时都是被人捧惯了的,谁心里面没点憋屈?又不好真的去怎么样那些人家:“还是皋少想的法子妙!”

  既不会真的开罪人,又能让他们赢出一头。

  竺年顺着他们的话说道:“庄子倒是也能修一修。众位哥哥要是都来乡间同小弟玩耍,小弟怎么也应该扫榻相迎。”

  纨绔们一番客套地谦虚推让,又问了画舫的价格。

  竺年报了一个虽然贵,但是比他们想象中要低得多的价:“嘘……这是我给自家兄弟的价,你们右别说出去。小弟今后还想在这上面赚钱呢。”他比划了一下京城的方向,“想来……不缺钱。”

  纨绔们又是一阵嬉笑。

  有人笑道:“咱们北地会造船的少,倒是不想皋少能有人脉。”

  竺年瞧了说话的这人一眼,脸上不动声色:“什么人脉不人脉啊。你们也知道江州出了大事……”

  他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激动地打断:“难道你找的是水军那儿造船的?!兄弟,听哥一句劝,平时也就算了,这会儿可动不得那里的人。现在上头为了水军的事情……听说殿下亲自盯着呢。”

  他口中的殿下,自然指的是宋淮。虽然竺年对一个久居京城,从未到过楚江边的人,怎么“亲自盯”有所疑问。

  “哪儿能啊。兄弟做事情是这么不踏实的人嘛。”竺年慢条斯理地把话说完,“江州水军出的大事,哥哥们都知道。那边现在管得可严,原先旁边的一些渡口生意都没法做了。”

  这年头撑船的和造船的,区分其实不大。撑船的确实未必人人都会造船,但是一些维修保养的事情,肯定都懂。至于来了人是原本的江州船家,还是南地那边的,谁知道呢?江州岱州一江相隔,船户们往来同一条江面,口音几乎相同。

  纨绔们读书的本事没有,有两个倒还真的有点做生意的头脑,一下就转过弯来:“皋少这是活了许多人的性命啊。”

  这话听着,竺年有些脸红:“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也就是赚钱。你们也看见了,这些船家精细手艺不太行,好在船结实,也省了工时。”

  没有雕刻的白板画舫,就像是出门穿一件没有刺绣的衣服,多少显得有些不够体面。

  纨绔们又不瞎,还没上船就注意到了:“这又不是什么大事,请几个匠人雕几个花样,能费多大事?”

  另一个说道:“你真要雕了花,我还不敢应你给的价呢。倒是皋少,到时候你得给我的船亲手画个花样。”

  “小事一桩!”

  几人聊了会儿天,又吃了一会儿酒,没一会儿就分成两拨,一拨在厅里打牌,一拨坐在岸边钓鱼。

  刚钓起来的鱼,就被厨房拿去烹饪。等到船灯亮起,画舫内响起琴声,伴有伶人唱歌跳舞。

  画舫外面瞧着不大,内里着实不小。

  舞姬们身姿曼妙轻盈,手执着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像是在荷叶上起舞。

  野湖周围有农田,白天还有些农人往来,晚间周围什么都没有,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宵禁之类的妨碍。

  一群人玩闹到了后半夜,才醉醺醺地睡了一地,到第二天洗漱完,才重新变得人模狗样地回到岸上,好几个还意犹未尽,坐在回城的马车上畅想:“等我有了自己的船,日夜如此,一直到京城,那是何等的美事?”

  同车的纨绔也跟着畅想了一下,美滋滋地眯起眼,想了想又耷拉下嘴角:“我怕事情没那么顺利。”

  “怎么?难道你还没这点买船的钱?”

  “我定金都付了,谁还能差这点?”这纨绔算是会经营的,手头有些生意,算是自己的私房,用钱比好几位少爷要便利得多,“我是听说……算了,我直接去和皋少说!”他高声吩咐车夫,“先别回,去东风号。”

  日头渐渐升了起来,马车走得不快。

  纨绔们要体面,却又养不起太好太多的马。拉车的马只是一匹,而且还普普通通。反观竺年,用的是两头高大的毛驴,跑起来跟一阵风似的。明明差不多时间出发,一眨眼就没影了。

  京县的东风号在县城靠近街市和匠人集中居住的坊,地段并不算好。但是东风号开起来之后,周围的环境肉眼可见的变好,一些石板和土路交织的地面,全都铺了平整的土水泥。到现在,还能看到县城里不少路面在铺土水泥。

  颠了一路的两人,和竺年前后脚到的东风号。

  竺年像是完全不知道两人在后面追赶,见到两人进来,作势往前迎了几步:“哥哥们这是?”

  两名纨绔一个直接往藤椅上一坐,拿起泡在沁凉流水里的水果就吃:“我哪儿知道?你问他,想到一出是一出,拉着我就来了。”

  那纨绔瞧了瞧周围没人,凑近了小声说道:“我这是想起来一件大事。”他也不卖关子,“年初的时候,朝廷不是发了檄文嘛。这两月瞧着太平,可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南边硬气着呢,到现在就往朝廷递了一份陛下探望盛元长公主的折子,其余的啥都没提。这事情可不是就这么过去了,朝廷肯定会有大动作。”

  “难道要打仗?”纨绔一下站了起来,很快又坐了回去,继续挑颜色更深的葡萄吃,“打仗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战争对于他们这些生活在大月腹地的纨绔们,是十分遥远的事情。一方面因为出身关系,他们得到的信息远比普通人要多得多,知道国家常年大小战争不断;另外一方面,就因为他们知道,所以对发生在遥远边疆的战争没有实感,完全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竺年揣摩了一下其中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若是真打起仗来,咱们要是一路游船到京城,就不好显得太高调。毕竟一边在打仗呢。”

  纨绔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

  竺年轻松一笑:“倒也不用太过担心。造船和修渡口都要时间,最快也得在明天开春。到时候最紧要的时间已经过去,南边再怎么样,难道还能打到这边来?”

  “是这个理。倒是我想多了。”

  纨绔们说完,就回去了。

  过不多久,几家纷纷遣了家人送来画舫的定金。有两个还直接给了全款,十分大方。

  竺年瞧着几箱子用线绳串起来的铜钱,背着手笑:“咱们可以把船造扎实一些,越扎实越好。”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 ̄)︿:送表哥,我马上就来看你。

  送表哥~(~ ̄▽ ̄)~:别,我来看你。

  糕儿(~ ̄▽ ̄)~:来鸭来鸭~

  送姨夫 (`д′):逆子,不来救你爹!

  送表哥(⊙。⊙):我爹走亲戚去了,我当家忙着呢,走不开。

  (完)

  

第五十章 家书 ...

  东风号现在的匠人数量,其实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单纯在京县的匠人,已经超过一千人,按照不同的工种,不同的装修队,在不同的工地忙碌。其余州府的匠人,总数已经接近五千。若是算上东风号经营,以及其它配套产业,东风号雇工人数已经超过一万。

  在一些体面人眼里,匠人是上不得台面的下等人,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或是有趣。

  但是在普通人眼中,若是自家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掌握了手艺的匠人,那是十分幸运的。若是孩子将来学成之后,能够拥有一间自己的铺面,那就是了不得的体面人了。

  东风号不仅雇佣工匠,而且会招学徒。大部分学徒为仅能上来就学到手艺,而且还有工钱,这让许多家庭都趋之若鹜。

  十来岁,乃至更小的七八岁的孩子,都被送到东风号来学习。除了让他们赚一份工钱之外,这个年纪的孩子肚子就是个无底洞,出去做工,家里能省了出一份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