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冰 第13章

作者:符黎 标签: 宫廷侯爵 年下 古代架空

  长街上积雪泥泞,春时跟着袁久林等几位公公,踩着雪护持着马车往大明宫去。绕过几个转角,经过了裴府那气派的大门。

  裴相却也恰立在白石阶下,身边是自家的马车。见到宫里的乘舆,他避无可避,便即掸掸衣袖来行礼。

  袁久林笑得见眉不见眼,“裴相安好呀,裴相这也是要进宫?”

  “是。”裴耽彬彬有礼地道,“今日宫中祭灶,在下司掌礼典,不敢缺席。”

  “好,好。”袁久林道,“那我们先走一步?”

  裴耽忙道:“这是自然,草臣的小车岂敢逾越乘舆。”一边吩咐自家的车仆牵马,避开了道路,让袁久林一行人先过。

  奉冰坐在暖意融融的车厢内,听着外面干巴巴的对话,有些透不过气,却不敢掀帘去瞧。裴耽知道车内坐的是自己吗?

  做了那个春梦之后,他竟好像做贼心虚,都不敢见裴耽了一样。

  待马车行出去了,他估算着裴耽已看不见,才稍稍挑起了车窗上的小帘。冷风扑面,却是春时凑了上来:“郎主,怎么了?”

  看着春时,他突然失语。

  原来春时就在外头,他还躲个什么劲儿啊!

  *

  乘舆远去,裴府的车仆将马车又牵引回来,吴伯请裴耽上车。

  裴耽匆促地收回目光。

  他甚至连奉冰的人都没看见,只是知道了车上有奉冰,身子就僵了一下。

  他想到了自己昨夜那交缠的梦。

  大寒的天,年轻的宰相跺了跺脚,又往手上呵了呵气,面色愈加白里透红。他径自坐上马车,“哗啦”一下猛地放下了车帘,响得吴伯一怔,不知道他又闹什么小孩脾气。

  --------------------

  奉冰:说好了让我涂。

  我:让你涂让你涂!给你240色水彩笔让你涂!啊我的娇娇!

  *

  十王宅是唐玄宗时期安排给皇子的居所,具体情形可以百度到,相当于连成片的大宅院吧。本身并不寒碜,就像开头提到的,奉冰再如何不受宠,生活也比民间百姓要好很多。不过我的私设是不止皇子,其他宗室也会住进十王宅,所以它显得更拥挤,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想让夫妻俩贴贴(一锤定音.jpg)

第23章

  小年祭灶是宫内的小节日,礼部督办,内侍省、太常寺主司,只邀请了天子属意的一些近亲外戚,先在大明宫北的大角观摆个小小的道场,送灶神上天回事。

  奉冰站在一众贵戚的行列里,第一次见到了今上的皇后与太子。皇后姓崔,出身名门,端庄和蔼;太子小字赤云,今年五岁余,牵着母后的裙裾咬着手指看众人向他行礼,一双乌黑大眼睛圆溜溜的,往人群中不知怎的就瞪住了奉冰。奉冰觉得好笑,也与他对视,直到前头的赵王奉砚咳嗽了两声。

  行过大礼,圣人特命奉砚、奉冰留下,与他们一家三口一同往观旁的小殿去。那里供了几个道家的小仙,往常是无人问津的,此刻摆了些瓜果清酿,暖炉熏香也都已备好。

  过去的三皇子、如今的赵王奉砚望着奉冰,像看不够似的,却不敢多说话。

  圣人笑着一边给小太子剥橘子,一边道:“今日真好,朕的兄弟都团聚了。”

  幽恪太子是谋逆罪人,永世不赦,自然不算在他的兄弟之列。

  奉冰侧身避席,“天恩浩荡,草民感佩。”

  李奉韬转头与崔皇后相视而笑,“这话你还没说腻?朕都听腻了。”

  奉冰抿唇,不知如何接话,奉砚适时地补充道:“四弟久在地方,都要忘记长安繁华,这一句天恩浩荡自然是说不腻的。”

  几人便都是笑。笑声或浑厚或娴雅,都震动在四面青琐窗里,云遮雾罩的。

  “三弟这是要拿捏朕了。”圣人将橘瓣儿喂进小太子嘴里,慢条斯理地说,“朕既让四弟回京,自然有朕的安排。”

  他说得玄虚,崔皇后却上赶着问道:“陛下有什么妙策?”

  “四弟当年下狱,案情本不明朗。朕虽奉命查案,但具体都是裴允望经手……”圣人忽止住了话头,善解人意一般,“今时不同往日了嘛。”

  崔皇后道:“四弟天家宗子,龙章凤姿,莫非是遭人暗害?”

  圣人淡笑。

  奉冰默默听着这夫妻两个唱双簧,眼睛只盯着小太子吃得鼓鼓的腮帮子。突然太子嘴巴一撅,迅雷不及掩耳之间,竟把一团嚼不烂的白橘丝吐到了奉冰身上。

  崔皇后大惊失色,一把抓住太子往身后拉,圣人倏地站了起来抬手就要打孩子,“你不要护着他!”

  那一团秽物从奉冰胸前摔落在地,却好像直接打在他的脸上,他一时竟没回过神来。李奉砚立刻叫来宫人收拾,又拉着奉冰一同跪下请罪。

  “是草民……是草民的错!”奉冰反应过来,却找不出理由,愈加笨嘴拙舌,“陛下切莫动怒,伤了龙体……”

  圣人的巴掌没落下,太子已哇哇大哭起来,崔皇后脸色惨白地抱住他,在圣人脚底瑟瑟发抖。圣人气得半晌没有说话,最后一挥袖,“下去!”崔皇后便忙不迭地磕头,带着太子告退了。

  袁久林使唤着宫人很快将地面都清扫一过,奉冰低头看自己新备的衣衫,是特挑了时兴宝花纹的云锦面料,昂贵倒不必说,他只得这么一件,待会穿去宫宴,怕会跌了身份。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哪里还有什么身份?

  圣人又延请他重新入座,亲自给他端茶,“这孩子,被他母后惯得无法无天,有时连朕都管教不住,四弟不要见怪。”

  奉冰忙道:“太子聪慧,日后必成大器。”

  李奉韬凝视着他,像是想从他的表情里挖出一些更深的东西,譬如忿恨或忍耐。许久,才沉沉叹口气。

  “方才朕所言,也是真心。”李奉韬沉声道,“当年幽恪太子案发,害得先帝气急攻心,一病不起,又牵连到四弟,朕奉旨查案,有诸多不得已处,四弟,你要谅解。”

  奉冰捧住了茶盏,嵌金的边,秘瓷的底,清透而滚烫,几乎能映见他发红的手指。他默默饮茶,闷住了咳嗽。

  “……草民实有罪,不敢妄求开恩。”他琢磨着,选择了最保守的回话。

  “你是不是真的有罪,只有幽恪太子和裴允望知道。”李奉韬笑了笑,“裴允望一篇《论舜不杀象》朝野皆知,他与幽恪太子早成了冤家对头,这你也清楚的吧?”

  奉冰仓促地眨了眨眼,终于还是咳嗽了出来,自己拿巾帕掩住嘴。

  他清楚的,他们婚后的第一次不愉快便与此相关。

  裴耽新婚,公门有九日的休假。假期结束,裴耽初去秘书省,早晨两人还都高高兴兴,结果裴耽却彻夜未归,奉冰特去打听一番,才知道是太子在给他穿小鞋。

  大哥奉宸是嫡长子,出生即受册封,少时又在高丽立了军功,一向骄矜纵诞,无人敢拂他的虎须;纵然裴耽的文章暗含了他是虞舜的意思,毕竟隐约是在提醒他不要枉杀兄弟,因文得罪,理固宜然。奉冰怕裴耽不肯服软,自己身为“象”之一员,仍辗转托了关系去求大哥网开一面。

  裴耽在秘书省不眠不休地跪抄了三日的文牒,第四日终于被放归,俊秀的脸庞都成了土色,衣衫虽还干净,却散出一股脏臭气。他进门来,奉冰欲为他除下外袍,他却躲开,背对着奉冰道:你为何要去找太子?

  奉冰的手僵在半空,他根本从未想过为何。他以为帮一把自己的丈夫,本不需要理由。

  那一日裴耽把自己关在浴房中沐浴了很久,奉冰便默默地等了很久。精心准备的饭菜都凉透了。

  从那以后他再不过问裴耽官场上的事,也再不想知道他和太子还有什么过节。甚至如今忆来,他还会感受到那一日的不愉快,初时还像情人之间小小的嗔闹,久了连嗔闹都没脸面,只觉憋闷得透不过气来。

  或许是奉冰沉默太久,李奉砚为他着急,此刻挺身说了句囫囵话:“陛下公正慈悲,运万机于掌中。”

  李奉韬看他一眼,“公正与慈悲,可不能兼得。”

  赵王闭了嘴。

  圣人终于起身,似乎是打算放过奉冰了,悠悠淡淡说了句:“四弟,我们毕竟是兄弟,不同于外人。你要知道,朕是愿意为你平反的。”便即抬足,由孟朝恩引去为大宴更衣。

  奉冰的神色僵着,片刻,袁久林来唤他,他才回过神来。一室骤然的冷清,只他身上还是脏的。已当出发去宫宴了,李奉砚叹口气,道:“一起过去?”

  奉冰点点头。

  天色阴沉,似乎到晚又将落雪。

  大明宫是皇帝平日起居之所,比太极宫更多几分人气。奉冰五年不见长安,却觉大明宫也冷寂得出奇,从大角观步行去太液池,天寒路滑,树林中雪影霏微,地上都是冰渣子,令他每一步都滞重。李奉砚比奉冰只大一岁,在五年前还是个斗鸡走狗的混不吝模样,如今端重许多,与奉冰说话时,眉头总是皱着:“方才你为何不多说几句好话?圣人显然想留你。”

  “留我做什么。”奉冰道。

  “留你制衡裴相啊。”李奉砚将声音压得极低,理所当然地道,片刻,又不敢置信,“你不要说你没听懂。”

  奉冰苦笑不言。圣意与天命一样无常,他不愿费那个揣摩的力气。何况留他怎么就能制衡裴相?归根结底,圣人也像市井小民一样爱信那些无聊的旧闻,信他是个又苦又弱、只能攀着裴耽生存的人。他垂眼,淡淡换了个话题:“太妃一切还好么?”

  他们四兄弟,只剩奉砚的生母周氏还在世了,敕封太妃,挪去兴庆宫成日吃斋念佛。李奉砚一听,眉头却皱得更紧,“好,好得很。只要我还在一日,总能保她也在一日。”

  当年大逆案发之际,周妃正抱病在骊山疗养,三皇子奉砚请旨去侍奉汤药,直到开春才与母亲一同回京,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有意躲避。但奉冰并不为此有所怀恨,他想若是齐淑妃还活着,自己也一定会竭尽全力明哲保身。

  毕竟身在天家,便是身处一张巨大的罗网之中,字字都是机锋,步步都是陷阱。性命之忧时刻都有,但鱼死网破毕竟少见,多的是腾挪推拉,逢迎交换。

  李奉砚忽然道:“其实,我一直感觉……父皇是最疼爱你的。”

  奉冰吃惊地笑:“什么?”

  李奉砚道:“你生病之后,他对待你,便与对待我们三个不同。后来还让裴允望与你成亲……父皇对我们,从未花过这么多心思。”

  奉冰完全不能理解,负袖抬首,隔着老树枝桠,天色澄白得好像抹除了所有前身后世。他也不想理解,这一切都过去太久,父皇母妃都早已入土,他不需要再去证明什么亲子的爱。

  他渐觉得累了。

  “我只想赶紧回牢州去。”他轻轻地呼出一口气,“长安大道,非我所乐。”

  说话间,太液池已在望。袁久林又延请他们往池边的自雨亭去,一路宝灯香火,礼官唱赞,而礼部尚书裴耽也不出所料地迎立在路的尽头。

  看见裴耽,不知为何,奉冰的心却仓促地停了一下。

  这个人好像总能打乱他所有振振有词的平静。

第24章

  无边灯火之中,裴耽头戴进贤冠,穿一身刺绣五章的绛襕袍,配紫绶金剑、水苍玉佩,朱袜赤舄,站在自雨亭下迎客,庄重又耀眼,奉冰还未走近,已觉他像一株宝光大盛的珊瑚树。

  品阶越高的官服自然官威越足,但青年生得过分昳丽,身材颀长五官标致,剑眉斜飞入鬓有几分正气,一双眼睛却又脉脉含情地上挑,清滟眸光扫过来时,总要让人忘了他是个多大的官。

  看见奉冰,裴耽的眉头微微蹙起。袁久林抢先上前,与礼部的官员们耳语了几句,又向裴耽点头哈腰一番。于是有两名女官走出,先将赵王请入亭中,又有两名女官来请奉冰,往另一边道路而去。

  望着那清隽背影消失在道路尽头,袁久林将双手拢入袖中,微微弯了腰。“圣人今日同李郎君说,要帮他平反。”

  裴耽抬了抬眼,一梭光从那眼中掠过。

  袁久林又道:“但奴婢在后头,又听见李郎君对赵王说,他想早日回牢州去。”

  裴耽抬手慢慢地理衣袖,“嗯”了一声,袁久林看不出他的意思。片刻,却听他道:“我会安排。横竖不过一个多月,让他大人大量,再多忍一忍。”

  袁久林应“是”。

  他对裴相的行事原本是从不置喙的。裴相作风低调,但实际连同袁久林在内,长安内外、中朝上下大多已都是他的人,他想要办点什么,只消一弹指就能顺利办到。这也是圣人忌惮他的缘由,先帝给他的职权实则早已与宰相无异,去年圣人继位也只能顺水推舟,让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袁久林以为裴相已与李奉冰商量好的,毕竟这五年来,裴相与牢州方面始终通着文书。但当李奉冰被召来长安,却好像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裴相从开春便在部署着给李奉冰平反,三省找出幽恪太子案的一应旧文书,内宫找出诸多绝密旧档,如今连圣人都被惊动,有意要先下手为强地拉拢李奉冰……

  这所有工夫,怎能够说停就停?

  袁久林终于还是多问一句:“您这是要……”

  “让他回去。”裴耽道。