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第39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东风号不是来者不拒,年纪越小的孩子,面试越严格,毕竟这代表着他们需要付出更长时间的培养投入。

  每月的逢五都是东风号招人的日子,天还没亮,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队伍中有须发花白的,也有扎着小辫还不及人腰高的。

  几个管事早早吃了一口饭,就去给众人登记,又搬了长凳,让人能少坐一会儿,一边劝说:“您孩子才五岁,进来能干什么?咱们是招学徒,怎么也得能干活才行。”

  “管事老爷,您看看我家孩子!我家的岁数大,能吃苦,什么都能干!”

  管事看看瘦得皮包骨的孩子,在心里摇了摇头:“姓名、年龄、地址都要写实数,回头要去衙门核实。要是有虚的,直接带回去。”

  东风号已经收了一段时间的人,众人早就已经打听清楚规矩。不识字又怕嘴拙说不清楚的,还让人帮忙写了相关的字条,轮到的时候让管事照着登记就行。

  竺年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过来的前头铺面。

  他坐在二楼,推开窗隔着帘子往外看黑压压的人群,吩咐:“准备点米汤发下去。”

  在他边上伺候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厮,躬身说道:“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对面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瞧着,嗤笑一声:“皋少就是心太软,也不怕他们就饿着肚子专门来吃大户。”

  “就两口连米粒都看不见的米汤,能吃什么大户?”发下去的米汤什么样,竺年心里头有数。

  青年是东风号的账房先生,闻言叹了口气:“您这样,赚到的钱永远都揣不到自己兜里啊。”

  他是个落魄书生,因缘际会被竺年救下,之后就一直给竺年做事情,对东风号的财务状况再清楚不过。

  东风号赚钱,非常赚钱;但是花费也不少。他们要在各个州府站稳脚跟,要做富贵人家的生意,阎王小鬼都要打点。那么多雇工的工钱不提,就是每个月养那些学徒的钱,都是一笔极为庞大的开支。

  他觉得竺年这么做,完全是在给别人养孩子呢。那些开支,也不知道年纪小小的学徒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赚回来。最近他还听竺年说要教匠人和学徒们认字,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

  “揣进兜里的,和放在外面的,都是我的钱,谁也拿不走。”竺年不觉得这是大问题,“将来记账、谈生意都需要人,总为能真的画个花样都得我来。孩子从小养起来也好,品行清楚,不容易坏事。”

  再说他已经通过了东风号,联系到了散落在北地的亲卫们。他需要一个正正经经的理由,把所有人联系到一起。

  账房先生知道劝不住他这位东家,公事公办地汇报:“萍州、锦宁、鹿口、荷县已经找到了合适的铺面,这是下面报上来的价钱,您看看。”

  竺年扫了一眼,把鹿口单独圈了出来,让小厮去叫了一名中年管事上来:“你带几个人去鹿口,把客栈的事情办了,今天就去。”过会儿又带了个管事过来,把鹿口的那份单子推到人面前,“坐下瞧瞧。”

  后来的管事脸色红润带光,穿着一身东风号管事统一的青布衣,身材并不高大却显得很敦实。他笑眯眯地向竺年和账房先生问了好,坐下拿过单子前还以为是有什么好事情。

  他识字,在东风号内爬得比别人快,在管事里面也算是消息比较灵通的。在知道东风号准备在各地开客栈之后,他立刻就推荐了自己的侄儿到鹿口去当掌柜。

  虽说上头只说是考察,但肯定是有这个心思。鹿口是个大县,客商往来繁忙,要是能在鹿口成为一家大客栈的掌柜,还怕没有油水可捞吗?掌柜的事情想的有点远,但是出差一趟的好处摆在眼前。各种补贴加一起,跑这一趟直接就能多赚一个月工钱呢。

  单子薄薄一张纸,上面的字也没多复杂深奥。字迹是他熟悉的自家侄儿的,写着鹿口几处待选铺面的地址大小等优劣对比信息,以及大致所需花费。

  管事看了看,觉得没什么问题,不由得面露不解:“东家?”

  竺年没什么耐心,对账房先生说道:“剩下的你来处理。”

  两人等竺年下了楼,瞧不见影子了,账房先生才重新说道:“你侄儿胆子不小,胃口更不小,虚报了三成的价,真当东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竺年想开客栈的事情,他是一早就知道的。这不是竺年的心血来潮,没有马上启动,主要还是因为没钱。

  竺年暂时不想动南王府留在北地的钱,但是手头有一大笔尉迟兰给的钱,还有东州纨绔们算作入股的钱。靠着这些钱,他把东风号开遍了北地,但想要开客栈,却远远不足。他借着东风号的生意,四处派人考察适合开客栈的地方。在这次最终确定地址之前,单是他知道的,竺年就派过不下四次人,有些地方还亲自去了。

  各地是个什么行情,竺年心里头十分清楚。

  管事被账房先生点破,汗出如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辩解,凳子上是坐不住了:“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或许是我侄儿年纪小,被人骗了也不一定……”

  竺年此时已经回了自己住的后院。

  外面天井里垒着假山,底下绕着一池三色锦鲤,开着两盏红莲。

  小厮没有跟他进去,守在院门外。过了一会儿,他捧着一个托盘,快步进来:“东家,有您的信……说是家书。”

  竺年正在书房写作业,闻言放下笔,拿起托盘上的两封信。

  小厮说道:“一封是东州来的。另外一封是京城来的。”

  东州来的他知道,东家隔三差五都会和那边往来。但是京城来的,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确实有传言,东家不是东州的。不过京城……也难怪,是那等地方,哪能养出东家这样的人物?

  这些在东风号里头被收拢来,在竺年身边做事的,都对竺年十分崇拜。虽然时间很短,但也就是这两三个月,他才终于明白,什么叫日子有奔头,什么才叫活得像个人样。

  竺年把东州的信放到一边,先拆京城来的信,问小厮:“送信的人呢?”

  “安排去休息了。”

  “嗯。”竺年摆了摆手,“等他们休息好了,带来见我。”

  这年头快递是不用想了,慢递也几乎没有。官员倒是有一套驿站系统,但都是服务于公务。人们往来各地也不是很方便,甚至可以说是困难,需要到当地官府开路引,才能离开原址,到达路引上写明的另外一地,而不能去别处。

  当然现在他二姨夫无(啥)为(都)而(不)治(管),各方面管制放松了很多。换做以前紧的时候,乱跑的人叫流民,抓起来是要被充进厢军的。

  尽管如此,人口流动也极为有限。往来书信基本就是托人捎带,时效性就不用提了。

  行路也很艰难,不仅道路和交通工具颠簸不便,而且还会遇到各种野兽盗匪的袭扰。

  竺年琢磨着是不是能搞一套快递体系,可以建立在他的连锁酒店业务上。他漫不经心地展开信封,手一抖就掉在桌上:“呼!”

  信纸就一张,起头是“吾儿”,结尾是“为父甚慰”。

  他反手探了探椅子,整个人坐下的时候像是个漏气的气球一样瘪下去,抹了抹脑门上的汗,重新把信看过。

  内容很简单。老爹已经知道在京城以及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觉得他能保护他娘,以及后续的动都都做得没有错,但是细节方面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等他来了之后再讨论。

  信的措词简洁,并没有多严厉,但竺年还是觉得没出息地腿软。

  他和这辈子的爹娘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平常的相处中,他撒娇耍赖是常有的事。一般只要他大方向上没出岔子,爹娘对他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顶多骂几句也不掉块肉。直到他十三岁带队送物资到交沱,看到了身处战场前线的父亲。

  两军交战,血流漂杵。

  和平叛、和剿匪,截然不同。

  他的父亲下了战场,脱下的铠甲上全是凝固成鳞片一样的血痂。

  他父亲打完仗后,和将领们一起复盘,之后就累得呼呼大睡。他捧着那一身沉重的铠甲,到沱河边仔细清理,看着沱河奔腾的青黄色的河水,混入一抹红。

  作者有话要说:  糕爸(づ ̄ 3 ̄)づ:么么哒~

  糕妈(づ ̄ 3 ̄)づ:么么哒~

  糕爸⊙ω⊙:我是不是忘了点什么?

  糕爸⊙ω⊙:哦,对,我还有个儿砸!

  糕儿≥△≤:别问,问就是离家出走。

  (完)

  摸准了小区里每一棵野菜的位置,邻居姐姐家的小菜地要是吃光了,咱们还可以吃绿化带!

  

第五十一章 败家子 ...

  和平是靠斗争得来的。

  斗争,必定会流血。

  道理很简单,真要执行却很难。

  尤其当他意识到,可能自己随便一句话,就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的时候,那种压力让人窒息。

  所以他就格外敬佩自己的父亲。

  没有人天生能杀人不眨眼的。

  许多人连一只鸡都不敢宰杀,更别说把刀子挥向自己的同类。

  才、才不是害怕!

  他把信重新看了几遍,琢磨了一番父亲的意思,嘀咕:“来看我?怎么来?”

  他爹既然这么说,那交沱那边的战事显然已经结束了。

  信件不够安全,能够明着写的内容不多。他和南地的消息联系不畅,也不好过多揣测。

  他把信放在煮茶的红泥小火炉里烧了,才拆开例行的课业指导信。

  信件内容是针对上上封他寄出去的作业,这点延迟在情理之中。除了作业的批阅点评之外,当然还有尉迟先生布置的新作业。

  比起他父亲一张信纸写一半,他先生光是作业部分就是厚厚一沓,另外关于他的个人生活部分,以及他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又写了好几张。

  竺年看着看着,眼睛就弯了起来,提笔把后面的部分誊抄了下来,晾干之后放入书桌的抽屉里,用一个夹子夹好,估摸了一下厚度,再去把前头装订好的几册拿出来翻看,时不时笑得抖肩。

  他家先生写文章自然是一把好手,写这种日常小品更见功底,已经成为他为数不多的日常休闲的重要部分。

  就是更新太慢。

  没一会儿,一辆驴车从后门离开。

  县城里,匠人居住的区域靠近城墙。能走车的路面铺的土水泥已经能够使用,上至翁媪下至小童,看到这辆标志性的驴车都纷纷让开,看着他一路驶出城门,才凑在一起聊天。

  要说东风号开办以来,得利最大的就是他们这些匠人。

  匠人们手艺在身,在城里的生活相比较有保障,但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活干,也不是什么活都能赚到钱。关键是匠人的地位底下,在城里似乎谁都能用鼻孔看他们。

  匠人进了东风号之后就不一样了。

  虽然东风号的规矩多要求高,但是不缺活计,每个月不仅有工钱可以领,而且时不时还能发一些米面粮油之类;若是做的好了,东家还会额外再赏些东西。

  “东家真是个大善人,每天还这么忙。”

  “东家长得那么俊,又有钱,听说还没有成婚呢。”

  “莫说了。咱们这样的人家,怎么能和东家攀亲?”

  “肯定不能高攀。但是吧,东家身边总得有个把体己人照看。”

  “倒也是。东家不是也有收伺候的姑娘?”

  “什么伺候的姑娘!话说的也太难听了。人家姑娘是正经做事的!被你这破嘴一说,人家姑娘以后还怎么嫁人?”

  “莫家嫂子别去理她。你家的姑娘,到时候只有她挑别人的份儿,哪有被人嫌弃的。”

  邻里之间没有秘密。莫家姑娘聪明强记,是为数不多能够在东风号里任职的女性,做的还不是普通的洒扫做饭的工作,而是在账房做事。工钱比一般的匠人都要高。

  生活很现实,离了钱是万万不行的。

  “莫姐儿这条件,干脆招个女婿进门,也说得地过去。”

  驴车在城内的速度压着,竺年多少能听到一些谈论自己的话,其中最多的就是关于他的婚事。

  他琢磨着,以他现在扮演的身份,确实该有个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