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第112章

作者:于欢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GL百合

  曾经富庶的中原地区,如今毫无生机,一路上只有遍地哀嚎。

  “吁。”马车忽然停下。

  “住手。”文喜拔出佩刀怒斥。

  “娘子,附近有好多饥民。”青袖探进车内说道。

  苏荷将李忱扶出车,才发现她们已经被饥民所围,但这些饥民大多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幼妇孺,她们无法下地耕作,即使家中有男丁参军,却依旧要缴纳沉重的赋税,无法生存,便只得离家流亡。

  然而富庶的州郡早已接到朝廷的旨意,不但不接纳流民入城,反而鞭打与驱赶,以营造一种繁荣昌盛的现像。

  但就像李忱所言,这只是虚假的,北唐的根基,已经从骨子里烂了。

  “文喜,快将干粮拿出一半来,到水源地去发放。”李忱说道。

  “喏。”

  她们找到一口井,因为无人打理,而凌乱不堪,周围还有几具饮水充饥而饿死的尸体,侍从将尸体挪开,李忱下令将其安葬。

  文喜将粮食拿出几袋,“不要抢,一个一个来,都会有的。”

  苏荷这才发现,她们后面跟着的马车上,除了行礼,有一半装载的胡饼,是李忱从朔方离开时命文喜准备的。

  “李郎,你一早就知道这路上会遇到这种情况吗?”苏荷看着分发胡饼与其他干粮的李忱。

  “不是一早,而是一直。”李忱说道,“但中原的饥荒,远不是我能救的,我只能救今日,但今日过后…”

  “即使只能救今日,也比朝堂上那些只会贪图享受的人要好,”苏荷说道,她拿起一张胡饼,“也许只要挺过了今日,她们就能活下来,即使不能救下所有人。”

  作者有话说:

  动荡时期会写一些群像,不写异性cp

第119章 长恨歌(七十三)

  ——升平坊·孝真公主宅——

  公主宅的花园内种满了奇花异草, 如今盛春时节,百花齐放,盛开的牡丹, 沐浴着清晨的阳光, 引来无数蜜蝶流连忘返。

  有名贵的花木没有挺过寒冬,死在了这盛春之中, 孝真公主见其枯枝不再生芽,便毫不留情的命人将其连盆一起扔弃。

  “公主, 这盒胭脂,价值千金,镇敢保证, 全长安, 哦不,全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盒了。”得到御史一职的苏镇, 变得更加卖力讨好孝真公主,凡事孝真公主所求,无有不应, 而今日献上的, 是一小罐胭脂。

  孝真公主看着用玉制作的罐子, “价值千金?”

  苏镇点头,并解释道:“它用了西域进贡的蔷薇水, 加之麝香、龙涎, 与真珠粉研磨,有奇香, 可引蜂蝶。”

  “奇香?”孝真公主遂将罐子打开。

  数种香味混合在一起, 经过处理之后, 味道变得极淡, 像是花香,又像是蜜香,十分清甜。

  园子里的蝴蝶,竟被这胭脂散发的香味所吸引,苏镇见状笑眯眯道:“镇说的没错吧,光是研磨的真珠,就值五百金,产自南海,每一颗的品相都能称得上是贡品。”

  “东西不错,吾很满意,收下了。”孝真公主道。

  第一次听见孝真公主的满意与称赞,苏镇窃喜道:“公主喜欢就好。”

  “我乏了。”孝真公主道。

  苏镇识趣的叉手道:“公主好生将养,苏镇告退。”

  苏镇离去后,孝真公主将胭脂收起,问道:“长平王哪里如何?”

  “贡院才放榜不久,长平王按公主的吩咐,去见了状元杨儇,不过…”侍女抬眼看着孝真公主。

  “不过什么?”孝真公主眉峰一转。

  侍女吓得扑通跪地,“长平王去的是西市的胡姬酒肆。”

  听到侍女的话,孝真公主轻皱眉头,她拿起手中的胭脂玉罐,“罢了,只要事情能够办成,在哪儿都是一样的,况且西市鱼龙混杂,更能掩人耳目,如今张国忠想要扶持庆王,东宫能够倚靠的人太少了,这些新科进士,尚未踏入浑水之中,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

  ——西市·胡姬酒肆——

  杨儇跟随侍从来到西市,经过一条街巷,左侧有波斯邸、常平仓,西北隅还有一个放生池,沿放生池向下有一条河流,朝东南方向横穿西市,右侧河边有磨行、炭行,继续往南走,杨儇便被带进了一个屠宰场。

  左右都是肉行、屠行,以及各种卖肉的食店,屠夫手起刀落,一只羊头便被斩下,挂了起来,他便开玩笑道:“这位好汉,我说,这地方怪渗人的,一会儿若是说错了话,该不会被送到这儿屠宰吧?”

  一路上,杨儇都在调侃,惹得侍从十分不爽,他回过头,瞪了一眼杨儇,“状元郎怎如此嘴碎,难道你的状元,是说出来的不成?”

  “诶呀。”杨儇旋即捂住嘴巴,因为他们走到了卖肉食米面的市场尽头,再往前走就是卖各种丝织物的布行了,布行门前还摆放着针线。

  “到了。”然而他们并没有继续往前走,侍从指着一家酒肆说道。

  杨儇抬头,眼前一亮,只见招牌上写着胡姬酒肆四个大字,“胡姬酒肆。”

  “哎呀,子慎,咱们来了一个好地方。”杨儇笑眯眯道。

  “早就听闻过西市的胡姬酒肆。”鲍昉说道,“但一直没有去过,这地方去一次,应该要不少钱吧。”

  “诶,今日反正有人做东。”说话间,杨儇已经下了马。

  酒肆里的打杂,看二人身上的襕衫,热情相迎,“几位客官,里边请。”

  “看好贵人的马。”侍从吩咐道,随后便领着二人上了楼。

  来到一间上等的甲字号房,侍从低头禀道:“郎君,人已经带来了。”

  “请进来。”屋内有声音传出。

  侍从便将房门小心拉开,“请。”

  杨儇与鲍昉对视了一眼,随后脱靴入内,云袜踩在地板上,发出了挤压的声响。

  长平王跪坐在茶案前,见人入内,起身相迎。

  “杨儇、鲍昉,见过长平王。”来到屋内,杨儇变得正经了许多。

  长平王高兴道:“终于见到二位先生了。”

  “长平王?”杨儇故作疑惑。

  “某在此,等的就是二位。”长平王道,“先生高才,今日得中状元,可喜可贺。”随后又请二人入座,并亲自斟茶。

  案上摆满了酒肉胡食,就只差叫陪酒的胡姬入内,起舞助兴了。

  对于长平王自降身份的招待,杨儇并未推辞,“长平王的意思,杨儇明白了。”

  “东宫的难处,并不需要刻意去解,”杨儇继续说道,“天子闭目塞听,大乱将近,长平王现在需要的,是可以治世与救世的人才。”

  “何为治世?”长平王问道。

  “文可治世,武可救世。”杨儇说道。

  “文是何人,武又是何人。”长平王又问道。

  “文,就在长平王眼前,”杨儇看了一眼鲍昉,“武,在地方。”

  长平王看了一眼杨儇身侧的年轻人,鲍昉旋即叉手,“进士第四十人,鲍昉,幸见长平王。”

  长平王回礼,随后又看着杨儇,“既然先生的好友是治世的文臣,那么先生呢?”

  “我?”杨儇摸了摸齐整的长须,“不怕长平王笑话,杨儇幼读诗书,颇好鬼谷,曾经的志向是想做张子那样的谋士,不过长平王身侧已经有伊尹了。”

  -------------------------------

  ——河南道·淮阳郡——

  于关中相邻的河南道,民不聊生,新官上任,见此场景,便都行贿赂调离,只有少数官员,不忍百姓挨饿受苦,选择留下,重振当地民生。

  如不愿与张国忠为伍的清河县令张荀,任满后召归,却请辞京官,来到真源县为县令,穷苦百姓家的男丁被全部征走,而土豪劣绅却用卑劣的手段买通御史,使其家族免受征兵。

  张荀上任后,便开始肃清当地吏治,将当地恶吏处决,做事公正廉明,并收纳流民,亲自带着县廨的衙役、不良人,帮扶家中没有男丁的穷苦百姓耕种。

  李忱一行人在井边架起了一口大锅,就地煮起了米粥,因胡饼坚硬,有些人饿急了,便会狼吞虎咽,所以李忱并没有着急发放。

  “慢慢来,不要一口气全吃了,这里有粥,有水。”李忱耐心的劝说着众人。

  很快,李忱的举动便引来了附近村庄的其他饥民。

  领到粮食的百姓,见李忱仪表不凡,便误以为李忱是真源县令张荀。

  “郎君是活菩萨,张县令吗?”饥民们跪在地上感恩道。

  李忱推着轮车,将老妪扶起,“老人家,我不是您说的张县令。”

  “张县令是谁?”苏荷问道。

  “淮阳郡有个真源县,新到不久的县令叫做张荀,每隔一段时间,张县令都会到灾地施粥,也曾来过陈县,他的名声很大。”饥民中有人回道。

  “张荀。”李忱脑海中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我想起来了,他是开皇末年的进士,曾经是东宫的属官,太子通事舍人,我见过他。”

  “原来郎君识得张县令。”饥民说道,“他可是淮阳郡最好的父母官了。”

  李忱与张荀并不相识,但张荀既然能在饥民口中有此评价,必定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由于领粥的人越来越多,动静很快就传到了附近几个县的县令耳中。

  因就在陈县治地,离得最近,县令坐着轿子,带着县廨里的捕手与衙役很快就来到了施粥的井边。

  县令瞧见百姓对着李忱一行人感恩戴德,连自己这个父母官都不曾受过,心中很是不快。

  “县令到。”

  声音一出,饥民们就像遇到了魔鬼一般,将手中干粮藏起,纷纷逃离,并劝李忱道:“郎君、娘子,快走吧,这陈县的县令背后是淮阳郡守,陈县的百姓就是受他欺压,才落得如此下场。”

  县令挺着大肚,由左右搀扶下轿,文喜将侍从召回,分别护在李忱与苏荷左右。

  “谁敢走!”

  欲逃离的饥民很快就被赶了回来,“你还给我,还给我。”

  衙役在驱赶百姓时,顺手抢走了小女孩手中救命的胡饼。

  “住手。”文喜一把揪住衙役的手腕,其力道差点将他的手拧断。

  “疼!疼疼疼。”

  同僚见之纷纷赶过来帮忙,文喜遂拔出横刀,双方人马剑拔弩张。

  “住手。”那县令也是个势力之人,见李忱与苏荷的衣着与仪表,以及随行的众多侍从,便下令住手。

  县令客气的走上前,“本县接到举报,有人在吃水的井边滋事,不知阁下是从何而来,为何在此做扰民之事。”

上一篇:一山难容双绝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